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玄学_分卷阅读_28
怕她走后,周家会进她的房间乱翻,姜瑜一直把梁毅的信夹在小学课本里,带到学校,这回倒是派上了用场。
姜瑜飞快地翻开信,又读了一遍,终于发现了自己先前忽视的地方。在信中,梁毅先是明确地说了,他是从六年前,姜父牺牲后,就开始给冯三娘汇钱,而冯三娘是五年前才嫁到周家的,那梁毅第一年寄回来的钱到哪儿去了?
冯三娘明显不知道,但凡她收到过一次钱,她就绝不可能不知道梁毅这个人。
而且在信的后面,梁毅还说了“你继父一直瞒天过海,他一个人肯定做不到这么天衣无缝,这件事比较复杂,你不要再管了”,想必,他也是想到了这一茬,甚至猜到了其中的猫腻,所以才会一再嘱咐她不要轻举妄动,等他回来处理。
也是,在冯三娘改嫁前的那一年,能拿着她的户口本去取钱的除了姜家,不会有其他人。事关原主的爷爷奶奶叔叔之类的血亲,在封闭还很讲孝道的农村,原主能做什么?做什么都很容易被人戳脊梁骨,这件事还是梁毅这个外人出面比较合适。
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姜瑜吐了口气,把信收了起来,深深地替原主不值,替原主的父亲不值。
姜瑜沉着脸,拿着鸡蛋回了周家。
因为姜老太婆这一耽搁,她回去得比较晚了,周家已经开饭了。
姜瑜去盛了一碗饭,端上桌后,看了周老三和冯三娘一眼,忽地掏出鸡蛋,往桌面上一磕。
看到一只煮鸡蛋突兀地出现在饭桌上,冯三娘讶异极了:“小瑜,谁给你的鸡蛋?”
姜瑜垂着眼睑,一副情绪不高的样子,眼神却一直留意着周老三的表情:“今天放学的时候,一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太婆过来给我的,她说她是我奶奶。”
听到这一出,两双筷子同时磕到了桌子上,一双是冯三娘的,一双是周老三的。不过因为冯三娘的情绪很激动,动作弧度很大,把周老三的反常盖过去了。
冯三娘把筷子一扔,站了起来,抓过桌子上那只鸡蛋,嗖地一下扔进了院子里,愤怒地说:“小瑜,妈跟你说,那老太婆不安好心,谁知道她的鸡蛋是不是下了药,你千万别吃她的任何东西。以后也别跟她说话,见了她就绕道走。不行,她肯定还会去找你的,妈跟你说,下回她再来找你,你就叫孩子来喊我,我撕了这老太婆!”
能逼得冯三娘把珍贵的鸡蛋给砸了,姜家老太婆也是个厉害的人物呀。姜瑜故意做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没吭声。
见状,冯三娘又要发火。
旁边的周老三连忙拉住了她:“别吓坏了孩子。那到底是孩子的奶奶,孩子的长辈,她要看小瑜,咱们也不能阻止,你说对不对?”
要不是看到他惊得筷子都掉了,姜瑜都要被他骗过去。这可真真是一副宽厚大度的继父模样啊。
可冯三娘不依,抹了一把泪说:“什么奶奶?有这么当奶奶的吗?当年就差逼死我们娘俩,现在一看小瑜大了,又想来沾好处,她做梦!”
“这话在家里说就算了。她身份上到底是小瑜的亲奶奶,年纪又大了,你这么出去说,别人怎么看你?我是知道你的好,可其他人不知道你当年受了多少委屈啊!”周老三这张嘴真是能说,没多久就把冯三娘给安抚下来了。
姜瑜冷眼旁观,有些明白冯三娘怎么会对周老三这么死心塌地了。
丈夫死了,婆家不容,娘家不留,她一个女人带着个九岁的孩子无依无靠的,这时候但凡有个人给她伸出橄榄枝,她都会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紧抓住不放。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以为的救命稻草,很可能是包着□□的□□。否则怎么解释,梁毅寄来的钱这么平和地转移到了周老三手里呢?
第35章
吃过午饭后, 冯三娘不放心, 又把姜瑜拉到一边耳提面命了一番:“小瑜,听妈的, 下回姜家那老太婆敢再来找你,你就把她给赶出去。不行, 我得去找杨校长,村小是咱们荷花村的地盘,怎么能让别村的一个老太婆时不时地就跑过来溜圈呢!”
这句话就不讲理了, 都不能去别人的村子, 那以后嫁出去的闺女还回不回娘家了?大家还走不走亲戚了?
姜瑜见她有疯魔的趋势, 赶紧拉住了她:“好了,我都听你的, 只要她一来, 我就让人来喊你,可以了吧?你别去为难杨校长了,他要是对我有了意见,不让我干了怎么办?”
听姜瑜这么说,冯三娘这才作罢, 不过脸上仍旧一脸的忿忿不平之色,嘟囔道:“这老虔婆怎么还有脸来找你……”
见她又要像祥林嫂那样没完没了地唠叨,姜瑜赶紧打断了她:“对了, 你当初怎么跟周叔认识的啊?”
“就那么认识的呗。”这个年代观念保守,冯三娘不好意思跟女儿提她跟周老三的事,一句话就带过了。
可姜瑜好奇地就是周老三究竟怎么跟冯三娘, 或者准备地说是跟姜家搭上了线,双方又究竟达成了什么协议,让姜家愿意把梁毅寄回来的钱交给周老三去取。她暂时没有别的渠道打听姜家的事,也只能从冯三娘这里入手了。
“那可不行,你得跟我讲清楚点。我现在都十五岁了,过两年就大姑娘了,得谈婚论嫁了,万一被那边弄来的小伙子勾走了,你不就亏大了啊!”姜瑜脸不红气不喘地指了指自己。
冯三娘先是觉得不好意思,继而抬头看了女儿一样,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女儿真的长大了,最近好像长高了一些,皮肤也白了许多,呈健康的小麦色,已经有了少女的婀娜身姿。
在乡下,再过个一两年,女儿就可以相看亲事了。他们这地方,只要姑娘模样周正,手脚勤快,都得要上百块钱的彩礼,像姜瑜这样有正式工作的,还得往上加。
姜家那老太婆要不到工资还真有可能把念头打到姜瑜的彩礼上。万一他们真弄个花言巧语地男人来缠着女儿,把女儿给骗走了怎么办?
冯三娘心头危机感大增,握着姜瑜的手说:“小瑜,你年纪还小,不会看人,可千万别被外头那些花花肠子的男人给骗了。过几年,妈给你相个婆家好相处的,别走妈的老路。”
姜瑜更信不过冯三娘的眼光,不过现在不是拆台的时候。她顺着冯三娘的话说:“我知道了,放心吧,我以后一定会学你,找个像周叔这样宽厚大度有担当的人。”
听女儿夸丈夫,冯三娘很高兴,她做梦都想一家人和和气气地过日子,笑道:“是啊,你周叔是个好的。当时啊,我在姜家都快过不下去了,你……姜家那老太婆逢人就说是我克死了你爸爸,又说我是和尚婆,生不出儿子,让你爸绝了后。每天我上了工,回去还要伺候他们一大家子,煮十几口人的饭,种菜、洗衣服,做衣服,从早忙到晚,吃的都是他们剩下的。有一天我饿得晕过去了,你周叔路过,救了我,还把买来的馒头分了我一个。后来媒人给我说亲的时候,你周叔又恰巧是其中之一,我就挑了你周叔。妈知道,建设和建英兄妹不是很好相处,但你周叔人是真好,从不在饭桌上苛待咱们娘俩,大家天天都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他们吃什么咱们就吃什么,还供你上学,后爸做成这样不错了!”
那是你不知道,人家经常在外面下馆子。不过这种事,除非亲眼所见,否则说出来,依冯三娘对周老三的维护劲儿,她也不会信。
姜瑜状似不经意地说:“你不是说周叔没亲朋好友在大柳村吗,他怎么会去大柳村,还那么巧地碰上了你?”
“可能是去那边有事吧。”冯三娘不疑有他。
姜瑜挑眉,继续问:“你被周叔救了,没多久,媒人就上门给你介绍他,还真是巧啊!”
可能是姜瑜的指向性太明,冯三娘不高兴地看了她一眼:“你说这是什么意思?这关你周叔什么事,附近几个村子,就那么几个适合改嫁的对象,这有什么不对的?”
不对的地方多了去,从冯三娘的叙述中,姜瑜严重怀疑,她嫁到周家来都是周老三和姜家人设下的陷阱,否则周老三早不去大柳村,晚不去大柳村的,等冯三娘饿得快晕了,他就去了大柳村了,好巧不巧地被他碰上了,更巧的是他还带上了馒头。甚至没过多久,媒人给冯三娘说亲的人选里就有他。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说出去都没人信。
周老三这么做还说得过去,毕竟嘛,他娶了冯三娘这个媳妇儿,每个月有五块钱的额外收入,家里还多个人挣工分,给他们父子三个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怎么看怎么划算。
可姜家图啥呢?就为了把媳妇儿和孙女给甩出去?为此还不惜搭上梁毅寄来的钱?这说不通啊,冯三娘母女俩虽然也要吃一口饭,可冯三娘也要上工,自己挣工分的,相信那时候九岁的姜瑜也会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再加梁毅那五块钱,根本不用姜家人贴补。
他们只是单纯的看不惯冯三娘母子,也没必要做这种赔本的买卖,除非还有更大的利益藏在背后。
姜瑜看了冯三娘一眼,这个糊涂的便宜妈肯定不清楚,问她也是白问。
带着满腹的疑问,姜瑜提前给梁毅写了封信,她相信,梁毅肯定知道是什么原因。
正好第二天是周末,不用上课,她找了个借口去县城把信寄了出去,然后去县教育局找胡利民。
星期日这一天,县教育局也要放假,胡利民没上班,只有一个值班的大爷。这个年代的人大多都很热情淳朴,那老大爷看姜瑜这么个小姑娘辛辛苦苦地跑到县城来找人,扑了个空,下回还得再跑一趟,便对她说:“小胡家就在对面那条巷子最里头的二楼倒数第二间,你过去问一问就知道了。”
姜瑜谢过了老大爷,但却没打算冒冒失失地去胡利民家找他。
不找人,来县城一趟,岂不是白来了。
姜瑜捏了捏兜里的二十块钱,准备好好逛一逛县城,看能不能给自己买点什么东西。
可惜,县城小得很,就几条街,商店也只有一个,供销社,卖各种日用杂货、服装布料、自行车等东西,都在这儿。
姜瑜进去逛了一圈,里面人还不少,真是哪个年代都打消不了群众们逛街的热情。但转了一周之后,姜瑜就很沮丧的发现,她只能看不能买,因为她没有票。现在想买东西,除了给钱还需要相对应的票,没票就是有钱也别指望了。
而票据通常只有城里的职工们才会发,农村人也会发布票之类的,但数量非常少。周家就是发了也落不到姜瑜的手里,所以她只能看。
不能买,逛了一会儿姜瑜就没兴趣了。她挤出了人群,准备找个地方跟人偷偷换几两粮票,然后去国营饭店吃顿好的。
不过她刚走没几步,就被后面一道惊喜的声音给喊住了:“等一等,等一等……”
姜瑜回头就瞧见康子拿着一袋点心,激动地看着她。
见她停下了脚步,康子马上跑了过来,抓了抓头,不好意思地说:“那个,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王三。”姜瑜随口就胡揪了个名字。不提她现在跟庄师伯一起干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事,光就庄师伯跟周老三有来往这事,她也不可能告诉他们真名,否则谁知道庄师伯那个见钱眼开的哪天就把她给卖了呢。
可这名字实在是太敷衍了,一听就是假的,康子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姑娘,王三一听就是叫男人的啊,你出去站在供销社大门口的台阶上扯一嗓子,都有好几个人应!”能不能编个用心点名字呢!
姜瑜要的就是大众化:“我觉得挺好的。”
得,你满意就好。康子也不跟姜瑜废话了,赶紧把她拉到一边,说起了正题:“我在县里转悠了好几天,总算找到你了。王……小姑娘,出事了,你可得帮帮我,师傅这几天急得都吃一点胃口都没有……”
姜瑜指了指他手上提着的糕点,打断了他:“那你买这东西回去给谁吃啊?”
这年月零食可是奢侈品,普通人家顶多哄孩子或者孝敬老人时才舍得买一点。庄师伯和康子就两人,买回去,肯定是给庄师伯吃的。
康子讪讪地笑了笑:“师傅这两天不是没胃口吗?”
“我也还没吃午饭。”姜瑜摸了一下肚子,暗示得非常明显。
康子这会儿哪敢得罪这个救星,忙把纸袋子递给了姜瑜,殷勤地说:“那你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算这家伙上道。姜瑜拿了一块核桃酥,咬了一口,嗯,味道不错。这个年代的食物少了许多添加剂,都是纯天然的美食,散发着一股自然的芬芳,当然也可能是她太久没吃的缘故。
连着吃了两块,姜瑜有些口干,把袋子一封,扭头问康子:“说吧,找我什么事?对了,我给你们的符卖出去了吧?”
康子抓了抓后脑勺,有些尴尬:“卖出去了。”就是卖得有点多。
姜瑜颔首:“那行,正好没钱了,去你们那里分点钱用。”
她高兴地跟着康子进了四合院。
庄师伯看到她也跟康子一样,那个高兴和殷勤。他立马站了起来,又是邀请姜瑜坐下,又是亲手给她泡茶。
姜瑜正好口渴,接过茶碗喝了两口,然后放下茶碗,定定地看着庄师伯:“说吧,要我帮什么忙?”
庄师伯一脸崇拜地看着她,话里话外都是讨好:“小友真是料事如神,老朽佩服……”
“停,你这幅模样傻子都知道有事。”姜瑜先打断了他的话,“先别给我灌**汤,刚才我问过康子了,我给你的平心静气符都卖出去了,先把钱算给我。”免得待会儿谈崩了,这家伙赖账。
“这是当然,我怎么也不会少了你的钱啊!”庄师伯给康子招了招手,“去把小友的那份钱拿过来。”
说着,他还给康子使了一记眼色。
很快,康子就拿了一叠零钱出来,递给了姜瑜。
姜瑜一数,竟然有二十块。她当时跟庄师伯说的是平分,三张符一张十块,按理来说应该给她十五块才对。姜瑜把多的那五块钱抽了出来,扬了扬:“怎么,你又卖了高价?”
“不是。”庄师伯坐了下来,伸长脖子,直视着姜瑜的眼睛,可怜兮兮地望着她,“小友,你这回可一定要救我啊。你这次帮我渡过难关,以后就是我的贵人,拜托了!”
姜瑜敲桌子:“先说什么事情!”
提起这个,庄师伯就不大好意思。他当初想学姜瑜的那招,然后把人甩了,自己干,自己挣钱,不用分一半给姜瑜,哪晓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张黄纸叠出来的符,就还真不一样。
姜瑜叠出来的有奇效,能治好多小问题,他依葫芦画瓢,照着叠出来的就是没用。不但钱没挣着,还把自己的招牌给砸了,现在还得求对方。想到这里,庄师伯心里就那个悔啊。
庄师伯把自己的行为美化了一番:“就是,就是你叠的那个符效果太好了,没两天就卖出去了,然后又有人来买。你一直不出现,我又不知道你住在哪儿,送上门的客人不能得罪啊,你说是吧?所以最后,我没有办法,就学着你那样,叠了几张平心静气符,卖了出去,哪晓得没效果,这不,就捅出来漏子。”
姜瑜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这老家伙,果然不规矩,贪心害了自己,现在也不老实,还想忽悠她给他擦屁股,想得美啊。
瞧姜瑜只是笑却不接话,庄师伯心里很没底,僵硬地扯了扯嘴角,卖起了惨:“小友,你就当积德行善,帮帮我这个快入土的老人家吧。我当时也是看他们太可怜,想帮帮他们的,哪晓得会弄巧成拙。”
姜瑜懒得听他的开脱之词,直接问:“然后呢?就算没效果,你不收钱,不就没事了,就算收了钱,大不了把钱退给对方,不就完了?不灵不要前嘛!”
“是这个道理。”庄师伯十指交叉,窝在一起,不停地扭来扭去,张了张嘴,干巴巴地说,“就是有个孩子吓到了,老是做噩梦,戴上符之后,不但没好,反而更严重了。后来被吓得虚脱,住进了医院,现在都还没好。那孩子是对方家里的独苗苗,如今对方不依不挠的,要不,你亲自去看看?”
这老家伙,自己惹了祸,竟还想拉她出去挡灾,真亏他想得出来。
姜瑜瞥了他一眼:“对方这是生病了,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我又是医生,我去有什么用?你既然错了,就老老实实地去给对方赔礼道歉呗,诚心诚意地,对方肯定会原谅你的。”
庄师伯不厚道,姜瑜也跟着给他出了个烂主意。
这年月,出得起十块钱买平心静气符的多少都有些家底。瞧庄师伯的样子,对方肯定不是简单的人物,得罪了他,庄师伯的日子铁定不好过。
果然,庄师伯听了姜瑜的主意,眉头都挤成了褶子。当初王老师带着她那老姐妹来求了一张平心静气符回去,效果非常好,她的孙子很快就不再做噩梦了。
巧的是,那老姐妹的一个婶子的曾孙也受了惊吓,一直做噩梦,看了医生,也说是吓到了,吃了药也不见好转。那老姐妹就把庄师伯推给了对方。庄师伯一看,两个孩子的症状几乎是一模一样,那直接上平心静气符不就行了,于是就把自己的做的平心静气符卖给了对方。
姜瑜飞快地翻开信,又读了一遍,终于发现了自己先前忽视的地方。在信中,梁毅先是明确地说了,他是从六年前,姜父牺牲后,就开始给冯三娘汇钱,而冯三娘是五年前才嫁到周家的,那梁毅第一年寄回来的钱到哪儿去了?
冯三娘明显不知道,但凡她收到过一次钱,她就绝不可能不知道梁毅这个人。
而且在信的后面,梁毅还说了“你继父一直瞒天过海,他一个人肯定做不到这么天衣无缝,这件事比较复杂,你不要再管了”,想必,他也是想到了这一茬,甚至猜到了其中的猫腻,所以才会一再嘱咐她不要轻举妄动,等他回来处理。
也是,在冯三娘改嫁前的那一年,能拿着她的户口本去取钱的除了姜家,不会有其他人。事关原主的爷爷奶奶叔叔之类的血亲,在封闭还很讲孝道的农村,原主能做什么?做什么都很容易被人戳脊梁骨,这件事还是梁毅这个外人出面比较合适。
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姜瑜吐了口气,把信收了起来,深深地替原主不值,替原主的父亲不值。
姜瑜沉着脸,拿着鸡蛋回了周家。
因为姜老太婆这一耽搁,她回去得比较晚了,周家已经开饭了。
姜瑜去盛了一碗饭,端上桌后,看了周老三和冯三娘一眼,忽地掏出鸡蛋,往桌面上一磕。
看到一只煮鸡蛋突兀地出现在饭桌上,冯三娘讶异极了:“小瑜,谁给你的鸡蛋?”
姜瑜垂着眼睑,一副情绪不高的样子,眼神却一直留意着周老三的表情:“今天放学的时候,一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太婆过来给我的,她说她是我奶奶。”
听到这一出,两双筷子同时磕到了桌子上,一双是冯三娘的,一双是周老三的。不过因为冯三娘的情绪很激动,动作弧度很大,把周老三的反常盖过去了。
冯三娘把筷子一扔,站了起来,抓过桌子上那只鸡蛋,嗖地一下扔进了院子里,愤怒地说:“小瑜,妈跟你说,那老太婆不安好心,谁知道她的鸡蛋是不是下了药,你千万别吃她的任何东西。以后也别跟她说话,见了她就绕道走。不行,她肯定还会去找你的,妈跟你说,下回她再来找你,你就叫孩子来喊我,我撕了这老太婆!”
能逼得冯三娘把珍贵的鸡蛋给砸了,姜家老太婆也是个厉害的人物呀。姜瑜故意做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没吭声。
见状,冯三娘又要发火。
旁边的周老三连忙拉住了她:“别吓坏了孩子。那到底是孩子的奶奶,孩子的长辈,她要看小瑜,咱们也不能阻止,你说对不对?”
要不是看到他惊得筷子都掉了,姜瑜都要被他骗过去。这可真真是一副宽厚大度的继父模样啊。
可冯三娘不依,抹了一把泪说:“什么奶奶?有这么当奶奶的吗?当年就差逼死我们娘俩,现在一看小瑜大了,又想来沾好处,她做梦!”
“这话在家里说就算了。她身份上到底是小瑜的亲奶奶,年纪又大了,你这么出去说,别人怎么看你?我是知道你的好,可其他人不知道你当年受了多少委屈啊!”周老三这张嘴真是能说,没多久就把冯三娘给安抚下来了。
姜瑜冷眼旁观,有些明白冯三娘怎么会对周老三这么死心塌地了。
丈夫死了,婆家不容,娘家不留,她一个女人带着个九岁的孩子无依无靠的,这时候但凡有个人给她伸出橄榄枝,她都会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紧抓住不放。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以为的救命稻草,很可能是包着□□的□□。否则怎么解释,梁毅寄来的钱这么平和地转移到了周老三手里呢?
第35章
吃过午饭后, 冯三娘不放心, 又把姜瑜拉到一边耳提面命了一番:“小瑜,听妈的, 下回姜家那老太婆敢再来找你,你就把她给赶出去。不行, 我得去找杨校长,村小是咱们荷花村的地盘,怎么能让别村的一个老太婆时不时地就跑过来溜圈呢!”
这句话就不讲理了, 都不能去别人的村子, 那以后嫁出去的闺女还回不回娘家了?大家还走不走亲戚了?
姜瑜见她有疯魔的趋势, 赶紧拉住了她:“好了,我都听你的, 只要她一来, 我就让人来喊你,可以了吧?你别去为难杨校长了,他要是对我有了意见,不让我干了怎么办?”
听姜瑜这么说,冯三娘这才作罢, 不过脸上仍旧一脸的忿忿不平之色,嘟囔道:“这老虔婆怎么还有脸来找你……”
见她又要像祥林嫂那样没完没了地唠叨,姜瑜赶紧打断了她:“对了, 你当初怎么跟周叔认识的啊?”
“就那么认识的呗。”这个年代观念保守,冯三娘不好意思跟女儿提她跟周老三的事,一句话就带过了。
可姜瑜好奇地就是周老三究竟怎么跟冯三娘, 或者准备地说是跟姜家搭上了线,双方又究竟达成了什么协议,让姜家愿意把梁毅寄回来的钱交给周老三去取。她暂时没有别的渠道打听姜家的事,也只能从冯三娘这里入手了。
“那可不行,你得跟我讲清楚点。我现在都十五岁了,过两年就大姑娘了,得谈婚论嫁了,万一被那边弄来的小伙子勾走了,你不就亏大了啊!”姜瑜脸不红气不喘地指了指自己。
冯三娘先是觉得不好意思,继而抬头看了女儿一样,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女儿真的长大了,最近好像长高了一些,皮肤也白了许多,呈健康的小麦色,已经有了少女的婀娜身姿。
在乡下,再过个一两年,女儿就可以相看亲事了。他们这地方,只要姑娘模样周正,手脚勤快,都得要上百块钱的彩礼,像姜瑜这样有正式工作的,还得往上加。
姜家那老太婆要不到工资还真有可能把念头打到姜瑜的彩礼上。万一他们真弄个花言巧语地男人来缠着女儿,把女儿给骗走了怎么办?
冯三娘心头危机感大增,握着姜瑜的手说:“小瑜,你年纪还小,不会看人,可千万别被外头那些花花肠子的男人给骗了。过几年,妈给你相个婆家好相处的,别走妈的老路。”
姜瑜更信不过冯三娘的眼光,不过现在不是拆台的时候。她顺着冯三娘的话说:“我知道了,放心吧,我以后一定会学你,找个像周叔这样宽厚大度有担当的人。”
听女儿夸丈夫,冯三娘很高兴,她做梦都想一家人和和气气地过日子,笑道:“是啊,你周叔是个好的。当时啊,我在姜家都快过不下去了,你……姜家那老太婆逢人就说是我克死了你爸爸,又说我是和尚婆,生不出儿子,让你爸绝了后。每天我上了工,回去还要伺候他们一大家子,煮十几口人的饭,种菜、洗衣服,做衣服,从早忙到晚,吃的都是他们剩下的。有一天我饿得晕过去了,你周叔路过,救了我,还把买来的馒头分了我一个。后来媒人给我说亲的时候,你周叔又恰巧是其中之一,我就挑了你周叔。妈知道,建设和建英兄妹不是很好相处,但你周叔人是真好,从不在饭桌上苛待咱们娘俩,大家天天都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他们吃什么咱们就吃什么,还供你上学,后爸做成这样不错了!”
那是你不知道,人家经常在外面下馆子。不过这种事,除非亲眼所见,否则说出来,依冯三娘对周老三的维护劲儿,她也不会信。
姜瑜状似不经意地说:“你不是说周叔没亲朋好友在大柳村吗,他怎么会去大柳村,还那么巧地碰上了你?”
“可能是去那边有事吧。”冯三娘不疑有他。
姜瑜挑眉,继续问:“你被周叔救了,没多久,媒人就上门给你介绍他,还真是巧啊!”
可能是姜瑜的指向性太明,冯三娘不高兴地看了她一眼:“你说这是什么意思?这关你周叔什么事,附近几个村子,就那么几个适合改嫁的对象,这有什么不对的?”
不对的地方多了去,从冯三娘的叙述中,姜瑜严重怀疑,她嫁到周家来都是周老三和姜家人设下的陷阱,否则周老三早不去大柳村,晚不去大柳村的,等冯三娘饿得快晕了,他就去了大柳村了,好巧不巧地被他碰上了,更巧的是他还带上了馒头。甚至没过多久,媒人给冯三娘说亲的人选里就有他。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说出去都没人信。
周老三这么做还说得过去,毕竟嘛,他娶了冯三娘这个媳妇儿,每个月有五块钱的额外收入,家里还多个人挣工分,给他们父子三个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怎么看怎么划算。
可姜家图啥呢?就为了把媳妇儿和孙女给甩出去?为此还不惜搭上梁毅寄来的钱?这说不通啊,冯三娘母女俩虽然也要吃一口饭,可冯三娘也要上工,自己挣工分的,相信那时候九岁的姜瑜也会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再加梁毅那五块钱,根本不用姜家人贴补。
他们只是单纯的看不惯冯三娘母子,也没必要做这种赔本的买卖,除非还有更大的利益藏在背后。
姜瑜看了冯三娘一眼,这个糊涂的便宜妈肯定不清楚,问她也是白问。
带着满腹的疑问,姜瑜提前给梁毅写了封信,她相信,梁毅肯定知道是什么原因。
正好第二天是周末,不用上课,她找了个借口去县城把信寄了出去,然后去县教育局找胡利民。
星期日这一天,县教育局也要放假,胡利民没上班,只有一个值班的大爷。这个年代的人大多都很热情淳朴,那老大爷看姜瑜这么个小姑娘辛辛苦苦地跑到县城来找人,扑了个空,下回还得再跑一趟,便对她说:“小胡家就在对面那条巷子最里头的二楼倒数第二间,你过去问一问就知道了。”
姜瑜谢过了老大爷,但却没打算冒冒失失地去胡利民家找他。
不找人,来县城一趟,岂不是白来了。
姜瑜捏了捏兜里的二十块钱,准备好好逛一逛县城,看能不能给自己买点什么东西。
可惜,县城小得很,就几条街,商店也只有一个,供销社,卖各种日用杂货、服装布料、自行车等东西,都在这儿。
姜瑜进去逛了一圈,里面人还不少,真是哪个年代都打消不了群众们逛街的热情。但转了一周之后,姜瑜就很沮丧的发现,她只能看不能买,因为她没有票。现在想买东西,除了给钱还需要相对应的票,没票就是有钱也别指望了。
而票据通常只有城里的职工们才会发,农村人也会发布票之类的,但数量非常少。周家就是发了也落不到姜瑜的手里,所以她只能看。
不能买,逛了一会儿姜瑜就没兴趣了。她挤出了人群,准备找个地方跟人偷偷换几两粮票,然后去国营饭店吃顿好的。
不过她刚走没几步,就被后面一道惊喜的声音给喊住了:“等一等,等一等……”
姜瑜回头就瞧见康子拿着一袋点心,激动地看着她。
见她停下了脚步,康子马上跑了过来,抓了抓头,不好意思地说:“那个,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王三。”姜瑜随口就胡揪了个名字。不提她现在跟庄师伯一起干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事,光就庄师伯跟周老三有来往这事,她也不可能告诉他们真名,否则谁知道庄师伯那个见钱眼开的哪天就把她给卖了呢。
可这名字实在是太敷衍了,一听就是假的,康子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姑娘,王三一听就是叫男人的啊,你出去站在供销社大门口的台阶上扯一嗓子,都有好几个人应!”能不能编个用心点名字呢!
姜瑜要的就是大众化:“我觉得挺好的。”
得,你满意就好。康子也不跟姜瑜废话了,赶紧把她拉到一边,说起了正题:“我在县里转悠了好几天,总算找到你了。王……小姑娘,出事了,你可得帮帮我,师傅这几天急得都吃一点胃口都没有……”
姜瑜指了指他手上提着的糕点,打断了他:“那你买这东西回去给谁吃啊?”
这年月零食可是奢侈品,普通人家顶多哄孩子或者孝敬老人时才舍得买一点。庄师伯和康子就两人,买回去,肯定是给庄师伯吃的。
康子讪讪地笑了笑:“师傅这两天不是没胃口吗?”
“我也还没吃午饭。”姜瑜摸了一下肚子,暗示得非常明显。
康子这会儿哪敢得罪这个救星,忙把纸袋子递给了姜瑜,殷勤地说:“那你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算这家伙上道。姜瑜拿了一块核桃酥,咬了一口,嗯,味道不错。这个年代的食物少了许多添加剂,都是纯天然的美食,散发着一股自然的芬芳,当然也可能是她太久没吃的缘故。
连着吃了两块,姜瑜有些口干,把袋子一封,扭头问康子:“说吧,找我什么事?对了,我给你们的符卖出去了吧?”
康子抓了抓后脑勺,有些尴尬:“卖出去了。”就是卖得有点多。
姜瑜颔首:“那行,正好没钱了,去你们那里分点钱用。”
她高兴地跟着康子进了四合院。
庄师伯看到她也跟康子一样,那个高兴和殷勤。他立马站了起来,又是邀请姜瑜坐下,又是亲手给她泡茶。
姜瑜正好口渴,接过茶碗喝了两口,然后放下茶碗,定定地看着庄师伯:“说吧,要我帮什么忙?”
庄师伯一脸崇拜地看着她,话里话外都是讨好:“小友真是料事如神,老朽佩服……”
“停,你这幅模样傻子都知道有事。”姜瑜先打断了他的话,“先别给我灌**汤,刚才我问过康子了,我给你的平心静气符都卖出去了,先把钱算给我。”免得待会儿谈崩了,这家伙赖账。
“这是当然,我怎么也不会少了你的钱啊!”庄师伯给康子招了招手,“去把小友的那份钱拿过来。”
说着,他还给康子使了一记眼色。
很快,康子就拿了一叠零钱出来,递给了姜瑜。
姜瑜一数,竟然有二十块。她当时跟庄师伯说的是平分,三张符一张十块,按理来说应该给她十五块才对。姜瑜把多的那五块钱抽了出来,扬了扬:“怎么,你又卖了高价?”
“不是。”庄师伯坐了下来,伸长脖子,直视着姜瑜的眼睛,可怜兮兮地望着她,“小友,你这回可一定要救我啊。你这次帮我渡过难关,以后就是我的贵人,拜托了!”
姜瑜敲桌子:“先说什么事情!”
提起这个,庄师伯就不大好意思。他当初想学姜瑜的那招,然后把人甩了,自己干,自己挣钱,不用分一半给姜瑜,哪晓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张黄纸叠出来的符,就还真不一样。
姜瑜叠出来的有奇效,能治好多小问题,他依葫芦画瓢,照着叠出来的就是没用。不但钱没挣着,还把自己的招牌给砸了,现在还得求对方。想到这里,庄师伯心里就那个悔啊。
庄师伯把自己的行为美化了一番:“就是,就是你叠的那个符效果太好了,没两天就卖出去了,然后又有人来买。你一直不出现,我又不知道你住在哪儿,送上门的客人不能得罪啊,你说是吧?所以最后,我没有办法,就学着你那样,叠了几张平心静气符,卖了出去,哪晓得没效果,这不,就捅出来漏子。”
姜瑜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这老家伙,果然不规矩,贪心害了自己,现在也不老实,还想忽悠她给他擦屁股,想得美啊。
瞧姜瑜只是笑却不接话,庄师伯心里很没底,僵硬地扯了扯嘴角,卖起了惨:“小友,你就当积德行善,帮帮我这个快入土的老人家吧。我当时也是看他们太可怜,想帮帮他们的,哪晓得会弄巧成拙。”
姜瑜懒得听他的开脱之词,直接问:“然后呢?就算没效果,你不收钱,不就没事了,就算收了钱,大不了把钱退给对方,不就完了?不灵不要前嘛!”
“是这个道理。”庄师伯十指交叉,窝在一起,不停地扭来扭去,张了张嘴,干巴巴地说,“就是有个孩子吓到了,老是做噩梦,戴上符之后,不但没好,反而更严重了。后来被吓得虚脱,住进了医院,现在都还没好。那孩子是对方家里的独苗苗,如今对方不依不挠的,要不,你亲自去看看?”
这老家伙,自己惹了祸,竟还想拉她出去挡灾,真亏他想得出来。
姜瑜瞥了他一眼:“对方这是生病了,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我又是医生,我去有什么用?你既然错了,就老老实实地去给对方赔礼道歉呗,诚心诚意地,对方肯定会原谅你的。”
庄师伯不厚道,姜瑜也跟着给他出了个烂主意。
这年月,出得起十块钱买平心静气符的多少都有些家底。瞧庄师伯的样子,对方肯定不是简单的人物,得罪了他,庄师伯的日子铁定不好过。
果然,庄师伯听了姜瑜的主意,眉头都挤成了褶子。当初王老师带着她那老姐妹来求了一张平心静气符回去,效果非常好,她的孙子很快就不再做噩梦了。
巧的是,那老姐妹的一个婶子的曾孙也受了惊吓,一直做噩梦,看了医生,也说是吓到了,吃了药也不见好转。那老姐妹就把庄师伯推给了对方。庄师伯一看,两个孩子的症状几乎是一模一样,那直接上平心静气符不就行了,于是就把自己的做的平心静气符卖给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