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是个小画手_分卷阅读_22
薛娘子在靠近西南腹地的那个圈中点了个点,“端王殿下平乱,就是在此。今上的生母,先懿贵妃,后封了安慈太后的,未入宫之前乃是茜香国公主,入宫后深受先帝宠爱,可惜,红颜薄命,生了皇上不久后就仙去了。茜香国当今国主说起来和陛下还是表兄弟,他在陛下登基伊始串通了几个小国和当地土族作乱,听说死在战场上。端王殿下奉陛下旨意在宗室中选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公主,按辈分应叫陛下叔叔的,只等来京城见了陛下,就是茜香国女王了。他们茜香国女子不像我们一生只能听父兄摆布,她们可以继承家业,便连王位也抢得的。”
瑶光看看茜香国的位置,假如这个世界的山川地形和她原先的世界相同,那茜香国所在的位置就和摩梭族聚居至今的位置相近,想必那里也和摩梭族一样保留了很多母系社会的风气,所以男女地位更加平等,不由对茜香国有些神往。
薛娘子在椭圆的东面一划拉,“韩娘子,这边就是大海,一望无际,又有大小岛屿无数,星罗棋布,其中自有不同国家,风俗语言各不相同。令曾祖封‘公子’就是因为带着船队由此出海探险,献上了海上诸岛国所在位置的舆图,以及在这片海域如何行船的航海图,居功甚伟。”
瑶光现在已经知道了,她曾祖所封的韩国公子的“公子”并不是什么“虚空公子”之类的搞笑称呼,而是承袭了先秦诸侯之子的寓意,公主不论功劳多大都无法封王封侯,但公主的儿子地位等位等同诸侯之子。当然,这公主得很受宠或是很有权力,她的儿女才能被这么称呼。
薛娘子又解说大周朝疆土分成十九州,各州的名字、位置、风土人情等等。
大致看起来,和瑶光从前的世界分别不大。
薛娘子讲解这些东西时并不敢在纸上画得很分明,两人说了半天,纸上大大小小的圈一个又一个,还点着许多乱七八糟的的点儿,谁看了也认不出这是什么,但是薛娘子还是很谨慎地和瑶光把纸各自撕了包在帕子中,下了酒楼,让小丫鬟抛入河中。
瑶光心想,这大概就是大周朝的禁忌了。
蒲县县城不大,书局倒是有两间,瑶光去买了些书,就回绿柳庄了。
她注意到街上有兑换银子的钱庄,正是晋荣商会开的,钱庄门口悬着黑漆木板,上面用白漆写着今天兑换银钱的价码。
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换一吊钱,或称一贯钱。一吊钱有一千个,分成十串,一串一百个。但是用银锭换铜钱,或是用铜钱换银锭,都要给钱庄银楼兑换费。
这个费用也会变动,但听王顺和薛娘子说,换一两银子要五十个钱,差不多十年都没变了。
瑶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赚到一两银子要兑换成铜钱只能换到九百五十个,就觉得有些肉疼。但薛娘子问她,银子一两多重?一千个铜钱又多重?搬运这些铜钱,还要重新串起来,要不要人工?银楼钱庄的房租呢?
瑶光一想,也就释然了。
一两银子也不一定时时都能换一千个钱。
去年春天,因大周朝向金帐国买了大批骏马,又从东山国买了许多精铁兵器,银子一时吃紧,一两银子最高的时候可以换到一千二百多钱,直到今春,才慢慢地落回去了。
国与国之间的交易是用银子来进行的。
瑶光经过卖米粮猪肉的店铺时,薛娘子提醒她仔细看了看店门上挂的水牌,对这时的物价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时她才深刻地了解了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
他们中午在松鹤楼那一顿饭要二两三钱银子,够县城里的小户人家吃一个月的了。
回去的路上,瑶光叫王顺走个和来时不同的路,本想着多看看田间乡下的风光,没想到在车上和薛娘子说了会儿话,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她们俩的车在车队当中,前面那辆车中是王妈妈和翠羽,后面那辆车里是紫翎和竹叶,王顺骑马走在前面,车队后面还跟着几个小厮,走得比当初太妃带大家出城还慢呢,马车晃晃悠悠的,又刚吃饱没怎么活动。
不知行到了那里,车队忽然停下来,瑶光听到外面一阵扰攘,刚要问时,王妈妈走了过来禀报,“娘子,前面魏村的土地庙中土地公公像不知为何塌了,想是前些日子雨下的勤,这庙又年久失修了。”
瑶光不解其意,“那为何吵嚷?”
薛娘子这时也醒了,她闭着眼睛笑了一声,“想是村民们想要重塑神像,求个过路钱。”
瑶光在车里坐了这半天,屁股都酸了,“也好,我们下去走走吧,给他们些钱就是了。”
下了车,众人围着瑶光,村里的村长得知有贵人经过了,急忙来拜。
瑶光见村长是个胡子都白了的老公公连忙叫人扶住,叫王妈妈问了情况,才知道这村里土地公公庙都有百余年历史了,虽然每年村民们都会修葺庙舍,但是没想到今年开春时房顶一块瓦片掉了,不知是野猫上房打架打掉的还是怎么回事,总之,房顶就漏了,雪一化,雪水就顺着漏洞滴下来,刚好落在土地公塑像上。起初还没被发现,直到前阵子春雨来了,庙祝看见土地公脸上油彩花了,转眼眼睛眉毛都顺着泥汤子往下流,这才知道大事不妙。
村民们修了房顶,可是塑像是泥塑的,就算再晾干了,土地公公化成泥水的头发眉毛也长不回来了。
村长请了修庙的人来看,先说要一吊钱给修好,结果把塑像从供桌上搬下来时,土地公半边身子也保不住了,身上衣衫一块块成了酥粉,人家就说,妥了,这得重塑个像。要十两银子,还得管师徒两人二十天的饭,要是要连庙中的壁画也重新画了,那得再加五两银子和十天。
魏村人口不多,一共才不到二十户人,又不像其他村子有水田,有溪流,只有两百来亩旱田,其中还有些是山地,十两银子摊到每家都是一笔不小的钱。大家商议了一下,就在路口搭了个棚子,放些竹茶奁茶壶,派几个小孩子看着,若有人来,就叫大人来,请人喝杯茶,求几个过路钱。
瑶光听到塑像竟然要十两银子,画壁画也要五两,和薛娘子对视一下,心中已有主意。
薛娘子对村长叹道:“老丈说得甚是可怜。我等竟不知,塑像画壁要这么多银两。当年土地庙是怎么建成的?塑像的是谁?也这么贵么?”
村长还有点骄傲呢,“当年我们村子出了位能人,魏菩大人就是我们村的!这像和壁画都是他做的。一文钱都没要。”
薛娘子一听也惊了,“魏菩?”魏菩,一位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雕塑家、艺术家。自幼家贫,没钱考画院,就在街上摆摊子卖年画,被画院掌院祝邱山看到,慧眼识英才,收了他当徒弟,还将一个女儿嫁给他。魏菩的原名不雅,后因为他画的菩萨像成名,被称为魏菩。京都广源寺大殿四位菩萨像全是他所做。
瑶光听薛娘子讲解之后对魏菩早年作品很感兴趣,便让村长带着大家一起去土地庙看看。
进到村里,瑶光这才明白为什么王顺和王妈妈听到她想进村看土地庙都一脸怪相了。
这村里的地,是真的泥巴路。
前几天下过雨,地上依旧泥泞,上面踩着大大小小来往的脚印,一个坑一个坑的,还臭烘烘的,不知道是狗屎还是什么。翠羽早已掩住了鼻子,紫翎虽然没掩鼻,但明显不敢用力进气。就连见多识广的薛娘子都懵了,下不去脚!她去的地方虽多,要么是名山大川,要么是宝刹古寺,她穿戴上不挑剔,但是会享受啊,这种稀泥糊涂路,真是没走过。
可这时说不去了,也太尴尬了些。
还是竹叶为众人解了围。她问村长,“老丈,可有牛车或是骡车给我家娘子坐?”村中的泥巴路很窄,瑶光的马车快比路还宽了,且是两匹马一同拉的,根本进不来。
村长忙叫个半大小子,“去磨坊,把骡子套上板车赶来!”
不一会儿,骡子车来了,村长还叫两个婆子寻了几对高底木屐子来,竹叶自小在乡村长大,会踩这种仿佛小高跷一样的木屐,就和王顺跟一个小厮各穿上木屐,扶着薛娘子、瑶光和王妈妈上了车。至于紫翎翠羽,瑶光不忍心看她俩受罪,便命她们在车中守着,煮一壶茶待她们回来喝了才走。
到了村后,一座小庙贴着山崖壁而建,省了一面墙,门窗不久前才刷了红漆,看得出村民们对土地公还是挺照顾的,可是进了小庙,土地公公歪歪地坐在供桌上,身上虽还披着一块红绸,但是左半边身子上的彩色化成了一团,瞧着颇是可怜。
再看四壁,上面的壁画也多有腐朽。这小庙两面山墙没有开窗子,只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小窗,里面黑乎乎的且一股不好闻的潮气。王顺提着灯,瑶光薛娘子才勉强看得清壁画。
瑶光没见过广源寺的四座菩萨像,但猜想这个土地庙大概真是魏菩早年的作品,人物不怎么灵活,布局也很普通。但薛娘子还看得津津有味。
瑶光有些失望,出了土地庙,看着庙后面的山壁说,“这里建庙原本就不妥。”山崖顶端有个倒钩般的山石,上面有许多芬芳的野花,还有几棵枝干虬然的松树,但山上雨雪都会顺着这块山石流下来,自然都流在庙顶上。庙建在这儿,固然省了一面墙,可是房顶却要承受更多的雨雪浇打侵蚀。
薛娘子同意:“我在川中和甘州游玩时也见当地人贴着山势建庙修像,有的是将山壁凿个洞,或塑佛像,或者干脆建个小寺庙,留着石头做柱子,也有在石壁上画像的,不知用的是什么颜料,竟然千年不腐。”
瑶光知道她说的是石窟。如果空气干燥,石窟壁画确实可保留上千年依旧鲜艳如昔。比如敦煌莫高窟。
回到村边路口,瑶光命王顺给村长五吊钱,资助他们建庙。村长千恩万谢。
回庄子的路上,瑶光问薛娘子,“先生,咱们买些油漆和颜料吧。”
她决定了,要画就画点大的。
第26章 搞大的
翌日,瑶光派人去京城买了各色油漆和颜料回来。
学油画要自己调颜料。
修复油画和壁画,不仅要会调颜料,还要会亲手制作颜料。
许多当时的大师用的颜料、画法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比如瑶光很喜欢的画家波提切利,他活跃于文艺复兴时期,他最著名的两幅传世名作《春》和《维纳斯的诞生》都是蛋彩画。
什么是蛋彩画,呵呵,顾名思义,就是把蛋加在颜料里调和之后做的画。
这种画完成之后好一阵子都会有蜜汁气息。
这种画法在一个世纪后当画家们找到更好的调色介质后被淘汰了。
制作各种仿古颜料,瑶光是此道中的高手。
她将这时代常用的几种油漆各买了六种颜色,和之前试验画画用的颜料时早试过的各种胶、泥混合,很快做成了适合绘制壁画和泥像的颜料。
王妈妈一看这阵仗不小,就在庄子后院收拾出一间罩房,再搬来些木柜木桌,专门供瑶光储存这些油漆、胶泥和颜料。
瑶光又叫庄仆按照她画的图纸做了一架能推动的三层木架。木架两尺宽六尺长,下面装了木轮子,侧面可以挂上梯子,每一层可以拆卸,最高的那层安好之后高度将近两米。
王妈妈吴嬷嬷等人不知道瑶光这架子是做什么用的,等到她叫人把架子推到庄子储存粮食的仓房侧墙前,又叫人把她的那些颜料油漆装在一个小车里通通推过来,才觉出不妙。
两个老妈妈拦住瑶光:“良娣,这可使不得啊!您要有个闪失,奴婢们也不必活了!”
瑶光只得又叫人用粗绳子做了“保险绳”,一头用铁环挂在架子的横杆上,一头栓在自己腰带上,“这可行了吧?”不仅保险绳准备好了,连工作服都有。
瑶光跟着紫翎学了裁剪衣服,在庄仆们打造木架的时候用结实的棉布给自己做了套短打衣服,被薛娘子提醒后又做了件罩袍。她还做了顶帽子。帽子的样式是荷兰挤牛奶女工和女仆们常戴的那种,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那副画里有些相似。
全套衣帽穿上,再挂上保险绳,两个老妈妈一见这架势是阻挡不住了,只好叫小丫头们搬了桌椅茶具在旁边候着,又支起一把绸布凉伞。
这些设备瑶光一点没用,倒方便了薛娘子、紫翎等人在一旁看她画壁画。
瑶光参观了魏菩的土地庙后,心中生出一个主意。她要当壁画师,还要试着塑神像。
和芸香楼做了几单生意后瑶光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在这个时代,绘画是个很稀罕的技能。为什么说到才艺人们总是说“琴棋书画”呢?因为这四样都是烧钱的。不是你有了天赋就能行的,更不可能无师自通。
要学琴,你首先得买一张琴,最便宜的瑶琴,或者给小孩子入门的七弦琴就要三两银子,这还没算请老师和买琴谱的钱。棋也是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这两样排在前面了呢?瑶光私心以为,是因为琴和起练习起来没后面两样费钱。从没听说有人练棋艺会把棋子棋盘磨烂的,琴嘛,最多换换琴弦,可是练书法和画画就不同了,要学书法,笔墨纸砚都先不说了,名家法帖你是不是得一样一套?每天练习个十张八张纸,那都是钱。
这四样才艺中,最费钱的,还是画。除开笔墨纸砚,还要颜料,纸还不能是普通的纸,有时还要用上绢,绫和罗,普通人家过年时还不一定有钱穿上绫罗做的衣服呢,何况拿来画画?这个时代还讲究画完成了之后再题个诗文在上面,书法不好还不成。这就又得额外再加上练书法的钱。
其实不止是这个时代,就在现代也一样,学画画,一张好点的水彩纸贵的能卖几十块钱,一管温莎牛顿的颜料,小小一支也要七八十块。这还只是水彩呢,学油画更费钱。
因为学画画远比学刺绣要烧钱得多,造成绘画人才的稀缺。这个时代又没有高超的印刷术和印染工艺,所以瑶光手绘的帐子扇面才成了奢侈品,现在卖的价钱远远超过刺绣的帐子扇面。
其实,就是绣娘中也很少有善于绘画的人才,所以大家才会把一本绣花样子书当宝贝,都是照著书上的样子描个花样。
画扇面、帐子虽然能赚点小钱,但是,不可能出名。
从魏村回来那天晚上,瑶光跟薛娘子商议,“先生,我们早说过女子若要立于世上,除了钱财和一技之长还要有些依仗,可是?”
薛娘子闻弦歌而知雅意,“所以,娘子想要画壁画,是为了名?”
瑶光点头道:“不错。”韩瑶光1.0版走的也是这个路线。她以舞艺名动天下,成了顶级流量,还当上了政府公务员,终身制的。可惜棋差一招,超绝的舞艺,太乐府令的地位和名气,在这个时代受重视的程度在至高的皇权面前还是不能庇护她,老皇帝大概觉得,跳舞什么的,在王府里也能干,跳给他儿子一个人看可能更好呢,于是御笔一挥,就把韩瑶光送到了端王府。
名气还不够的话,那么,再加上宗教的力量呢?
瑶光坦诚地对薛娘子说:“先生是知道我的心意的。您说,如果我为寺庙画壁画做神像,之后出家,是否名正言顺?”
薛娘子和瑶光互相剖契内心达成同盟之前就为瑶光设想过如何取得自由身了。她可以丧夫后立志不再嫁,名声也有了,嫁妆也归还给自己,再到闺秀家当当家庭教师,年老后有些私蓄,一辈子就能快快活活不受拘束了。但瑶光……首先不能指望丧夫了,其次,说句不敬的话,就算端王那什么了,瑶光身为良娣,还是得在端王府过日子,到时候,嘿嘿,想想端王妃那样子,也知道会过得什么日子。
这条路行不通,那就只剩下自请离府这一条路了。
薛娘子和瑶光细数了本朝和前朝王府贵妾“离府”的例子,其实也有不少王府贵妾藉着“祈福”“养病”“清修”的名号出了王府,有借住在寺院的,有住在皇家家庙的,还有在别院、庄子的。这些人出府的原因各不相同,大致分成自愿和非自愿的,自愿的,许多是在王爷故去后向王妃讨了个恩典,出去自由过日子了,如果还有儿女资助,那就过得很不错了,非自愿的,出府可就是变相流放了,是去吃苦受罪的。
瑶光的现状其实算是“自请离府”中很理想的状态,太妃喜欢她,愿意护着她,给她分配了个不错的庄院住着,庄子中的仆人都尊重她,太妃近日还给了瑶光自由行动的权力,但是,这个理想的状态能保持多久呢?
端王的军队已经班师回朝了,等他到了京城,端王良娣是否该回府伺候?
瑶光本来想的是继续巴结太妃,最好能劝得太妃同意她继续住在绿柳庄,不管是以“养病”的名义也好,还是以“为太妃祈福”的名义也好。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
太妃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且自从生了端王后就有心悸之症。太妃万一有个不好,瑶光能倚靠谁?
就算她能再留在绿柳庄,恐怕当日在端王府斓曦苑中的旧事也会重演。
瑶光和端王妃,绝无讲和的可能。
那么,瑶光的选择就剩下一个:出家。
薛娘子分析之后,坚决支持瑶光。还给她出主意:“你之前不是给太妃献过一副观音图么?那时你说‘仿佛眼前看着了就照着画的’,今后就继续这么说。”
要是瑶光能一直“感应”到各路神仙的召唤,一再画出令人惊叹的神像,那么,她自请出家为太妃祈福,不就是件很自然的事么?到时只要说动了太妃,恐怕就能成了。
薛娘子没见过瑶光画的观音图,但听紫翎等人赞叹过,她是个见微知着的人,看过瑶光平素画的小竹和许多人的人物画,只觉灵动非常,就毫不怀疑瑶光的能力。
瑶光看看茜香国的位置,假如这个世界的山川地形和她原先的世界相同,那茜香国所在的位置就和摩梭族聚居至今的位置相近,想必那里也和摩梭族一样保留了很多母系社会的风气,所以男女地位更加平等,不由对茜香国有些神往。
薛娘子在椭圆的东面一划拉,“韩娘子,这边就是大海,一望无际,又有大小岛屿无数,星罗棋布,其中自有不同国家,风俗语言各不相同。令曾祖封‘公子’就是因为带着船队由此出海探险,献上了海上诸岛国所在位置的舆图,以及在这片海域如何行船的航海图,居功甚伟。”
瑶光现在已经知道了,她曾祖所封的韩国公子的“公子”并不是什么“虚空公子”之类的搞笑称呼,而是承袭了先秦诸侯之子的寓意,公主不论功劳多大都无法封王封侯,但公主的儿子地位等位等同诸侯之子。当然,这公主得很受宠或是很有权力,她的儿女才能被这么称呼。
薛娘子又解说大周朝疆土分成十九州,各州的名字、位置、风土人情等等。
大致看起来,和瑶光从前的世界分别不大。
薛娘子讲解这些东西时并不敢在纸上画得很分明,两人说了半天,纸上大大小小的圈一个又一个,还点着许多乱七八糟的的点儿,谁看了也认不出这是什么,但是薛娘子还是很谨慎地和瑶光把纸各自撕了包在帕子中,下了酒楼,让小丫鬟抛入河中。
瑶光心想,这大概就是大周朝的禁忌了。
蒲县县城不大,书局倒是有两间,瑶光去买了些书,就回绿柳庄了。
她注意到街上有兑换银子的钱庄,正是晋荣商会开的,钱庄门口悬着黑漆木板,上面用白漆写着今天兑换银钱的价码。
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换一吊钱,或称一贯钱。一吊钱有一千个,分成十串,一串一百个。但是用银锭换铜钱,或是用铜钱换银锭,都要给钱庄银楼兑换费。
这个费用也会变动,但听王顺和薛娘子说,换一两银子要五十个钱,差不多十年都没变了。
瑶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赚到一两银子要兑换成铜钱只能换到九百五十个,就觉得有些肉疼。但薛娘子问她,银子一两多重?一千个铜钱又多重?搬运这些铜钱,还要重新串起来,要不要人工?银楼钱庄的房租呢?
瑶光一想,也就释然了。
一两银子也不一定时时都能换一千个钱。
去年春天,因大周朝向金帐国买了大批骏马,又从东山国买了许多精铁兵器,银子一时吃紧,一两银子最高的时候可以换到一千二百多钱,直到今春,才慢慢地落回去了。
国与国之间的交易是用银子来进行的。
瑶光经过卖米粮猪肉的店铺时,薛娘子提醒她仔细看了看店门上挂的水牌,对这时的物价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时她才深刻地了解了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
他们中午在松鹤楼那一顿饭要二两三钱银子,够县城里的小户人家吃一个月的了。
回去的路上,瑶光叫王顺走个和来时不同的路,本想着多看看田间乡下的风光,没想到在车上和薛娘子说了会儿话,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她们俩的车在车队当中,前面那辆车中是王妈妈和翠羽,后面那辆车里是紫翎和竹叶,王顺骑马走在前面,车队后面还跟着几个小厮,走得比当初太妃带大家出城还慢呢,马车晃晃悠悠的,又刚吃饱没怎么活动。
不知行到了那里,车队忽然停下来,瑶光听到外面一阵扰攘,刚要问时,王妈妈走了过来禀报,“娘子,前面魏村的土地庙中土地公公像不知为何塌了,想是前些日子雨下的勤,这庙又年久失修了。”
瑶光不解其意,“那为何吵嚷?”
薛娘子这时也醒了,她闭着眼睛笑了一声,“想是村民们想要重塑神像,求个过路钱。”
瑶光在车里坐了这半天,屁股都酸了,“也好,我们下去走走吧,给他们些钱就是了。”
下了车,众人围着瑶光,村里的村长得知有贵人经过了,急忙来拜。
瑶光见村长是个胡子都白了的老公公连忙叫人扶住,叫王妈妈问了情况,才知道这村里土地公公庙都有百余年历史了,虽然每年村民们都会修葺庙舍,但是没想到今年开春时房顶一块瓦片掉了,不知是野猫上房打架打掉的还是怎么回事,总之,房顶就漏了,雪一化,雪水就顺着漏洞滴下来,刚好落在土地公塑像上。起初还没被发现,直到前阵子春雨来了,庙祝看见土地公脸上油彩花了,转眼眼睛眉毛都顺着泥汤子往下流,这才知道大事不妙。
村民们修了房顶,可是塑像是泥塑的,就算再晾干了,土地公公化成泥水的头发眉毛也长不回来了。
村长请了修庙的人来看,先说要一吊钱给修好,结果把塑像从供桌上搬下来时,土地公半边身子也保不住了,身上衣衫一块块成了酥粉,人家就说,妥了,这得重塑个像。要十两银子,还得管师徒两人二十天的饭,要是要连庙中的壁画也重新画了,那得再加五两银子和十天。
魏村人口不多,一共才不到二十户人,又不像其他村子有水田,有溪流,只有两百来亩旱田,其中还有些是山地,十两银子摊到每家都是一笔不小的钱。大家商议了一下,就在路口搭了个棚子,放些竹茶奁茶壶,派几个小孩子看着,若有人来,就叫大人来,请人喝杯茶,求几个过路钱。
瑶光听到塑像竟然要十两银子,画壁画也要五两,和薛娘子对视一下,心中已有主意。
薛娘子对村长叹道:“老丈说得甚是可怜。我等竟不知,塑像画壁要这么多银两。当年土地庙是怎么建成的?塑像的是谁?也这么贵么?”
村长还有点骄傲呢,“当年我们村子出了位能人,魏菩大人就是我们村的!这像和壁画都是他做的。一文钱都没要。”
薛娘子一听也惊了,“魏菩?”魏菩,一位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雕塑家、艺术家。自幼家贫,没钱考画院,就在街上摆摊子卖年画,被画院掌院祝邱山看到,慧眼识英才,收了他当徒弟,还将一个女儿嫁给他。魏菩的原名不雅,后因为他画的菩萨像成名,被称为魏菩。京都广源寺大殿四位菩萨像全是他所做。
瑶光听薛娘子讲解之后对魏菩早年作品很感兴趣,便让村长带着大家一起去土地庙看看。
进到村里,瑶光这才明白为什么王顺和王妈妈听到她想进村看土地庙都一脸怪相了。
这村里的地,是真的泥巴路。
前几天下过雨,地上依旧泥泞,上面踩着大大小小来往的脚印,一个坑一个坑的,还臭烘烘的,不知道是狗屎还是什么。翠羽早已掩住了鼻子,紫翎虽然没掩鼻,但明显不敢用力进气。就连见多识广的薛娘子都懵了,下不去脚!她去的地方虽多,要么是名山大川,要么是宝刹古寺,她穿戴上不挑剔,但是会享受啊,这种稀泥糊涂路,真是没走过。
可这时说不去了,也太尴尬了些。
还是竹叶为众人解了围。她问村长,“老丈,可有牛车或是骡车给我家娘子坐?”村中的泥巴路很窄,瑶光的马车快比路还宽了,且是两匹马一同拉的,根本进不来。
村长忙叫个半大小子,“去磨坊,把骡子套上板车赶来!”
不一会儿,骡子车来了,村长还叫两个婆子寻了几对高底木屐子来,竹叶自小在乡村长大,会踩这种仿佛小高跷一样的木屐,就和王顺跟一个小厮各穿上木屐,扶着薛娘子、瑶光和王妈妈上了车。至于紫翎翠羽,瑶光不忍心看她俩受罪,便命她们在车中守着,煮一壶茶待她们回来喝了才走。
到了村后,一座小庙贴着山崖壁而建,省了一面墙,门窗不久前才刷了红漆,看得出村民们对土地公还是挺照顾的,可是进了小庙,土地公公歪歪地坐在供桌上,身上虽还披着一块红绸,但是左半边身子上的彩色化成了一团,瞧着颇是可怜。
再看四壁,上面的壁画也多有腐朽。这小庙两面山墙没有开窗子,只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小窗,里面黑乎乎的且一股不好闻的潮气。王顺提着灯,瑶光薛娘子才勉强看得清壁画。
瑶光没见过广源寺的四座菩萨像,但猜想这个土地庙大概真是魏菩早年的作品,人物不怎么灵活,布局也很普通。但薛娘子还看得津津有味。
瑶光有些失望,出了土地庙,看着庙后面的山壁说,“这里建庙原本就不妥。”山崖顶端有个倒钩般的山石,上面有许多芬芳的野花,还有几棵枝干虬然的松树,但山上雨雪都会顺着这块山石流下来,自然都流在庙顶上。庙建在这儿,固然省了一面墙,可是房顶却要承受更多的雨雪浇打侵蚀。
薛娘子同意:“我在川中和甘州游玩时也见当地人贴着山势建庙修像,有的是将山壁凿个洞,或塑佛像,或者干脆建个小寺庙,留着石头做柱子,也有在石壁上画像的,不知用的是什么颜料,竟然千年不腐。”
瑶光知道她说的是石窟。如果空气干燥,石窟壁画确实可保留上千年依旧鲜艳如昔。比如敦煌莫高窟。
回到村边路口,瑶光命王顺给村长五吊钱,资助他们建庙。村长千恩万谢。
回庄子的路上,瑶光问薛娘子,“先生,咱们买些油漆和颜料吧。”
她决定了,要画就画点大的。
第26章 搞大的
翌日,瑶光派人去京城买了各色油漆和颜料回来。
学油画要自己调颜料。
修复油画和壁画,不仅要会调颜料,还要会亲手制作颜料。
许多当时的大师用的颜料、画法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比如瑶光很喜欢的画家波提切利,他活跃于文艺复兴时期,他最著名的两幅传世名作《春》和《维纳斯的诞生》都是蛋彩画。
什么是蛋彩画,呵呵,顾名思义,就是把蛋加在颜料里调和之后做的画。
这种画完成之后好一阵子都会有蜜汁气息。
这种画法在一个世纪后当画家们找到更好的调色介质后被淘汰了。
制作各种仿古颜料,瑶光是此道中的高手。
她将这时代常用的几种油漆各买了六种颜色,和之前试验画画用的颜料时早试过的各种胶、泥混合,很快做成了适合绘制壁画和泥像的颜料。
王妈妈一看这阵仗不小,就在庄子后院收拾出一间罩房,再搬来些木柜木桌,专门供瑶光储存这些油漆、胶泥和颜料。
瑶光又叫庄仆按照她画的图纸做了一架能推动的三层木架。木架两尺宽六尺长,下面装了木轮子,侧面可以挂上梯子,每一层可以拆卸,最高的那层安好之后高度将近两米。
王妈妈吴嬷嬷等人不知道瑶光这架子是做什么用的,等到她叫人把架子推到庄子储存粮食的仓房侧墙前,又叫人把她的那些颜料油漆装在一个小车里通通推过来,才觉出不妙。
两个老妈妈拦住瑶光:“良娣,这可使不得啊!您要有个闪失,奴婢们也不必活了!”
瑶光只得又叫人用粗绳子做了“保险绳”,一头用铁环挂在架子的横杆上,一头栓在自己腰带上,“这可行了吧?”不仅保险绳准备好了,连工作服都有。
瑶光跟着紫翎学了裁剪衣服,在庄仆们打造木架的时候用结实的棉布给自己做了套短打衣服,被薛娘子提醒后又做了件罩袍。她还做了顶帽子。帽子的样式是荷兰挤牛奶女工和女仆们常戴的那种,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那副画里有些相似。
全套衣帽穿上,再挂上保险绳,两个老妈妈一见这架势是阻挡不住了,只好叫小丫头们搬了桌椅茶具在旁边候着,又支起一把绸布凉伞。
这些设备瑶光一点没用,倒方便了薛娘子、紫翎等人在一旁看她画壁画。
瑶光参观了魏菩的土地庙后,心中生出一个主意。她要当壁画师,还要试着塑神像。
和芸香楼做了几单生意后瑶光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在这个时代,绘画是个很稀罕的技能。为什么说到才艺人们总是说“琴棋书画”呢?因为这四样都是烧钱的。不是你有了天赋就能行的,更不可能无师自通。
要学琴,你首先得买一张琴,最便宜的瑶琴,或者给小孩子入门的七弦琴就要三两银子,这还没算请老师和买琴谱的钱。棋也是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这两样排在前面了呢?瑶光私心以为,是因为琴和起练习起来没后面两样费钱。从没听说有人练棋艺会把棋子棋盘磨烂的,琴嘛,最多换换琴弦,可是练书法和画画就不同了,要学书法,笔墨纸砚都先不说了,名家法帖你是不是得一样一套?每天练习个十张八张纸,那都是钱。
这四样才艺中,最费钱的,还是画。除开笔墨纸砚,还要颜料,纸还不能是普通的纸,有时还要用上绢,绫和罗,普通人家过年时还不一定有钱穿上绫罗做的衣服呢,何况拿来画画?这个时代还讲究画完成了之后再题个诗文在上面,书法不好还不成。这就又得额外再加上练书法的钱。
其实不止是这个时代,就在现代也一样,学画画,一张好点的水彩纸贵的能卖几十块钱,一管温莎牛顿的颜料,小小一支也要七八十块。这还只是水彩呢,学油画更费钱。
因为学画画远比学刺绣要烧钱得多,造成绘画人才的稀缺。这个时代又没有高超的印刷术和印染工艺,所以瑶光手绘的帐子扇面才成了奢侈品,现在卖的价钱远远超过刺绣的帐子扇面。
其实,就是绣娘中也很少有善于绘画的人才,所以大家才会把一本绣花样子书当宝贝,都是照著书上的样子描个花样。
画扇面、帐子虽然能赚点小钱,但是,不可能出名。
从魏村回来那天晚上,瑶光跟薛娘子商议,“先生,我们早说过女子若要立于世上,除了钱财和一技之长还要有些依仗,可是?”
薛娘子闻弦歌而知雅意,“所以,娘子想要画壁画,是为了名?”
瑶光点头道:“不错。”韩瑶光1.0版走的也是这个路线。她以舞艺名动天下,成了顶级流量,还当上了政府公务员,终身制的。可惜棋差一招,超绝的舞艺,太乐府令的地位和名气,在这个时代受重视的程度在至高的皇权面前还是不能庇护她,老皇帝大概觉得,跳舞什么的,在王府里也能干,跳给他儿子一个人看可能更好呢,于是御笔一挥,就把韩瑶光送到了端王府。
名气还不够的话,那么,再加上宗教的力量呢?
瑶光坦诚地对薛娘子说:“先生是知道我的心意的。您说,如果我为寺庙画壁画做神像,之后出家,是否名正言顺?”
薛娘子和瑶光互相剖契内心达成同盟之前就为瑶光设想过如何取得自由身了。她可以丧夫后立志不再嫁,名声也有了,嫁妆也归还给自己,再到闺秀家当当家庭教师,年老后有些私蓄,一辈子就能快快活活不受拘束了。但瑶光……首先不能指望丧夫了,其次,说句不敬的话,就算端王那什么了,瑶光身为良娣,还是得在端王府过日子,到时候,嘿嘿,想想端王妃那样子,也知道会过得什么日子。
这条路行不通,那就只剩下自请离府这一条路了。
薛娘子和瑶光细数了本朝和前朝王府贵妾“离府”的例子,其实也有不少王府贵妾藉着“祈福”“养病”“清修”的名号出了王府,有借住在寺院的,有住在皇家家庙的,还有在别院、庄子的。这些人出府的原因各不相同,大致分成自愿和非自愿的,自愿的,许多是在王爷故去后向王妃讨了个恩典,出去自由过日子了,如果还有儿女资助,那就过得很不错了,非自愿的,出府可就是变相流放了,是去吃苦受罪的。
瑶光的现状其实算是“自请离府”中很理想的状态,太妃喜欢她,愿意护着她,给她分配了个不错的庄院住着,庄子中的仆人都尊重她,太妃近日还给了瑶光自由行动的权力,但是,这个理想的状态能保持多久呢?
端王的军队已经班师回朝了,等他到了京城,端王良娣是否该回府伺候?
瑶光本来想的是继续巴结太妃,最好能劝得太妃同意她继续住在绿柳庄,不管是以“养病”的名义也好,还是以“为太妃祈福”的名义也好。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
太妃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且自从生了端王后就有心悸之症。太妃万一有个不好,瑶光能倚靠谁?
就算她能再留在绿柳庄,恐怕当日在端王府斓曦苑中的旧事也会重演。
瑶光和端王妃,绝无讲和的可能。
那么,瑶光的选择就剩下一个:出家。
薛娘子分析之后,坚决支持瑶光。还给她出主意:“你之前不是给太妃献过一副观音图么?那时你说‘仿佛眼前看着了就照着画的’,今后就继续这么说。”
要是瑶光能一直“感应”到各路神仙的召唤,一再画出令人惊叹的神像,那么,她自请出家为太妃祈福,不就是件很自然的事么?到时只要说动了太妃,恐怕就能成了。
薛娘子没见过瑶光画的观音图,但听紫翎等人赞叹过,她是个见微知着的人,看过瑶光平素画的小竹和许多人的人物画,只觉灵动非常,就毫不怀疑瑶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