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逆袭手册[快穿]_分卷阅读_41
救命之恩,活子之幸,甚至一些言语,都足以让一些本可以靠着自己的学识在朝堂上谋出一条出路的人愿意为了段青恩去死。
当然了,人总是要有两手准备的,若是这些判了,段青恩也依旧有法子能对付他们。
总之,现下,他们几个小郎君在远程操控着起义军与朝廷作对。
一开始,皇帝没有将这些叛军放在眼中,毕竟之前也发生过这种事,但都被强势镇压了。
可后来,当起义军渐渐势大,甚至占据了一些城池后,朝廷开始着急了。
他们吵来吵去,先是纠结劝降对方还是直接暴打过去,吵这些时,同时也在吵如果打仗物资怎么办,国库早就在建立行宫的时候空的不能再空了,现在打仗,将士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这一吵,就是三个月。
周公然的父亲眼睁睁看着汝城军在这三个月中越来越壮大,而朝廷却还在争论到底是劝降还是直接打的问题,气的直接称了病。
周公然对此是松了一口气的,因为在这之前,他的父亲一直在请旨出兵,如果不是朝廷中有人想要借此机会中饱私囊,一力阻拦,说不定他的父亲已经在去打汝城军的路上了。
自己人打自己人,就算是他们四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两全其美。
徐护明的父亲则是要理智的多,根据徐护明说,他的父亲看样子已经在为家人铺后路了,这也没有让段青恩意外,毕竟徐护明的父亲一向聪明,他看出了汝城军迟早打上来,而此刻皇帝已然恼羞成怒,谁敢提一句“陛下他们太厉害了我们还是赶紧扼杀在摇篮里,不然等到以后就是汝城军来杀我们了”,他就能先杀了提出这个观点的人。
救不了,那就只能想后路了。
至于段父……
他一向是个纯臣,正在朝堂中激烈争辩着到底该劝降还是直接打,压根没想到自己效忠的王朝会被打下来这一说。
而汝城军,在朝堂争辩时,还在明目张胆的壮大着。
汝城军收留百姓,婴孩,哪怕是得了重病的人,他们都会派自己的大夫来救命,对于那些下一秒就要死的百姓来说,投靠汝城军,等到未来以造反罪名处死,总比现在就全家一起饿死来的强。
想想看吧,死都不怕了,他们还怕什么。
一方是在逼着人去死,一方又给了人活路,选择哪一方,一目了然。
段青恩满十七岁的这一年,汝城军已然壮大到了谁都不能忽视的程度。
朝廷依旧在争吵,只是这次,却是在吵着到底是迁都避难,还是直接打了。
皇帝的态度十分坚决,不管什么形势,都要先保住他自己的命。
一些尽忠职守的老大人被皇帝的态度冷了心,还有一些试图浑水摸鱼的得了好,整个盛京看似如往常一般,实则内下,早已混乱不堪。
唯一让那些老大人欣慰的,大概就是自家子弟渐渐稳重了下来,而让他们稳重的源头,他们这些郎君小团体的领头人物,正在听着自己亲爹碎碎念。
“如今你与真姐儿也十七了,婚事也该办了,我让你母亲去问了,说是侯府那边嫁妆还没备好,也无碍的,如今世道乱,咱们家也不是那等贪图银钱的,嫁妆少些就少些。”
“等到你大婚了,我便让人将你母亲弟弟,还有你们夫妻送到乡下庄子上,谁也不知道汝城军什么时候打进来,陛下……”
段父顿了顿,到底不愿意说自己效忠的皇帝坏话,只叹了口气,“陛下如今不让臣子称病,我也没办法送你们,恩哥儿,你是大人了,我知晓你懂事,在乡下庄子上,千万要将家人护好了,若是汝城军真的打入了盛京,你也千万别想着来寻我,庄子你的院子榻下埋着三箱黄金,不到了紧要关头你千万别拿出来,也别让外人知道了,听闻汝城军不杀百姓,你们先装作平民百姓,等到局势稳下来了,再做打算。”
实际上,如果不是现在皇帝敏感的不得了,朝中少一个臣子他就能怀疑对方通敌叛国杀他全家,段父只恨不得与家人一道跑。
苗氏性子柔弱,恩哥儿虽然大了,到底是个孩子,松哥儿就更别说了,眼看着读书都读傻了。
他怎么放心啊。
可再怎么不放心,他也只能对着仿佛被自己一番话吓傻了的大儿子接着交代:“你也别担心为父,汝城军也不是那等见人就杀的,先在庄子上藏着,若是为父保下了一条命,自然会去寻你们,若是等不到为父,你就带着一家人躲藏起来……”
说着说着,他只觉得鼻子发酸,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恩哥儿还这般年幼,哪里承担的起全家的责任来。
段父转身,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干咳一声,对着一句话不说,仿佛被他的话吓到的段青恩道:“好了,你先出去吧,先大婚再说。”
被吓到的段青恩行礼转身出去,一脸沉思。
得定下攻城的日子了,再不攻城,他就要被送到庄子上了。
离那么远,怎么指挥造反。
第35章 纨绔(10)
冬日,树木凋零,盛京下起了大雪,原本热闹的街道因为今年冷的不寻常的天也一道清冷下来,往日出来叫卖的小商贩,出来买东西的百姓,甚至巡街的衙役都不见踪影。
没办法,这天儿实在是太冷了,甚至已经到了泼水成冰的地步,盛京冬日一向比南边要冷,但也从没有像是今年这样,冷的邪性。
大雪铺满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踩踏声。
接着,是喜气洋洋的唢呐声响起。
原本闭门不出等待寒冬过去的人家好奇的拉开窗,探出一个头去,想要看看是谁家选在这么冷的天办喜事。
唢呐声由远至近,一台大红花桥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周围是穿着红色衣服的下人围绕,花桥前头,有一俊俏郎君骑在威风马上,笑的十分张扬。
显然,这就是新郎官了。
坐在花桥里的席玉真蒙着盖头,随着花桥走动而身子摆动,轿子旁一个丫头正带着点遗憾的说道:“可惜婚事办得太急,又选在了这样的大冬天,大家伙都在屋里闷着,瞧着一点都不热闹。”
她正是那个三面间谍,自从知道她是段青恩的人之后,席玉真就对着这丫头有了点亲近,侯夫人还觉得这个丫头身契都在自己这儿,不怕反水,趁机提了她做了席玉真跟前的一等丫头,让她跟随席玉真陪嫁。
见席玉真对这个丫头信任有加,仿佛完全没怀疑过上次倒水事件,侯夫人还觉得日后能利用这丫头给席玉真下点绊子。
然而,被侯夫人寄予厚望的丫头却早就被策反,此刻一心一意为了她家姐儿,正守在轿子旁愤愤道:“郎君满十六的时候段府就来提该办亲事了,夫人非说心疼姐儿早早出嫁,想要让姐儿在身边多留一段时日,结果姐儿十七了,她又说仓促来不及操办嫁妆,都订婚几年了,也太过糊弄人了!”
席玉真没她那么生气,反正嫡母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她早就清楚了,更何况,自从与段青恩订婚,又知晓了他的打算后,她已经在有意识的让自己不要将视线拘泥于一府得失,后院争斗,而是看的更远。
“我本就不是嫡母亲生,素来关系又淡淡,本也就没指望她帮着操办嫁妆,何必生气。”
丫头却满心都为自己的主子打抱不平,“夫人不为姐儿操办也就算了,还偏要拖着姐儿的婚期,放眼整个盛京,十七岁还未成婚的郎君能有几个,若不是郎君满心都是姐儿,洁身自好,现在身边早就有伺候的人了。”
“她就是故意的!故意想要拖着姐儿!”
席玉真知晓这丫头说的都是对的,如果不是她好运,订婚的是段青恩,恐怕真的会如嫡母所愿,被拖着婚事,这世间本就没有男方等着女方的道理,到时候即使段青恩纳妾有了庶子庶女,本就是自家理亏,她也不好说什么。
丫头还在说着:“若不是夫人一直拖着婚事,这场大婚怎么会在冬日来办,今年冬天太冷,人家都躲在屋里,也不会出来看热闹,倒嫌的我们不受欢迎一样。”
往常盛京谁家办喜事,敲锣打鼓的往街上一走,定然是许多人来看热闹的,就算是他们可能连新郎新娘是谁都不知道,但好歹将场面给稳住了。
可因着今年盛京太冷,婚事又是在冬日举办的,即使下人们鼓足了近道敲锣打鼓,街上也只有他们这些迎亲的人。
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的确是太过清冷了些。
席玉真心中也有点失落,女人一生只成一次婚,她自然也是跟其他人一样,希望自己的婚事能办得热热闹闹的。
盖头下的她闭了闭眼,声音依旧温和:“如今形势不好,能办婚事就不错了,不必苛求太多。”
她能嫁给段青恩,已然是她的幸运了。
若是再多求,恐是要盈满则亏。
两人正说着话,骑在马上器宇轩昂的段青恩看了看被白雪铺满的道路,对着身边小厮勾了勾手。
看着人过来了,他低声嘱咐了句什么,小厮应下,跑去后面拉着一个中年女人到了前头。
她一脸的喜气,手上抱着一个陶罐,冲着躲在屋里往外看的百姓们喊着话,声音响亮:“段席两家,永结良婚。”
“今日是我段家郎君与忠义侯府大姐儿成婚大喜之日,就地散散喜气。”
喊完了,她伸手进了陶罐,从里面抓出一把铜钱,洒在了地上。
一看有喜钱拿,原本怕冷,只在屋里往外看的百姓们立刻推开门跑了出去,抢夺地上的铜钱,跟着花桥一起往前走,眼巴巴的等着那中年女人再洒一把铜钱下来。
他们一路走,一路的百姓们纷纷推开门裹着厚衣服跟在了后面,有人心思活跃些,挤到了前面喊着:“恭喜成婚,郎君与娘子必定白头偕老,子孙满堂!”
中年女人见他说了道喜的话,脸上露出了满意来,抓了一把喜钱,朝着他那个方向丢了过去。
有了这个好例子在前头,剩下的百姓们也都开始张嘴说起了各种各样的道喜话,一时间,花轿旁边热闹极了。
轿子里的席玉真听着外面七嘴八舌的恭喜,在盖头下抿唇无声的笑了,就这么一路噙着笑,被抬到了段府门前。
宾客早就在府中就坐了,门口等着的人瞧见花轿来了,连忙上前迎着段青恩下了马,又看着他亲手掀开花轿帘子,牵着新娘子的手,扶着她下了轿子。
“新郎新娘到了!!”
“恭喜恭喜!!”
“早生贵子!”
一路走过来,一路有着热闹的道喜声,席玉真蒙着盖头,只能低着头看脚下的路,这一道上,段青恩始终牵着她的手,时不时应和几声道喜的人。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拜完了,段青恩与席玉真一道去了段父苗氏跟前。
段父笑中带泪,偏还要装着无事,只哑着声音对儿子道:“从今日起,你便成家了,从此不可再像是往日那般只顾玩闹,要多体贴娘子,孝顺父母,照顾幼弟。”
“是,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而站在他旁边的席玉真,则是听苗氏说话。
苗氏脸上带着慈爱的笑,眼中带着温和,活脱脱一个好婆婆的模样。
她看着面前这个穿着喜服的未来儿媳妇,即使心中恨不得席玉真是个不孕不育的,面上却要好声好气的轻声说着亲热的话。
“好孩子,日后嫁入段家,便是我段家媳妇,恩哥儿脾气好,人也体贴,你们夫妻二人要琴瑟和鸣,早日为段家开枝散叶。”
“儿媳谨遵母亲教诲。”
席玉真福身拜了拜。
按理说流程差不多也就走到这了,偏段青恩一脸的小孩子跟大人讨厌东西的撒娇样,对着苗氏道:“从此真姐儿便是母亲的儿媳妇了,母亲不赏她个什么吗?”
他们母子之间,母慈子孝,关系一向和谐,宾客们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只以为是段青恩在跟苗氏撒娇,堂上立刻传出了调侃的笑声。
“看恩哥儿,这才刚娶了媳妇,就惦记着跟他母亲要好处了。”
“哈哈哈哈哈还是个小郎君呢。”
他们都在笑,苗氏却笑不出来。
她自己出身平平,却要接侯府女儿的茶,自然是要穿的华丽一点,不被压下去。
因此今儿身上所有的首饰完全可以说是她最华贵也是最珍惜的。
除了那套珍珠头面,她就只有它们了。
面前的段青恩还在对着她满眼濡慕的笑,里面充满了信任。
苗氏此刻恨不得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段青恩的信任,也好过他在这样的场合开口。
当然了,人总是要有两手准备的,若是这些判了,段青恩也依旧有法子能对付他们。
总之,现下,他们几个小郎君在远程操控着起义军与朝廷作对。
一开始,皇帝没有将这些叛军放在眼中,毕竟之前也发生过这种事,但都被强势镇压了。
可后来,当起义军渐渐势大,甚至占据了一些城池后,朝廷开始着急了。
他们吵来吵去,先是纠结劝降对方还是直接暴打过去,吵这些时,同时也在吵如果打仗物资怎么办,国库早就在建立行宫的时候空的不能再空了,现在打仗,将士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这一吵,就是三个月。
周公然的父亲眼睁睁看着汝城军在这三个月中越来越壮大,而朝廷却还在争论到底是劝降还是直接打的问题,气的直接称了病。
周公然对此是松了一口气的,因为在这之前,他的父亲一直在请旨出兵,如果不是朝廷中有人想要借此机会中饱私囊,一力阻拦,说不定他的父亲已经在去打汝城军的路上了。
自己人打自己人,就算是他们四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两全其美。
徐护明的父亲则是要理智的多,根据徐护明说,他的父亲看样子已经在为家人铺后路了,这也没有让段青恩意外,毕竟徐护明的父亲一向聪明,他看出了汝城军迟早打上来,而此刻皇帝已然恼羞成怒,谁敢提一句“陛下他们太厉害了我们还是赶紧扼杀在摇篮里,不然等到以后就是汝城军来杀我们了”,他就能先杀了提出这个观点的人。
救不了,那就只能想后路了。
至于段父……
他一向是个纯臣,正在朝堂中激烈争辩着到底该劝降还是直接打,压根没想到自己效忠的王朝会被打下来这一说。
而汝城军,在朝堂争辩时,还在明目张胆的壮大着。
汝城军收留百姓,婴孩,哪怕是得了重病的人,他们都会派自己的大夫来救命,对于那些下一秒就要死的百姓来说,投靠汝城军,等到未来以造反罪名处死,总比现在就全家一起饿死来的强。
想想看吧,死都不怕了,他们还怕什么。
一方是在逼着人去死,一方又给了人活路,选择哪一方,一目了然。
段青恩满十七岁的这一年,汝城军已然壮大到了谁都不能忽视的程度。
朝廷依旧在争吵,只是这次,却是在吵着到底是迁都避难,还是直接打了。
皇帝的态度十分坚决,不管什么形势,都要先保住他自己的命。
一些尽忠职守的老大人被皇帝的态度冷了心,还有一些试图浑水摸鱼的得了好,整个盛京看似如往常一般,实则内下,早已混乱不堪。
唯一让那些老大人欣慰的,大概就是自家子弟渐渐稳重了下来,而让他们稳重的源头,他们这些郎君小团体的领头人物,正在听着自己亲爹碎碎念。
“如今你与真姐儿也十七了,婚事也该办了,我让你母亲去问了,说是侯府那边嫁妆还没备好,也无碍的,如今世道乱,咱们家也不是那等贪图银钱的,嫁妆少些就少些。”
“等到你大婚了,我便让人将你母亲弟弟,还有你们夫妻送到乡下庄子上,谁也不知道汝城军什么时候打进来,陛下……”
段父顿了顿,到底不愿意说自己效忠的皇帝坏话,只叹了口气,“陛下如今不让臣子称病,我也没办法送你们,恩哥儿,你是大人了,我知晓你懂事,在乡下庄子上,千万要将家人护好了,若是汝城军真的打入了盛京,你也千万别想着来寻我,庄子你的院子榻下埋着三箱黄金,不到了紧要关头你千万别拿出来,也别让外人知道了,听闻汝城军不杀百姓,你们先装作平民百姓,等到局势稳下来了,再做打算。”
实际上,如果不是现在皇帝敏感的不得了,朝中少一个臣子他就能怀疑对方通敌叛国杀他全家,段父只恨不得与家人一道跑。
苗氏性子柔弱,恩哥儿虽然大了,到底是个孩子,松哥儿就更别说了,眼看着读书都读傻了。
他怎么放心啊。
可再怎么不放心,他也只能对着仿佛被自己一番话吓傻了的大儿子接着交代:“你也别担心为父,汝城军也不是那等见人就杀的,先在庄子上藏着,若是为父保下了一条命,自然会去寻你们,若是等不到为父,你就带着一家人躲藏起来……”
说着说着,他只觉得鼻子发酸,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恩哥儿还这般年幼,哪里承担的起全家的责任来。
段父转身,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干咳一声,对着一句话不说,仿佛被他的话吓到的段青恩道:“好了,你先出去吧,先大婚再说。”
被吓到的段青恩行礼转身出去,一脸沉思。
得定下攻城的日子了,再不攻城,他就要被送到庄子上了。
离那么远,怎么指挥造反。
第35章 纨绔(10)
冬日,树木凋零,盛京下起了大雪,原本热闹的街道因为今年冷的不寻常的天也一道清冷下来,往日出来叫卖的小商贩,出来买东西的百姓,甚至巡街的衙役都不见踪影。
没办法,这天儿实在是太冷了,甚至已经到了泼水成冰的地步,盛京冬日一向比南边要冷,但也从没有像是今年这样,冷的邪性。
大雪铺满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踩踏声。
接着,是喜气洋洋的唢呐声响起。
原本闭门不出等待寒冬过去的人家好奇的拉开窗,探出一个头去,想要看看是谁家选在这么冷的天办喜事。
唢呐声由远至近,一台大红花桥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周围是穿着红色衣服的下人围绕,花桥前头,有一俊俏郎君骑在威风马上,笑的十分张扬。
显然,这就是新郎官了。
坐在花桥里的席玉真蒙着盖头,随着花桥走动而身子摆动,轿子旁一个丫头正带着点遗憾的说道:“可惜婚事办得太急,又选在了这样的大冬天,大家伙都在屋里闷着,瞧着一点都不热闹。”
她正是那个三面间谍,自从知道她是段青恩的人之后,席玉真就对着这丫头有了点亲近,侯夫人还觉得这个丫头身契都在自己这儿,不怕反水,趁机提了她做了席玉真跟前的一等丫头,让她跟随席玉真陪嫁。
见席玉真对这个丫头信任有加,仿佛完全没怀疑过上次倒水事件,侯夫人还觉得日后能利用这丫头给席玉真下点绊子。
然而,被侯夫人寄予厚望的丫头却早就被策反,此刻一心一意为了她家姐儿,正守在轿子旁愤愤道:“郎君满十六的时候段府就来提该办亲事了,夫人非说心疼姐儿早早出嫁,想要让姐儿在身边多留一段时日,结果姐儿十七了,她又说仓促来不及操办嫁妆,都订婚几年了,也太过糊弄人了!”
席玉真没她那么生气,反正嫡母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她早就清楚了,更何况,自从与段青恩订婚,又知晓了他的打算后,她已经在有意识的让自己不要将视线拘泥于一府得失,后院争斗,而是看的更远。
“我本就不是嫡母亲生,素来关系又淡淡,本也就没指望她帮着操办嫁妆,何必生气。”
丫头却满心都为自己的主子打抱不平,“夫人不为姐儿操办也就算了,还偏要拖着姐儿的婚期,放眼整个盛京,十七岁还未成婚的郎君能有几个,若不是郎君满心都是姐儿,洁身自好,现在身边早就有伺候的人了。”
“她就是故意的!故意想要拖着姐儿!”
席玉真知晓这丫头说的都是对的,如果不是她好运,订婚的是段青恩,恐怕真的会如嫡母所愿,被拖着婚事,这世间本就没有男方等着女方的道理,到时候即使段青恩纳妾有了庶子庶女,本就是自家理亏,她也不好说什么。
丫头还在说着:“若不是夫人一直拖着婚事,这场大婚怎么会在冬日来办,今年冬天太冷,人家都躲在屋里,也不会出来看热闹,倒嫌的我们不受欢迎一样。”
往常盛京谁家办喜事,敲锣打鼓的往街上一走,定然是许多人来看热闹的,就算是他们可能连新郎新娘是谁都不知道,但好歹将场面给稳住了。
可因着今年盛京太冷,婚事又是在冬日举办的,即使下人们鼓足了近道敲锣打鼓,街上也只有他们这些迎亲的人。
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的确是太过清冷了些。
席玉真心中也有点失落,女人一生只成一次婚,她自然也是跟其他人一样,希望自己的婚事能办得热热闹闹的。
盖头下的她闭了闭眼,声音依旧温和:“如今形势不好,能办婚事就不错了,不必苛求太多。”
她能嫁给段青恩,已然是她的幸运了。
若是再多求,恐是要盈满则亏。
两人正说着话,骑在马上器宇轩昂的段青恩看了看被白雪铺满的道路,对着身边小厮勾了勾手。
看着人过来了,他低声嘱咐了句什么,小厮应下,跑去后面拉着一个中年女人到了前头。
她一脸的喜气,手上抱着一个陶罐,冲着躲在屋里往外看的百姓们喊着话,声音响亮:“段席两家,永结良婚。”
“今日是我段家郎君与忠义侯府大姐儿成婚大喜之日,就地散散喜气。”
喊完了,她伸手进了陶罐,从里面抓出一把铜钱,洒在了地上。
一看有喜钱拿,原本怕冷,只在屋里往外看的百姓们立刻推开门跑了出去,抢夺地上的铜钱,跟着花桥一起往前走,眼巴巴的等着那中年女人再洒一把铜钱下来。
他们一路走,一路的百姓们纷纷推开门裹着厚衣服跟在了后面,有人心思活跃些,挤到了前面喊着:“恭喜成婚,郎君与娘子必定白头偕老,子孙满堂!”
中年女人见他说了道喜的话,脸上露出了满意来,抓了一把喜钱,朝着他那个方向丢了过去。
有了这个好例子在前头,剩下的百姓们也都开始张嘴说起了各种各样的道喜话,一时间,花轿旁边热闹极了。
轿子里的席玉真听着外面七嘴八舌的恭喜,在盖头下抿唇无声的笑了,就这么一路噙着笑,被抬到了段府门前。
宾客早就在府中就坐了,门口等着的人瞧见花轿来了,连忙上前迎着段青恩下了马,又看着他亲手掀开花轿帘子,牵着新娘子的手,扶着她下了轿子。
“新郎新娘到了!!”
“恭喜恭喜!!”
“早生贵子!”
一路走过来,一路有着热闹的道喜声,席玉真蒙着盖头,只能低着头看脚下的路,这一道上,段青恩始终牵着她的手,时不时应和几声道喜的人。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拜完了,段青恩与席玉真一道去了段父苗氏跟前。
段父笑中带泪,偏还要装着无事,只哑着声音对儿子道:“从今日起,你便成家了,从此不可再像是往日那般只顾玩闹,要多体贴娘子,孝顺父母,照顾幼弟。”
“是,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而站在他旁边的席玉真,则是听苗氏说话。
苗氏脸上带着慈爱的笑,眼中带着温和,活脱脱一个好婆婆的模样。
她看着面前这个穿着喜服的未来儿媳妇,即使心中恨不得席玉真是个不孕不育的,面上却要好声好气的轻声说着亲热的话。
“好孩子,日后嫁入段家,便是我段家媳妇,恩哥儿脾气好,人也体贴,你们夫妻二人要琴瑟和鸣,早日为段家开枝散叶。”
“儿媳谨遵母亲教诲。”
席玉真福身拜了拜。
按理说流程差不多也就走到这了,偏段青恩一脸的小孩子跟大人讨厌东西的撒娇样,对着苗氏道:“从此真姐儿便是母亲的儿媳妇了,母亲不赏她个什么吗?”
他们母子之间,母慈子孝,关系一向和谐,宾客们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只以为是段青恩在跟苗氏撒娇,堂上立刻传出了调侃的笑声。
“看恩哥儿,这才刚娶了媳妇,就惦记着跟他母亲要好处了。”
“哈哈哈哈哈还是个小郎君呢。”
他们都在笑,苗氏却笑不出来。
她自己出身平平,却要接侯府女儿的茶,自然是要穿的华丽一点,不被压下去。
因此今儿身上所有的首饰完全可以说是她最华贵也是最珍惜的。
除了那套珍珠头面,她就只有它们了。
面前的段青恩还在对着她满眼濡慕的笑,里面充满了信任。
苗氏此刻恨不得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段青恩的信任,也好过他在这样的场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