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卷阅读_25
潘氏道:“她那儿好好的,你别忧心她的。”
潘氏又坐了坐才走。
喜春去炭司也过了几日了,炭司一直未曾给出答复来,喜春心里难免急了些,不时就有些坐立不安的。
大雪如期而来,不过一夜,青瓦上便被皑皑白雪覆盖,地上枝头,满目所见除了洋洋洒落的白雪,见不到丁点其他。
周家各房已经在屋中架上了暖炉供暖了,白鹭院也不例外,送来的炭因烧着无烟,又称无烟炭,屋中架上几炉,倒是暖和得很。
周家小辈的周光、周磊、周严三个本是在衙门当值,只在清水衙门,没多大事,被尽数调去了礼部祠祭清吏司,腊月祭祀,上至朝堂,下至各家也早早备置妥当。
大房出嫁的嫡长女周莺亲自送了年礼来,年礼送了大房一份、二房一份,老太太处一份,老太太拉着人,要留人住上一夜。
“老太太说三少夫人还不曾见过莺姐儿,叫老奴来请三少夫人过去坐坐,也见一见自家姐姐。”白鹭院中,老太太身边的婆子来传了话。
喜春哪有不应的,叫巧云给披了披风,裹了裹,只带了巧香就去了。外边大雪,虽说周家回廊相连,只消穿了回廊过了厅就到老太太所住的正院,但到底回廊透风,地面又被雪水打湿,喜春走着都得小心,更不敢带嘉哥儿几个小的去了。
些许绒毛帽子边儿打在脸上,喜春伸出手捋了捋,嘴里哈出一口冷气儿来,一张脸儿也白了几分。
周莺是大房嫡长女,嫁人多年,她夫家是正五品的通政司参议柳家,相公也是一位举子,大晋举子可举官,这位柳家姐夫不喜在官场钻营,谋了个国子监学正位,周家早年也不过是小官之家,是以周莺身为周家嫡长女这才嫁到同样家境的柳家,只如今周家势起,柳家却还没个动静儿。
周莺在老太太处等了一刻没见人来,心里不大高兴了,只面儿上还高高兴兴跟老太太说着话儿。
老太太问她在柳家的日子可好?柳家孙婿和膝下的孩子可好?
周莺唬弄着:“都好都好。”
周莺惯是个好面儿的,她天生这等人,便是自己过得苦也不会叫外人知道一星半点,生怕别人笑话她。
心里则不然。
好甚好?柳家二十年不挪个窝,人家树上的鸟还知道到处找窝呢,她家上到公公,下到夫君,个个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八棍子打不出个屁,她又要料理家务还得伺候一家大小,可谓为了柳家费劲了心思,但白费,她就是有天大的才也拖不动这一家没上进的。
老太太信以为真:“这就好这就好,其实学正也挺好,你瞧瞧那在国子监进学的都是甚人,只要你尽了心,别人记在心里,这人情关系总有用到的一日。”
这是实话,周莺心里抱怨归抱怨,但也是清楚的,不然就凭她家那几个芝麻小官,她平日哪有机会跟上头的太太们交好走动的。
正说着,喜春随着婆子进了院子。
老太太一看她雪白的小脸就心疼上了,拉过喜春的手,这手握在手里也是冰凉的,忙指使着忙里的人忙开了,“快去叫人送了姜茶上来,再拿个汤婆子来,把那炉子也给靠近些,叫喜春暖暖。”
房中仆妇们刹那忙开,周莺身边的炉子也被移开了。
...
周莺还等着老太太继续提点呢,话到此处顿时没了下文,她一个好好的大活人还在呢,方才还夸她孝顺,这转眼就拉着别人嘘寒问暖了,周莺气得鼻子都歪了。
周莺喜春两个头回相见,只维持了个面子情。
夜里一大家子用过饭,周莺去妹妹周珍处瞧了瞧。周珍的院子随她,处处柔和,说来周珍的性子与喜春从前有几分相似,都很是温婉,周莺是大房长女,也是整个周家小辈长姐,与周珍几个年纪差了不少,周珍懂事没几年她便出了嫁,说来姐妹两个的关系并不亲近。
周莺坐在软塌上,看周珍捏着针线,试探的开了口:“妹妹,我观你跟秉哥儿那媳妇倒是走得近呢?”
周珍好一会儿才知道她说的谁:“大姐是说喜春吗?”
“喜春人好,懂的多,花样子会好多呢,还送了我许多首饰和礼,可惜她如今什么都不缺,我也不知该回她什么,不如姐姐给我出个主意吧。”
周莺不大高兴,喜春怎么不送她?
她给喜春找了理由,觉得喜春是看不上她,至于送给周珍,自是因为周珍定了个好人家,国公府上的儿媳妇,谁不想巴结两分的?
老太太还说她最是心善不过,要周莺看,这喜春还不是看菜下碟,她这碟菜不好,所以没人搭理。
周莺哪里会给她出主意,不大高兴的坐了坐,在周家住了一夜,次日一早就回柳家去了。
快到岁末了,炭司那边终于传来了回信儿。炭司到底不能听信喜春一面之词,在确认周家后,又陆续审计过沈家、周王两家,与之多番交涉后,最后选定周家作为石炭场在秦州府的买卖。
秦州府沈家、周王两家都有接下石炭买卖的意思,其中沈家更是靠着秦州知府,炭司也有意于沈家,只这三家在最后都未能过得了家底不丰这一关。
看在同朝为官份上,炭司这才对沈家有所倾斜,毕竟这买卖在秦州,秦州府的顶头上司正是秦州知府,有这样一位在,对他们的石炭买卖开展也是有好处的,而周家的关系却是在盛京,到底不如秦州知府这样现管的身份来得好。
若那沈家有周家的家底,这桩买卖只怕就当场拍板了。
沈家跟周王两家在秦州府都是顶顶富贵的人家,但在炭司眼中还不够看,正如喜春当日所言,接下炭司买卖的商户需要提前购置大批石炭,这本也关系着石炭场的积压问题,石炭能朝外送,本就表示石炭场的石炭已经不止供应盛京,若是石炭场积压太多石炭在场中,导致石炭场无法正常运作,他们炭司也免不了要被问责。
炭司再三商议,定下了周家。
喜春去了炭司,在谢炭司和府衙主薄的见证下定下契书。
一路出了炭司,喜春的脚步几乎越走越快,她死死咬着牙,宽大的袖子中手指轻轻颤抖着,良久,她脸上缓缓露出了微笑。
她做到了。
“少夫人真厉害,这样一笔买卖就被夫人拿下来了。”巧云在一旁恭贺。
喜春轻轻点头,眼眶蓦然红了,她抬头看着蓝白的天儿,盛京多日雨雪,只今日突的放晴,像是连老天都在贺喜她。
到了周家,喜春一行刚进门,便见二夫人小盛氏带着周鸳、周珍姐妹迎了上来:“你做成了石炭买卖的事儿家里上下都知道了,老太太高兴着呢,叫大嫂把晚上的席面又加重了两分,还给阖府上下多发了一月月钱,今日正是岁尾月,咱们家又得了一门好消息,可谓是双喜临门了,走走走,快进去,嘉哥几个还等着给你这个嫂子道喜呢。”小盛氏欢欢喜喜的挽着她走。
大晋风俗,岁尾岁首都是好日子,正所谓辞旧迎新,新故交接。
岁尾指腊,又称腊月,为祭祀之月,有腊冬、残冬、穷冬、腊月、冰月等,从腊月二十三起祭灶王爷,祭祀便正式开始。
回来这一路,喜春心情已经被压了下来,此时的模样与平日一般,哪怕做成了一桩买卖也丝毫没有急躁得意,温温和和的,从老太太开始,对她更是看中起来。
等去老太太跟前儿报了喜,问及这谈买卖的过程,喜春也没藏着掖着的,说完还总结起来:“谢炭司是个瞧着极为严厉的人呢,我当时同他说话都不敢随意了去,生怕出了错,叫了人不喜,出了门后,一直没收到炭司的回信儿,又有些后悔,觉着是不是当时话太少了,要是我多说几句,许就不同了。”
周家人好,与他们亲近后,喜春说话也放松了不少,最大的对比就是话多了两分。
一屋子女眷听着有趣儿,周嘉几个对着如此能干的嫂子则是挺起了小胸膛,先前他们还依在潘氏身侧,喜春一来,就到了嫂子身边。
连老太太都说,喜春养孩子养得好,嘉哥几个被她养得好,白胖不说,就没见生过病,哪里喊痛的。
老太太靠在软垫上,也笑了,又跟她说:“你没说太多是对的,这些府衙差人,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给你缠着就松一松,跟他们打交道,那得点到为止,平时规矩礼仪不出错就行,你来我往这买卖才能长久,否则那就是一锤子买卖,人以后可不乐意跟你打交道了。”
喜春点头:“祖母说的是。”
到了腊月二十三起,周家便开始正式祭祀了,二十三祭了灶王爷,到了腊月底又举行了一次岁终之祭,各家都在祭祀,外边沿街也热闹得很,不时就有鞭炮锣鼓声传来,夜里还有卖花灯的,男男女女的也出去凑个热闹。
喜春被周鸳周珍姐妹喊出去了一回,倒不是夜里出去逛花灯街,而是白日里去了街巷中一处铺子名叫水行的地方,说是个澡堂子,门口还挂着个水壶,供客人泡澡搓背。
喜春从不曾在外宽过衣,秦州府风气含蓄,女子大多也婉约内敛,不如盛京女子开朗,喜春原本以为周珍与她性子差不多,但到了澡堂子,周珍却是比她放得开,说脱就脱。
周家不缺银子,周鸳两个带她来的澡堂子是街上最大的一家,专接女客的澡堂子,便是贵家小姐们都接待过,那浴堂前屋设了茶室,供人饮茶休息,后屋有放置室,可供人存衣裳、鞋袜的柜子,里边除了浴堂外,还设了专供客人安歇的房,除开还有一间专给人梳头、刮脸、修脚,一应皆有女仆伺候着。
喜春到底受秦州风气长成,虽觉得这澡堂子确实有一番不同,到底不大适应,没敢去第二回。为此周鸳还笑了她一回。
过了腊月岁尾,便到了正月。
一大早,巧香便给喜春梳起了头,今日正月初一,要祭祖。喜春是新妇,待祭祖开祠堂后,她的名儿就要正式添在周家族谱上。
喜春来时带了巧云巧香两个,周嘉周泽两个身侧都有早在身边伺候过的小子丫头,只周辰的奶嬷嬷被喜春留了下来,平日身边身边有两丫头,喜春不放心,便把巧云安排了过去。
“嘉哥儿他们醒了吗?”梳头的功夫,喜春问道。
巧香鬓着发,今日喜春要进祠堂,巧香规规矩矩把发丝往后梳,鬓了个普通的妇人头,又插了两支贵重的宝石真珠钗。
在衣裳上,选的是偏沉重的宝青色,喜春脸白,穿着倒是不显暗沉,反倒别有股不同来。
门外的候着的丫头去三位小公子处瞧了瞧,过来回了话:“三位小公子已经起身了,丫头正在伺候穿衣,约是一会就能过来了。”
祭祖有时辰,这会儿外边天不过才亮堂一会儿,寒冬腊月的,喜春平日都是叫他们在多睡一会儿的,只今日不同,不敢耽搁了时辰,打算等祭祖完便再叫他们睡个回笼觉的。
祠堂在府侧一角,平日里那祠堂外大门都是上了锁的,只洒扫、祭祀时才开启,时辰将到,由周家长子承继带着众人过了两道门,女眷停了下来,喜春随着周大伯一行入了祠堂里。里边明灯照亮,烛火摇曳,正对着的便是历代先祖之排位,从周家祖先,往下是诸位先祖、周家族人,而落在最后的排位,赫然写着周秉的名讳。
喜春随着跪拜,烧了香磕了头,待仪走完,有人捧了族谱来,由周大伯亲自把喜春的名儿加了上去。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喜春心里仿若尘埃落定一般。
仪走完后,便是供奉了,女眷们也可入内烧香点烛烧纸钱了,喜春同周嘉三兄弟给周秉准备的香烛钱纸也送了来,另还有一篇祭文,一个貌美的纸丫头放在一侧,半人高的香烛一从匣子里一拿出来,顿时满堂的目光都看了来。
周嘉挺挺胸。
他给大哥准备了最好的!
正要烧,突然外边一阵儿吵闹传来,声音越来越大,闹得祠堂都侧目,老太太板着脸,“去看看谁不懂事,这是什么时辰,怎的大声喧哗的!”
话刚落,便见一群身着衙门差服的衙门闯了进来,后边还跟着拦着不让进的周家下人们。
衙役们一进祠堂,见祭祀场面,便心知不好,连着往后退了退,抬手做了礼:“抱歉,差事紧急,得罪之处还请老夫人谅解。”
衙门的官差上门,老太太也不好说什么,只不大高兴着脸:“不知几位差爷登门儿有何事?”
为首的衙役四处看了看,沉声问着:“不知谁是周夫人宁氏?”
周家只喜春一个姓宁的,一听宁氏,喜春心头都是一咯噔。她站了出来:“官爷,我便姓宁,不知差爷寻我何事?”
官差道:“可是周秉周公子的夫人?”
喜春点头。
官差一本正经:“周夫人,我们府衙近日破获了一起大案,查获了一桩从关外躲避商税的团伙,在其中发现了几名受害者,并成功解救了出来,其中一人姓周,便是周秉周公子,周夫人既然是周公子的夫人,便由周夫人现在去衙门里认领吧。”
???
啥?
☆、第 37 章
顺天府衙是平日里府尹处理公务的地方, 这公务包括京中的日常事务和京中治安,也负责辖区百姓教化、科举等事务,寻常百姓家中若有官司吵闹也可寻府衙做主判定。
早前有一伙自关外而来的胡人为躲避商税, 团伙中带着几位关内百姓, 以他们的路引充作是普通往来,大晋重商,对商税自是审查极为严格, 律法早有严明,无论是关外族人亦或是大晋子民,若是从商自关内外进出, 皆要支付商税, 若是商户,则会在税上多加上一分。
衙役引着喜春往狱中走, 同她说起这一回破获大案的经过。
“这伙人很是奸诈, 已经利用此种方法躲避了数万银两, 也亏得他们不知道周公子的身份, 竟拿了周公子的路引, 关中觉得不对劲, 便上报了来,正到处寻呢, 不料他们一行到了盛京里。”
盛京城住着的关外族人不少, 甚至在平沙坊里住的都是各族外人,关中上报后,各州府都得了消息, 便不时警惕起来,正逢年节至,他们府衙平日里都是处着一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急需要一个引子来给自己添点面儿,是以,越到年关,衙役们不自觉就紧绷起来,正巧就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说来这回能破这大案,得了上边的嘉奖,周公子可谓帮了大忙了。那关中商司与周公子打过不知多少回往来,如何不知周家名号,这团伙要是拿普通人的路引许还不好查,但周公子可是挂了名儿的东家,拿他的路引来躲避商税,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若非如此,也不能这般快的下定他们是躲避关税之人。”
狱中黑梭梭的,还带着一股常年不见天日的霉味儿,璧上挂着火把,隐约能看个大概,过了长长的通道,衙役做了个请的手势,带着他们左走,继续说道。
“这回也是,这些人本就被我们府衙的衙差们发现了一些端倪,倒是也警觉,没等我们组织好人手呢,人就人去楼空了,若非不是周公子故意露出痕迹叫我们发现,险些叫他们给逃了去。”
说着便到了一间被木头锁住围拢的牢狱,那衙差取了腰间的钥匙开了门儿,带他们进去,声音没先前那般口若悬河了,倒是叹了口气。
“不过周公子被人给下了药,他身上本就有伤,怕是得养上好些日子了。”
潘氏又坐了坐才走。
喜春去炭司也过了几日了,炭司一直未曾给出答复来,喜春心里难免急了些,不时就有些坐立不安的。
大雪如期而来,不过一夜,青瓦上便被皑皑白雪覆盖,地上枝头,满目所见除了洋洋洒落的白雪,见不到丁点其他。
周家各房已经在屋中架上了暖炉供暖了,白鹭院也不例外,送来的炭因烧着无烟,又称无烟炭,屋中架上几炉,倒是暖和得很。
周家小辈的周光、周磊、周严三个本是在衙门当值,只在清水衙门,没多大事,被尽数调去了礼部祠祭清吏司,腊月祭祀,上至朝堂,下至各家也早早备置妥当。
大房出嫁的嫡长女周莺亲自送了年礼来,年礼送了大房一份、二房一份,老太太处一份,老太太拉着人,要留人住上一夜。
“老太太说三少夫人还不曾见过莺姐儿,叫老奴来请三少夫人过去坐坐,也见一见自家姐姐。”白鹭院中,老太太身边的婆子来传了话。
喜春哪有不应的,叫巧云给披了披风,裹了裹,只带了巧香就去了。外边大雪,虽说周家回廊相连,只消穿了回廊过了厅就到老太太所住的正院,但到底回廊透风,地面又被雪水打湿,喜春走着都得小心,更不敢带嘉哥儿几个小的去了。
些许绒毛帽子边儿打在脸上,喜春伸出手捋了捋,嘴里哈出一口冷气儿来,一张脸儿也白了几分。
周莺是大房嫡长女,嫁人多年,她夫家是正五品的通政司参议柳家,相公也是一位举子,大晋举子可举官,这位柳家姐夫不喜在官场钻营,谋了个国子监学正位,周家早年也不过是小官之家,是以周莺身为周家嫡长女这才嫁到同样家境的柳家,只如今周家势起,柳家却还没个动静儿。
周莺在老太太处等了一刻没见人来,心里不大高兴了,只面儿上还高高兴兴跟老太太说着话儿。
老太太问她在柳家的日子可好?柳家孙婿和膝下的孩子可好?
周莺唬弄着:“都好都好。”
周莺惯是个好面儿的,她天生这等人,便是自己过得苦也不会叫外人知道一星半点,生怕别人笑话她。
心里则不然。
好甚好?柳家二十年不挪个窝,人家树上的鸟还知道到处找窝呢,她家上到公公,下到夫君,个个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八棍子打不出个屁,她又要料理家务还得伺候一家大小,可谓为了柳家费劲了心思,但白费,她就是有天大的才也拖不动这一家没上进的。
老太太信以为真:“这就好这就好,其实学正也挺好,你瞧瞧那在国子监进学的都是甚人,只要你尽了心,别人记在心里,这人情关系总有用到的一日。”
这是实话,周莺心里抱怨归抱怨,但也是清楚的,不然就凭她家那几个芝麻小官,她平日哪有机会跟上头的太太们交好走动的。
正说着,喜春随着婆子进了院子。
老太太一看她雪白的小脸就心疼上了,拉过喜春的手,这手握在手里也是冰凉的,忙指使着忙里的人忙开了,“快去叫人送了姜茶上来,再拿个汤婆子来,把那炉子也给靠近些,叫喜春暖暖。”
房中仆妇们刹那忙开,周莺身边的炉子也被移开了。
...
周莺还等着老太太继续提点呢,话到此处顿时没了下文,她一个好好的大活人还在呢,方才还夸她孝顺,这转眼就拉着别人嘘寒问暖了,周莺气得鼻子都歪了。
周莺喜春两个头回相见,只维持了个面子情。
夜里一大家子用过饭,周莺去妹妹周珍处瞧了瞧。周珍的院子随她,处处柔和,说来周珍的性子与喜春从前有几分相似,都很是温婉,周莺是大房长女,也是整个周家小辈长姐,与周珍几个年纪差了不少,周珍懂事没几年她便出了嫁,说来姐妹两个的关系并不亲近。
周莺坐在软塌上,看周珍捏着针线,试探的开了口:“妹妹,我观你跟秉哥儿那媳妇倒是走得近呢?”
周珍好一会儿才知道她说的谁:“大姐是说喜春吗?”
“喜春人好,懂的多,花样子会好多呢,还送了我许多首饰和礼,可惜她如今什么都不缺,我也不知该回她什么,不如姐姐给我出个主意吧。”
周莺不大高兴,喜春怎么不送她?
她给喜春找了理由,觉得喜春是看不上她,至于送给周珍,自是因为周珍定了个好人家,国公府上的儿媳妇,谁不想巴结两分的?
老太太还说她最是心善不过,要周莺看,这喜春还不是看菜下碟,她这碟菜不好,所以没人搭理。
周莺哪里会给她出主意,不大高兴的坐了坐,在周家住了一夜,次日一早就回柳家去了。
快到岁末了,炭司那边终于传来了回信儿。炭司到底不能听信喜春一面之词,在确认周家后,又陆续审计过沈家、周王两家,与之多番交涉后,最后选定周家作为石炭场在秦州府的买卖。
秦州府沈家、周王两家都有接下石炭买卖的意思,其中沈家更是靠着秦州知府,炭司也有意于沈家,只这三家在最后都未能过得了家底不丰这一关。
看在同朝为官份上,炭司这才对沈家有所倾斜,毕竟这买卖在秦州,秦州府的顶头上司正是秦州知府,有这样一位在,对他们的石炭买卖开展也是有好处的,而周家的关系却是在盛京,到底不如秦州知府这样现管的身份来得好。
若那沈家有周家的家底,这桩买卖只怕就当场拍板了。
沈家跟周王两家在秦州府都是顶顶富贵的人家,但在炭司眼中还不够看,正如喜春当日所言,接下炭司买卖的商户需要提前购置大批石炭,这本也关系着石炭场的积压问题,石炭能朝外送,本就表示石炭场的石炭已经不止供应盛京,若是石炭场积压太多石炭在场中,导致石炭场无法正常运作,他们炭司也免不了要被问责。
炭司再三商议,定下了周家。
喜春去了炭司,在谢炭司和府衙主薄的见证下定下契书。
一路出了炭司,喜春的脚步几乎越走越快,她死死咬着牙,宽大的袖子中手指轻轻颤抖着,良久,她脸上缓缓露出了微笑。
她做到了。
“少夫人真厉害,这样一笔买卖就被夫人拿下来了。”巧云在一旁恭贺。
喜春轻轻点头,眼眶蓦然红了,她抬头看着蓝白的天儿,盛京多日雨雪,只今日突的放晴,像是连老天都在贺喜她。
到了周家,喜春一行刚进门,便见二夫人小盛氏带着周鸳、周珍姐妹迎了上来:“你做成了石炭买卖的事儿家里上下都知道了,老太太高兴着呢,叫大嫂把晚上的席面又加重了两分,还给阖府上下多发了一月月钱,今日正是岁尾月,咱们家又得了一门好消息,可谓是双喜临门了,走走走,快进去,嘉哥几个还等着给你这个嫂子道喜呢。”小盛氏欢欢喜喜的挽着她走。
大晋风俗,岁尾岁首都是好日子,正所谓辞旧迎新,新故交接。
岁尾指腊,又称腊月,为祭祀之月,有腊冬、残冬、穷冬、腊月、冰月等,从腊月二十三起祭灶王爷,祭祀便正式开始。
回来这一路,喜春心情已经被压了下来,此时的模样与平日一般,哪怕做成了一桩买卖也丝毫没有急躁得意,温温和和的,从老太太开始,对她更是看中起来。
等去老太太跟前儿报了喜,问及这谈买卖的过程,喜春也没藏着掖着的,说完还总结起来:“谢炭司是个瞧着极为严厉的人呢,我当时同他说话都不敢随意了去,生怕出了错,叫了人不喜,出了门后,一直没收到炭司的回信儿,又有些后悔,觉着是不是当时话太少了,要是我多说几句,许就不同了。”
周家人好,与他们亲近后,喜春说话也放松了不少,最大的对比就是话多了两分。
一屋子女眷听着有趣儿,周嘉几个对着如此能干的嫂子则是挺起了小胸膛,先前他们还依在潘氏身侧,喜春一来,就到了嫂子身边。
连老太太都说,喜春养孩子养得好,嘉哥几个被她养得好,白胖不说,就没见生过病,哪里喊痛的。
老太太靠在软垫上,也笑了,又跟她说:“你没说太多是对的,这些府衙差人,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给你缠着就松一松,跟他们打交道,那得点到为止,平时规矩礼仪不出错就行,你来我往这买卖才能长久,否则那就是一锤子买卖,人以后可不乐意跟你打交道了。”
喜春点头:“祖母说的是。”
到了腊月二十三起,周家便开始正式祭祀了,二十三祭了灶王爷,到了腊月底又举行了一次岁终之祭,各家都在祭祀,外边沿街也热闹得很,不时就有鞭炮锣鼓声传来,夜里还有卖花灯的,男男女女的也出去凑个热闹。
喜春被周鸳周珍姐妹喊出去了一回,倒不是夜里出去逛花灯街,而是白日里去了街巷中一处铺子名叫水行的地方,说是个澡堂子,门口还挂着个水壶,供客人泡澡搓背。
喜春从不曾在外宽过衣,秦州府风气含蓄,女子大多也婉约内敛,不如盛京女子开朗,喜春原本以为周珍与她性子差不多,但到了澡堂子,周珍却是比她放得开,说脱就脱。
周家不缺银子,周鸳两个带她来的澡堂子是街上最大的一家,专接女客的澡堂子,便是贵家小姐们都接待过,那浴堂前屋设了茶室,供人饮茶休息,后屋有放置室,可供人存衣裳、鞋袜的柜子,里边除了浴堂外,还设了专供客人安歇的房,除开还有一间专给人梳头、刮脸、修脚,一应皆有女仆伺候着。
喜春到底受秦州风气长成,虽觉得这澡堂子确实有一番不同,到底不大适应,没敢去第二回。为此周鸳还笑了她一回。
过了腊月岁尾,便到了正月。
一大早,巧香便给喜春梳起了头,今日正月初一,要祭祖。喜春是新妇,待祭祖开祠堂后,她的名儿就要正式添在周家族谱上。
喜春来时带了巧云巧香两个,周嘉周泽两个身侧都有早在身边伺候过的小子丫头,只周辰的奶嬷嬷被喜春留了下来,平日身边身边有两丫头,喜春不放心,便把巧云安排了过去。
“嘉哥儿他们醒了吗?”梳头的功夫,喜春问道。
巧香鬓着发,今日喜春要进祠堂,巧香规规矩矩把发丝往后梳,鬓了个普通的妇人头,又插了两支贵重的宝石真珠钗。
在衣裳上,选的是偏沉重的宝青色,喜春脸白,穿着倒是不显暗沉,反倒别有股不同来。
门外的候着的丫头去三位小公子处瞧了瞧,过来回了话:“三位小公子已经起身了,丫头正在伺候穿衣,约是一会就能过来了。”
祭祖有时辰,这会儿外边天不过才亮堂一会儿,寒冬腊月的,喜春平日都是叫他们在多睡一会儿的,只今日不同,不敢耽搁了时辰,打算等祭祖完便再叫他们睡个回笼觉的。
祠堂在府侧一角,平日里那祠堂外大门都是上了锁的,只洒扫、祭祀时才开启,时辰将到,由周家长子承继带着众人过了两道门,女眷停了下来,喜春随着周大伯一行入了祠堂里。里边明灯照亮,烛火摇曳,正对着的便是历代先祖之排位,从周家祖先,往下是诸位先祖、周家族人,而落在最后的排位,赫然写着周秉的名讳。
喜春随着跪拜,烧了香磕了头,待仪走完,有人捧了族谱来,由周大伯亲自把喜春的名儿加了上去。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喜春心里仿若尘埃落定一般。
仪走完后,便是供奉了,女眷们也可入内烧香点烛烧纸钱了,喜春同周嘉三兄弟给周秉准备的香烛钱纸也送了来,另还有一篇祭文,一个貌美的纸丫头放在一侧,半人高的香烛一从匣子里一拿出来,顿时满堂的目光都看了来。
周嘉挺挺胸。
他给大哥准备了最好的!
正要烧,突然外边一阵儿吵闹传来,声音越来越大,闹得祠堂都侧目,老太太板着脸,“去看看谁不懂事,这是什么时辰,怎的大声喧哗的!”
话刚落,便见一群身着衙门差服的衙门闯了进来,后边还跟着拦着不让进的周家下人们。
衙役们一进祠堂,见祭祀场面,便心知不好,连着往后退了退,抬手做了礼:“抱歉,差事紧急,得罪之处还请老夫人谅解。”
衙门的官差上门,老太太也不好说什么,只不大高兴着脸:“不知几位差爷登门儿有何事?”
为首的衙役四处看了看,沉声问着:“不知谁是周夫人宁氏?”
周家只喜春一个姓宁的,一听宁氏,喜春心头都是一咯噔。她站了出来:“官爷,我便姓宁,不知差爷寻我何事?”
官差道:“可是周秉周公子的夫人?”
喜春点头。
官差一本正经:“周夫人,我们府衙近日破获了一起大案,查获了一桩从关外躲避商税的团伙,在其中发现了几名受害者,并成功解救了出来,其中一人姓周,便是周秉周公子,周夫人既然是周公子的夫人,便由周夫人现在去衙门里认领吧。”
???
啥?
☆、第 37 章
顺天府衙是平日里府尹处理公务的地方, 这公务包括京中的日常事务和京中治安,也负责辖区百姓教化、科举等事务,寻常百姓家中若有官司吵闹也可寻府衙做主判定。
早前有一伙自关外而来的胡人为躲避商税, 团伙中带着几位关内百姓, 以他们的路引充作是普通往来,大晋重商,对商税自是审查极为严格, 律法早有严明,无论是关外族人亦或是大晋子民,若是从商自关内外进出, 皆要支付商税, 若是商户,则会在税上多加上一分。
衙役引着喜春往狱中走, 同她说起这一回破获大案的经过。
“这伙人很是奸诈, 已经利用此种方法躲避了数万银两, 也亏得他们不知道周公子的身份, 竟拿了周公子的路引, 关中觉得不对劲, 便上报了来,正到处寻呢, 不料他们一行到了盛京里。”
盛京城住着的关外族人不少, 甚至在平沙坊里住的都是各族外人,关中上报后,各州府都得了消息, 便不时警惕起来,正逢年节至,他们府衙平日里都是处着一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急需要一个引子来给自己添点面儿,是以,越到年关,衙役们不自觉就紧绷起来,正巧就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说来这回能破这大案,得了上边的嘉奖,周公子可谓帮了大忙了。那关中商司与周公子打过不知多少回往来,如何不知周家名号,这团伙要是拿普通人的路引许还不好查,但周公子可是挂了名儿的东家,拿他的路引来躲避商税,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若非如此,也不能这般快的下定他们是躲避关税之人。”
狱中黑梭梭的,还带着一股常年不见天日的霉味儿,璧上挂着火把,隐约能看个大概,过了长长的通道,衙役做了个请的手势,带着他们左走,继续说道。
“这回也是,这些人本就被我们府衙的衙差们发现了一些端倪,倒是也警觉,没等我们组织好人手呢,人就人去楼空了,若非不是周公子故意露出痕迹叫我们发现,险些叫他们给逃了去。”
说着便到了一间被木头锁住围拢的牢狱,那衙差取了腰间的钥匙开了门儿,带他们进去,声音没先前那般口若悬河了,倒是叹了口气。
“不过周公子被人给下了药,他身上本就有伤,怕是得养上好些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