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分卷阅读_293
郭慧兰扭头,看见了亲弟弟,顿感愧疚,泪如雨下,眼睛红肿,怯怯唤道:“二弟,你、你回来了。”
“大姐,节哀。”郭弘磊拉着妻子,跪在长姐身边,“这是玉姝。”
姜玉姝客客气气,“大姐。”
“哎!玉姝。”郭慧兰嗓音嘶哑。她心里有愧,拘谨不安,年近四十的憔悴妇人,与弟媳妇并排,活像母女,不知该说些什么话,索性沉默,与弟弟一同烧纸钱,悲切哭灵。
郭弘磊一边烧纸钱,一边问:“姐夫和外甥女,没来吗?”
“来了,都来了!”郭慧兰忙告知:“前不久来了好几位亲戚,灵堂拥挤,孩子们磕了头便退下,三弟媳妇带她们往后院去了。至于你姐夫,则是被四弟叫走了,帮忙招待官客。”
招待官客?挨揍才是真。老四那性格,混不吝,有机会出气,他八成憋不住。
姜玉姝发觉大姑姐的嗓子沙哑粗噶,便礼节性劝说:“听大姐的嗓音,哭哑了,不如歇会儿?保重身体要紧。”
“不,不了。”郭慧兰泪珠滚滚,扑簌簌落下,“母亲生前,我因种种缘故,未能尽孝于膝下,愧疚至极,哪怕跪死在灵前也是应该,只盼母亲谅解。”
郭弘磊见长姐泣血悲哭,心里难受得慌,强硬搀起她,叹道:“姐姐不必如此自责,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母亲早已经谅解了。当年,我第一次回都城述职时,母亲亲口吩咐‘记得探望大姐、别让冯家苛待她’。”
王氏当时拉着脸,十分没好气,原话是:若是赶得及,记得去一趟冯家,看看你大姐那不孝的东西过得如何。
血浓于水。虽然不满,虽然失望,但老人终究不忍心彻底漠视亲生女儿。
“母亲,女儿、女儿——”郭慧兰一听,瞬间更加悲恸,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激动至昏厥。
姜玉姝吓一跳,仓促帮忙搀扶,“来人!快,扶大姑奶奶去休息。”
从此,郭慧兰夫妻带着两个尚未出阁的女儿,媛媛和琳琳,在娘家住下了,天天跪在灵前恸哭,以泪洗面,哀伤欲绝。
王氏生前是三品诰命,又得了永庆帝厚赏抚恤的旨意,昔日因靖阳侯府落难而疏远郭家的人趁吊唁时恢复往来,丧礼十分隆重,风光大葬。
忙忙碌碌,待葬毕,已是十月了。
夜间
丈夫即将远赴西北,妻子亲自为他收拾行李。
“这些素服,统统带上!”她把几大叠衣物包好,“一年四季,各五套,供守孝期间平日穿。”
郭弘磊借着烛光,心不在焉擦拭佩剑,“那么多?我平日往往穿戎装。”
“有备无患嘛。”
“明天看望先生,你去不去?”
姜玉姝歉意答:“不巧,我与大姐和弟媳妇她们约好了,明早带孩子们去护国寺上香,听说那儿的符十分灵验,战场凶险,我想给你求一枚平安符,图个心安。等过两天,你辞别陆老的时候,咱们再一起去。”
“随你。”妻子为自己求平安符,丈夫听了心里一暖,顿了顿却说:“你与大姐相处得倒挺好,她自幼极爱哭,难为你能忍。”
“爱哭没什么,咱们女儿小时候也是泪包。”她顺势透露:“不过,有几次,我总感觉大姐欲言又止,像有难言之隐似的。”
“哦?”郭弘磊稍加思索,“多半为了她丈夫的前程,此事你别管。”
“那……你管?”
郭弘磊神色淡淡,“我也不管。冯瀚才干平平,却权势熏心,德才不配位,必有灾殃,对他而言,能安安稳稳当工部司官到老,已是福气。”
谁会乐意提携趋炎附势翻脸无情之徒?姜玉姝颔首赞同,“将军言之有理!”
“过几天,我必须回庸州了,家里一切,辛苦夫人照管。”郭弘磊即将独自出远门,坐在烛台旁,慢吞吞擦剑,因丧母而整个人瘦了一圈,侧脸透出孤独气息。
“辛苦什么?应该的!”姜玉姝麻利打包袱,“等我忙完,明年就去庸州看你。”
郭弘磊擦剑的动作一停,“什么时候?”
“不是告诉你了吗?快则明年开春,慢则明年年中。”
郭弘磊凝视妻子,忍不住追问:“到底什么时候?”
对视数息,她明白了,柔声答:“我会尽量早,一忙完就启程。”
“唔。”他低着头,继续擦剑,名为“期盼”的种子,在心里悄悄萌芽。
翌日·清晨
秋季天气凉爽,晴空万里无云。
郭弘磊身穿素服,昂首阔步往外走,“快点儿。”
“来了!”郭煜带领两个堂弟,随叔父外出,拜访当今大儒。
“待会儿见了陆老先生,切莫失礼。”
“是。”
不久,姜玉姝领着女儿踏出卧房,准备外出上香,妯娌仨与嫡出大姑姐、庶出小姑子一起,二三十人,均身穿素服,人多却不热闹,仅偶尔交谈,丝毫不闻笑声。
岂料,一行人迈出府门,正欲登上马车时,忽有几名禁军骑马赶到,下了马,高声宣告:
“圣上有旨,宣宁州知州,立刻进宫觐见!”
作者有话要说: 本想拆为两章,为了显得肥,干脆合为一章(^-^)v
=====================
温馨提醒:本文即将完结,放个新文链接,请小天使们动动手指,预先收藏,开文早知道哦
第283章 重返边边塞
入宫面圣?
姜玉姝愕然, 措手不及, 结结实实愣住了。
负责传令的禁军牵马靠近, 再度告知:“圣上有旨, 宣宁州知州, 立刻进宫觐见!”
“娘?”郭晓嫣裹着披风,头戴帷帽, 忐忑扯了扯母亲袖子。
姜玉姝回神,迅速镇定, “立刻进宫?”
“是。姜大人, 请。”
姜玉姝点点头,热孝在身无需换官服,“好,我马上进宫。”
郭慧兰等人不知所措, 耳语商量,“玉姝, 这……?”
“进宫面圣, 会不会、会不会——”
“要不要派人叫弘磊回来?”
“娘, 怎么办?”郭晓嫣依偎着母亲。
“不用派人报信, 等弘磊回来再告诉他即可。”姜玉姝打起精神, 叮嘱女儿:“娘进宫一趟, 你要么跟着婶婶、姑妈一起去护国寺求平安符, 要么待在家里看书练字。”
小小少女仰视母亲,“女儿想待在家里,等您回来。”
“随你!”姜玉姝摸摸女儿脑袋, 朝妯娌和大姑姐小姑子致歉:“抱歉,我不能与各位同行了,改天咱们再一起上香。”
纪映茹等人忙道:“无妨的,正事要紧,嫂子快进宫,小心点儿。”
姜玉姝颔首,登上自家马车,车夫扬鞭尾随禁军,径直前往皇宫。
一个时辰后
日上三竿,秋阳明媚,守卫森严的皇宫近在眼前。
“吁!”
禁军下马,车夫随之勒缰,扭头禀告:“夫人,皇宫到了。”
姜玉姝下车,站定,粗略观察:宫墙外,空地宽阔平坦,一队队禁军持刀来回巡逻,仰头望去,依稀可见茂盛绿树和殿顶黄瓦。
这是她第一次入宫面圣。
禁军客客气气,“姜大人,请。”
姜玉姝微笑颔首,谨言慎行,跟随对方踏进宫门,步行往深处走,途经众多高大巍峨宫殿,两合抱粗的红漆柱子,汉白玉凿成的台阶、栏杆、石雕……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皇家气派庄严肃穆。
秋阳下,带路的人换了又换,直走到她热得鬓角冒汗时,才抵达一宫殿外,长相阴柔的小太监笑脸相迎,嗓音尖细,“大人,请稍候片刻。”他入内通报,少顷返回,躬身抬手,引领女官入殿。
此乃御书房。
放眼望去,随处可见明黄、金黄,夹杂朱红,富丽堂皇,明亮色彩晃得人简直眼晕。
她绕过水墨江山屏风,飞快扫视一圈:
若干御前侍卫与太监安静侍立,身穿宝蓝圆领金丝龙纹的永庆帝,正坐在案后看书,案上堆了几摞奏折,笔筒内,笔架上满是各式各样的毛笔。
皇帝下手,设一椅,坐着太子。
太子旁边,站着两名陌生中年官员。
姜玉姝垂首,深吸口气,规规矩矩下跪叩首,恭谨道:“微臣叩见陛下。”
朝廷任用女官多年,奏疏来来往往,却是第一次召见她。永庆帝放下书本,听见女人自称“微臣”时觉得十分新鲜,眯了眯眼睛,威严开腔:“平身。”
“谢陛下。”姜玉姝起身,又给太子和陌生官员行礼,随即垂眸,以免犯了直视皇帝的不敬之罪。
“姜勉,”永庆帝重新拿起书本,缓缓翻阅,慢条斯理问:“你可知朕为何召你前来?”
这叫人怎么猜?即使猜得中,也不敢贸然回答。姜玉姝心里犯了嘀咕,不由得紧张,摇头答:“微臣愚笨无知,请陛下明示。”
太子端坐,离她仅数尺,面色如常,瞥了一眼身穿素服的秀美女子,便收回目光。
“嗒嗒~”两声,永庆帝屈指掸了掸书本,皱眉问:“这本农书,先不说写得如何,尚未完成,就印发了?著书者是怎么想的?”
农书?
姜玉姝兴趣所在,顿感好奇,下意识抬眸,定睛一看:
皇帝手中的书,封面赫然印着《西北农桑辑要》一行字!
“咦——”她惊讶一怔,大感意外。
条案设在数级台阶上,蒙着明黄桌布,缀着精致刺绣。永庆帝日理万机,鬓已斑白,俯视打量高挑标致女官,食指点了点封面,“姜勉,著。你写的?”
姜玉姝一头雾水,谨慎答:“微臣空闲时,确实写了一本名叫《西北农桑辑要》的书,但尚未完成,并未正式印发。拙劣之作,让您见笑了。”
“农书与其它著作不同,遣词造句优美与否不要紧,重在实用,故光看是看不出拙不拙劣的。”永庆帝合上书,递给太监。太监会意,弯腰双手接过,转交给女官。
姜玉姝迟疑接过,纳闷翻阅,渐渐皱眉,察觉边上一道目光飘来,便扭头,与太子对视。
赵旻裕作为储君,一贯四平八稳,温和问:“是你写的?”
“大姐,节哀。”郭弘磊拉着妻子,跪在长姐身边,“这是玉姝。”
姜玉姝客客气气,“大姐。”
“哎!玉姝。”郭慧兰嗓音嘶哑。她心里有愧,拘谨不安,年近四十的憔悴妇人,与弟媳妇并排,活像母女,不知该说些什么话,索性沉默,与弟弟一同烧纸钱,悲切哭灵。
郭弘磊一边烧纸钱,一边问:“姐夫和外甥女,没来吗?”
“来了,都来了!”郭慧兰忙告知:“前不久来了好几位亲戚,灵堂拥挤,孩子们磕了头便退下,三弟媳妇带她们往后院去了。至于你姐夫,则是被四弟叫走了,帮忙招待官客。”
招待官客?挨揍才是真。老四那性格,混不吝,有机会出气,他八成憋不住。
姜玉姝发觉大姑姐的嗓子沙哑粗噶,便礼节性劝说:“听大姐的嗓音,哭哑了,不如歇会儿?保重身体要紧。”
“不,不了。”郭慧兰泪珠滚滚,扑簌簌落下,“母亲生前,我因种种缘故,未能尽孝于膝下,愧疚至极,哪怕跪死在灵前也是应该,只盼母亲谅解。”
郭弘磊见长姐泣血悲哭,心里难受得慌,强硬搀起她,叹道:“姐姐不必如此自责,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母亲早已经谅解了。当年,我第一次回都城述职时,母亲亲口吩咐‘记得探望大姐、别让冯家苛待她’。”
王氏当时拉着脸,十分没好气,原话是:若是赶得及,记得去一趟冯家,看看你大姐那不孝的东西过得如何。
血浓于水。虽然不满,虽然失望,但老人终究不忍心彻底漠视亲生女儿。
“母亲,女儿、女儿——”郭慧兰一听,瞬间更加悲恸,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激动至昏厥。
姜玉姝吓一跳,仓促帮忙搀扶,“来人!快,扶大姑奶奶去休息。”
从此,郭慧兰夫妻带着两个尚未出阁的女儿,媛媛和琳琳,在娘家住下了,天天跪在灵前恸哭,以泪洗面,哀伤欲绝。
王氏生前是三品诰命,又得了永庆帝厚赏抚恤的旨意,昔日因靖阳侯府落难而疏远郭家的人趁吊唁时恢复往来,丧礼十分隆重,风光大葬。
忙忙碌碌,待葬毕,已是十月了。
夜间
丈夫即将远赴西北,妻子亲自为他收拾行李。
“这些素服,统统带上!”她把几大叠衣物包好,“一年四季,各五套,供守孝期间平日穿。”
郭弘磊借着烛光,心不在焉擦拭佩剑,“那么多?我平日往往穿戎装。”
“有备无患嘛。”
“明天看望先生,你去不去?”
姜玉姝歉意答:“不巧,我与大姐和弟媳妇她们约好了,明早带孩子们去护国寺上香,听说那儿的符十分灵验,战场凶险,我想给你求一枚平安符,图个心安。等过两天,你辞别陆老的时候,咱们再一起去。”
“随你。”妻子为自己求平安符,丈夫听了心里一暖,顿了顿却说:“你与大姐相处得倒挺好,她自幼极爱哭,难为你能忍。”
“爱哭没什么,咱们女儿小时候也是泪包。”她顺势透露:“不过,有几次,我总感觉大姐欲言又止,像有难言之隐似的。”
“哦?”郭弘磊稍加思索,“多半为了她丈夫的前程,此事你别管。”
“那……你管?”
郭弘磊神色淡淡,“我也不管。冯瀚才干平平,却权势熏心,德才不配位,必有灾殃,对他而言,能安安稳稳当工部司官到老,已是福气。”
谁会乐意提携趋炎附势翻脸无情之徒?姜玉姝颔首赞同,“将军言之有理!”
“过几天,我必须回庸州了,家里一切,辛苦夫人照管。”郭弘磊即将独自出远门,坐在烛台旁,慢吞吞擦剑,因丧母而整个人瘦了一圈,侧脸透出孤独气息。
“辛苦什么?应该的!”姜玉姝麻利打包袱,“等我忙完,明年就去庸州看你。”
郭弘磊擦剑的动作一停,“什么时候?”
“不是告诉你了吗?快则明年开春,慢则明年年中。”
郭弘磊凝视妻子,忍不住追问:“到底什么时候?”
对视数息,她明白了,柔声答:“我会尽量早,一忙完就启程。”
“唔。”他低着头,继续擦剑,名为“期盼”的种子,在心里悄悄萌芽。
翌日·清晨
秋季天气凉爽,晴空万里无云。
郭弘磊身穿素服,昂首阔步往外走,“快点儿。”
“来了!”郭煜带领两个堂弟,随叔父外出,拜访当今大儒。
“待会儿见了陆老先生,切莫失礼。”
“是。”
不久,姜玉姝领着女儿踏出卧房,准备外出上香,妯娌仨与嫡出大姑姐、庶出小姑子一起,二三十人,均身穿素服,人多却不热闹,仅偶尔交谈,丝毫不闻笑声。
岂料,一行人迈出府门,正欲登上马车时,忽有几名禁军骑马赶到,下了马,高声宣告:
“圣上有旨,宣宁州知州,立刻进宫觐见!”
作者有话要说: 本想拆为两章,为了显得肥,干脆合为一章(^-^)v
=====================
温馨提醒:本文即将完结,放个新文链接,请小天使们动动手指,预先收藏,开文早知道哦
第283章 重返边边塞
入宫面圣?
姜玉姝愕然, 措手不及, 结结实实愣住了。
负责传令的禁军牵马靠近, 再度告知:“圣上有旨, 宣宁州知州, 立刻进宫觐见!”
“娘?”郭晓嫣裹着披风,头戴帷帽, 忐忑扯了扯母亲袖子。
姜玉姝回神,迅速镇定, “立刻进宫?”
“是。姜大人, 请。”
姜玉姝点点头,热孝在身无需换官服,“好,我马上进宫。”
郭慧兰等人不知所措, 耳语商量,“玉姝, 这……?”
“进宫面圣, 会不会、会不会——”
“要不要派人叫弘磊回来?”
“娘, 怎么办?”郭晓嫣依偎着母亲。
“不用派人报信, 等弘磊回来再告诉他即可。”姜玉姝打起精神, 叮嘱女儿:“娘进宫一趟, 你要么跟着婶婶、姑妈一起去护国寺求平安符, 要么待在家里看书练字。”
小小少女仰视母亲,“女儿想待在家里,等您回来。”
“随你!”姜玉姝摸摸女儿脑袋, 朝妯娌和大姑姐小姑子致歉:“抱歉,我不能与各位同行了,改天咱们再一起上香。”
纪映茹等人忙道:“无妨的,正事要紧,嫂子快进宫,小心点儿。”
姜玉姝颔首,登上自家马车,车夫扬鞭尾随禁军,径直前往皇宫。
一个时辰后
日上三竿,秋阳明媚,守卫森严的皇宫近在眼前。
“吁!”
禁军下马,车夫随之勒缰,扭头禀告:“夫人,皇宫到了。”
姜玉姝下车,站定,粗略观察:宫墙外,空地宽阔平坦,一队队禁军持刀来回巡逻,仰头望去,依稀可见茂盛绿树和殿顶黄瓦。
这是她第一次入宫面圣。
禁军客客气气,“姜大人,请。”
姜玉姝微笑颔首,谨言慎行,跟随对方踏进宫门,步行往深处走,途经众多高大巍峨宫殿,两合抱粗的红漆柱子,汉白玉凿成的台阶、栏杆、石雕……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皇家气派庄严肃穆。
秋阳下,带路的人换了又换,直走到她热得鬓角冒汗时,才抵达一宫殿外,长相阴柔的小太监笑脸相迎,嗓音尖细,“大人,请稍候片刻。”他入内通报,少顷返回,躬身抬手,引领女官入殿。
此乃御书房。
放眼望去,随处可见明黄、金黄,夹杂朱红,富丽堂皇,明亮色彩晃得人简直眼晕。
她绕过水墨江山屏风,飞快扫视一圈:
若干御前侍卫与太监安静侍立,身穿宝蓝圆领金丝龙纹的永庆帝,正坐在案后看书,案上堆了几摞奏折,笔筒内,笔架上满是各式各样的毛笔。
皇帝下手,设一椅,坐着太子。
太子旁边,站着两名陌生中年官员。
姜玉姝垂首,深吸口气,规规矩矩下跪叩首,恭谨道:“微臣叩见陛下。”
朝廷任用女官多年,奏疏来来往往,却是第一次召见她。永庆帝放下书本,听见女人自称“微臣”时觉得十分新鲜,眯了眯眼睛,威严开腔:“平身。”
“谢陛下。”姜玉姝起身,又给太子和陌生官员行礼,随即垂眸,以免犯了直视皇帝的不敬之罪。
“姜勉,”永庆帝重新拿起书本,缓缓翻阅,慢条斯理问:“你可知朕为何召你前来?”
这叫人怎么猜?即使猜得中,也不敢贸然回答。姜玉姝心里犯了嘀咕,不由得紧张,摇头答:“微臣愚笨无知,请陛下明示。”
太子端坐,离她仅数尺,面色如常,瞥了一眼身穿素服的秀美女子,便收回目光。
“嗒嗒~”两声,永庆帝屈指掸了掸书本,皱眉问:“这本农书,先不说写得如何,尚未完成,就印发了?著书者是怎么想的?”
农书?
姜玉姝兴趣所在,顿感好奇,下意识抬眸,定睛一看:
皇帝手中的书,封面赫然印着《西北农桑辑要》一行字!
“咦——”她惊讶一怔,大感意外。
条案设在数级台阶上,蒙着明黄桌布,缀着精致刺绣。永庆帝日理万机,鬓已斑白,俯视打量高挑标致女官,食指点了点封面,“姜勉,著。你写的?”
姜玉姝一头雾水,谨慎答:“微臣空闲时,确实写了一本名叫《西北农桑辑要》的书,但尚未完成,并未正式印发。拙劣之作,让您见笑了。”
“农书与其它著作不同,遣词造句优美与否不要紧,重在实用,故光看是看不出拙不拙劣的。”永庆帝合上书,递给太监。太监会意,弯腰双手接过,转交给女官。
姜玉姝迟疑接过,纳闷翻阅,渐渐皱眉,察觉边上一道目光飘来,便扭头,与太子对视。
赵旻裕作为储君,一贯四平八稳,温和问:“是你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