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第46节
  飞鸿被说得特别不好意思,才十六嘛,正青春期呢,哪想过那些呀,还在抄抄歌词本儿,听听流行曲儿的年纪呢。听着俩舅舅教他这个,就嘿嘿笑,也不出声。
  小舒儿和伏雨的转学手续也办好了。都转到了县里的古镇小学,不是最好的小学。但是没办法,最好的实验小学实在是离有太远了,家在县城的大北面,学校在县城的中心偏西南,离着六七里地,人来车往的,没法去。古镇小学虽然不如实险小学,但是比农村的教学质量还是要强上许多的。
  明子爹就有新工作了,每天早中晚四趟,早上把两个小学生送到学校去,顺便把小夫儿送去学校边儿上的幼儿园。中午把小舒儿和伏雨接回来,吃过午饭后再送回去,晚上放学一块儿把三个孩子再都接回来。这运动量,绝对是够了。老头儿别看不再老家种地了,这日程反而安排的更满了。白天孩子都去上学了,没事儿的时候,他要么在家听听收音机里的评书,要么就是出去跟一帮差不多大的老头儿唠唠闲磕啥的,他也不会下棋,也看不懂。除了唠磕干不了别的。
  还别说,没过几天,明子爹能过唠磕,还开发出了新的收入项目。磨刀。明子爹不是会磨刀,是非常会磨刀,在高官屯的时候,全屯子都找他磨刀,人家那磨刀石都是专用的,从很远的地方专门找的。搬家明子爹看得最紧的就是他那几块大大小小的磨刀石了。
  家家都得用菜刀,但是会磨刀的人家真不多。
  开始的时候,明子爹就帮着总得他聊天的一个大叔家磨了磨菜刀,接着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一传十十传百的,找明子爹帮忙磨刀的人就多起来。谁好意思白求人家帮忙啊,不认不识的。买东西吧买少了不好看,买多了不合适。就三毛五毛的给钱。明子爹从来不主动要钱,都是凭赏,给就收着,不给就拉倒,也不要。
  家里的小门房,都成了他的工作室了,里面一进去,都是菜刀。怕孩子进去刮着碰着,那门天天看得可紧了,孩子一放学,就上锁。
  大哥和明子都很理解老爹没事儿做找消遣的心情,这就跟爷爷看书是一个道理。就没拦着他接活儿,但是就有一点,量力而为,不能累着。
  新家里安了电话,简直方便太多了。特别是对于明子家这种两地分居的。顾向北也不管部队里战友领导怎么想了,一周总得打回来两三个电话,听听他闺女咿咿呀呀的声音,或是他儿子嘹亮的哭声。有时候一个电话三两分钟,哪能赶得那么巧,正好孩子在哭或是在叫了,打了一个电话什么都听不到,只是跟明子闲聊两句而已。
  小文哥再有事儿,也不用找人转达了,还欠着人情,直接打家里就行。明子头一回这么深刻的感受到现代化的便捷。
  小文哥不在家的时候,明子就差老嫂过来住,反正楼上还空着两间屋子呢。老嫂并不是总过来,两处离着好几里地,她不放心自家的院子。前门房一直没有招到合适的租客,没有人看着点儿院子,她总是不放心。
  入秋以后,大嫂的娘有妹子李淑霞来投奔大嫂,在二商店里找了个售货员的工作,小文哥的房子离二商店就几步路,淑霞就住在了小文哥家里,正好小文哥不在的时候,还能跟老嫂作伴了。
  大姐家的飞鸿在学校住了一个月,说啥也不爱在学校住了,嫌弃宿舍里的同学卫生习惯不好,屋里臭袜子味太大,熏得慌。就时常到他老舅家住,三住两住的,就不爱回学校了。也搬过去住了。
  然后没过几天,老嫂的小妹子牛凤彬也不住校了,也搬过去住。她上高三了,很快要高考了,每天晚上在家里复习方便,宿舍里管得严,到点儿就熄灯,总用手电筒看书,把眼睛都看近视了。老嫂心疼妹子,就把她也接来住了。
  明子才搬走没两个月呢,小文哥家里又住得满满当当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雪儿又来了,忙忙也来啦,还有娟儿。哈哈……
  晚上见
  第86章
  小文哥家里再次客满,老嫂就更没时间到明子家里住了。
  小雪儿会爬了,稍一错眼珠,孩子就能掉地下,老嫂自己在家看孩子,做饭啥的,都得分一音精神看着孩子,实在看不过来,就把孩子放在洗衣机里。洗衣机不插电,也转不起来,在里面站着出不来,至少得能安全啊。要不然就是拿个小绳儿,绑在孩子身上,另一头绑在写字台的桌腿儿上,省得她到处爬磕着碰着。
  明子听着老嫂说的那些着,又觉得那画面挺好笑的,又觉得心疼得不行。觉得孩子怪可怜地。
  可是又有啥办法呢。隐约的还能想起来,上辈子的爸妈聊起她小时候的趣事的时候,也说过,她小时候也在洗衣机里待过的。
  小文哥的生意不好做了,因为开始出现竟争对手了。小打小闹的,做的人太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做大宗生意吧,大太的,他们本钱不够,现在他这种上百万规模的算是中间偏上,当各种二代们发现了这个爆利的行业,开始蜂拥而至的时候,他们这种没什么背景的,其实竟争力就很小了。
  挣多挣少都是挣,因为干得早,小文哥已经赚了不少,那必须是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都这么乱下去,那可不是能永远干下去的买卖,投机取巧总有个尽头。明子跟大哥都劝着小文哥,不要跟别人争,只要比在家上班挣得多,就挺好。
  小文哥还是比较听大哥话的,明子最佩服小文哥的一点就是,他在外面那么横,回家却很听话,对爷爷,对爹娘,那真是说啥是啥,把孝和顺两个了贯彻得特别到位,就是对几个姐姐和大哥,也都是听话的弟弟。对明子那就更不用说了,从小护到大的。
  所以,家里不让他跟人家争抢生意,小文哥就真的安于现状,维持着已经开发出来的渠道就好了。投机的生意,跟正规的不一样,也不是总能倒腾出汽车来,有时候也有木材,化肥,水泥,钢材啥的,五花八门的,淘换着什么算什么。现在马场都快成了百货市场了,里面存得啥都有。
  时间长了,以前买过东西的买家也就知道了,货都是从马场出的。这年头儿联系还不方便,人家就不拐弯么角的先找小文哥或是大哥和明子问有没有什么货了。都直接到马场看,有没有货一目了然。
  二姐夫现在每天到马场上班,记账,出货进货得记清楚了,不用一来货的时候,小文哥要是不在家就得明子跑过去接货,明子做月子的走不出去的那段时间,都是大哥抽空过来的,实在走不来,就只能让看场地的老李头儿跟木大叔接货,回头儿再去验收。这回二姐夫去了,不用再这么忙道人了。
  二姐夫不光记账接货,还得安排出货,安排几个货车运货。那五辆大货车都归他调配。
  随着到马场看货买货的人多起来,他还得管着卖货。这个倒还好说,他也不是主人家,只说没权力决定价格,就把那些想跟他讲价的嘴都堵住了。也有想给他些小恩小惠想便宜点儿的,二姐夫哪是那样人啊。根本就不收。有胆子大的,甚至想跟他合作,偷偷的把货倒腾出去一些卖掉,然后折账。二姐夫就更不会干了。还把他吓得不轻,回家就跟明子说,这些人心眼儿太黑了。
  要不是信得过二姐夫的人品,也不能给他安排这样的活儿呀!
  大嫂进城了,明子真是越发的轻松。这下子,不只二姐能帮着看孩子了,大嫂也能帮着看孩子,明子娘也没有到不能动的程度,把孩子放身边儿,也能看着,只是长时间抱着的话,没力气,抱不动。
  这样,明子的时间就多了。一个月还能写上三两篇稿子给报社送过去。用不上的就退回来了,有能用上的,也能挣点儿稿费。不是说非常挣这点儿稿费,就是个爱好。也可能是工作几年养成的习惯,看到什么新鲜事儿,就想写下来。
  明子时间多了,自己也有车了,有的稿子也不用邮了,现在大城市之间都通上公路了,老都县城在省城和另一个省内的大城市中间,借着光儿也有公路了,来回进省城方面得很,六十公里的路,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方便得很。明子直接把稿子送回报社去,还能看看同事朋友啥的,也能回家里看看,长时间的没人住,房子落灰了,时不时的也得回去收拾收拾。
  顾向北调回省城了,偶尔也能回家看看,收拾收拾。明子问过他,不行她就带着孩子回市里住,他有空回家的时候还能看看孩子。顾向北跟明子说,他的工作,哪有时间经常回家啊,现在队伍才开始组建,事事都得他亲自参与,到各地去挑兵,再到训练,都得他亲自上阵,他们不是普通的兵种,集训都是在山里,离省城二三百里地呢。回趟家哪那么容易啊。怎么也得过上个一年半载的,前两批带出来了,他才能放手上下面的人带,那时候他就不用天天泡在基地了。
  所以顾向北就没同意明子带孩子回市里住。不能因为他想孩子,就让明子自己看着两孩子吧,那不得把人累死啊。总不好让二姐也跟着搬到市里吧,人家也有家有口的,没有那么办事儿的。
  行吧,那就还得分着。有得熬呢!
  等到两孩子六七个月,会爬的时候,那可真是能把人累疯了。这得亏是家里人多,眼睛多,不然真看不过来呀。一转身的功夫就不知道爬哪去了。明子天天的到处拎孩子,把可哪爬的孩子往大人身边儿拎。现在白天都不敢让在二楼待着,就怕不小心爬楼梯跟前儿摔着。
  明子这会儿才知道自己之前还想带着孩子回市里的想法多天真。真要她自己看这两个,哭都得找不着调儿。
  “你们家这小可心儿是真霸道,她哥这辈子是翻过身儿来了,得让她欺负一辈子。”明子娘看可心儿又“欺负”她哥了,就评价道。
  明子给两个孩子一人一本儿图书让他俩看,可心儿看完自己那本,啪就扔了,然后就去抢他哥手里那本,小龙儿也可熊了呢,老老实实的就把手里的给妹妹递过去,然后自己爬过去再捡妹妹不要的那本看。平时玩玩具也都是这个套路。
  “嗯呢,这闺女厉害。像她妈,小小子厚道,知道让着妹妹,像他爸。”二姐也在边儿上念叨,这话平时都不知道说过多少回了。
  “我没像她那么霸道吧,我小时候多懂事儿啊。”明子每回听这些话,都是一头黑线,她是带着记忆穿过来的,三四十岁的人了,能干那么没谱儿的事儿?
  “你四岁以后还行。四岁以前,你以为你啥样啊?小舒儿就像你,你忘了她小时候那些个故事啦?这回又来一个,这小姐俩将来长大了,都不好整,不得跟小辣椒似的啊?”二姐就怼明子。
  说起来小舒儿的小时候的事儿,明子是真知道,就是没亲眼见过的,听也听过不少了。让她说,就两字儿,霸气。真事儿。那孩子是真厉害,不到五周岁就自己上学那都不算事儿了,年年寒暑假都自己在姥姥家待着,那么小的孩子,人家也不说想家啥的,还特别能混,到哪都能待着挺好。在她姥姥家,连学都能混上,六岁的时候,跟着她大舅家的表哥就去学校上学去了,不用交学费,老师还特别喜欢她。回家之前,就上了那么几天儿学,她走的时候,老师还组织班里同学照大合影送给她。
  要不然大嫂也不能那么放心让她七岁就上一年级。人家孩子那是经过考验地。
  小文哥跟老嫂订婚之后,还没结婚之前,那年夏天牛家婶子到家里串门,走的时候,小舒儿就跟人家走了,牛婶子背着大半路给背回牛家的,在牛家一待就待七八天。
  这些吧,还能说是她从小就独立。
  那打架的事儿,就不是独立,是真厉害了,到哪都得她当头儿。
  在姥姥家待着的时候,表哥表弟们都得听她的不算,屯子里差不多大的孩子都乐意跟她玩儿。一般情况下她不会动用武力。但是真急眼了,别看是小姑娘,也不怕谁。
  在牛家的时候,跟人家临居的孩子玩儿,玩急眼了,从兜里就掏出来不知道从哪弄的削铅笔的小刀儿,威胁人家孩子,不听话杀了人家……
  人家家长到了晚上还特意到牛家去了一趟,说要看看这关家的小舒儿长啥样儿啊?咋那么厉害呢,还要杀了人家孩子。
  在高官屯,小舒儿的大本营,那就更不用说了,高老五家的闺女比她大一岁,三四岁儿的时候仗着年纪大一点儿,一块儿玩儿的时候,偶尔就推桑着她点儿。小孩儿嘛,在一起玩都很正常,小舒儿也没觉得怎么着。小夫儿一看他姐让人欺负了,不乐意了,就去咬人家,想帮他姐,他还不到两岁呢,能帮谁啊,让人有一推就一个屁墩儿。
  得咧,这下子可把小舒儿惹着了,直接把人家孩子手咬出血了都。当场就扬言,以后谁敢欺负她弟,她就跟谁拼命。老霸气了。从此成为孩子王……
  这样的事儿数都数不清。
  明子觉得,小舒儿除了长的像她,脾气一点儿不像她,她多老实啊,小舒儿那明明就是像小文哥才对吧……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大家就别研究原型的事儿了。毕竟只是原型,我写的是小说,实际差别还是挺大的。
  看到留言说男主存在感低……
  这是关家的日常啊,我想写的是这一大家子……
  其实,按戏份来说,顾向北不能算是男主吧……
  你们不觉得明子的存在感实际也挺低吗?????
  接着码字去了……
  第87章
  “小舒儿跟你老哥不一样。小文儿主要是靠武力,我大孙女儿主要是靠脑子。”明子娘听明子说小舒儿更像小文哥,提出反对意见。
  哎妈,我的亲娘啊,您这眼神儿,是不是有问题啊?都动刀了,还不叫靠武力呢?
  “婶儿,你是夸我脑子好用呗?那行,那我就认了,像我就像我吧。将来长大了不被欺负就行。说起来,我这两个大侄女,将来都错不了。”明子就呵呵笑着应。
  “小舒儿要能有你一半儿,我就知足了。”大嫂在边儿上织毛衣,就插了一嘴。她现在不用种地了,主要精力全用在手工活儿上了。真有瘾哪。光是毛衣,家里一人织一件不算。毛裤,三位长辈不穿,说穿不惯。剩下的,她自己的,大哥的,带两个孩子的,一人都织两条,一条薄的一条厚的。现在,把明子的也带上了。明子都服了,天天那么织,也不嫌累。要织毛衣的话,还得织花样儿,一人一样儿,都不带重样儿的。
  “小雪儿可不像你。小舒儿跟你一样,是不吃亏,但是心太大,说不好听的,就是粗心,小雪儿细心,不像你们。”明子娘又打击明子,坚决不能让明子得瑟。
  “可不是咋地,你说那么点儿个孩子,都能指挥她妈了。”二姐接茬。小雪儿快周岁了,跟小舒儿一样,说话早。会一个字一个字儿的崩了。天天的,跟老嫂在家里,有时候老嫂注意不到的事儿,她就拿小手儿指着提醒她妈。
  “她这样也不好,像我,操心命,将来就得跟个管家似的,事事儿落不下。”明子娘对自己认识得很清楚。
  “将来的事儿谁知道呢,这么点儿孩子,还看不出来啥。”明子一边儿说着,一边儿把爬出去的小可心儿拎回来,她不乐意,啊啊啊的喊着还想走。被明子给武力镇压了。一起生出来的,小姑娘反而更淘气,男孩儿还挺文静儿,也是没谁了。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小的离不开人儿,明子在家的时候,这样儿娘几个坐在客厅里一边儿看孩子,一边儿看电视一边儿聊天就成了日常。
  煤气灶明子还是会用的,都在一起住,也不好意思天天让二姐跟大嫂做饭,她时不时的也跟着上手儿,开始大嫂还不让她帮忙,明子娘就说,让她跟着学学也好,省得啥啥不会,将来自己过的时候,饭都吃不到嘴儿。大嫂就不说什么了,做饭的时候,顺手儿也教一教明子。
  明子觉得自己个儿的厨艺都长了。老惦记着啥时候顾向北休假回来,或是去市里的时候能在家偶遇他的时候,给他显摆显摆。这人一扎山沟里就跟丢了没啥区别,别看离家不远了,想见一面,真得靠偶遇。这日子过得,比牛、郎织女能强到哪?
  秋收的时候,明子爹跟大嫂一起回高官屯收地去了,大哥带着砖厂里的工人回去帮忙,两天就收拾出来了。那粮食也没卖,直接留下交公粮的,剩下的都直接拉马场了。马场现在收粮就靠下面的小商小贩们往上送。大哥已经没精力再去管收粮的事儿了。三姨家的老三结婚了,在老丈人家边儿上盖了房子,住在老丈人家跟前儿去了。在老丈人家开的小酒作坊里酿酒。他老丈人是二姐父的亲姑父,亲事还是二姐夫给介绍的呢。
  老姨家那头儿收粮的活儿也停了。但是老姨父现在偶尔自己也收点儿往马场送。十八家子十年九灾,年年春天搭上不少钱买种子化肥的,秋天要是没收成,就全赔上了。想存钱,那真是难如登天。靠着这个,他家总算不至于挨饿,只是日子不宽裕罢了。
  大嫂收完地,回来就说,家里被八爷爷家的二叔造的不像样儿,他住的东屋儿和厨房,皮儿片儿的,锅碗瓢盆到处放,锅台都黑得看不出来原来啥色了。她回去收拾了两天,才收拾出个样儿来。这是把其它屋锁上了,要不然,四间大房子,都能祸祸得没个样儿。
  那咋办,人都往高处走,总不能再回去吧。卖了房子更不合适,别说那大院子一般人也买不起,就是能买得起,他们家也不能卖祖宅吧。那地方,都住了好几辈子了,不可能卖的。
  过了十一,地里就上冻,砖厂就停工了,年年喊目标六百万,目标六百万,这些年也没实现过。大哥今天第一年管生产,出了六百四十万红砖,多少年没能实现的目标愣是给实现了。有没有能力,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大哥在厂里的威信也一下子起来了,工人们都只记关厂长,没有其他人了。
  牛书记一看大哥威信这么高,他的地位要不保。就开始想辙了。往省城里跑了一段儿时间,不知道找了什么门路,接了点儿工程活儿。回到厂里就开班子会,再次调整分工。让大哥来年去省城里带工程队儿。把大哥从厂里调走。
  把大哥气得呀,不行不行的。这不是明显的排挤嘛。按说,以大哥今时今日的地位,强压是压不住的,他要是真不想听牛书记的,老牛头儿还真就没招儿。但是,老牛头儿敢那么干,人家有依仗啊,他是老嫂的亲爹呀,论起来,是大哥的长辈。老嫂在关家,对老人对孩子,样样儿没说,没功劳还有苦劳呢嘛。大哥怎么可能跟她爹硬顶,那不得让人笑话死嘛。别人不会说老牛头儿算计,只会说大哥不敬长辈。
  窝囊不窝囊死个人吧。
  大哥回有还不敢跟明子娘说,怕她生气再气坏了身子。可是不说吧,可心里憋着又实在是难受,就跟明子还有小文哥说了。明子跟小文哥两人互相看了看,谁也没招儿。这种事儿,谁摊上谁没招儿。除非真的不要名声了,就跟他死磕。但是关家人,真不是那样儿的。
  大哥心里也明白,这口气,是别想出出去了。他就跟自个儿弟弟妹妹念叨念叨就算了。还能咋地。
  “正好,今年我也放个寒假。”来年不用管生产了,备料啥的事儿大哥不可能再管了,工程活儿得明年呢,中间这空档,大哥可没贱皮子到那种程度,还天天的去厂子里上班去。
  大哥在家猫冬儿了,家里可算是有了主心骨了,明子是越发懒得啥事儿都不管了。马场的事儿,小文哥的买卖,一点儿都不问了,不是在家哄孩子,就是逛街,时不时的就回市里一趟。还真偶遇了两回顾向北,小别胜新婚的约个会啥的。她还挺乐呵。
  十一月,明子娘又住院了,大夫说,肝硬化已经非常严重了,必须得十分注意了,药物必须跟上,一旦控制不住,出现肝硬化腹水或者是病变成癌症,那就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还有气管炎也不轻,有可能引起肺部病变,也得打消炎针。
  看病是到市里的医大看的,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夫给开了保肝的还有调理消炎的药,医院里没病床,说回家打就行。大哥跟小文哥一合计,别在家打了,还是住院吧,回县里医院住院,也没啥不方便的,医院毕竟比家里专业。
  冬天了,也到了农闲的时候。几个姐姐加上大哥,就轮着班的到县里来伺候明子娘。一住就住到进了腊月。才出院。
  小文哥之前接到一个电话,着急忙慌的就走了,明子娘住院他都不知道,到明子娘都出院了,他还没回来呢。连个电话都不往回打。
  “明子,哥这把玩大了,烫着手了。”小文哥突然打回来电话,找明子。
  “咋地了,哥?你说,需要我做什么。”明子一听,不会是被人给扣住回不来了吧?还是说赔钱了,回不来了,让拿钱去赎人?不对,这样的事儿,小文哥肯定先找大哥,不能直接找她。
  “我这批车里,掺进来坦克了。”小文哥声音小的不行。刚刚还说了在宾馆呢,就他一个人在屋,都不赶大声儿说话了,这是真吓得不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