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后传_分卷阅读_12
因这位女子是朱橚第一个病人的缘故,生的又这般美好,便起了怜香惜玉之心,诊断疗伤熬药解毒忙完后,朱橚还热情的帮这对被流寇打劫的姐妹觅了一处房舍安顿下来。
宋秀儿醋海翻波,连满室药香都遮掩不住她的酸味。暗道还是姚妙仪说的对,男人不可信,大多都是贪恋美色权势的。
哼,就连这个看似规矩的朱五郎也不例外!
宋秀儿一片少女心碎了渣渣,对朱橚的仰慕之意掐死在摇篮之中。再见到朱五郎,她看着他的目光就和看赶车的阿福大叔差不多。
连晚上吃饭时,也不再偷偷给朱橚的米饭里窝一个流油的咸鸭蛋了。
入夜,更鼓敲了三响,金陵城北城大功坊,全福巷的周侍郎府。
姚妙仪偷偷潜进了男主人周奎的书房。昨天她扮作绣娘,跟着月容楼的裁缝们“见世面”混进周府,记下地形,还印下了一串管家的钥匙模子,仿制钥匙,今晚乘着月黑风高来到大功坊的周府。
这个街坊之所以有“大功”这个名称,实乃得名于魏国公徐达的府邸瞻园就在此。徐达率领北伐军得胜归来,洪武帝朱元璋称其立了大功,为了纪念徐达的功劳,就叫做大功坊。
瞻园很大,足足占了整整一条街,朱元璋称帝以前曾经在这里住过,算是他的潜邸之一,将瞻园赐给徐达后,这条街干脆就改叫做徐府街了。
而全福巷在徐府街的北面,周奎曾经是元朝的进士,当过县令,后来倒戈投靠了“土匪”明教红巾军,成为徐达帐下最得信任的幕僚,洪武帝建国之后,周奎当上了吏部右侍郎,四品文官。
或许是因为这层关系在,周奎将府邸建在了徐家瞻园附近,方便和旧主往来。
这是周奎的内书房,布置的清雅大气,黄花梨书案上毫无雕饰,木材天然的纹路犹如一*水纹般细腻,姚妙仪翻看着书卷信笺,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公务文书,还有家人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
姚妙仪开始检查墙壁、地板、书柜里的夹层,在水仙花架的地砖下找到一个粗布包袱,打开一瞧,都是些亮晃晃的金银之物,应该是周奎以备不时之需的,与她毫无用处,姚妙仪将包袱归位,刚放上地砖,就隐隐听见有人往书房走来!
姚妙仪早有防备,她在房梁上套了一个绳索,赶紧抓着绳索爬上了房梁。
很快外头就传来掏出钥匙开锁的声音,两个书童扶着浑身酒气的周奎进了书房,穿着宝蓝色湖缎常服的周奎摆了摆手,“太晚了,不要惊扰夫人,我今晚就在书房歇息。”
“是,老爷。”
一个书童端着热水给周奎净面洗脚,另一个书童端上醒酒汤,周奎喝了半盏就蹙眉放下了,“酸不溜丢太难喝了,泡一壶新炒制的牛首山甘露茶过来。”
书童劝道:“老爷,喝茶容易走了困,睡不着觉的。”
醉酒之人都口干舌燥,想要喝些能解渴的,周奎有些烦躁,双脚在热水里猛地一跺,激起的水花都溅到了半跪在地上给他洗脚的书童脸上。
书童被溅了一脸洗脚水,恶心的想吐,还不敢用手擦。
周奎怒道:“睡不着就睡不着,反正明日沐休,不用起早上朝。”
周奎贵为四品文官,除了每日去吏部办公外,还要必须在天没亮时就起床,先去奉天殿站早朝。洪武帝励精图治,时常批阅奏折到天明,连带着手下官员也忙于公务,不敢敷衍,时常一个月都休息不了一天。
不过明天是九九重阳节,难得一次沐休日,所以下衙门后,官员们难得放松了一下,聚在一起喝酒闲聊,周奎今晚便是去了瞻园,陪着旧主魏国公徐达把酒游园,到了半夜才回家。
一听这话,书童忙出门烧水张罗着泡茶,周奎一连喝了两壶茶水,才放下床帐睡觉,书房是私密之地,两个书童不敢在此处停留,都去了院子的西厢房歇下。
书房恢复了平静,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上传来周奎的呼吸声也慢慢平缓,应是睡沉了。
姚妙仪攀着绳索从房梁上下来,再次搜索书房,这一次,她侥幸找到了藏在书架后面的机关,墙壁上挂着巨幅踏雪寻梅的图轴自动移开,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密室!
姚妙仪走进密室,点燃了火折子,里面放着座椅书案,墙上挂着刀剑等兵器,墙角还有一缸清水、耐储存的干果等吃食。姚妙仪暗道,周奎表面上平步青云,其实一直心虚害怕,这个临时的藏身之所就是明证。
书架上放着几个的木匣子,木匣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打开一看,里头有易容用的假胡须、妇人的发髻、一些旧衣服等等,只有放在书架顶上的匣子里装着装订整齐的书册。
上头的墨迹已经淡开,颜色发灰,应是几年前的。
姚妙仪心中大喜,正欲翻开书本细看,突然闻得后面有轰轰的声音,回头一瞧,但见密室的门正在缓缓闭合!
糟糕,差点就被瓮中捉鳖了!
姚妙仪扔下书本,将身后的紫檀木交椅往门口方向推去,正好卡在了密室门框处。
周奎临醉酒口渴,睡前喝了很多茶水。茶叶提神,他睡的很浅,肚肠里满是酒水,睡了一会就尿急憋醒了,点燃蜡烛起夜,听见书房里有簌簌的声响,隐约还有亮光,心中警铃大作,顿时酒醒了,再看见传出光芒的地方正是密室所在,便启动了机关,想将贼人困在密室里。
谁知从密室里飞来一张紫檀木交椅坏了他的计划,紫檀名贵,木质十分坚硬,卡在门口使得机关都无法闭合,周奎穿着月白色寝衣,举着一个银烛台,见无法困住贼人,便大声叫道:“来……”
姚妙仪蹬在卡在门框的紫檀椅子上纵身一跃,掏出一个湿帕子捂住了周奎的口鼻,将其扑倒在地,周奎奋力挣扎,帕子上散发出一股奇怪的花香,他越是挣扎,身体就越是乏力,最后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在院子西厢房罗汉床上睡觉的一个书童猛然坐起来,“好像书房里有动静?是不是老爷醒了?”
另一个书童揉了揉眼睛,看着窗外漆黑一片的书房,“老爷喝了那么多酒,估摸睡到日上三竿才会醒。刚才的动静是老鼠吧。”
“万一是老爷在叫人呢?听声音不像是老鼠。”
“或许是说梦话呢,他要是真有事叫咱们,怎么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别没事找事了,老爷喝醉酒脾气不好,晚上溅了你一脸的洗脚水还不够恶心啊?赶紧睡,明日重阳节够忙的……”
院子一片静谧,偶有秋蝉鸣叫。寒蝉凄切,已是穷途末路了。
周奎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悠悠转醒,视线渐渐清晰起来,迎面书案上摆着他刚才拿在手里的银烛台,烛台蜡烛已经点燃了,环顾四周,正是他用来藏身的密室。
而他自己则被绑在紫檀木交椅上动弹不得,眼前少女的模样和当年主母徐夫人有五成相似,正在翻看木匣子里的旧账本。
提心吊胆这些年,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密室四周用空心砖砌成,最能隔音了,在里面说话,外面是听不见的。
防来防去,没想到是作茧自缚了。
周奎不愧为是徐达身边的第一幕僚,死到临头,他只是眼角稍微抽搐了一下,而后很快的平静下来。
“你是大小姐吧。”周奎淡淡说道:“赵天德是我用银子收买的,整个刺杀计划也是我定的,你母亲是谢再兴之女,她必须死;你是目击者,也必须死。”
姚妙仪看着陈旧的账本,里面记载着一项项私盐买卖,周奎、还有外祖父谢再兴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交易的对象,居然就是当年朱元璋的死敌——吴王张士诚!
张士诚是私盐贩子出身,加入明教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统治,成了气候,在苏州自立为王,手中掌控着江淮大量的盐田。
人都是要吃盐的,所以张士诚掌握着最富有的一支红巾军。
当时明教红巾军分裂成三股势力,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其中张士诚最富有,也最得民心;所以朱元璋是计划吞并陈友谅后,再去啃张士诚这个硬骨头。
然而就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死磕的时候,传来大将谢再兴投靠张士诚的消息。
“现在大小姐明白了吧。”周奎笑道:“谢家三十多口人投缳自尽,在衣服上写‘冤’字。可是你外祖父死的并不冤。他一直在和张士诚做私盐买卖,每年都有十几万两银子的进账。后来干脆投靠了张士诚,还游说我一起背叛徐将军和当时的主公。”
“我喜欢和张士诚做生意,银子赚的多嘛。明教这些枭雄,我只看好你父亲,还有现在的洪武帝,所以拒绝了你的外祖父,以后各为其主。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可是——”
周奎冷冷一笑,“你外祖父威胁我,说谢家人手里有账本,一旦呈给主公,我就完了。之后你外祖父事败,畏罪自杀。整个谢家人都上吊了,只有你母亲还活着。”
姚妙仪眼睛结了霜似的冰冷,“所以你怀疑账本在我母亲那里,便买通了杀手和赵天德刺杀我们,抢夺账本。”
周奎点头,“所以你母亲必须死。刺杀你母亲后,赵天德得到了财宝,我则从你母亲箱笼找到了这些账本。一旦你母亲把账本交出去,死的人就是我了。我从来不后悔对你们母女动手。”
姚妙仪的眼眸毫无温度,“你在说谎,如果这几本账册是你的命脉,为何抢到手后不烧掉它们,反而好好的保存在这里,留下把柄呢?”,
☆、第20章 春荣秋谢
周奎顿了顿,说道:“匕首在别人手里,自然就是祸害;可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武器。这些账册是张士诚的私账,记载各种私盐交易,笔迹和印章都是真的,里头有我的名字不假,但也同时有几个在朝官员的名字。谢再兴能用账本要挟我,我也能用账本要挟别人。”
“我能从你父亲帐下的幕僚爬到四品官的位置,这些账本是有大功劳的,所以我一直没有烧掉它们。大小姐,你从来不和父亲魏国公联系,是不是觉得他是背后真凶?我是要死的人了,不妨告诉你真像,你父亲是清白的。”
姚妙仪翻看着账本,冷笑道:“想要撮合我们父女冰释前嫌,一家团圆?你□□,死到临头要装好人了?你杀了我母亲,难道不担心我杀你全家报仇吗?”
周奎呵呵笑道:“我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国公爷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不会将脏水泼到他头上;谢家人威胁我生命和前途,我就会收买杀手,斩草除根;我反正是要死的人了,你要杀我家人,我无法阻止。”
“杀就杀吧,他们既然靠我卑鄙的手段得了富贵,同样应该承担对手的寻仇。名利场就是如此残酷,胜者起高楼、宴宾客;败者,就像你外祖父那样举家泯灭。规则就是如此,你动手吧。”
姚妙仪细细看着手里的账本,里头果然有几个朝中大员和皇亲国戚的名字,账本底部都有编号,周奎得到的三本账册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账本全部泄露出去,朝中必然会起轩然大波。
看着账本上“谢再兴”三个字,墨迹已经陈旧,墨色淡的晕开了,却像是字字都刻在心里,刀刀见血。
姚妙仪顿起挫败之感:难道外祖父真的是叛贼吗?难道谢家三十几人都罪有应得?不!我不相信!
可是记忆中母亲的眼泪、外祖家亲戚自缢时身上血红的“冤”字是那么的深刻,姚妙仪并不相信周奎的一面之词。
外祖父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即便是要背叛当时的主公朱元璋,也会先安顿好家里人,留好后路,怎么可能说叛变就叛变,不顾全家死活呢?
这其中有什么蹊跷!恐怕唯一知晓真相的,应该就是张士诚了,可是张士诚在苏州城破时自杀了,张家据说已经被朱元璋灭门,找谁问去?
新仇旧恨,姚妙仪使出手段逼供周奎,可是周奎疼到窒息都不曾改口。
他竭力抬起头,目光虚浮的看着姚妙仪,回光返照似的,嘴角反而扯出一抹笑意,就像历经千帆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归宿般,有近乡情怯的不安,但更多的是莫名的平静和了然。
“大……大小姐,你母亲是我杀的,我该死,谢家人也该死。”周奎被冷汗浸透了,瞳孔慢慢散开,说出最后的遗言:“人活一世,不是在讨债,就是在偿债。死在大小姐手里,了结孽债,不用将恩怨带到下一世,我不冤,哈哈……”
天朦朦亮时,西厢房的书童被浓烟呛醒了,两人光着脚跑出去一瞧,顿时呆若木鸡:但见书房一片火海,隐约还能听见火苗的噼啪声!
“救命啦!走水啦!”
周侍郎府主仆们都起来了,端着铜盆水桶往书房的院落跑过来,秋天空气干燥,再加上重阳大风天,书房笼罩在火海中,已是救不得了!
“老爷!快去救老爷!”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女子在众多婆子丫鬟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的走过来,瘫坐在院中嚎哭不止。她就是周奎的继室夫人。
“夫人,火势太大了,马上就能烧过来,快走吧。”
熊熊烈火,众人眼睛都有一股灼烧之感,不敢直视火场,都低头拉着周夫人往外走。
“我不走!”周夫人倔强的吼叫道:“谁冲进去书房救人,我给你们一百两,不,是一千两银子!”
轰隆!
大火烧垮了房梁,书房开始坍塌,飞起的火星和燃烧的木头往救火的人群中散去,形势危急,众人也不顾得一千两银子的赏钱了,保命要紧,纷纷弃了盆桶抱头往院子外面跑。
周夫人的头被一根燃烧的木头砸中了,头发被火苗引燃,头上又是鲜血,又是火苗,人都吓傻了,倒在地上尖叫,成一个火团,丫鬟婆子合力将一桶水泼在周夫人身上,才捡回一条命。
姚妙仪穿着周府丫鬟的服饰,这是她昨天扮作绣娘进周府时偷的,她混在人群中乘机逃出周府,怀中藏着周奎的账本。
放火烧书房,是为了掩盖密室和周奎身上逼供的痕迹。杀母之仇得报,可是谢家蒙冤一事依然是疑案重重,当年外祖父谢再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重阳节,是举家登高赏秋景的日子,大功坊徐府街全福巷却是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远处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国公府瞻园,连沐休在家的国公爷徐达都被惊动了,带着家将们去周府救火。
火势终于被控制住,家将们从一片焦土里寻到了周奎已经炭化的尸首。刚刚失去老战友开平王常遇春,此刻又失去昔日最信任的幕僚周奎,魏国公徐达看着焦黑的尸首沉默良久,长叹一声,脱下自己的大氅,盖在尸首上面。
不到中午,全福巷周侍郎府失火的消息就传遍了金陵城,五城兵马司的兵丁走街串巷到处贴告示,警戒街坊居民注意防火。
宋秀儿从点心铺买了重阳糕回来。百和堂依旧没有病人求医,重阳节按照民俗要喝菊花酒,偶有一些路人进店买干菊花泡酒喝。
姚妙仪趴在案头打瞌睡。在周府几乎折腾了整晚,一夜未眠,身体是疲劳的,要歇息了,可是脑子里一直想着周奎最后的言语,根本睡不着觉。
身体和脑子的反应相反,激烈交战,姚妙仪觉得头都快炸裂了。
“小姐昨晚又睡不着觉啊?吃点重阳糕回去补眠吧,反正也没有什么病人。”宋秀儿将重阳糕摆上,重阳糕上头摆着两只面捏成的白羊,表示“重阳”之意,还插着五颜六色的三角旗旗帜,味道甜腻,姚妙仪不喜欢吃重阳糕,不过这道糕点胜在造型很喜庆。
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似的,无论是否喜欢这个味道,也必须吃一块,应景而已。
姚妙仪打了个呵欠,强打起精神圆谎,反正也睡不着,干脆说道:“白天睡觉,晚上又要失眠了。我还是撑一撑,秀儿,阿福,反正没什么生意,不如我们提前打烊出去玩吧,重阳节登高望远,我们去那里玩?”
看门的阿福说道:“听说秦淮河旁有不少富人家摆菊花盆景斗富,沿河全是各种菊花花架,你们去赏花吧,我看店——今日干菊花卖的不错,提前打烊怪可惜的。”
听说赏菊花,宋秀儿玩心大起,“登山太累,还是赏花舒服,咱们离秦淮河近便,走走就到了。今天就有劳福叔看铺子,我们回来给你捎带一包蟹壳黄梅菜肉烧饼。”
阿福无肉不欢,点心都要吃荤的。
三人一边分食着重阳糕,一边闲聊,话题无外乎是今日凌晨全福巷周侍郎府的火宅。
宋秀儿醋海翻波,连满室药香都遮掩不住她的酸味。暗道还是姚妙仪说的对,男人不可信,大多都是贪恋美色权势的。
哼,就连这个看似规矩的朱五郎也不例外!
宋秀儿一片少女心碎了渣渣,对朱橚的仰慕之意掐死在摇篮之中。再见到朱五郎,她看着他的目光就和看赶车的阿福大叔差不多。
连晚上吃饭时,也不再偷偷给朱橚的米饭里窝一个流油的咸鸭蛋了。
入夜,更鼓敲了三响,金陵城北城大功坊,全福巷的周侍郎府。
姚妙仪偷偷潜进了男主人周奎的书房。昨天她扮作绣娘,跟着月容楼的裁缝们“见世面”混进周府,记下地形,还印下了一串管家的钥匙模子,仿制钥匙,今晚乘着月黑风高来到大功坊的周府。
这个街坊之所以有“大功”这个名称,实乃得名于魏国公徐达的府邸瞻园就在此。徐达率领北伐军得胜归来,洪武帝朱元璋称其立了大功,为了纪念徐达的功劳,就叫做大功坊。
瞻园很大,足足占了整整一条街,朱元璋称帝以前曾经在这里住过,算是他的潜邸之一,将瞻园赐给徐达后,这条街干脆就改叫做徐府街了。
而全福巷在徐府街的北面,周奎曾经是元朝的进士,当过县令,后来倒戈投靠了“土匪”明教红巾军,成为徐达帐下最得信任的幕僚,洪武帝建国之后,周奎当上了吏部右侍郎,四品文官。
或许是因为这层关系在,周奎将府邸建在了徐家瞻园附近,方便和旧主往来。
这是周奎的内书房,布置的清雅大气,黄花梨书案上毫无雕饰,木材天然的纹路犹如一*水纹般细腻,姚妙仪翻看着书卷信笺,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公务文书,还有家人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
姚妙仪开始检查墙壁、地板、书柜里的夹层,在水仙花架的地砖下找到一个粗布包袱,打开一瞧,都是些亮晃晃的金银之物,应该是周奎以备不时之需的,与她毫无用处,姚妙仪将包袱归位,刚放上地砖,就隐隐听见有人往书房走来!
姚妙仪早有防备,她在房梁上套了一个绳索,赶紧抓着绳索爬上了房梁。
很快外头就传来掏出钥匙开锁的声音,两个书童扶着浑身酒气的周奎进了书房,穿着宝蓝色湖缎常服的周奎摆了摆手,“太晚了,不要惊扰夫人,我今晚就在书房歇息。”
“是,老爷。”
一个书童端着热水给周奎净面洗脚,另一个书童端上醒酒汤,周奎喝了半盏就蹙眉放下了,“酸不溜丢太难喝了,泡一壶新炒制的牛首山甘露茶过来。”
书童劝道:“老爷,喝茶容易走了困,睡不着觉的。”
醉酒之人都口干舌燥,想要喝些能解渴的,周奎有些烦躁,双脚在热水里猛地一跺,激起的水花都溅到了半跪在地上给他洗脚的书童脸上。
书童被溅了一脸洗脚水,恶心的想吐,还不敢用手擦。
周奎怒道:“睡不着就睡不着,反正明日沐休,不用起早上朝。”
周奎贵为四品文官,除了每日去吏部办公外,还要必须在天没亮时就起床,先去奉天殿站早朝。洪武帝励精图治,时常批阅奏折到天明,连带着手下官员也忙于公务,不敢敷衍,时常一个月都休息不了一天。
不过明天是九九重阳节,难得一次沐休日,所以下衙门后,官员们难得放松了一下,聚在一起喝酒闲聊,周奎今晚便是去了瞻园,陪着旧主魏国公徐达把酒游园,到了半夜才回家。
一听这话,书童忙出门烧水张罗着泡茶,周奎一连喝了两壶茶水,才放下床帐睡觉,书房是私密之地,两个书童不敢在此处停留,都去了院子的西厢房歇下。
书房恢复了平静,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上传来周奎的呼吸声也慢慢平缓,应是睡沉了。
姚妙仪攀着绳索从房梁上下来,再次搜索书房,这一次,她侥幸找到了藏在书架后面的机关,墙壁上挂着巨幅踏雪寻梅的图轴自动移开,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密室!
姚妙仪走进密室,点燃了火折子,里面放着座椅书案,墙上挂着刀剑等兵器,墙角还有一缸清水、耐储存的干果等吃食。姚妙仪暗道,周奎表面上平步青云,其实一直心虚害怕,这个临时的藏身之所就是明证。
书架上放着几个的木匣子,木匣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打开一看,里头有易容用的假胡须、妇人的发髻、一些旧衣服等等,只有放在书架顶上的匣子里装着装订整齐的书册。
上头的墨迹已经淡开,颜色发灰,应是几年前的。
姚妙仪心中大喜,正欲翻开书本细看,突然闻得后面有轰轰的声音,回头一瞧,但见密室的门正在缓缓闭合!
糟糕,差点就被瓮中捉鳖了!
姚妙仪扔下书本,将身后的紫檀木交椅往门口方向推去,正好卡在了密室门框处。
周奎临醉酒口渴,睡前喝了很多茶水。茶叶提神,他睡的很浅,肚肠里满是酒水,睡了一会就尿急憋醒了,点燃蜡烛起夜,听见书房里有簌簌的声响,隐约还有亮光,心中警铃大作,顿时酒醒了,再看见传出光芒的地方正是密室所在,便启动了机关,想将贼人困在密室里。
谁知从密室里飞来一张紫檀木交椅坏了他的计划,紫檀名贵,木质十分坚硬,卡在门口使得机关都无法闭合,周奎穿着月白色寝衣,举着一个银烛台,见无法困住贼人,便大声叫道:“来……”
姚妙仪蹬在卡在门框的紫檀椅子上纵身一跃,掏出一个湿帕子捂住了周奎的口鼻,将其扑倒在地,周奎奋力挣扎,帕子上散发出一股奇怪的花香,他越是挣扎,身体就越是乏力,最后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在院子西厢房罗汉床上睡觉的一个书童猛然坐起来,“好像书房里有动静?是不是老爷醒了?”
另一个书童揉了揉眼睛,看着窗外漆黑一片的书房,“老爷喝了那么多酒,估摸睡到日上三竿才会醒。刚才的动静是老鼠吧。”
“万一是老爷在叫人呢?听声音不像是老鼠。”
“或许是说梦话呢,他要是真有事叫咱们,怎么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别没事找事了,老爷喝醉酒脾气不好,晚上溅了你一脸的洗脚水还不够恶心啊?赶紧睡,明日重阳节够忙的……”
院子一片静谧,偶有秋蝉鸣叫。寒蝉凄切,已是穷途末路了。
周奎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悠悠转醒,视线渐渐清晰起来,迎面书案上摆着他刚才拿在手里的银烛台,烛台蜡烛已经点燃了,环顾四周,正是他用来藏身的密室。
而他自己则被绑在紫檀木交椅上动弹不得,眼前少女的模样和当年主母徐夫人有五成相似,正在翻看木匣子里的旧账本。
提心吊胆这些年,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密室四周用空心砖砌成,最能隔音了,在里面说话,外面是听不见的。
防来防去,没想到是作茧自缚了。
周奎不愧为是徐达身边的第一幕僚,死到临头,他只是眼角稍微抽搐了一下,而后很快的平静下来。
“你是大小姐吧。”周奎淡淡说道:“赵天德是我用银子收买的,整个刺杀计划也是我定的,你母亲是谢再兴之女,她必须死;你是目击者,也必须死。”
姚妙仪看着陈旧的账本,里面记载着一项项私盐买卖,周奎、还有外祖父谢再兴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交易的对象,居然就是当年朱元璋的死敌——吴王张士诚!
张士诚是私盐贩子出身,加入明教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统治,成了气候,在苏州自立为王,手中掌控着江淮大量的盐田。
人都是要吃盐的,所以张士诚掌握着最富有的一支红巾军。
当时明教红巾军分裂成三股势力,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其中张士诚最富有,也最得民心;所以朱元璋是计划吞并陈友谅后,再去啃张士诚这个硬骨头。
然而就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死磕的时候,传来大将谢再兴投靠张士诚的消息。
“现在大小姐明白了吧。”周奎笑道:“谢家三十多口人投缳自尽,在衣服上写‘冤’字。可是你外祖父死的并不冤。他一直在和张士诚做私盐买卖,每年都有十几万两银子的进账。后来干脆投靠了张士诚,还游说我一起背叛徐将军和当时的主公。”
“我喜欢和张士诚做生意,银子赚的多嘛。明教这些枭雄,我只看好你父亲,还有现在的洪武帝,所以拒绝了你的外祖父,以后各为其主。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可是——”
周奎冷冷一笑,“你外祖父威胁我,说谢家人手里有账本,一旦呈给主公,我就完了。之后你外祖父事败,畏罪自杀。整个谢家人都上吊了,只有你母亲还活着。”
姚妙仪眼睛结了霜似的冰冷,“所以你怀疑账本在我母亲那里,便买通了杀手和赵天德刺杀我们,抢夺账本。”
周奎点头,“所以你母亲必须死。刺杀你母亲后,赵天德得到了财宝,我则从你母亲箱笼找到了这些账本。一旦你母亲把账本交出去,死的人就是我了。我从来不后悔对你们母女动手。”
姚妙仪的眼眸毫无温度,“你在说谎,如果这几本账册是你的命脉,为何抢到手后不烧掉它们,反而好好的保存在这里,留下把柄呢?”,
☆、第20章 春荣秋谢
周奎顿了顿,说道:“匕首在别人手里,自然就是祸害;可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武器。这些账册是张士诚的私账,记载各种私盐交易,笔迹和印章都是真的,里头有我的名字不假,但也同时有几个在朝官员的名字。谢再兴能用账本要挟我,我也能用账本要挟别人。”
“我能从你父亲帐下的幕僚爬到四品官的位置,这些账本是有大功劳的,所以我一直没有烧掉它们。大小姐,你从来不和父亲魏国公联系,是不是觉得他是背后真凶?我是要死的人了,不妨告诉你真像,你父亲是清白的。”
姚妙仪翻看着账本,冷笑道:“想要撮合我们父女冰释前嫌,一家团圆?你□□,死到临头要装好人了?你杀了我母亲,难道不担心我杀你全家报仇吗?”
周奎呵呵笑道:“我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国公爷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不会将脏水泼到他头上;谢家人威胁我生命和前途,我就会收买杀手,斩草除根;我反正是要死的人了,你要杀我家人,我无法阻止。”
“杀就杀吧,他们既然靠我卑鄙的手段得了富贵,同样应该承担对手的寻仇。名利场就是如此残酷,胜者起高楼、宴宾客;败者,就像你外祖父那样举家泯灭。规则就是如此,你动手吧。”
姚妙仪细细看着手里的账本,里头果然有几个朝中大员和皇亲国戚的名字,账本底部都有编号,周奎得到的三本账册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账本全部泄露出去,朝中必然会起轩然大波。
看着账本上“谢再兴”三个字,墨迹已经陈旧,墨色淡的晕开了,却像是字字都刻在心里,刀刀见血。
姚妙仪顿起挫败之感:难道外祖父真的是叛贼吗?难道谢家三十几人都罪有应得?不!我不相信!
可是记忆中母亲的眼泪、外祖家亲戚自缢时身上血红的“冤”字是那么的深刻,姚妙仪并不相信周奎的一面之词。
外祖父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即便是要背叛当时的主公朱元璋,也会先安顿好家里人,留好后路,怎么可能说叛变就叛变,不顾全家死活呢?
这其中有什么蹊跷!恐怕唯一知晓真相的,应该就是张士诚了,可是张士诚在苏州城破时自杀了,张家据说已经被朱元璋灭门,找谁问去?
新仇旧恨,姚妙仪使出手段逼供周奎,可是周奎疼到窒息都不曾改口。
他竭力抬起头,目光虚浮的看着姚妙仪,回光返照似的,嘴角反而扯出一抹笑意,就像历经千帆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归宿般,有近乡情怯的不安,但更多的是莫名的平静和了然。
“大……大小姐,你母亲是我杀的,我该死,谢家人也该死。”周奎被冷汗浸透了,瞳孔慢慢散开,说出最后的遗言:“人活一世,不是在讨债,就是在偿债。死在大小姐手里,了结孽债,不用将恩怨带到下一世,我不冤,哈哈……”
天朦朦亮时,西厢房的书童被浓烟呛醒了,两人光着脚跑出去一瞧,顿时呆若木鸡:但见书房一片火海,隐约还能听见火苗的噼啪声!
“救命啦!走水啦!”
周侍郎府主仆们都起来了,端着铜盆水桶往书房的院落跑过来,秋天空气干燥,再加上重阳大风天,书房笼罩在火海中,已是救不得了!
“老爷!快去救老爷!”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女子在众多婆子丫鬟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的走过来,瘫坐在院中嚎哭不止。她就是周奎的继室夫人。
“夫人,火势太大了,马上就能烧过来,快走吧。”
熊熊烈火,众人眼睛都有一股灼烧之感,不敢直视火场,都低头拉着周夫人往外走。
“我不走!”周夫人倔强的吼叫道:“谁冲进去书房救人,我给你们一百两,不,是一千两银子!”
轰隆!
大火烧垮了房梁,书房开始坍塌,飞起的火星和燃烧的木头往救火的人群中散去,形势危急,众人也不顾得一千两银子的赏钱了,保命要紧,纷纷弃了盆桶抱头往院子外面跑。
周夫人的头被一根燃烧的木头砸中了,头发被火苗引燃,头上又是鲜血,又是火苗,人都吓傻了,倒在地上尖叫,成一个火团,丫鬟婆子合力将一桶水泼在周夫人身上,才捡回一条命。
姚妙仪穿着周府丫鬟的服饰,这是她昨天扮作绣娘进周府时偷的,她混在人群中乘机逃出周府,怀中藏着周奎的账本。
放火烧书房,是为了掩盖密室和周奎身上逼供的痕迹。杀母之仇得报,可是谢家蒙冤一事依然是疑案重重,当年外祖父谢再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重阳节,是举家登高赏秋景的日子,大功坊徐府街全福巷却是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远处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国公府瞻园,连沐休在家的国公爷徐达都被惊动了,带着家将们去周府救火。
火势终于被控制住,家将们从一片焦土里寻到了周奎已经炭化的尸首。刚刚失去老战友开平王常遇春,此刻又失去昔日最信任的幕僚周奎,魏国公徐达看着焦黑的尸首沉默良久,长叹一声,脱下自己的大氅,盖在尸首上面。
不到中午,全福巷周侍郎府失火的消息就传遍了金陵城,五城兵马司的兵丁走街串巷到处贴告示,警戒街坊居民注意防火。
宋秀儿从点心铺买了重阳糕回来。百和堂依旧没有病人求医,重阳节按照民俗要喝菊花酒,偶有一些路人进店买干菊花泡酒喝。
姚妙仪趴在案头打瞌睡。在周府几乎折腾了整晚,一夜未眠,身体是疲劳的,要歇息了,可是脑子里一直想着周奎最后的言语,根本睡不着觉。
身体和脑子的反应相反,激烈交战,姚妙仪觉得头都快炸裂了。
“小姐昨晚又睡不着觉啊?吃点重阳糕回去补眠吧,反正也没有什么病人。”宋秀儿将重阳糕摆上,重阳糕上头摆着两只面捏成的白羊,表示“重阳”之意,还插着五颜六色的三角旗旗帜,味道甜腻,姚妙仪不喜欢吃重阳糕,不过这道糕点胜在造型很喜庆。
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似的,无论是否喜欢这个味道,也必须吃一块,应景而已。
姚妙仪打了个呵欠,强打起精神圆谎,反正也睡不着,干脆说道:“白天睡觉,晚上又要失眠了。我还是撑一撑,秀儿,阿福,反正没什么生意,不如我们提前打烊出去玩吧,重阳节登高望远,我们去那里玩?”
看门的阿福说道:“听说秦淮河旁有不少富人家摆菊花盆景斗富,沿河全是各种菊花花架,你们去赏花吧,我看店——今日干菊花卖的不错,提前打烊怪可惜的。”
听说赏菊花,宋秀儿玩心大起,“登山太累,还是赏花舒服,咱们离秦淮河近便,走走就到了。今天就有劳福叔看铺子,我们回来给你捎带一包蟹壳黄梅菜肉烧饼。”
阿福无肉不欢,点心都要吃荤的。
三人一边分食着重阳糕,一边闲聊,话题无外乎是今日凌晨全福巷周侍郎府的火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