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_分卷阅读_3
  周敏大学时所学的专业,不提也罢,反正在这古代社会是半点用处都没有的。倒是小时候跟着做赤脚医生的爷爷学的那点儿炮制药材的手艺,估计能派上点儿用处。大部分药材她能够认得出来,采回去炮制了,也算一份进项。
  但这一路上,普通的草药倒是见到不少,但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几个铜子能论斤称的那种。而在周敏的打算里,就算遇不到人参灵芝,好歹应该有三七天麻白芨这种档次的。
  当然现在看来,药材似乎也并不那么容易找到。
  好在对于周敏而言,这只是个备用的计划,找不到也能再想别的办法。饶是如此,情绪还是不免受到了影响。
  走在她身后的石头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当然猜不到周敏心头所想,只觉得是因为找到的东西不够多。所以石头更加专心,眼都不眨的盯着周围看。这一看,还真的给他看出了一点端倪。他不由拉了拉周敏的衣裳,“阿姐,你看。”
  周敏回过神,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
  他们现在走的地方还在半山,一侧是茂密的丛林,另一侧则是一个不知怎么形成的大坑,占地约有几百亩,里面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将这个坑遮得密密实实,只能隐约看出个轮廓。至于这个坑究竟有多深,却是不得而知。
  而石头所指的方向,就在这个大坑里。却是一蓬藤蔓植物,接近圆形的叶片密密实实的铺成一片,看上去十分茂盛,叶片和藤蔓上都长着淡棕色的绒毛,而在叶片的间隙里,露出一个个鸡蛋大小的毛茸茸的果子。
  周敏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猕猴桃!
  这么一大架猕猴桃,怕不能收个几十斤果子?
  虽说这东西不能当饭吃,但多少可以贴补些。而且周敏还能设法用它做糕点或酿酒,不过这两样都要用到糖,在这个时代也是稀罕物,镇上都不一定能买到,只能到时候再看了。
  “是羊桃!”石头的声音里也多了些兴奋。
  山村里的小孩子平日里的零嘴便是这山里出产的果子,所以家长们若是上山,都会带些回去。只是齐老三病了,安氏又是那样一个人,石头却是好久没吃过这些了。这会儿自然跃跃欲试,要下去摘。
  周敏看了看,见那猕猴桃上头的毛还很厚,便道,“这羊桃怕是还没熟。先不要急,我们把路记下来,明日多带一个背篓过来,都摘回去。”顿了顿,又道,“让娘也来。”
  她既然决定替安氏兜底,就不会继续放纵她,把人拉到眼皮底下看着,又能帮衬着做事,是个不错的办法。
  石头也立刻醒悟过来。若是这时候摘了背回去,立刻就会被人瞧见,自然就会有人往这边来寻。这大坑如此明显,岂能遮掩得过去?这片山虽大,但不深入的话,出产其实有限。若只是一点野果野菜,或许无人在意,但几十斤果子,自然会有人起意。
  这番收获也算是不小,眼看天色不早,两人便照着原路返回。路上周敏还将之前看到的不少草药都挖了起来,虽说不值什么,但平常有个头疼脑热之类的小毛病,自己能治也就不用去请大夫了,可以省却很多麻烦。
  而且周敏也考虑过,这个时代的村民们有病都只是熬着,如果能把这些药推广出去,众人念着她的好,对于自家在这村子里立足是有好处的。过日子嘛,本来就是互相帮衬。
  没想到回家之后,还有个惊喜在等着他们。
  堂屋的桌上,赫然放着一个升子,里头装着满满一升金灿灿的谷子,对于已经断粮的齐家来说,是十分稀罕的东西。
  周敏发现自己有点儿不争气,才不过穿到这里没多久的时间,她已经完全无法摆出见多识广的谱儿,看到这一升谷子,竟然馋得口水直冒,胃里也隐隐作痛——早上喝的那份粥,到这时候早没了。
  但她很快警醒过来,扬声叫道,“娘!”
  “哎……”安氏忙从东边齐老三的房间里出来,有些局促的看着周敏,“回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感觉她的表情怎么看怎么心虚,周敏不由皱了皱眉,指着桌上的谷子问,“哪里来的?”
  “是你冬婶送来的。”安氏连忙道,“她说家里才收了谷子,就给咱们送点儿。”
  不是又出幺蛾子就好,周敏松了一口气,然后心里又不是滋味起来。时下的农村民风还是淳朴的多,人人都知道齐老三家的日子不好过,尤其今儿连铁锅都卖了,冬婶就住在旁边,这动静哪有不知道的?想来也是看他们过不下去了,所以送点儿吃的帮衬。
  周敏虽然对于自己居然沦落到需要人接济这份上有些无奈,但也知道这算得上雪中送炭,一升的谷子虽然不多,但也不是人人都会拿出来的。
  “先舂了吧。”见安氏和石头都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她便点头道。
  现在不是显示气节的时候,对方没有侮辱的意思,全是一片好心,他们也的确一用得着,大不了将来有余裕的时候再还回去。
  这时节的人们谷子是没有脱壳这种工序的。因为粮食有限,米糠也是可以吃的。所以直接将谷子放在石臼里舂了,连谷壳带米粒一起下锅煮,甚至多半时候还不能煮干的,要加野菜之类熬粥。
  虽然周敏总觉得谷壳吃起来会刮喉咙,口感也非常糟糕,但如今但求果腹,也不能要求那么多了。
  三人正在舂米,却不料竟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村人,都是给他们送东西来的,或是一把青菜,或是一枚鸡子,或是一碗谷子黍米豆子……东西虽然不多,但都是各人心意。想来是考虑他们家的情况,来的都是婶子和嫂子们,大抵知道还有人要来,所以送完了东西就走,十分干脆。但临走时还是免不了勉励她几句。
  周敏一一道谢,把人送走,心中忽然生出了一点明悟。
  据她所知,在这之前,村子里的人也只在齐老三病重的时候送过一次东西,这样的帮衬是几乎没有的。——虽说过日子都是互相帮衬,但村民们也不傻,这四个字里互相才是重点,如今的齐家,实在不值得投资。
  而现在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送东西过来,恐怕还是因为白天她跟齐阿水闹了那么一场,当着众人的面说以后这个家是她做主,加上行事还算进退有度,颇有魄力,村人们这才愿意慷慨解囊,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
  不过,这世上到底还是好人多啊!
  第5章 灵芝和山泉
  这一晚齐家难得的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虽然还是没有肉,鸡蛋也是和着蔬菜炒成一盘,但总归饭是干的,菜有三碟,便是从前齐老三没有病时,日子也不过这般了。
  周敏亲自操刀做的晚饭。安氏对这种吃法显然很不安,欲言又止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有开口。而石头把饭捧去给屋里的齐老三时,周敏也听得他小声说太过了。倒是石头,或许是年纪小,或许是已经建立起了对周敏的信心,她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半点犹豫都没有。
  等饭菜上桌,周敏发狠吃了三碗饭,最后撑得躺在院子里揉肚子。
  虽然穿过来没多长时间,但这种苦日子她已经过够了。周敏一边揉着肚子,一边暗暗盘算着自己如今手里有的筹码,毕竟不管她想做什么,本钱总是少不得的。然而算来算去,结果都不容乐观。
  她目前所能倚仗者,不过那口铁锅。但几十斤的铁锅,能打的东西也有限,分出给小铁匠和齐阿水的,再除去一张铧口,剩下的最多不过一两把镰刀,最多能换一点粮食过冬,还未必够。
  但过冬并不是有了粮食就万事大吉了,保暖御寒的衣物棉被,生火取暖的柴禾,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再说,这段时间没办法也就忍了,但要周敏一直忍几个月,等到过冬,她是绝对受不了的。她跟石头都还在长身体的年纪,没有足够的营养怎么行?还有齐老三的病,冬天也是最难熬的时候,要想平平安安过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愁啊!
  周敏都想祈祷上天降下来一注横财给自己了。
  不过这只是臆想,所以她很快清醒过来。要是实在不行,只能先把齐老三的药钱挪出来做本钱,设法做点儿小生意。不过到时候安氏估计又要闹,这人在别的事情上拎不清,这种大事上倒是难得的有坚持。
  思量着思量着,周敏竟然就这么睡着了。还是石头发现,把她叫醒,否则秋夜里就这么睡在院子里,齐家的病号又要多一个。
  齐家的屋子是典型的老式农村的房子。地基打得很高,从院子里上三级台阶,到正门前。屋子开间三间,正门开在中间堂屋里,左右各两间,隔成前后两处。
  堂屋里供奉着香火神龛,除了祭祀上供的时候,平常都空着。东边里间是齐老三和安氏的房间,外间是石头的住处。西边里间是周敏的房间,外间则是日常起居之处。
  房屋西边还用多余的材料搭了个棚子,灶房就设在这里。
  周敏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继续思考。
  ——说是床,那绝对是往好听了说。事实上,就是一个床架子上搭了木板,再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然后盖上几件已经不能再穿的旧衣,最后铺上一床不知用了多少年、已经微微发黑的棉絮,便是床铺了。躺上去便能够听到稻草“沙沙”作响。
  不过平心而论,稻草的保暖效果已然不错了。这也就是万山村前还有一片水田,否则连这稻草都没有。
  但被子里总不能也塞稻草。这薄薄的一层棉被,恐怕没有三斤,现在这个时节也就罢了,等入了冬,盖在身上估计跟没有差不多。他们这一家子老病弱幼,谁能受得住?
  按照石头的说法,以前过冬差不多也是这么来的,充其量就是找些有重量的东西压在被子上,不显得那么空。
  别人怎么样周敏不知道,但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没有电暖没有炉火也就罢了,连一床厚被子都没有,这样的冬天她可过不下去。那真实半点盼头都没有,纯粹是熬日子了。
  一整夜都睡得不甚安稳,但第二天周敏还是醒得很早。将昨晚剩下的饭菜热了,吃过之后,叮嘱了齐老三几句,她就带着安氏和石头出门了。路上遇到的村人见这个阵仗,都忍不住多看几眼,问一声这是去哪里。得知是要上山,便都不说话了。
  因为是直奔目的地,所以这一次他们的速度快了很多,不久之后便来到了那个天坑旁边。
  周敏先搬了一块石头扔进去,确定这个坑并不算深,然后才试探着攀着坑壁上的草木往下爬。好在这坑壁也不是直上直下,因为多年风霜雨雪造成的各种垮塌,所以是一层叠着一层,很容易就留能爬下去,想来上去虽然会费些力,也不会太难。
  这个天坑的面积不小,所以坑里也同样生长了不少树木,不过昨天看到的那架猕猴桃实在是太过霸道,几乎将这整个坑遮去大半,里面生长的树自然也被各种藤蔓层层叠叠的缀着,显得不堪重负。
  这种特殊的环境里往往会长一些特别的药材,周敏叮嘱安氏和石头去采摘猕猴桃,自己则在周围转了起来。
  不过虽然这么想,但周敏已经想明白了,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估计不可能有那种走到哪儿都能捡到宝物的主角光环,所以也只是出于不甘心才随处看看。
  却没想到,走到一处树干下,眼角却忽然闪过一抹光泽。周敏连忙蹲下来,扒开挡住大部分视线的枝叶一看,不由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这棵树十分粗大,不知道长了多少年,地上到处都是浮根。而在其中一段已经腐朽的根上,正生长着一一簇十分漂亮的灵芝!这几支灵芝菌盖很小,菌柄则十分粗壮,呈暗紫色,质地坚硬,散发着淡淡的类似漆器一般的光泽,摸上去也是光滑异常。
  这是紫芝!而且长到那么大,看来不像是一年生的。但周敏不会辨认年份,略略犹豫之后,便伸手将一簇灵芝挨个摘了下来。最后还剩下两朵指甲盖大小的,边缘还有一层淡淡黄色,显然是尚未成熟,她便将之留下了。
  反正坑在这里,等闲也不会有人来,等明年再来采也使得。
  这种野生的林中芝,而且还不是一年生的,即便是在后世,也能卖出高价,更何况在这个灵芝能与人参齐名的时代?当然,她手里这一点数量实在是太少,要发大财不可能,最多也就是稍微改善一下齐家目前的处境。
  周敏思量着这些,小心的用帕子将这些灵芝裹了,塞进了怀里。
  即便是这点儿东西,若是被宣扬出去,说不得又要生出事端。尤其这里还有个安氏,性情也不知道说是天真还是缺心眼,太好骗,少不得先遮掩一番。
  收好东西,周敏左右看了看,忽然注意到一处山壁下有细细水声。她循声走过去,却见这里的山壁上有个小小孔隙,一直在往外渗水。想来是这里的地下水距离地表太近,所以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泉眼。
  在山里,水源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这泉眼太小,又太隐蔽,所以一直未曾被人发觉。
  周敏走过去看了一会儿,又察觉到了一处不同。按理说,这泉眼部分白天黑夜一直往外流淌,纵使不能形成一条小溪,总该积成浅浅水坑。但在这里,水流出来之后似乎直接渗入地下,并未蓄积。而且,只有山壁处附近大概一米左右的地面是潮湿的,再往外的地面便干燥如常,半分没有受到影响。
  莫非地下水从山壁上流出,又从重新这里渗入地下?
  这个念头一闪而逝,周敏也没有在意。见再没别的值得注意,便转回去帮着石头一起摘猕猴桃去了。
  按理说野生的猕猴桃大部分个头都比较小,但周敏发现,这株藤上生长的猕猴桃个头却都非常大,差不多可以跟后世人工培育出来的品种媲美。这卖相已经足够好,就不知道味道如何,说不定真的可以做一桩生意。
  因为有些藤蔓爬得太高不好采摘,费了不少功夫,所以等这一架猕猴桃都摘完,时候已经不早了。周敏还不太会按照太阳来看时辰,但根据安氏说,估计已经是未时了。
  虽然早上吃了饭,但忙碌到现在,三人已是饥肠辘辘。于是背上背篓,打道回府。
  三个人背着满满三背篓的果子回到村里,立刻引起了许多村民的注意。虽然周敏和石头的背篓是小孩用的,个头也小得多,但全部加起来总有几十斤。而且个头那么大,平常可不多见。
  周敏让石头照着昨天给家里送过东西的人家每家送了几斤过去,至于其他人,那就只能羡慕着了。
  剩下的猕猴桃,按照安氏的指点,周敏全都塞进了自己和石头两人床铺的稻草里。反正他们个头小,睡觉占地方不大,堆在另一头也不用担心会被压坏了。而猕猴桃这样捂着熟得快。
  第6章 考察市场
  第二天恰好是集日。
  周敏来到这里之后还没有离开过万山村,也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个什么境况。现在家里总算暂时安顿下来,她又想着要去镇上出手自己手里的东西,因此便决定先去考察一番。
  万山村隶属于大石镇,镇上逢十赶集,周围十里八乡的乡民们都会带着自家出产的东西,到镇上换成钱,然后再买了生活必须的盐糖布匹之类回去。不过因为万山村距离镇上太远,步行要走足足两个时辰,因此除非必要,村民们通常也不会去赶集。
  所以这一天跟周敏同行的只有三四个人,而且都是妇人,其中就有住在隔壁的冬婶。
  这是个泼辣厉害的妇人,言行都十分爽利,周敏因为之前得过对方的善意,所以昨晚拿了这件事来问她,正好冬婶攒了一篮子的鸡蛋,也要送到镇上去卖了,索性便与她同路。跟着她,周敏再见到村子里的其他人,也就不那么惴惴了。
  倒不是她不愿意见人,实在是她穿越过来之后,原身的记忆是半点都没留下,连个人都认不全,单独对上这些人,难免会露馅。但有冬婶在,许多话都由她来说,周敏含糊的叫一声婶子之后,就可以只躲在她身后微笑。
  不过,到了镇上,周敏就要设法跟她们分开了。
  毕竟她要打听的消息太多,若是被她们知道,恐怕难免会怀疑。原身是什么性子周敏不知道,但想来一个没离开过万山村的小姑娘,见识也有限,自己身上有很多东西都让人怀疑,平时相处的是安氏和石头倒也罢了,在别人面前露出一点半点,或许又会惹来麻烦。
  冬婶还不放心,周敏好说歹说,又约定好了回去的时辰,她才放人。
  大石镇说是镇上,但地方着实不大。一条街道将整个镇子贯穿,店铺和小摊分列街道两侧,这就是整个镇上的商业中心了。周敏一路看过去,药店、布庄、米粮店,该有的店铺倒是都有,不过其中商品就谈不上什么种类和数量了。
  而且放眼望去,大部分镇上的居民,穿着打扮跟山民们也相去不远。想来这个时代的经济仍旧很不发达,城乡之间的差距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