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风云_分卷阅读_36
谢秋歧摇头。他走到房门口点烟,房子里太闷了,在这里新鲜空气也像奢侈品。
奥拉跟上他的脚步,晚霞是熟透的山楂红,野旷树低,落日近人。
“报复他也不能挽回那几年的低落。”谢秋歧猛地吸了一口,眉头舒展:“有一段时间是挺恨的,恨得牙痒痒,有个什么不顺心的都要想起这张脸:‘要是没有他我就不会坐牢’、‘要是没有他我就不会吃饭噎着’、‘要是没有他就不会堵车上班迟到’……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奥拉没接话。她不确定他是在说他自己,还是把她也说进去了。
谢秋歧说:“过这种生活是很简单的,你把你的不幸、你的错失、你的所有不顺利全都怪在一个人头上。后来我觉得没什么意思。爱上他是我自己选的,相信他也是我自己选的,他有错,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也不会原谅他。但是我不想和自己较劲。”
奥拉掏出烟匣子给自己点了一根:“你是个很难得的人,谢。”
“活成我这样,那还是不要当个难得的人比较好。”谢秋歧开玩笑。
奥拉也笑:“你知道吗?很多人都觉得我恨哈扎,包括我的家人。他们觉得哈扎害得我失去了贵族的生活、地位,失去了钱财和权力,落到现在当个乡野村妇的地步。其实我不恨他,我曾经也支持过他的理想,相信我们是为了共同的理想结合。虽然,后来我发现,我们理念不同,想走的路也完全不同。但这不代表我恨他。”
“那张你放在收音机旁边的照片,你们还年轻的时候,看上去很相配。”谢秋歧真诚地说。
回忆从女人的脸上透出来,散发出甜蜜的金色光泽:“我认识他的时候才19岁,本来考上了大学,家里人都希望把我送出去念书。打仗打成这样,能出去总是安全一点。但我当时很激进,希望投身到一线去。刚好有UNITA的军官来父亲家里寻求合作,我父亲拒绝了,他不打算参与战争,只想做个中立派。我就在那时候遇到了哈扎,他21岁,还是个中尉。”
富家千金与窘迫的年轻军官相遇,听起来就像一个经典的美国梦故事。
“他年轻的时候虽然不算特别英俊,但是他有一种气质,我说不出来,很吸引人,每每和他呆在一起就觉得特别有冲劲,有活力。他那时候哪认识多少女人啊,连和女人说话都不太会,可他吹得一手好口琴,我们在旷野上他吹琴,我跳舞,我送了他我织得毯子,他送了一只手枪。那是他在战场上捡来的,里面还有三颗子弹。他教会我开枪。”
“我是理解他的理想的。苏联解体后,政府放弃了社会主义路线,还举行了总统选举。但是选举本身就有很多问题,腐败贿选出来的总统也不能代表人民。所以UNITA要反,而且很多平民支持他们反。哈扎和我曾经都相信,UNITA是要为国家带来公正,要选一个真正属于安哥拉人民的政府,而不是背后有**控的傀儡。”
“但是后来,我才发现,原来UNITA是美国人支持的。我觉得这样不对,我们不应该接受美国人的资金,这种事要付出代价的。哈扎则希望先打赢这场仗再和美国人谈条件。我们俩其实都很天真,没有美国资金靠自己根本无法打这场仗,但是和美国谈条件也是天方夜谭。总之,我们因为意见不合,最后分开了。”
谢秋歧问:“所以,是后来才有了你们家族没落的事情。”
“我那时候刚刚生下那迪亚,但我仗着自己年轻骨头硬,即使带着孩子也要离开。等我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他下令军队抄了我们家,为的就是让我走投无路。我父亲因为我和他私奔一度要和我断绝关系,当我带着那迪亚回家的时候,我就发誓,我以后再也不搀和进任何政治事件,我只希望能够挽回家族的荣光。”奥拉感叹。
“家里人现在还好吧?”
“父亲的身体还不错,母亲越来越差了。”
“你还有个家能回去,也算不错。”
“你说的有道理,人不能总是揪着过去不放,应该往前走。但是你只有你一个,我还有孩子,有族人和责任。如果我也只是个单身男人,毫无身傍,我大可以一走了之。”
谢秋歧明白:“我相信你,你会打赢这场仗的。”
奥拉和他握手:“我会帮你救郑克出来。你帮我打赢这场仗。”
她握手的力度不小,谢秋歧能感觉到她的决心:“合作愉快。”
(*UNITA: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葡萄牙语UniaoNacionalParaIndependenciaTotaldeAngola,简称安盟,安哥拉国内的主要反对党。)
作者有话说:
简单解释一下安哥拉内战是怎么回事:最开始,是由苏联和古巴扶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和葡萄牙打,为了从葡萄牙手里解放安哥拉,实现民族独立,后来打赢了,苏联势力变成了合法政府。然后是美国扶持的势力(UNITA是其中之一),和苏联扶持的合法政府打,UNITA要夺权,他们觉得这是个腐败政府,要推翻重建,但打了很多年UNITA没打赢(中间也尝试过和解,苏联解体后安哥拉开始搞多党制,结果头一年选举就出了问题,于是两方又开始打)。在92年两方终于签订和平协议,内战结束。哈扎(年轻的时候)认为借美国的帮助可以让安哥拉建立真正独立的政府,而奥拉认为,美国人不会白帮忙。这对夫妻的矛盾是理念上的矛盾。
第16章这是颗有潜力的石头
“救郑克的计划你心里有没有底?”奥拉问。
谢秋歧愁得皱眉头:“现在不知道哈扎会怎么处置他,如果他把郑克随便丢到别的矿区,我连去哪里找人都不知道。就算把他放在庄园里,要闯进去救人也不容易。”
“我知道哈扎会把他放在哪里。”奥拉胸有成竹道:“矿区都是他的手下们在管,他不可能每天呆在矿区亲自看着,如果再出现造反逃跑,他就真的追悔莫及。所以他肯定会把郑克放在一个他时时看得见的地方。庄园虽然安保严密,但那个地方很多人都去,下属、朋友、甚至媒体找他就会去庄园,人多眼杂不方便。他会把郑克放在一个他经常要去,但是人家不怎么知道、又方便看守的地方。”
谢秋歧赞同她的思路。
“哈扎自从参战就变成了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每个星期要去教堂两次,这是他最有规律的日常活动之一。在离庄园不到两公里有一间小天主教堂,运营完全由哈扎资助,只有UNITA的高级成员会去。他们在那里开会、谈生意甚至交易。里头密不透风,是最适合放人质的地方。”
“你去过那间教堂?”
“哈扎希望那迪亚也成为天主教徒,我带孩子去受洗仪式的时候去过那里。”
“除了人质,恐怕还有很多重要东西也会放在里面吧?比如账本、现金、高级钻石……”
“不好说,听说教堂下面有个大得不正常的‘酒窖’。”
奥拉跟上他的脚步,晚霞是熟透的山楂红,野旷树低,落日近人。
“报复他也不能挽回那几年的低落。”谢秋歧猛地吸了一口,眉头舒展:“有一段时间是挺恨的,恨得牙痒痒,有个什么不顺心的都要想起这张脸:‘要是没有他我就不会坐牢’、‘要是没有他我就不会吃饭噎着’、‘要是没有他就不会堵车上班迟到’……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奥拉没接话。她不确定他是在说他自己,还是把她也说进去了。
谢秋歧说:“过这种生活是很简单的,你把你的不幸、你的错失、你的所有不顺利全都怪在一个人头上。后来我觉得没什么意思。爱上他是我自己选的,相信他也是我自己选的,他有错,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也不会原谅他。但是我不想和自己较劲。”
奥拉掏出烟匣子给自己点了一根:“你是个很难得的人,谢。”
“活成我这样,那还是不要当个难得的人比较好。”谢秋歧开玩笑。
奥拉也笑:“你知道吗?很多人都觉得我恨哈扎,包括我的家人。他们觉得哈扎害得我失去了贵族的生活、地位,失去了钱财和权力,落到现在当个乡野村妇的地步。其实我不恨他,我曾经也支持过他的理想,相信我们是为了共同的理想结合。虽然,后来我发现,我们理念不同,想走的路也完全不同。但这不代表我恨他。”
“那张你放在收音机旁边的照片,你们还年轻的时候,看上去很相配。”谢秋歧真诚地说。
回忆从女人的脸上透出来,散发出甜蜜的金色光泽:“我认识他的时候才19岁,本来考上了大学,家里人都希望把我送出去念书。打仗打成这样,能出去总是安全一点。但我当时很激进,希望投身到一线去。刚好有UNITA的军官来父亲家里寻求合作,我父亲拒绝了,他不打算参与战争,只想做个中立派。我就在那时候遇到了哈扎,他21岁,还是个中尉。”
富家千金与窘迫的年轻军官相遇,听起来就像一个经典的美国梦故事。
“他年轻的时候虽然不算特别英俊,但是他有一种气质,我说不出来,很吸引人,每每和他呆在一起就觉得特别有冲劲,有活力。他那时候哪认识多少女人啊,连和女人说话都不太会,可他吹得一手好口琴,我们在旷野上他吹琴,我跳舞,我送了他我织得毯子,他送了一只手枪。那是他在战场上捡来的,里面还有三颗子弹。他教会我开枪。”
“我是理解他的理想的。苏联解体后,政府放弃了社会主义路线,还举行了总统选举。但是选举本身就有很多问题,腐败贿选出来的总统也不能代表人民。所以UNITA要反,而且很多平民支持他们反。哈扎和我曾经都相信,UNITA是要为国家带来公正,要选一个真正属于安哥拉人民的政府,而不是背后有**控的傀儡。”
“但是后来,我才发现,原来UNITA是美国人支持的。我觉得这样不对,我们不应该接受美国人的资金,这种事要付出代价的。哈扎则希望先打赢这场仗再和美国人谈条件。我们俩其实都很天真,没有美国资金靠自己根本无法打这场仗,但是和美国谈条件也是天方夜谭。总之,我们因为意见不合,最后分开了。”
谢秋歧问:“所以,是后来才有了你们家族没落的事情。”
“我那时候刚刚生下那迪亚,但我仗着自己年轻骨头硬,即使带着孩子也要离开。等我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他下令军队抄了我们家,为的就是让我走投无路。我父亲因为我和他私奔一度要和我断绝关系,当我带着那迪亚回家的时候,我就发誓,我以后再也不搀和进任何政治事件,我只希望能够挽回家族的荣光。”奥拉感叹。
“家里人现在还好吧?”
“父亲的身体还不错,母亲越来越差了。”
“你还有个家能回去,也算不错。”
“你说的有道理,人不能总是揪着过去不放,应该往前走。但是你只有你一个,我还有孩子,有族人和责任。如果我也只是个单身男人,毫无身傍,我大可以一走了之。”
谢秋歧明白:“我相信你,你会打赢这场仗的。”
奥拉和他握手:“我会帮你救郑克出来。你帮我打赢这场仗。”
她握手的力度不小,谢秋歧能感觉到她的决心:“合作愉快。”
(*UNITA: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葡萄牙语UniaoNacionalParaIndependenciaTotaldeAngola,简称安盟,安哥拉国内的主要反对党。)
作者有话说:
简单解释一下安哥拉内战是怎么回事:最开始,是由苏联和古巴扶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和葡萄牙打,为了从葡萄牙手里解放安哥拉,实现民族独立,后来打赢了,苏联势力变成了合法政府。然后是美国扶持的势力(UNITA是其中之一),和苏联扶持的合法政府打,UNITA要夺权,他们觉得这是个腐败政府,要推翻重建,但打了很多年UNITA没打赢(中间也尝试过和解,苏联解体后安哥拉开始搞多党制,结果头一年选举就出了问题,于是两方又开始打)。在92年两方终于签订和平协议,内战结束。哈扎(年轻的时候)认为借美国的帮助可以让安哥拉建立真正独立的政府,而奥拉认为,美国人不会白帮忙。这对夫妻的矛盾是理念上的矛盾。
第16章这是颗有潜力的石头
“救郑克的计划你心里有没有底?”奥拉问。
谢秋歧愁得皱眉头:“现在不知道哈扎会怎么处置他,如果他把郑克随便丢到别的矿区,我连去哪里找人都不知道。就算把他放在庄园里,要闯进去救人也不容易。”
“我知道哈扎会把他放在哪里。”奥拉胸有成竹道:“矿区都是他的手下们在管,他不可能每天呆在矿区亲自看着,如果再出现造反逃跑,他就真的追悔莫及。所以他肯定会把郑克放在一个他时时看得见的地方。庄园虽然安保严密,但那个地方很多人都去,下属、朋友、甚至媒体找他就会去庄园,人多眼杂不方便。他会把郑克放在一个他经常要去,但是人家不怎么知道、又方便看守的地方。”
谢秋歧赞同她的思路。
“哈扎自从参战就变成了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每个星期要去教堂两次,这是他最有规律的日常活动之一。在离庄园不到两公里有一间小天主教堂,运营完全由哈扎资助,只有UNITA的高级成员会去。他们在那里开会、谈生意甚至交易。里头密不透风,是最适合放人质的地方。”
“你去过那间教堂?”
“哈扎希望那迪亚也成为天主教徒,我带孩子去受洗仪式的时候去过那里。”
“除了人质,恐怕还有很多重要东西也会放在里面吧?比如账本、现金、高级钻石……”
“不好说,听说教堂下面有个大得不正常的‘酒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