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色无双_分卷阅读_11
陈氏便也一一作答,陈老夫人听了点头,又道:“阿凝,你们这次入京毕竟是长住,我想着你们在京中毕竟不熟,不如就让家安跟着你们一起去京中,一来让他锻炼一番,二来你有什么事,也尽可以找家安帮你跑跑腿。”
陈氏闺名初凝,因此陈老夫人仍是唤她小名阿凝。
而家安则是静姝的三表哥,二舅陈二老爷的嫡长子陈家安(在陈家孙辈排行第三),便是先时静姝刚刚回来时成婚的那一位。
陈氏点头,知道这是母亲担忧自己到了京中有什么事无依无靠,让外甥过去也好有个照应的意思。
现在的情况,她还真需要一些娘家的帮手。
用过晚膳,众人散去,陈老夫人拉了女儿至自己房中,想私下说说话。
却是她见女儿说话时虽然仍是言笑晏晏,但眼中却似有阴霾,不若平日般性情开朗,知她心中必是有事,便想着私下问问。
即将离开蜀地,陈氏也有许多的话想和陈老夫人要说,不过此次她却没有单独过去,而是唤了女儿静姝一起。
却是陈氏现在只恨当初将女儿护得太好,将她养得太过纯善娇憨,如今经了温家退亲,蓝嬷嬷阴谋等事,想到去到京中女儿可能成为众人算计的对象,现在只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教给女儿,让她将来能平平安安避过算计才好。
好在这些时日她见女儿懂事能干不少,心里才算安稳欣慰些。
说了一会儿话,陈老夫人便问起了蓝嬷嬷一事。
蓝嬷嬷是静姝的乳母兼管事嬷嬷,这么大的事,益州城和昌州城又不远,陈老夫人向来关心女儿,陈氏那里又有那么多陈家的陪嫁婆子和丫鬟,陈老夫人不可能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陈氏为免自己母亲担心,本不欲将蓝嬷嬷一事如实说出,不过静姝却有她的考虑,陈老夫人问起,她便先就直接把事情如实说了出来。
陈老夫人闻言自是神色大变。
静姝见外祖母和母亲听完后都在沉默,便继续道:“外祖母,看出母亲问题的那位大夫,林大夫说母亲身体虽然太热不利子嗣,但并非完全毫无希望,孙女想着王城的大夫始终要比昌州城强些,说不定就有什么好的大夫能调理好母亲的身子,外祖母能否再留意一下有什么好的大夫,给母亲看看。”
陈老夫人听完后怜爱的摸了摸静姝的脑袋,道:“这个自然,只要不是什么不治之症,总会找到好的大夫帮忙调治。”
口上如此说,眼睛里却浮过些黯然,这些年别说是益州城的大夫,就是其他地方能寻到的好大夫陈老夫人都请来过帮女儿陈氏诊治过,只是无用。
不过当初是有那恶奴从中行害,如今除了那恶奴,没有那温香挑着热气,说不定就好了也不一定。
陈老夫人是心性坚定之人,当即便调整了心绪,打算这段日子就再寻些好大夫给女儿看着。
并且因着蓝嬷嬷这一事,陈老夫人对京城白府更无好感,她原先是打算让三孙子陈家安去京中照应女儿外孙女,可此时心中却又改了主意。
过了几日,陈老夫人和两个儿子商议妥定,便跟陈氏道:“我看京中白府情况复杂,我怕家安到底年纪尚幼,到了京中若是你遇到事情,一来经验少不够老道,二来毕竟辈分受限,很多事情不好施为,我和你大哥二哥商量了,不若此次就让你二哥上京,如此母亲才能稍微放心得下。”
陈氏大为感动,二哥行事老练周到,善结人缘,若是能去到京城,对自己来说自然是一大助力,可是……
陈氏有些犹豫道:“母亲,二哥上京这到底不是小事情,这边蜀地二哥掌管的生意如何是好?还有这一家子,是留在蜀中,还是一起上京?此事不可为了女儿仓促决定,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陈老夫人拍了拍女儿的手,道:“这些你不用过虑,我已经和你大哥二哥商量妥当了,你二嫂还有家启,幼恵都一起跟着入京,蜀中你二哥掌管的产业就由家安接手,让你大哥在旁帮忙看着就可以了。只是时间上,因着这一大家子,你二哥又有生意交接,怕是要过了年到明年初才能过去了。”
家启和幼恵分别是陈二老爷的次子幼女,在陈家男女孙辈中分别排行第四和第三。
陈老夫人看女儿听言似仍有些疑虑之色,就笑着继续道:“其实这事也不当止是为了你,这大哥二哥早有打算往京中扩展生意,本来想让家安先去探探路,慢慢发展,可是……如此也好,你二哥去,我也更放心些。”
“且你知道家中一直希望家启走科举之路,他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先生却说文章火候参加秋闱却是太早,听说京中书院好先生多,让他过去一来是去历练一番,二来看能不能有些机缘。”
陈氏听到此才算点头应下。的确长远来说,二哥带着子女入京对他们来说确是利大于弊的。
第18章 蜀王继妃
冬影曾经说过北地原家的当家夫人和蜀王妃有旧,姜琸不在,静姝还在琢磨着该如何打听到原家的事,机会竟是意外的到了。
白家到了王城益州城没多几日,陈氏和静姝便意外的受到了蜀王妃夏氏的召见。
夏王妃是蜀王姜城巍的继妃,也就是蜀王三子姜琸的生母。
蜀王有三子,全部嫡出。长子姜珉,次子姜珏均为蜀王已去世的原配王妃闵氏所出,闵王妃生姜珏时难产而亡,闵氏临终前蜀王写下了折子,为长子姜珉请封世子位,因此姜珉八岁时便已被封为蜀王世子,同时被送至京中由宫中抚养。
姜珏一岁时蜀王续娶了现在的王妃夏氏,不到一年便生下了嫡三子姜琸。
姜珏也是夏氏一手带大的,因此姜珏几乎视夏氏为生母,和夏氏所出的弟弟姜琸关系也非常好。
尤其是姜琸四岁时便又被宫中接走,抚养在了宫中,每年回蜀地的时间也不过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一直由夏王妃抚养的也就是蜀王次子姜珏而已,因此姜珏和夏王妃的感情更为深厚,听说夏王妃待姜珏尤胜过亲子姜琸。
夏王妃生得堪称绝色,不过奇怪的是蜀王却并不怎么宠爱夏王妃,他先后有过几位宠爱的侧妃侍妾,但对夏王妃只能称得上敬重有加,却绝不宠爱,甚至夏王妃是独住一处宫室,蜀王很少踏足。
但不要以为如此夏王妃在蜀王府就没有地位,曾经也有正当宠的侧妃恃宠而骄,挑衅夏王妃,结果就是被蜀王直接剥了侧妃身份,幽居冷室郁郁寡欢而死,这位还生了在蜀王面前颇为得宠的长女柔仪县主,无论柔仪县主如何为其生母求情,也没能让蜀王半点改变主意。
之后再没有宠妃或宠妾敢直接挑衅夏王妃。
夏王妃性情随和温柔,并不难相处。她这日召了陈氏过来,也不过是听说了白家一家准备去京中,就召了陈氏问了些她们去京中的准备事宜,还特地准备了封信,让陈氏和静姝到了京中,拿了信去拜访她的长媳也就是蜀王世子妃钟氏。
世子妃钟氏也是蜀中世家之女,是夏王妃看着长大的,婆媳关系很好,只是钟氏和世子完婚后便也去了京中世子姜珉的身边。
夏王妃道:“世子妃自幼都在蜀中长大,在京中怕也是多有不惯,只是这孩子稳重,从不说出来而已。你们过去了,也可常过去跟她说说话,以解乡愁。”
陈氏虽然心中对夏王妃如此关照自己颇为诧异,但也知道这是夏王妃好意抬举自己,以自己的身份,在京中初时和人交往必不容易,但有蜀王世子妃关照,哪怕只是略有来往,众人也会高看她一眼,所以忙十分感激的谢过了夏王妃。
夏王妃不过是浅浅一笑,就把目光转向了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静姝身上。
虽然她刚刚一直在和陈氏说话,但其实暗中一直在留意静姝的动静,她真没想到这小女孩年纪这么小,就有这般的定力,一直静静坐在那里,丝毫没有拘束,也不让人觉得半点呆板,其仪态就是京中一等一的世家贵女也就是如此了。
这不免让她有些暗暗吃惊,难怪琸儿也会对她另眼相看,不说她小小年纪就已清丽明媚十分出众的姿容,她身上还有些很矛盾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的受其吸引。
夏王妃柔声问道:“白姑娘此前可曾去过京中?”
静姝起身答道:“回王妃娘娘话,臣女几年前也是父亲回京述职时去过一次京城,在京中住过一段时间。”
夏王妃点头,唤了她到近前身边坐下,这才道:“嗯,在京中可还住得惯?我和你正好相反,幼时是在京中长大,及至嫁予王爷,才到了蜀中,初时还颇不习惯蜀中的膳食,届时你可要让你母亲多准备几个厨子带去京城,不然想吃什么的时候可真是辛苦。”
说到这里就笑道,“我们世子妃就带了不少厨子去京中,各式点心师傅就有好几个,届时你想吃什么了,就去京中的蜀王府跟世子妃去讨好了。”
静姝也没客气,只抿嘴笑道:“那臣女真是有口福了,听说世子妃娘娘最擅厨艺美食,她的厨子做的点心怕是我在蜀中都未必吃得到的。”
陈氏有些惶恐,又有些无奈,道:“为了吃的去叨扰世子妃娘娘,这孩子也敢应下。”
夏王妃笑,她拍拍静姝的手,转头对陈氏道:“你也不必客气拘束,阿敏最喜人和她分享美食,有这样可人的孩子陪着她说话,她怕是不知有多高兴。”
钟敏便是世子妃娘娘的闺名。
众人说笑了一阵,也不过是随意聊了些家常,陈氏见时候不早,怕耽误了夏王妃休息,便要起身告辞。
夏王妃这时却是对着静姝道:“白姑娘,你可是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静姝倒是微愣,她没想到夏王妃观人能力这么强,她一直想找机会跟夏王妃打探北地原家之事,只是不好随意打断谈话,却没想到夏王妃会主动问起。
静姝忙恭敬又有些忐忑道:“娘娘,臣女是有一事想跟娘娘打探……”
说到此,她见夏王妃目光含笑,眼含鼓励,并无怪罪之意,便继续道,“小女听说北地原家的夫人和娘娘是旧识,现在北地受灾,不知娘娘可有北地原家的消息?”
陈氏并不曾听女儿说起过这事,此时见她竟然突然开口跟夏王妃打探消息都吓了一跳,很有些担心王妃怪罪女儿的唐突。
静姝也知自己冒昧,可是她自己私下早已想了各种方法打听原家人的去踪,可是北地受灾又□□,那边的消息根本打探不到,她和母亲很快就要去京城,她不想错过这可能是仅有的机会。
不过夏王妃明显并没有怪罪,反是很有些高兴,只是她没有直接答静姝,反是看着瞪圆了眼睛,颇有点紧张又期待等着她答案的小姑娘,笑着问道:“原家是北地有名的医药世家,白姑娘寻原家人可是有事?”
静姝看一眼母亲陈氏,就对着夏王妃答道:“是,臣女听说北地原家的大夫最擅长调理体质,小女母亲常年受热质困扰,想请原家的大夫帮家母诊治看看。”
陈氏听了又是感动又是惶恐,这孩子这些日子就跟着了魔似的一直要帮自己寻大夫,只是……
陈氏无奈摇头,忙对着夏王妃请罪道:“娘娘,这孩子都是对臣妇关心心切,才会突相问,还望娘娘勿要怪罪。只是臣妇的身体已经是多年的毛病了,臣妇早已不抱什么希望,娘娘还是勿要理会她了。”
夏王妃温和笑道:“白姑娘一片孝心,我怎么会怪罪。说来这原家我的确是收到了一些消息,前些日子淮之送信跟我说接到了原家人,打算送他们到我们蜀地来,算着日子,过上几天也差不多就快到了。届时他们安顿下来,问了他们的意见,我便派人去请你们过来看看如何?”
淮之便是姜琸。姜琸,字淮之。
静姝大喜,忙和母亲跪下谢过夏王妃。
夏王妃又亲自拉了她起来,安抚了几句,很是和善的说了几句话,又从一旁的侍女端着的托盘上取了一枚碧玉指环,道是送给静姝的见面礼,亲自给静姝戴在了左手的中指上,并嘱咐她这是京中广陵大师赐过福的,蜀王世子妃也认得,让她务必要随身带着,不要除去。
静姝看那指环虽然小巧,但造型精致,镶嵌的碧玉如一滴碧水盈盈欲滴,且竟是广陵大师赐过福的,便知其之尊贵,但尊者赐,不敢辞,并不敢推辞,恭敬的任夏王妃帮忙戴上了,这才和母亲随了送她们出门的侍从离去。
静姝和母亲离开,夏王妃这才笑着回头问自己身后的一个中年女官,道:“嬷嬷,你看这孩子如何?”
那嬷嬷道:“小小年纪已经镇定大方,进退有度,又孝心赤诚,更难得的是虽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份,但为了对自己重要的人仍是努力争取,有勇有谋,的确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夏王妃笑,然后道:“我虽也觉得她是个不错的,主要是性子好,不过也没你说得这么夸张,你不会是被琸儿给收买了,给他当说客的吧?”
嬷嬷听了这话却是笑笑不出声了,其实夏王妃面上温柔极易说话,但实际性子却是极坚定,看人又有自己的标准,哪里是旁人几句话可以动摇的?三公子自然也极了解自己的母妃,如何会去收买什么人做什么说客,这话也不过是王妃说笑罢了。
夏王妃此时却又慢慢收了笑容,低声叹道:“琸儿自幼举步维艰,喜好难露,他又从不求我什么,我也从来不能帮他做什么,其实好不好,只要他喜欢,我也会尽力帮他的。不过,他肯这般用心,倒是难得。”
也因为太过了解自己儿子,她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明天就会现身啦啦啦
第19章 再见姜琸
且说陈氏和静姝出了蜀王府,上了马车,陈氏便搂了静姝道:“姝儿,世事皆有定数,不可强求,其实在母亲心里,有了你就已经很满足,并无心再一定要多要个孩子。你若这般执着,反是让母亲心里难安。”
陈氏此话并非虚言,当年她怀了静姝,因着体质特殊,大夫都说十有七八是保不住的,即使保住,孩子也可能有问题,后来艰难产下女儿,还是个健健康康玉雪可爱的孩子,她已经觉得十分感恩了,并没有奢望能再有孕。
静姝今日意外得到夏王妃的帮助,心中十分高兴,听了母亲的话虽然又感动又心酸,但也掩不住喜色,她道:“母亲,女儿已经查过典籍,您的身体情况并非什么特例,只要经验足够的大夫给的方子对了,慢慢调理,并非不可医治。北地原家在这方面诊治经验十分丰富,对他们来说,医治母亲可能并非难事。虽说凡是不可太过执着,但只要有希望,总要试上一试。”
陈氏摸摸女儿的脸颊,叹了口气,心想,女儿可能未尝不是被蓝嬷嬷之事吓着了,说不定怕是对她的兄长白延樟都已经产生隔阂。其实发生这事,虽然老爷和自己都有心瞒着,但那么多下人在,这种事如何瞒得住?
那蓝嬷嬷毕竟是白延樟的乳娘,白延樟对蓝嬷嬷也有些感情,知道这事后难说会有什么想法,隔了一层就是隔了一层,若是自己能生个儿子,女儿将来也能有个依靠。
静姝和陈氏回到陈家,陈老夫人听说了原家之事,自然也十分高兴。先时外孙女就央过她寻原家的消息,可惜北地受灾□□之后,各地商道都断了联系,地下消息也是鱼龙复杂,想得到什么真切的消息,真的太不容易,想找个什么人,更是犹如大海捞针。
如今原家人竟然是被姜三公子所救,又能得到王妃的相助求医,实在是意外之喜。
白家十一月就要上京,原本白二老爷和陈氏定的是十月底从益州回昌州城,好回家将上京的行李等收拾妥当,家中还要再做些最后的安排。
但因蜀王府一直没有消息传来,静姝坚持要等,此事又是蜀王妃帮忙安排的,白二老爷只好十月底便自己先行回了昌州城,陈氏和静姝则是留在了益州陈家。
十一月初的时候,蜀王府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原家人已经到了益州,被夏王妃安排在了一个王府别院,得了原家夫人的同意,特意邀请了陈氏去别院看诊。
王府别院离陈家大宅并不远,不过是半个时辰的车程,得了邀请,当日下午陈大夫人就亲自陪了陈氏和静姝一起去了王府别院。
原夫人是个温和干练的女子,她迎接了众人,并解释赔罪道:“原当我们上门去给夫人诊治,只是老太爷年纪大了,腿脚又不方便,实在不便再出行,才让夫人亲至,真是失礼。”
陈氏自然道不敢当,众人一番客气之后,原夫人便迎了陈氏及陈大夫人和静姝去了内室。
帮陈氏看诊的正是原夫人口中的太爷,已经年届古稀之年,原本身体还算健朗,只是这几个月在北地颠簸,途中又出了点意外,腿脚已不能行。此次他们刚来蜀地,不过刚刚安顿,就由太爷亲自出面给陈氏看诊,其实完全是因为他们受了三公子姜琸的大恩,勉力还报而已。
不过老太爷给陈氏看完诊后,却是什么也没说,而是直接开了一个方子,让孙儿原荻每日亲自煎药,然后让陈氏住在了别院,每日看诊一次,每日方子都有所调整,道是如此连服药七日之后才见分晓,又让陈氏跟着原夫人每日学些静心养气调理之法。
虽然大家都有些懵,而且眼看白家就要启程去京中,陈氏更是不能久留在益州城,但在原老太爷发了话,静姝又巴巴哀求下,陈氏到底还是住在了别院,静姝自然也留下了陪着母亲。
原家人口很简单,原老太爷,原夫人,还有原夫人所出的一对子女,十九岁的原荻和十五岁的原苓。
陈氏闺名初凝,因此陈老夫人仍是唤她小名阿凝。
而家安则是静姝的三表哥,二舅陈二老爷的嫡长子陈家安(在陈家孙辈排行第三),便是先时静姝刚刚回来时成婚的那一位。
陈氏点头,知道这是母亲担忧自己到了京中有什么事无依无靠,让外甥过去也好有个照应的意思。
现在的情况,她还真需要一些娘家的帮手。
用过晚膳,众人散去,陈老夫人拉了女儿至自己房中,想私下说说话。
却是她见女儿说话时虽然仍是言笑晏晏,但眼中却似有阴霾,不若平日般性情开朗,知她心中必是有事,便想着私下问问。
即将离开蜀地,陈氏也有许多的话想和陈老夫人要说,不过此次她却没有单独过去,而是唤了女儿静姝一起。
却是陈氏现在只恨当初将女儿护得太好,将她养得太过纯善娇憨,如今经了温家退亲,蓝嬷嬷阴谋等事,想到去到京中女儿可能成为众人算计的对象,现在只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教给女儿,让她将来能平平安安避过算计才好。
好在这些时日她见女儿懂事能干不少,心里才算安稳欣慰些。
说了一会儿话,陈老夫人便问起了蓝嬷嬷一事。
蓝嬷嬷是静姝的乳母兼管事嬷嬷,这么大的事,益州城和昌州城又不远,陈老夫人向来关心女儿,陈氏那里又有那么多陈家的陪嫁婆子和丫鬟,陈老夫人不可能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陈氏为免自己母亲担心,本不欲将蓝嬷嬷一事如实说出,不过静姝却有她的考虑,陈老夫人问起,她便先就直接把事情如实说了出来。
陈老夫人闻言自是神色大变。
静姝见外祖母和母亲听完后都在沉默,便继续道:“外祖母,看出母亲问题的那位大夫,林大夫说母亲身体虽然太热不利子嗣,但并非完全毫无希望,孙女想着王城的大夫始终要比昌州城强些,说不定就有什么好的大夫能调理好母亲的身子,外祖母能否再留意一下有什么好的大夫,给母亲看看。”
陈老夫人听完后怜爱的摸了摸静姝的脑袋,道:“这个自然,只要不是什么不治之症,总会找到好的大夫帮忙调治。”
口上如此说,眼睛里却浮过些黯然,这些年别说是益州城的大夫,就是其他地方能寻到的好大夫陈老夫人都请来过帮女儿陈氏诊治过,只是无用。
不过当初是有那恶奴从中行害,如今除了那恶奴,没有那温香挑着热气,说不定就好了也不一定。
陈老夫人是心性坚定之人,当即便调整了心绪,打算这段日子就再寻些好大夫给女儿看着。
并且因着蓝嬷嬷这一事,陈老夫人对京城白府更无好感,她原先是打算让三孙子陈家安去京中照应女儿外孙女,可此时心中却又改了主意。
过了几日,陈老夫人和两个儿子商议妥定,便跟陈氏道:“我看京中白府情况复杂,我怕家安到底年纪尚幼,到了京中若是你遇到事情,一来经验少不够老道,二来毕竟辈分受限,很多事情不好施为,我和你大哥二哥商量了,不若此次就让你二哥上京,如此母亲才能稍微放心得下。”
陈氏大为感动,二哥行事老练周到,善结人缘,若是能去到京城,对自己来说自然是一大助力,可是……
陈氏有些犹豫道:“母亲,二哥上京这到底不是小事情,这边蜀地二哥掌管的生意如何是好?还有这一家子,是留在蜀中,还是一起上京?此事不可为了女儿仓促决定,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陈老夫人拍了拍女儿的手,道:“这些你不用过虑,我已经和你大哥二哥商量妥当了,你二嫂还有家启,幼恵都一起跟着入京,蜀中你二哥掌管的产业就由家安接手,让你大哥在旁帮忙看着就可以了。只是时间上,因着这一大家子,你二哥又有生意交接,怕是要过了年到明年初才能过去了。”
家启和幼恵分别是陈二老爷的次子幼女,在陈家男女孙辈中分别排行第四和第三。
陈老夫人看女儿听言似仍有些疑虑之色,就笑着继续道:“其实这事也不当止是为了你,这大哥二哥早有打算往京中扩展生意,本来想让家安先去探探路,慢慢发展,可是……如此也好,你二哥去,我也更放心些。”
“且你知道家中一直希望家启走科举之路,他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先生却说文章火候参加秋闱却是太早,听说京中书院好先生多,让他过去一来是去历练一番,二来看能不能有些机缘。”
陈氏听到此才算点头应下。的确长远来说,二哥带着子女入京对他们来说确是利大于弊的。
第18章 蜀王继妃
冬影曾经说过北地原家的当家夫人和蜀王妃有旧,姜琸不在,静姝还在琢磨着该如何打听到原家的事,机会竟是意外的到了。
白家到了王城益州城没多几日,陈氏和静姝便意外的受到了蜀王妃夏氏的召见。
夏王妃是蜀王姜城巍的继妃,也就是蜀王三子姜琸的生母。
蜀王有三子,全部嫡出。长子姜珉,次子姜珏均为蜀王已去世的原配王妃闵氏所出,闵王妃生姜珏时难产而亡,闵氏临终前蜀王写下了折子,为长子姜珉请封世子位,因此姜珉八岁时便已被封为蜀王世子,同时被送至京中由宫中抚养。
姜珏一岁时蜀王续娶了现在的王妃夏氏,不到一年便生下了嫡三子姜琸。
姜珏也是夏氏一手带大的,因此姜珏几乎视夏氏为生母,和夏氏所出的弟弟姜琸关系也非常好。
尤其是姜琸四岁时便又被宫中接走,抚养在了宫中,每年回蜀地的时间也不过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一直由夏王妃抚养的也就是蜀王次子姜珏而已,因此姜珏和夏王妃的感情更为深厚,听说夏王妃待姜珏尤胜过亲子姜琸。
夏王妃生得堪称绝色,不过奇怪的是蜀王却并不怎么宠爱夏王妃,他先后有过几位宠爱的侧妃侍妾,但对夏王妃只能称得上敬重有加,却绝不宠爱,甚至夏王妃是独住一处宫室,蜀王很少踏足。
但不要以为如此夏王妃在蜀王府就没有地位,曾经也有正当宠的侧妃恃宠而骄,挑衅夏王妃,结果就是被蜀王直接剥了侧妃身份,幽居冷室郁郁寡欢而死,这位还生了在蜀王面前颇为得宠的长女柔仪县主,无论柔仪县主如何为其生母求情,也没能让蜀王半点改变主意。
之后再没有宠妃或宠妾敢直接挑衅夏王妃。
夏王妃性情随和温柔,并不难相处。她这日召了陈氏过来,也不过是听说了白家一家准备去京中,就召了陈氏问了些她们去京中的准备事宜,还特地准备了封信,让陈氏和静姝到了京中,拿了信去拜访她的长媳也就是蜀王世子妃钟氏。
世子妃钟氏也是蜀中世家之女,是夏王妃看着长大的,婆媳关系很好,只是钟氏和世子完婚后便也去了京中世子姜珉的身边。
夏王妃道:“世子妃自幼都在蜀中长大,在京中怕也是多有不惯,只是这孩子稳重,从不说出来而已。你们过去了,也可常过去跟她说说话,以解乡愁。”
陈氏虽然心中对夏王妃如此关照自己颇为诧异,但也知道这是夏王妃好意抬举自己,以自己的身份,在京中初时和人交往必不容易,但有蜀王世子妃关照,哪怕只是略有来往,众人也会高看她一眼,所以忙十分感激的谢过了夏王妃。
夏王妃不过是浅浅一笑,就把目光转向了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静姝身上。
虽然她刚刚一直在和陈氏说话,但其实暗中一直在留意静姝的动静,她真没想到这小女孩年纪这么小,就有这般的定力,一直静静坐在那里,丝毫没有拘束,也不让人觉得半点呆板,其仪态就是京中一等一的世家贵女也就是如此了。
这不免让她有些暗暗吃惊,难怪琸儿也会对她另眼相看,不说她小小年纪就已清丽明媚十分出众的姿容,她身上还有些很矛盾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的受其吸引。
夏王妃柔声问道:“白姑娘此前可曾去过京中?”
静姝起身答道:“回王妃娘娘话,臣女几年前也是父亲回京述职时去过一次京城,在京中住过一段时间。”
夏王妃点头,唤了她到近前身边坐下,这才道:“嗯,在京中可还住得惯?我和你正好相反,幼时是在京中长大,及至嫁予王爷,才到了蜀中,初时还颇不习惯蜀中的膳食,届时你可要让你母亲多准备几个厨子带去京城,不然想吃什么的时候可真是辛苦。”
说到这里就笑道,“我们世子妃就带了不少厨子去京中,各式点心师傅就有好几个,届时你想吃什么了,就去京中的蜀王府跟世子妃去讨好了。”
静姝也没客气,只抿嘴笑道:“那臣女真是有口福了,听说世子妃娘娘最擅厨艺美食,她的厨子做的点心怕是我在蜀中都未必吃得到的。”
陈氏有些惶恐,又有些无奈,道:“为了吃的去叨扰世子妃娘娘,这孩子也敢应下。”
夏王妃笑,她拍拍静姝的手,转头对陈氏道:“你也不必客气拘束,阿敏最喜人和她分享美食,有这样可人的孩子陪着她说话,她怕是不知有多高兴。”
钟敏便是世子妃娘娘的闺名。
众人说笑了一阵,也不过是随意聊了些家常,陈氏见时候不早,怕耽误了夏王妃休息,便要起身告辞。
夏王妃这时却是对着静姝道:“白姑娘,你可是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静姝倒是微愣,她没想到夏王妃观人能力这么强,她一直想找机会跟夏王妃打探北地原家之事,只是不好随意打断谈话,却没想到夏王妃会主动问起。
静姝忙恭敬又有些忐忑道:“娘娘,臣女是有一事想跟娘娘打探……”
说到此,她见夏王妃目光含笑,眼含鼓励,并无怪罪之意,便继续道,“小女听说北地原家的夫人和娘娘是旧识,现在北地受灾,不知娘娘可有北地原家的消息?”
陈氏并不曾听女儿说起过这事,此时见她竟然突然开口跟夏王妃打探消息都吓了一跳,很有些担心王妃怪罪女儿的唐突。
静姝也知自己冒昧,可是她自己私下早已想了各种方法打听原家人的去踪,可是北地受灾又□□,那边的消息根本打探不到,她和母亲很快就要去京城,她不想错过这可能是仅有的机会。
不过夏王妃明显并没有怪罪,反是很有些高兴,只是她没有直接答静姝,反是看着瞪圆了眼睛,颇有点紧张又期待等着她答案的小姑娘,笑着问道:“原家是北地有名的医药世家,白姑娘寻原家人可是有事?”
静姝看一眼母亲陈氏,就对着夏王妃答道:“是,臣女听说北地原家的大夫最擅长调理体质,小女母亲常年受热质困扰,想请原家的大夫帮家母诊治看看。”
陈氏听了又是感动又是惶恐,这孩子这些日子就跟着了魔似的一直要帮自己寻大夫,只是……
陈氏无奈摇头,忙对着夏王妃请罪道:“娘娘,这孩子都是对臣妇关心心切,才会突相问,还望娘娘勿要怪罪。只是臣妇的身体已经是多年的毛病了,臣妇早已不抱什么希望,娘娘还是勿要理会她了。”
夏王妃温和笑道:“白姑娘一片孝心,我怎么会怪罪。说来这原家我的确是收到了一些消息,前些日子淮之送信跟我说接到了原家人,打算送他们到我们蜀地来,算着日子,过上几天也差不多就快到了。届时他们安顿下来,问了他们的意见,我便派人去请你们过来看看如何?”
淮之便是姜琸。姜琸,字淮之。
静姝大喜,忙和母亲跪下谢过夏王妃。
夏王妃又亲自拉了她起来,安抚了几句,很是和善的说了几句话,又从一旁的侍女端着的托盘上取了一枚碧玉指环,道是送给静姝的见面礼,亲自给静姝戴在了左手的中指上,并嘱咐她这是京中广陵大师赐过福的,蜀王世子妃也认得,让她务必要随身带着,不要除去。
静姝看那指环虽然小巧,但造型精致,镶嵌的碧玉如一滴碧水盈盈欲滴,且竟是广陵大师赐过福的,便知其之尊贵,但尊者赐,不敢辞,并不敢推辞,恭敬的任夏王妃帮忙戴上了,这才和母亲随了送她们出门的侍从离去。
静姝和母亲离开,夏王妃这才笑着回头问自己身后的一个中年女官,道:“嬷嬷,你看这孩子如何?”
那嬷嬷道:“小小年纪已经镇定大方,进退有度,又孝心赤诚,更难得的是虽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份,但为了对自己重要的人仍是努力争取,有勇有谋,的确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夏王妃笑,然后道:“我虽也觉得她是个不错的,主要是性子好,不过也没你说得这么夸张,你不会是被琸儿给收买了,给他当说客的吧?”
嬷嬷听了这话却是笑笑不出声了,其实夏王妃面上温柔极易说话,但实际性子却是极坚定,看人又有自己的标准,哪里是旁人几句话可以动摇的?三公子自然也极了解自己的母妃,如何会去收买什么人做什么说客,这话也不过是王妃说笑罢了。
夏王妃此时却又慢慢收了笑容,低声叹道:“琸儿自幼举步维艰,喜好难露,他又从不求我什么,我也从来不能帮他做什么,其实好不好,只要他喜欢,我也会尽力帮他的。不过,他肯这般用心,倒是难得。”
也因为太过了解自己儿子,她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明天就会现身啦啦啦
第19章 再见姜琸
且说陈氏和静姝出了蜀王府,上了马车,陈氏便搂了静姝道:“姝儿,世事皆有定数,不可强求,其实在母亲心里,有了你就已经很满足,并无心再一定要多要个孩子。你若这般执着,反是让母亲心里难安。”
陈氏此话并非虚言,当年她怀了静姝,因着体质特殊,大夫都说十有七八是保不住的,即使保住,孩子也可能有问题,后来艰难产下女儿,还是个健健康康玉雪可爱的孩子,她已经觉得十分感恩了,并没有奢望能再有孕。
静姝今日意外得到夏王妃的帮助,心中十分高兴,听了母亲的话虽然又感动又心酸,但也掩不住喜色,她道:“母亲,女儿已经查过典籍,您的身体情况并非什么特例,只要经验足够的大夫给的方子对了,慢慢调理,并非不可医治。北地原家在这方面诊治经验十分丰富,对他们来说,医治母亲可能并非难事。虽说凡是不可太过执着,但只要有希望,总要试上一试。”
陈氏摸摸女儿的脸颊,叹了口气,心想,女儿可能未尝不是被蓝嬷嬷之事吓着了,说不定怕是对她的兄长白延樟都已经产生隔阂。其实发生这事,虽然老爷和自己都有心瞒着,但那么多下人在,这种事如何瞒得住?
那蓝嬷嬷毕竟是白延樟的乳娘,白延樟对蓝嬷嬷也有些感情,知道这事后难说会有什么想法,隔了一层就是隔了一层,若是自己能生个儿子,女儿将来也能有个依靠。
静姝和陈氏回到陈家,陈老夫人听说了原家之事,自然也十分高兴。先时外孙女就央过她寻原家的消息,可惜北地受灾□□之后,各地商道都断了联系,地下消息也是鱼龙复杂,想得到什么真切的消息,真的太不容易,想找个什么人,更是犹如大海捞针。
如今原家人竟然是被姜三公子所救,又能得到王妃的相助求医,实在是意外之喜。
白家十一月就要上京,原本白二老爷和陈氏定的是十月底从益州回昌州城,好回家将上京的行李等收拾妥当,家中还要再做些最后的安排。
但因蜀王府一直没有消息传来,静姝坚持要等,此事又是蜀王妃帮忙安排的,白二老爷只好十月底便自己先行回了昌州城,陈氏和静姝则是留在了益州陈家。
十一月初的时候,蜀王府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原家人已经到了益州,被夏王妃安排在了一个王府别院,得了原家夫人的同意,特意邀请了陈氏去别院看诊。
王府别院离陈家大宅并不远,不过是半个时辰的车程,得了邀请,当日下午陈大夫人就亲自陪了陈氏和静姝一起去了王府别院。
原夫人是个温和干练的女子,她迎接了众人,并解释赔罪道:“原当我们上门去给夫人诊治,只是老太爷年纪大了,腿脚又不方便,实在不便再出行,才让夫人亲至,真是失礼。”
陈氏自然道不敢当,众人一番客气之后,原夫人便迎了陈氏及陈大夫人和静姝去了内室。
帮陈氏看诊的正是原夫人口中的太爷,已经年届古稀之年,原本身体还算健朗,只是这几个月在北地颠簸,途中又出了点意外,腿脚已不能行。此次他们刚来蜀地,不过刚刚安顿,就由太爷亲自出面给陈氏看诊,其实完全是因为他们受了三公子姜琸的大恩,勉力还报而已。
不过老太爷给陈氏看完诊后,却是什么也没说,而是直接开了一个方子,让孙儿原荻每日亲自煎药,然后让陈氏住在了别院,每日看诊一次,每日方子都有所调整,道是如此连服药七日之后才见分晓,又让陈氏跟着原夫人每日学些静心养气调理之法。
虽然大家都有些懵,而且眼看白家就要启程去京中,陈氏更是不能久留在益州城,但在原老太爷发了话,静姝又巴巴哀求下,陈氏到底还是住在了别院,静姝自然也留下了陪着母亲。
原家人口很简单,原老太爷,原夫人,还有原夫人所出的一对子女,十九岁的原荻和十五岁的原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