(红楼同人)红楼之孤家寡人_分卷阅读_56
何瑜总想要在徒景年面前摆出一副底气十足的模样,但是,却不知道,她的底子,徒景年知道得一清二楚,徒景年对何瑜如今的架势,也是无可奈何,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跟皇后之间出了什么问题,免得影响了阿明和阿阳两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何瑜几乎是处于不败之地,问题是,何瑜实在是想得太多,要得也太多,偏偏,她又没有足够的手段和能力,这么一来,再简单的事情,放到两个人之间,也不简单了。
徒景年不愿意在普通宫人面前不给皇后面子,最终随便说了几句话,又告诉皇后,阿明阿阳也是自己的儿子,自己自然会为他们打算,徒景年并没有提到以后还会出现的皇子皇女,免得又刺激了何瑜,然后,便直接走人了,何瑜发现自己说的话已经被徒景年知道之后,心慌之下,又开始疑神疑鬼,想到徒景年之前说的话,咬了咬牙,干脆利索地借口那些宫人不会办事,将人给送回了内务府,又叫人选了一批人上来伺候,这么一折腾,虽说有人对长春宫的事情有些疑虑,那些宫人却是小心谨慎了很多。
☆、第130章
因此,徒景年只是讲了自己的一小部分想法,无非就是如今工商业提供的税收已经很多,可以降低三成的农税,让农户得到更多的收益,使得他们不会随便抛弃田产,至于实在是无人耕种的良田,户部或者是皇家可以酌情收购,集中耕作,以保证不会酿成粮荒饥荒。
徒景年已经抛出了解决方案,那些官员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他们既舍不得降低地租,又舍不得出售土地,最终只能郁闷地回了原位,想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很快,办法就有了。工部那边在城郊的皇庄上演示了一下他们新研制出来的蒸汽动力的拖拉机,虽说因为刚刚才成型,个头很是笨重,外观也比较难看,甚至因为蒸汽机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导致操作的人没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但是,这玩意效率可比耕牛强多了,同样的时间,轻轻松松就能耕完十倍的面积,而且深度也比牛耕深。换掉特制的犁头,换上别的东西,又能一晃变成播种机,速度更快,看得一众官员咂舌不已,一个个很快眼睛都要充血了,有了这玩意,就算跑掉八成的佃户,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地荒废了啊!何况,如今这样,根本就没必要弄多少佃户了啊,完全可以像作坊一样,招收几个工人,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了,最多在农忙的时候,多花点钱招收几个短工便是了,何况,听工部的人说,如今收割机也已经研制得差不多了,最多两年的时间,便可以正式投产,到时候,连收割的时候,都可以省掉不少劳力了。虽说这玩意价钱挺贵的,但是,别说按照长远的眼光,自家那么多地,还都是连成片的,先买上一两台,头一年就差不多能收回成本了。
工部的产品展示大获全胜,立马接到了雪片一样的订单,而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一大堆颇有眼光的商人纷纷上门,要求大量订购批发。
徒景年心情很爽,这玩意的专利他也是有一部分的,虽说他只是弄了个比较简单的原型图,又叫人将柴油机动力换成了蒸汽机,导致机器的体积凭空大了足有两三倍,速度也比较慢,毕竟如今徒景年还没有开始大肆开采石油,建立石油工业呢,工部那些工匠试验了很多次,终于弄出了几台性能比较稳定的,以后就准备照样生产了!不过这样好啊,以后柴油机出来之后,还能再赚一笔!
这件事的后续,徒景年将一部分交给了阿明,让他去工部跟那些跑过来软磨硬泡,要求获得经销权代理权的商人打交道,国库内库凭空多了一大笔钱,一众官员也是大呼圣上英明,总之,这事弄出来之后,竟是无人不高兴。阿明从工部回来,他已经得知,工部已经给不少作坊下了订单,生产拖拉机上的各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会一起运送到工部下面的工厂里面进行组装测试,而这些,又直接将那些因为拖拉机的出现,面临被辞退的佃户收进了工厂里面,成为了正式的工人,因此,并没有像一些暗地里面看笑话的人预想的一样,导致出现大批的流民,引发动乱。
阿明若有所思地问道:“父皇,这便是你说的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吗?”
徒景年点了点头:“阿明,你要知道,如今是什么情况,如果依靠传统的农耕,那么,大晋大概只能跟以往那些朝廷一样,一直被局限在中原,只有通过技术手段,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人们才有野心,才有余力,向外开拓!中原百姓历来相信的是落叶归根,狐死首丘,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背井离乡,想要他们走出去,就要有更大的利益刺激!就像是海贸,海上风高浪急,每年都有海船遇难,何以那些海商还会前仆后继,甚至是愿意倾家荡产出海呢?那是因为海贸有着很大的利益,中原哪怕是最普通的瓷罐碗盆,拿到外洋,就能换成真金白银,乃至象牙宝石香料,转手就是几十上百倍的收益!因此,只有他们发现背井离乡比留在中原有更大的利益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相应朝廷的号召,前往海外殖民生活!”
徒景年想了想,又直接道:“不管是对什么人,最坚实的关系,不是什么人情,也不是什么人品,这些都是靠不住的,人走尚且茶凉,人心也是易变。尤其是国与国之间,最可靠的交情其实是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你以后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作为君主,不要太相信那些臣下的操守,进了官场,也就差不多是身不由己了,哪怕原本是一汪清泉呢,过上几年,若是他还混得不错的话,一般也跟墨汁没多大差别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在,无论是钱,还是名,作为君主,你心里都要有数,但是不要一直盯在这上头,平白局限了你的格局气量!还有,若是什么人无欲无求,那么这个人就不能用,因为你无法掌控他,明白了吗?”
阿明想了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徒景年看他眼神还有些迷茫,不由叹了口气,还是个孩子呢,因此,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温言道:“这些你先记住,以后见识的多了,慢慢就懂了!”
阿明有些羞愧:“儿子愚钝,叫父皇失望了!”
徒景年含笑道:“不要多想了,其实这些你不要想太多,帝王心术其实也是小节,不要沉迷于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得看你的能力,若是你有本事对内保证国泰民安,对外不说开疆扩土,也能一直保证优势,那么,阴谋心机就不能动摇你,明白吗?”
徒景年说得有些矛盾,阿明虽说也是太子,但是跟徒景年不一样,徒景年一来原本被所谓的剧情给压着,又遇上许多不消停的人;二来,又想着要推动整个大晋的科技政治改革,因此,一直非常紧迫,加上还有上辈子的经验,让他异常成熟。可是阿明却是真心没受过什么挫折的,他是长子嫡孙,一出生就备受期待,没多久又被立为皇太孙,弟弟阿阳是个有些粗枝大叶的性子,对他也很尊敬喜爱,没有相争之心。后来顺理成章做了皇太子,徒景年也没必要忌讳一个孩子,对阿明又怀着不小的期望,因此,阿明一直顺风顺手,也没有什么人、什么事情需要他费太多心思的,导致他虽说生在皇家,却没太多心机,如今自然很难理解徒景年的话,不过得了徒景年的教导,阿明回去之后,还是开始仔细揣摩起来,导致了东宫出现了第一次由阿明自己主导的人事变动。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已经开始收尾了,大概本周大结局,应该还有一两篇简单的番外吧!
☆、第131章
跟徒景年那时候的东宫相比,阿明如今的东宫,虽说不能说像是筛子,但是,也算不上滴水不漏,反而颇有些麻烦的地方,因为徒景年的缘故,阿明原本的乳母早在他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被遣出宫了,阿明身边伺候的无非是徒景年安排的贴身太监还有后来给东宫安排的几个主管太监,另外,还有几个年纪比较大,但是不想出宫的女官。
这些人对阿明自然是竭力侍奉,想尽办法讨他欢心的,当然,大家都这么想,谁能够更加出奇制胜,自然也能够在阿明那里得到更多的好感,更深的印象,因此,自然有些人弄出了一些歪主意。
阿明这回回去之后想得很多,自然注意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他做事也很是直接,也没有穷追猛打的意思,干脆叫东宫几个主管太监,将一些人直接赶走了,又有几个人因为侍奉不力,被打了板子,从太子身边的得意人变成了粗使的太监。
徒景年得到消息之后,只是笑了笑,这小子做事也是干脆,宫中的宫人,其实包括女官在内,生死皆不由自主,全被掌控在宫中几个主人的手中,阿明是储君,在没有体会过皇帝忌讳的情况下,打发几个宫人,压根不必有什么忌讳。
倒是何瑜听说了之后,心里有些不得劲,因为有两个被打发了的,是何瑜送过去的人,只是她如今跟阿明已经更加疏远了,因此,却不好为了几个下人,跟太子追究,只得在背地里面念叨几句。
而没多久,梅美人到了临产的时候,梅美人原本身体就很健康,她生在云南长在云南,云南那边,也不流行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边的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寨子,甚至干脆就是女性当家,梅家跟那边的苗族白族交好,对女儿的教养也比较宽松,梅美人甚至还学过一些武艺,因此,跟寻常人家的贵妇相比,怀孕怀的也轻松,梅美人出来一开始有些反应,后来就是吃嘛嘛香,生产得也异常顺利,不过是一个时辰多一点,便顺顺利利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小子生下来足有八斤重,哭声很是洪亮,胎毛也比较茂盛,看着有些虎头虎脑的,徒景年差点没根据前世那些人取名的习惯,直接叫这小子“壮壮”,最后还是没有取这个有些不符合时宜的名字,很是随大流地直接给孩子先取了个小名,叫阿寿,也就是希望这孩子长寿的意思。
阿阳如今都七岁了,徒景年才有了第三个孩子,又是徒景年登基之后的第一个孩子,意义自然不一样。便是承庆帝,对这个孩子也是喜爱的,因此,洗三满月都办得很是盛大,阿阳那会儿还是皇孙,又不是长孙,东宫那时候又有些紧张,因此仪式并不算特别盛大,倒是显得阿寿的规格比得上阿阳了。
阿阳自个倒是不知道,却是刺痛了何瑜的眼睛。何瑜脸上的笑容非常勉强,何况,满月那天,梅美人一身盛装出现,徒景年又直接在满月宴上下旨,晋封梅美人为昭仪,顿时,梅美人在后宫已经只在皇后之下了,谁让这会儿一个妃位都没有呢!
徒景年对后宫的那些暗流并不多管,这些都无关大局,只要不涉及皇子公主还有后宫的什么阴私,他也没什么好管的。
工部那边已经弄出了第一辆火车,经过了试航之后,虽然速度不过是每小时三十里,但是,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数据,当即,徒景年便一方面下令改良火车,另一方面,开始建造铁路。为了方便,在很大一部分区域,火车直接跟官道并行,毕竟,官道建立的地方大半地势开阔平坦,这就给铁轨的铺设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至于不便利的地方,那也没什么,反正tnt已经搞出来了,直接用炸药开山建立隧道便是了!
铁路的铺设自然是个大工程,徒景年刚刚准备建立皇家铁路公司,户部那边立马听到了风声,对此强烈反对,说铁路是国之重器,应该属于整个国家,起码,在徒景年的规划中,日后运送兵马,都要通过铁路进行,因此,这个自然不能全部交给皇室或者是宗室建设管理,要求建造资金从国库出,日后相关的部门,也由朝廷委任官员。
说白了,还是利益的事情,这么多年,大家都发现,皇帝的眼光实在是很了不起,干什么什么赚钱,何况,徒景年几乎建立铁道部,以后这个就是宗室的自留地了,如今的宗室,就已经很让朝廷那些官员眼热了,他们在皇家的诸多产业里头都掺和了一笔,每年光是分红,就让人眼热不已,如今,许多快要没什么爵位的宗室走在外面腰杆子都硬了,有了足够的钱,他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不管是捐官,还是走宗人府的渠道,在宗人府、内务府任职,甚至一些爵位已经到了头的,有钱他们就能读书,参加科举,只要能考上举人,一般也就能授官了,谁让他们姓徒呢!
铁道部一听就是个大部门,徒景年做事一向大手笔,估计以后铁路会覆盖全国,到时候,只怕所有的宗室,一出生都能做官了,宗室将能做的官都做了,让他们这些正统的读书人怎么办?因此,徒景年这边才提了出来,整个朝堂一片反对之声,户部那边仗着现在国库充盈,直接表示,修铁路,采购火车的钱,全由户部出了,以后铁道部还在户部名下,招收进士举子进去入职。
徒景年自然不乐意叫这些人摘了桃子,虽说引入户部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宗室总该有主导权才行。
宗室那边一听这些朝臣在抢他们的好处,也急了,立马,几个宗室领头的人物破天荒上了朝,在朝堂上跟这些朝臣唇枪舌剑,争辩了足足大半个月,总算勉强达成了协议,关于铁路的投资户部跟宗室对半分,各出百分之五十的钱,火车的运营却不是这样,谁出钱买的火车,谁来运营,当然,火车的运营得利,自然要上缴一部分给铁道部,谁让他们得从铁道上走呢!至于铁道部的官职问题,下面的普通职位自然是宗室还有那些士人对半分,至于顶头的职位,比如说是主官,有的是直接设左右两职,宗室占一个,最顶头的主官,那就是轮流来。
朝廷这边总觉得自个吃了亏,但是很明显,皇帝偏向宗室,他们也只得认了,谁让这玩意投资巨大,收回成本,取得利润需要一段时间的周期,户部还得预留很大一部分钱应对别的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将钱全砸进去,因此,只得认栽。
宗室也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本来徒景年是打算将铁道部变成宗室自留地的,结果硬生生叫那些外臣截了胡,顿时,宗室只觉得那些外臣实在是可恶透顶,宗室已经够老实了,又不跟他们争权,结果连点那些官员整天挂在嘴里的阿堵物,他们都惦记着,实在是太虚伪,太小人了!
徒景年乐得看双方对立,如今宗室开始强势起来,一些人跟外臣勾结,自然容易闹出一些不好收拾的事情来,如今双方掐起来,以后有了什么问题,宗人府那边处置起来,就比较干脆利落了。
铁路还没修起来,铁道部先搭起架子来了,为了先修哪一段的铁路,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徒景年干脆命他们先修一条贯穿大晋的大铁路,起点从长安开始,直接通往钱塘,先测定好了路线,再两边抓阄,决定谁从东边修,谁从西边修,最后合龙,看谁修得快,修得好,谁就先主导铁道部。反正双方的难度其实差不多,西边多山,东边多水,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谁负责哪边,自然得先弄出一个最容易的路线出来。而且,引入了竞争机制,自然双方都得卖力,徒景年只需要不时询问一下进度就行了。
不说一众朝臣跟宗室的几个老头为了这事吹胡子瞪眼,用最快的速度,先找了合适的勘探人员出来,主要组成居然多半是一些风水先生,这年头,你也别说什么封建迷信,这些人对于地脉什么的了解,还真的比较专业,民间还有官府想要建房、打井、修建水利什么的,都得找他们。徒景年琢磨着,等这些人勘探完铁路路线,就可以直接将这些人拉出去上课,教导下面的学生地质学了。
铁路的修建自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事找到人负责之后,徒景年便暂时丢开手不管了,现在朝堂上事情并不算多,需要徒景年亲自批复的更少,因为徒景年搞出来的事情,如今各个衙门的效率前所未有的高,徒景年也轻松了下来,如今他经常做的事情,无非是教导一下儿子,陪一陪承庆帝。
承庆帝之前春天的时候因为气候异常,明明已经回暖了,没多久有有冷空气南下,三月里面还下了一场桃花雪,承庆帝受了风寒,病了一场。他本来年纪就大了,身体底子也有些亏虚了,这一病,又勾起了原本一些病症,结果这一病拖了一个多月才算是勉强好了,好了之后,精神也是大不如从前了,整个人愈发显出了老态,尽管照顾得非常精心,但是,没多久的四五月份,雨水极多,连绵了大半个月,承庆帝受不住这样的气候,再次中风,然后便一病不起了。
徒景年对此很是忧虑,承庆帝甭管对别人如何,对徒景年虽说也有过一些疑忌,但是绝大多数时候,都不失为一个慈父,因此,父子之间感情很是深厚,看到承庆帝不过是五六十岁的人,就已经卧病在床,整个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徒景年忧心不已,恨不得日夜守在床边。
见承庆帝如今病势沉重,久不见好,徒景年难免觉得太医院的太医不中用,用药太过求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张贴皇榜,征召民间的名医,不过,这年头,也没多少真正有本事的大夫留在民间,倒是找到了几个已经告老还乡的老太医,请他们千里迢迢进京为承庆帝诊脉,最终,人还是争不过命。
七月十九的深夜,承庆帝在睡梦中过世,徒景年下旨,举国守孝致哀。
☆、第132章
承庆帝驾崩第二年,徒景年正式改元,年号长治,长达四十多年的长治盛世拉开了序幕。
长治二年,东瀛有使节前往大晋朝拜,结果这使节却有两拨,一拨是幕府的,一拨是天皇派出来的。这会儿正是日本战国时期,天皇跟个傀儡差不多,跟中原比,差不多应该就是春秋战国那会儿的周天子,能管的也就是王宫那么一亩三分地,穷得叮当响。幕府大将军倒是换来换去换个没完没了,但是,不管是谁做大将军,天皇都得憋屈地待在京都,一纸号令都发不出去。
这回两家不约而同跑过来,幕府是想要向大晋采购武器的,大晋这些年跟东瀛那边的经济往来非常频繁,那边出产珍珠珊瑚还有金银,粮食布匹却是比较少,因此,跑到东瀛那边的海商最喜欢的就是弄上陈粮还有比较劣质的布匹压仓,到了码头就能飞快地出手,换上东瀛那边特有的金判银判,还有各种珍珠珊瑚玳瑁什么的,虽说如今大晋这边人工养殖珍珠之后,珍珠的价格骤降,但是,上等的海珠还是比较抢手的,不过,到了东瀛这边,一盘子走盘珠,也不过就能换两匹普通的花布而已。
这般暴利之下,东瀛那边的那些所谓的大名们眼热得很,曾经组织了武士,驾着小船想要抢劫,结果自然是大败亏输。为了保证大晋的海上利益,商船出海的时候,便可以向海关那边购买火炮还有炮弹,回航的时候在登记一下火炮炮弹的情况就是了,甚至,一些已经开始淘汰的火枪也能够卖给这些海商,靠着这些,那些倒霉的武士直接喂了鲨鱼。
在大海上,所谓合法的海商其实也不是那么纯良的,有了足够的武力,海盗没招惹他们,他们也敢反打劫一番呢,何况,遇上这些不开眼的家伙,因此,船队的人商量了一下,直接召集了一帮水手,带着火枪,将那几个合起火来跑过来打劫的大名给干掉了。这会儿东瀛这边,有个小村子大的领土都敢号称是大名,好不容易凑起来的所谓精锐武士又在海上全军覆没,那些海商因为发现这边地方太小,大名又太多,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些人掺和了这事,直接将方圆几十里都扫荡了一遍,直接干掉了那些大名武士,还当了一回人口贩子,掳走了几乎全部的少女,得意洋洋地回航了。
徒景年不愿意在普通宫人面前不给皇后面子,最终随便说了几句话,又告诉皇后,阿明阿阳也是自己的儿子,自己自然会为他们打算,徒景年并没有提到以后还会出现的皇子皇女,免得又刺激了何瑜,然后,便直接走人了,何瑜发现自己说的话已经被徒景年知道之后,心慌之下,又开始疑神疑鬼,想到徒景年之前说的话,咬了咬牙,干脆利索地借口那些宫人不会办事,将人给送回了内务府,又叫人选了一批人上来伺候,这么一折腾,虽说有人对长春宫的事情有些疑虑,那些宫人却是小心谨慎了很多。
☆、第130章
因此,徒景年只是讲了自己的一小部分想法,无非就是如今工商业提供的税收已经很多,可以降低三成的农税,让农户得到更多的收益,使得他们不会随便抛弃田产,至于实在是无人耕种的良田,户部或者是皇家可以酌情收购,集中耕作,以保证不会酿成粮荒饥荒。
徒景年已经抛出了解决方案,那些官员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他们既舍不得降低地租,又舍不得出售土地,最终只能郁闷地回了原位,想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很快,办法就有了。工部那边在城郊的皇庄上演示了一下他们新研制出来的蒸汽动力的拖拉机,虽说因为刚刚才成型,个头很是笨重,外观也比较难看,甚至因为蒸汽机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导致操作的人没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但是,这玩意效率可比耕牛强多了,同样的时间,轻轻松松就能耕完十倍的面积,而且深度也比牛耕深。换掉特制的犁头,换上别的东西,又能一晃变成播种机,速度更快,看得一众官员咂舌不已,一个个很快眼睛都要充血了,有了这玩意,就算跑掉八成的佃户,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地荒废了啊!何况,如今这样,根本就没必要弄多少佃户了啊,完全可以像作坊一样,招收几个工人,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了,最多在农忙的时候,多花点钱招收几个短工便是了,何况,听工部的人说,如今收割机也已经研制得差不多了,最多两年的时间,便可以正式投产,到时候,连收割的时候,都可以省掉不少劳力了。虽说这玩意价钱挺贵的,但是,别说按照长远的眼光,自家那么多地,还都是连成片的,先买上一两台,头一年就差不多能收回成本了。
工部的产品展示大获全胜,立马接到了雪片一样的订单,而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一大堆颇有眼光的商人纷纷上门,要求大量订购批发。
徒景年心情很爽,这玩意的专利他也是有一部分的,虽说他只是弄了个比较简单的原型图,又叫人将柴油机动力换成了蒸汽机,导致机器的体积凭空大了足有两三倍,速度也比较慢,毕竟如今徒景年还没有开始大肆开采石油,建立石油工业呢,工部那些工匠试验了很多次,终于弄出了几台性能比较稳定的,以后就准备照样生产了!不过这样好啊,以后柴油机出来之后,还能再赚一笔!
这件事的后续,徒景年将一部分交给了阿明,让他去工部跟那些跑过来软磨硬泡,要求获得经销权代理权的商人打交道,国库内库凭空多了一大笔钱,一众官员也是大呼圣上英明,总之,这事弄出来之后,竟是无人不高兴。阿明从工部回来,他已经得知,工部已经给不少作坊下了订单,生产拖拉机上的各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会一起运送到工部下面的工厂里面进行组装测试,而这些,又直接将那些因为拖拉机的出现,面临被辞退的佃户收进了工厂里面,成为了正式的工人,因此,并没有像一些暗地里面看笑话的人预想的一样,导致出现大批的流民,引发动乱。
阿明若有所思地问道:“父皇,这便是你说的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吗?”
徒景年点了点头:“阿明,你要知道,如今是什么情况,如果依靠传统的农耕,那么,大晋大概只能跟以往那些朝廷一样,一直被局限在中原,只有通过技术手段,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人们才有野心,才有余力,向外开拓!中原百姓历来相信的是落叶归根,狐死首丘,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背井离乡,想要他们走出去,就要有更大的利益刺激!就像是海贸,海上风高浪急,每年都有海船遇难,何以那些海商还会前仆后继,甚至是愿意倾家荡产出海呢?那是因为海贸有着很大的利益,中原哪怕是最普通的瓷罐碗盆,拿到外洋,就能换成真金白银,乃至象牙宝石香料,转手就是几十上百倍的收益!因此,只有他们发现背井离乡比留在中原有更大的利益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相应朝廷的号召,前往海外殖民生活!”
徒景年想了想,又直接道:“不管是对什么人,最坚实的关系,不是什么人情,也不是什么人品,这些都是靠不住的,人走尚且茶凉,人心也是易变。尤其是国与国之间,最可靠的交情其实是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你以后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作为君主,不要太相信那些臣下的操守,进了官场,也就差不多是身不由己了,哪怕原本是一汪清泉呢,过上几年,若是他还混得不错的话,一般也跟墨汁没多大差别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在,无论是钱,还是名,作为君主,你心里都要有数,但是不要一直盯在这上头,平白局限了你的格局气量!还有,若是什么人无欲无求,那么这个人就不能用,因为你无法掌控他,明白了吗?”
阿明想了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徒景年看他眼神还有些迷茫,不由叹了口气,还是个孩子呢,因此,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温言道:“这些你先记住,以后见识的多了,慢慢就懂了!”
阿明有些羞愧:“儿子愚钝,叫父皇失望了!”
徒景年含笑道:“不要多想了,其实这些你不要想太多,帝王心术其实也是小节,不要沉迷于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得看你的能力,若是你有本事对内保证国泰民安,对外不说开疆扩土,也能一直保证优势,那么,阴谋心机就不能动摇你,明白吗?”
徒景年说得有些矛盾,阿明虽说也是太子,但是跟徒景年不一样,徒景年一来原本被所谓的剧情给压着,又遇上许多不消停的人;二来,又想着要推动整个大晋的科技政治改革,因此,一直非常紧迫,加上还有上辈子的经验,让他异常成熟。可是阿明却是真心没受过什么挫折的,他是长子嫡孙,一出生就备受期待,没多久又被立为皇太孙,弟弟阿阳是个有些粗枝大叶的性子,对他也很尊敬喜爱,没有相争之心。后来顺理成章做了皇太子,徒景年也没必要忌讳一个孩子,对阿明又怀着不小的期望,因此,阿明一直顺风顺手,也没有什么人、什么事情需要他费太多心思的,导致他虽说生在皇家,却没太多心机,如今自然很难理解徒景年的话,不过得了徒景年的教导,阿明回去之后,还是开始仔细揣摩起来,导致了东宫出现了第一次由阿明自己主导的人事变动。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已经开始收尾了,大概本周大结局,应该还有一两篇简单的番外吧!
☆、第131章
跟徒景年那时候的东宫相比,阿明如今的东宫,虽说不能说像是筛子,但是,也算不上滴水不漏,反而颇有些麻烦的地方,因为徒景年的缘故,阿明原本的乳母早在他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被遣出宫了,阿明身边伺候的无非是徒景年安排的贴身太监还有后来给东宫安排的几个主管太监,另外,还有几个年纪比较大,但是不想出宫的女官。
这些人对阿明自然是竭力侍奉,想尽办法讨他欢心的,当然,大家都这么想,谁能够更加出奇制胜,自然也能够在阿明那里得到更多的好感,更深的印象,因此,自然有些人弄出了一些歪主意。
阿明这回回去之后想得很多,自然注意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他做事也很是直接,也没有穷追猛打的意思,干脆叫东宫几个主管太监,将一些人直接赶走了,又有几个人因为侍奉不力,被打了板子,从太子身边的得意人变成了粗使的太监。
徒景年得到消息之后,只是笑了笑,这小子做事也是干脆,宫中的宫人,其实包括女官在内,生死皆不由自主,全被掌控在宫中几个主人的手中,阿明是储君,在没有体会过皇帝忌讳的情况下,打发几个宫人,压根不必有什么忌讳。
倒是何瑜听说了之后,心里有些不得劲,因为有两个被打发了的,是何瑜送过去的人,只是她如今跟阿明已经更加疏远了,因此,却不好为了几个下人,跟太子追究,只得在背地里面念叨几句。
而没多久,梅美人到了临产的时候,梅美人原本身体就很健康,她生在云南长在云南,云南那边,也不流行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边的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寨子,甚至干脆就是女性当家,梅家跟那边的苗族白族交好,对女儿的教养也比较宽松,梅美人甚至还学过一些武艺,因此,跟寻常人家的贵妇相比,怀孕怀的也轻松,梅美人出来一开始有些反应,后来就是吃嘛嘛香,生产得也异常顺利,不过是一个时辰多一点,便顺顺利利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小子生下来足有八斤重,哭声很是洪亮,胎毛也比较茂盛,看着有些虎头虎脑的,徒景年差点没根据前世那些人取名的习惯,直接叫这小子“壮壮”,最后还是没有取这个有些不符合时宜的名字,很是随大流地直接给孩子先取了个小名,叫阿寿,也就是希望这孩子长寿的意思。
阿阳如今都七岁了,徒景年才有了第三个孩子,又是徒景年登基之后的第一个孩子,意义自然不一样。便是承庆帝,对这个孩子也是喜爱的,因此,洗三满月都办得很是盛大,阿阳那会儿还是皇孙,又不是长孙,东宫那时候又有些紧张,因此仪式并不算特别盛大,倒是显得阿寿的规格比得上阿阳了。
阿阳自个倒是不知道,却是刺痛了何瑜的眼睛。何瑜脸上的笑容非常勉强,何况,满月那天,梅美人一身盛装出现,徒景年又直接在满月宴上下旨,晋封梅美人为昭仪,顿时,梅美人在后宫已经只在皇后之下了,谁让这会儿一个妃位都没有呢!
徒景年对后宫的那些暗流并不多管,这些都无关大局,只要不涉及皇子公主还有后宫的什么阴私,他也没什么好管的。
工部那边已经弄出了第一辆火车,经过了试航之后,虽然速度不过是每小时三十里,但是,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数据,当即,徒景年便一方面下令改良火车,另一方面,开始建造铁路。为了方便,在很大一部分区域,火车直接跟官道并行,毕竟,官道建立的地方大半地势开阔平坦,这就给铁轨的铺设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至于不便利的地方,那也没什么,反正tnt已经搞出来了,直接用炸药开山建立隧道便是了!
铁路的铺设自然是个大工程,徒景年刚刚准备建立皇家铁路公司,户部那边立马听到了风声,对此强烈反对,说铁路是国之重器,应该属于整个国家,起码,在徒景年的规划中,日后运送兵马,都要通过铁路进行,因此,这个自然不能全部交给皇室或者是宗室建设管理,要求建造资金从国库出,日后相关的部门,也由朝廷委任官员。
说白了,还是利益的事情,这么多年,大家都发现,皇帝的眼光实在是很了不起,干什么什么赚钱,何况,徒景年几乎建立铁道部,以后这个就是宗室的自留地了,如今的宗室,就已经很让朝廷那些官员眼热了,他们在皇家的诸多产业里头都掺和了一笔,每年光是分红,就让人眼热不已,如今,许多快要没什么爵位的宗室走在外面腰杆子都硬了,有了足够的钱,他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不管是捐官,还是走宗人府的渠道,在宗人府、内务府任职,甚至一些爵位已经到了头的,有钱他们就能读书,参加科举,只要能考上举人,一般也就能授官了,谁让他们姓徒呢!
铁道部一听就是个大部门,徒景年做事一向大手笔,估计以后铁路会覆盖全国,到时候,只怕所有的宗室,一出生都能做官了,宗室将能做的官都做了,让他们这些正统的读书人怎么办?因此,徒景年这边才提了出来,整个朝堂一片反对之声,户部那边仗着现在国库充盈,直接表示,修铁路,采购火车的钱,全由户部出了,以后铁道部还在户部名下,招收进士举子进去入职。
徒景年自然不乐意叫这些人摘了桃子,虽说引入户部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宗室总该有主导权才行。
宗室那边一听这些朝臣在抢他们的好处,也急了,立马,几个宗室领头的人物破天荒上了朝,在朝堂上跟这些朝臣唇枪舌剑,争辩了足足大半个月,总算勉强达成了协议,关于铁路的投资户部跟宗室对半分,各出百分之五十的钱,火车的运营却不是这样,谁出钱买的火车,谁来运营,当然,火车的运营得利,自然要上缴一部分给铁道部,谁让他们得从铁道上走呢!至于铁道部的官职问题,下面的普通职位自然是宗室还有那些士人对半分,至于顶头的职位,比如说是主官,有的是直接设左右两职,宗室占一个,最顶头的主官,那就是轮流来。
朝廷这边总觉得自个吃了亏,但是很明显,皇帝偏向宗室,他们也只得认了,谁让这玩意投资巨大,收回成本,取得利润需要一段时间的周期,户部还得预留很大一部分钱应对别的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将钱全砸进去,因此,只得认栽。
宗室也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本来徒景年是打算将铁道部变成宗室自留地的,结果硬生生叫那些外臣截了胡,顿时,宗室只觉得那些外臣实在是可恶透顶,宗室已经够老实了,又不跟他们争权,结果连点那些官员整天挂在嘴里的阿堵物,他们都惦记着,实在是太虚伪,太小人了!
徒景年乐得看双方对立,如今宗室开始强势起来,一些人跟外臣勾结,自然容易闹出一些不好收拾的事情来,如今双方掐起来,以后有了什么问题,宗人府那边处置起来,就比较干脆利落了。
铁路还没修起来,铁道部先搭起架子来了,为了先修哪一段的铁路,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徒景年干脆命他们先修一条贯穿大晋的大铁路,起点从长安开始,直接通往钱塘,先测定好了路线,再两边抓阄,决定谁从东边修,谁从西边修,最后合龙,看谁修得快,修得好,谁就先主导铁道部。反正双方的难度其实差不多,西边多山,东边多水,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谁负责哪边,自然得先弄出一个最容易的路线出来。而且,引入了竞争机制,自然双方都得卖力,徒景年只需要不时询问一下进度就行了。
不说一众朝臣跟宗室的几个老头为了这事吹胡子瞪眼,用最快的速度,先找了合适的勘探人员出来,主要组成居然多半是一些风水先生,这年头,你也别说什么封建迷信,这些人对于地脉什么的了解,还真的比较专业,民间还有官府想要建房、打井、修建水利什么的,都得找他们。徒景年琢磨着,等这些人勘探完铁路路线,就可以直接将这些人拉出去上课,教导下面的学生地质学了。
铁路的修建自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事找到人负责之后,徒景年便暂时丢开手不管了,现在朝堂上事情并不算多,需要徒景年亲自批复的更少,因为徒景年搞出来的事情,如今各个衙门的效率前所未有的高,徒景年也轻松了下来,如今他经常做的事情,无非是教导一下儿子,陪一陪承庆帝。
承庆帝之前春天的时候因为气候异常,明明已经回暖了,没多久有有冷空气南下,三月里面还下了一场桃花雪,承庆帝受了风寒,病了一场。他本来年纪就大了,身体底子也有些亏虚了,这一病,又勾起了原本一些病症,结果这一病拖了一个多月才算是勉强好了,好了之后,精神也是大不如从前了,整个人愈发显出了老态,尽管照顾得非常精心,但是,没多久的四五月份,雨水极多,连绵了大半个月,承庆帝受不住这样的气候,再次中风,然后便一病不起了。
徒景年对此很是忧虑,承庆帝甭管对别人如何,对徒景年虽说也有过一些疑忌,但是绝大多数时候,都不失为一个慈父,因此,父子之间感情很是深厚,看到承庆帝不过是五六十岁的人,就已经卧病在床,整个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徒景年忧心不已,恨不得日夜守在床边。
见承庆帝如今病势沉重,久不见好,徒景年难免觉得太医院的太医不中用,用药太过求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张贴皇榜,征召民间的名医,不过,这年头,也没多少真正有本事的大夫留在民间,倒是找到了几个已经告老还乡的老太医,请他们千里迢迢进京为承庆帝诊脉,最终,人还是争不过命。
七月十九的深夜,承庆帝在睡梦中过世,徒景年下旨,举国守孝致哀。
☆、第132章
承庆帝驾崩第二年,徒景年正式改元,年号长治,长达四十多年的长治盛世拉开了序幕。
长治二年,东瀛有使节前往大晋朝拜,结果这使节却有两拨,一拨是幕府的,一拨是天皇派出来的。这会儿正是日本战国时期,天皇跟个傀儡差不多,跟中原比,差不多应该就是春秋战国那会儿的周天子,能管的也就是王宫那么一亩三分地,穷得叮当响。幕府大将军倒是换来换去换个没完没了,但是,不管是谁做大将军,天皇都得憋屈地待在京都,一纸号令都发不出去。
这回两家不约而同跑过来,幕府是想要向大晋采购武器的,大晋这些年跟东瀛那边的经济往来非常频繁,那边出产珍珠珊瑚还有金银,粮食布匹却是比较少,因此,跑到东瀛那边的海商最喜欢的就是弄上陈粮还有比较劣质的布匹压仓,到了码头就能飞快地出手,换上东瀛那边特有的金判银判,还有各种珍珠珊瑚玳瑁什么的,虽说如今大晋这边人工养殖珍珠之后,珍珠的价格骤降,但是,上等的海珠还是比较抢手的,不过,到了东瀛这边,一盘子走盘珠,也不过就能换两匹普通的花布而已。
这般暴利之下,东瀛那边的那些所谓的大名们眼热得很,曾经组织了武士,驾着小船想要抢劫,结果自然是大败亏输。为了保证大晋的海上利益,商船出海的时候,便可以向海关那边购买火炮还有炮弹,回航的时候在登记一下火炮炮弹的情况就是了,甚至,一些已经开始淘汰的火枪也能够卖给这些海商,靠着这些,那些倒霉的武士直接喂了鲨鱼。
在大海上,所谓合法的海商其实也不是那么纯良的,有了足够的武力,海盗没招惹他们,他们也敢反打劫一番呢,何况,遇上这些不开眼的家伙,因此,船队的人商量了一下,直接召集了一帮水手,带着火枪,将那几个合起火来跑过来打劫的大名给干掉了。这会儿东瀛这边,有个小村子大的领土都敢号称是大名,好不容易凑起来的所谓精锐武士又在海上全军覆没,那些海商因为发现这边地方太小,大名又太多,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些人掺和了这事,直接将方圆几十里都扫荡了一遍,直接干掉了那些大名武士,还当了一回人口贩子,掳走了几乎全部的少女,得意洋洋地回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