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无良_分卷阅读_491
这么拖延回城,大约是在寻思回去后怎么跟老婆交底比较好吧。
而武梁这边,才是主戏场。
因为他们都有些拿不准太后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会允许武梁的肚子和她的肚子并存呢,还是不肯容留呢?是趁着嬷嬷这次进府一举搞定肚子呢,还是再另待什么时机呢。
他们分析的结果,都比较倾向于申嬷嬷既然先留在府里而不和程向腾同走,肯定是要趁机搞些花样的,要不然她没必要留下。什么照看武梁,太后对武梁若有这样的体贴亲近,他们也不用在这儿费心思了。
至于申嬷嬷会祭出什么手段,那可真猜不透了,只能武梁见机行事了。
反正这一次,一定要把肚子的问题解决了。装怀孕也很辛苦的好不好,武梁缩在院里足不出户——不是户,是他们的院门儿,都快要生出不见天日的感觉了。
所以申嬷嬷上门这么快,武梁真是有些小欢欣的,怀孕终结者啊,她最喜欢了。
她摆出一副“宫里出来的,肯定就是最好的”的信任崇拜态度,对申嬷嬷十分言听计从,甚至让自己的丫头都靠边站了。
只是,申嬷嬷显然也十分小心,但凡茶水点心吃食什么的,她都不沾手,只口头进行些营养均衡食物搭配的指导工作。
武梁留心观察,没发现申嬷嬷有什么要对她不利的迹象,忍不住还有些小失望。直到第二天中午,她彻底有些存不住气了。
程向腾就要回来了,等他回来,自然是带着太后的指令或者说请求回来的。到时候她这一胎就必须一怀到底,不管肚里有没有真货。她要赶在他回府前,把肚子料理掉,并把滑胎的消息传出去才好。
所以等到第二天中午,还没见申嬷嬷有什么异常举动,武梁便决定自己动手了。
着人去请唐大夫人,说之前侯爷在家,还时常宽解她些,这两天侯爷也不在,她又不能见旁人,真是烦闷得很。请唐大夫人过府来说说话。
而她自己,一向是不习惯睡觉时有人在侧的,所以这次也一样,遣开所有人自己午睡,却趁机把梳头的桂花油,湿湿的浸了鞋底。
然后等她午睡醒来,她要让申嬷嬷给她梳次头,宫里的梳法嘛,肯定时尚时尚最时尚,等梳完再去散个步。到时候行走时脚下打滑倒地见红随后宣布胎儿不保,一溜的顺。
至于申嬷嬷,既然她没动手,她也不想陷害她。到时候事发,她可以承认是自己走路不小心,不关旁人的事。
只是身边丫头们一个照应不周的罪过,怕是不容易洗脱的。万一老夫人或者太后那边定要罚人泄火,那对不起,又是梳头啊又是桂花油啊,就得靠申嬷嬷分散火力了。
毕竟申嬷嬷是太后遣来的,就算惹上嫌疑,老夫人也得给太后面子,不会大发作她。至于太后,既然身怀有孕这样的事儿都让这位嬷嬷知情,定然是心腹来的,一般二般,不至于舍得为难她。
这么自我安慰,还是总觉得对不住人家,睡都不能安稳。结果不等她去表演摔跤,午睡起来,申嬷嬷就端着一碗黑呼呼的药汤过来了,说是太后亲赏的贵重方子,她亲自看着熬制了,给武梁喝来补身子的。
太后的方子……武梁简直感激涕零。直接一杆落到太后头上,真真正是她想要的啊。
武梁看着那药碗,问申嬷嬷,“嬷嬷昨儿个就到了,却为何藏着这好东西不说,到现在才拿出来呢?”
申嬷嬷眼神飘忽一转,轻轻扫过她的腹部,很快绽出个得体的笑来,道:“夫人有所不知,这大夫开任何方子都是有讲究的,越是贵重,越是讲究的多些。
象是这身体不对了,饮食不对了,甚至时辰不对了,心情不对了,都于药效有影响。尤其是饮食,严重的还有可能相冲相克。
奴婢昨天没有急着把方子拿出来,原是按着太后娘娘的吩咐来的。既然要在府里呆上两日,奴婢自然是要先观察一下夫人的身体和饮食等状况,看看有没有与方子相冲突的地方。”
武梁点头,“申嬷嬷真是再细心没有了。”一扬脖子就干了。
很好,又一个理由,食物相冲相克。不是她也是她了。
唐大夫人午饭前接到信儿,就约摸着时间,在孕妇该午睡醒来的时辰上门来。
谁知屁股都没坐热,武梁忽然就捂着肚子嘶声的叫喊起来,“哎哟肚子,我的肚子怎么这么痛啊,哎呦痛死我了……”
把唐大夫人吓得直想跳起来。怎么这么倒霉,好好的来释疑的,话都没说到正题上,怎么倒又摊上事儿了?
申嬷嬷显然比她更受惊,直接愣在了那里。寻思着怎么能这么快呢?难道她用药过量了?可是她记得真真的她并没有啊,为何变成了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
她们发愣,武梁没有。脸痛得变了形,却深呼吸几口就紧抓住唐大夫人的手,条理清晰语气急促地交待:“姐姐,我难受得厉害!侯爷不在,你得帮我!求你帮我,我以后定然谢你。”
“你帮我请大夫,我以前在外头行走,认识一个不错的老大夫,你帮我着人去请他来。我们府里住的这位我怕不靠谱,他明明一早诊脉还说我一切安好的,可是我现在痛成这样叫安好?姐姐,你帮我请我认识的大夫来。”
“另外,我也担心会不会是有人故意使坏。我带进来的人不多,两个陪嫁丫头没经过这种事儿。而身边其他人,不,整个程府的人,我都还不了解不熟悉,我不要用她们。
姐姐你帮我叫人,去找桐花来,我以前生熙哥时候,就是桐花在身边的。噢,还有去成兮酒楼,叫我的丫头芦花来。我要我的芦花……”
唐大夫人很有些临危受命的急迫感,再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并且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大夫也好丫头也好,打发人赶紧去叫就行了。
她端起架子做着安排,先招呼自己的人出府去请大夫、找桐花、找芦花;然后又支派武梁自己的丫头快些往程老夫人那里送信儿,请程老夫人过来坐镇;又让人去请住在府里的大夫,无论如何还是得让大夫诊看一下给个说法;然后又安排人去给程向腾送信儿……
又问武梁,侯爷肯定有相熟的太医,他们唐家也有,用不用一同请来,到时大家一起会诊?
申嬷嬷很快回过神来,怕事情闹得太张扬,紧着想要拦。但她一个嬷嬷,宫中来的又怎样,能拦得住侯夫人的吩咐,还是拦得住国公世子夫人的行事?
申嬷嬷尴尬的笑着解释,“咱们夫人既然有信得过的大夫,悄悄请来诊治也就是了。奴婢是想着,劳师动众的叫来许多人,惊动了外间那些碎嘴的,难免又是说东道西的。”一边说一边搀住武梁,想要对她做些简单检查。
这话也不算错,这阵子外间传武梁的闲话不少,唐大夫人不就是因着这事儿来的嘛。
唐大夫人于是看向武梁,心里却并不以为然。这位要是个介意流言的人,能安然活到现在么?
武梁痛得坐不直腰,却对申嬷嬷冷喝,“嬷嬷又不会治病,不用再靠近我!”那种不信任溢于言表,和之前衣食行坐对她言听计从判若两人。
又交待,“所有人都听唐夫人安排。”意思你申嬷嬷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先闭嘴了。
申嬷嬷想辩又无从辩起,只好默立一旁不再言语。武梁招手叫红茶绿茶近前来,搀扶着她就近躺到了旁边榻上。
宽袖遮掩下,手指悄悄戳破了袖中血袋。
顺指尖儿而下的血滴洇红了一大片腿间裙衣。
红茶绿茶的惊呼声中,大家都看到那大片的血迹。谁都看得出来,这胎只怕是保不住了。
束手无策间,武梁慌乱地看向不远不近站着的申嬷嬷,“怎么会出血呢?嬷嬷你会止血吗?嬷嬷你什么都懂,你也懂保胎的对吧?你来,你快来帮我止住血,你来帮我保住胎。申嬷嬷求你了,我刚才态度不好你不要生我气啊,你快帮帮我啊,帮我保住我的孩子好不好?你倒是说话呀!”
申嬷嬷连武梁身边都不敢靠近了,站在红茶身后,无力地安慰道:“大夫就快来了,夫人再忍忍,大夫就快来了呢。”
这种话能安慰到武梁吗?她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呵”了一声,道:“好吧,保不住是吧?”然后便一动不动躺着,不再言语也不让旁人动她,默默忍痛忍悲听天由命的样子。丫头们要替她擦拭身体更换衣裙,她都不让碰她。
唐大夫人一看要糟,但这种情况她还真没有办法,碰不得动不得,什么都做不得,连喂口热水都担心会不会让血流得更快了。只能一遍遍的催大夫,外间的请着来不及,府里的要让他跑步过来。
她是因着外间的流言来的,自然早就联想到流言上头去了。看这样子,恐怕是太后那厢听信了流言不准她生吧?
而武梁这边,才是主戏场。
因为他们都有些拿不准太后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会允许武梁的肚子和她的肚子并存呢,还是不肯容留呢?是趁着嬷嬷这次进府一举搞定肚子呢,还是再另待什么时机呢。
他们分析的结果,都比较倾向于申嬷嬷既然先留在府里而不和程向腾同走,肯定是要趁机搞些花样的,要不然她没必要留下。什么照看武梁,太后对武梁若有这样的体贴亲近,他们也不用在这儿费心思了。
至于申嬷嬷会祭出什么手段,那可真猜不透了,只能武梁见机行事了。
反正这一次,一定要把肚子的问题解决了。装怀孕也很辛苦的好不好,武梁缩在院里足不出户——不是户,是他们的院门儿,都快要生出不见天日的感觉了。
所以申嬷嬷上门这么快,武梁真是有些小欢欣的,怀孕终结者啊,她最喜欢了。
她摆出一副“宫里出来的,肯定就是最好的”的信任崇拜态度,对申嬷嬷十分言听计从,甚至让自己的丫头都靠边站了。
只是,申嬷嬷显然也十分小心,但凡茶水点心吃食什么的,她都不沾手,只口头进行些营养均衡食物搭配的指导工作。
武梁留心观察,没发现申嬷嬷有什么要对她不利的迹象,忍不住还有些小失望。直到第二天中午,她彻底有些存不住气了。
程向腾就要回来了,等他回来,自然是带着太后的指令或者说请求回来的。到时候她这一胎就必须一怀到底,不管肚里有没有真货。她要赶在他回府前,把肚子料理掉,并把滑胎的消息传出去才好。
所以等到第二天中午,还没见申嬷嬷有什么异常举动,武梁便决定自己动手了。
着人去请唐大夫人,说之前侯爷在家,还时常宽解她些,这两天侯爷也不在,她又不能见旁人,真是烦闷得很。请唐大夫人过府来说说话。
而她自己,一向是不习惯睡觉时有人在侧的,所以这次也一样,遣开所有人自己午睡,却趁机把梳头的桂花油,湿湿的浸了鞋底。
然后等她午睡醒来,她要让申嬷嬷给她梳次头,宫里的梳法嘛,肯定时尚时尚最时尚,等梳完再去散个步。到时候行走时脚下打滑倒地见红随后宣布胎儿不保,一溜的顺。
至于申嬷嬷,既然她没动手,她也不想陷害她。到时候事发,她可以承认是自己走路不小心,不关旁人的事。
只是身边丫头们一个照应不周的罪过,怕是不容易洗脱的。万一老夫人或者太后那边定要罚人泄火,那对不起,又是梳头啊又是桂花油啊,就得靠申嬷嬷分散火力了。
毕竟申嬷嬷是太后遣来的,就算惹上嫌疑,老夫人也得给太后面子,不会大发作她。至于太后,既然身怀有孕这样的事儿都让这位嬷嬷知情,定然是心腹来的,一般二般,不至于舍得为难她。
这么自我安慰,还是总觉得对不住人家,睡都不能安稳。结果不等她去表演摔跤,午睡起来,申嬷嬷就端着一碗黑呼呼的药汤过来了,说是太后亲赏的贵重方子,她亲自看着熬制了,给武梁喝来补身子的。
太后的方子……武梁简直感激涕零。直接一杆落到太后头上,真真正是她想要的啊。
武梁看着那药碗,问申嬷嬷,“嬷嬷昨儿个就到了,却为何藏着这好东西不说,到现在才拿出来呢?”
申嬷嬷眼神飘忽一转,轻轻扫过她的腹部,很快绽出个得体的笑来,道:“夫人有所不知,这大夫开任何方子都是有讲究的,越是贵重,越是讲究的多些。
象是这身体不对了,饮食不对了,甚至时辰不对了,心情不对了,都于药效有影响。尤其是饮食,严重的还有可能相冲相克。
奴婢昨天没有急着把方子拿出来,原是按着太后娘娘的吩咐来的。既然要在府里呆上两日,奴婢自然是要先观察一下夫人的身体和饮食等状况,看看有没有与方子相冲突的地方。”
武梁点头,“申嬷嬷真是再细心没有了。”一扬脖子就干了。
很好,又一个理由,食物相冲相克。不是她也是她了。
唐大夫人午饭前接到信儿,就约摸着时间,在孕妇该午睡醒来的时辰上门来。
谁知屁股都没坐热,武梁忽然就捂着肚子嘶声的叫喊起来,“哎哟肚子,我的肚子怎么这么痛啊,哎呦痛死我了……”
把唐大夫人吓得直想跳起来。怎么这么倒霉,好好的来释疑的,话都没说到正题上,怎么倒又摊上事儿了?
申嬷嬷显然比她更受惊,直接愣在了那里。寻思着怎么能这么快呢?难道她用药过量了?可是她记得真真的她并没有啊,为何变成了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
她们发愣,武梁没有。脸痛得变了形,却深呼吸几口就紧抓住唐大夫人的手,条理清晰语气急促地交待:“姐姐,我难受得厉害!侯爷不在,你得帮我!求你帮我,我以后定然谢你。”
“你帮我请大夫,我以前在外头行走,认识一个不错的老大夫,你帮我着人去请他来。我们府里住的这位我怕不靠谱,他明明一早诊脉还说我一切安好的,可是我现在痛成这样叫安好?姐姐,你帮我请我认识的大夫来。”
“另外,我也担心会不会是有人故意使坏。我带进来的人不多,两个陪嫁丫头没经过这种事儿。而身边其他人,不,整个程府的人,我都还不了解不熟悉,我不要用她们。
姐姐你帮我叫人,去找桐花来,我以前生熙哥时候,就是桐花在身边的。噢,还有去成兮酒楼,叫我的丫头芦花来。我要我的芦花……”
唐大夫人很有些临危受命的急迫感,再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并且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大夫也好丫头也好,打发人赶紧去叫就行了。
她端起架子做着安排,先招呼自己的人出府去请大夫、找桐花、找芦花;然后又支派武梁自己的丫头快些往程老夫人那里送信儿,请程老夫人过来坐镇;又让人去请住在府里的大夫,无论如何还是得让大夫诊看一下给个说法;然后又安排人去给程向腾送信儿……
又问武梁,侯爷肯定有相熟的太医,他们唐家也有,用不用一同请来,到时大家一起会诊?
申嬷嬷很快回过神来,怕事情闹得太张扬,紧着想要拦。但她一个嬷嬷,宫中来的又怎样,能拦得住侯夫人的吩咐,还是拦得住国公世子夫人的行事?
申嬷嬷尴尬的笑着解释,“咱们夫人既然有信得过的大夫,悄悄请来诊治也就是了。奴婢是想着,劳师动众的叫来许多人,惊动了外间那些碎嘴的,难免又是说东道西的。”一边说一边搀住武梁,想要对她做些简单检查。
这话也不算错,这阵子外间传武梁的闲话不少,唐大夫人不就是因着这事儿来的嘛。
唐大夫人于是看向武梁,心里却并不以为然。这位要是个介意流言的人,能安然活到现在么?
武梁痛得坐不直腰,却对申嬷嬷冷喝,“嬷嬷又不会治病,不用再靠近我!”那种不信任溢于言表,和之前衣食行坐对她言听计从判若两人。
又交待,“所有人都听唐夫人安排。”意思你申嬷嬷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先闭嘴了。
申嬷嬷想辩又无从辩起,只好默立一旁不再言语。武梁招手叫红茶绿茶近前来,搀扶着她就近躺到了旁边榻上。
宽袖遮掩下,手指悄悄戳破了袖中血袋。
顺指尖儿而下的血滴洇红了一大片腿间裙衣。
红茶绿茶的惊呼声中,大家都看到那大片的血迹。谁都看得出来,这胎只怕是保不住了。
束手无策间,武梁慌乱地看向不远不近站着的申嬷嬷,“怎么会出血呢?嬷嬷你会止血吗?嬷嬷你什么都懂,你也懂保胎的对吧?你来,你快来帮我止住血,你来帮我保住胎。申嬷嬷求你了,我刚才态度不好你不要生我气啊,你快帮帮我啊,帮我保住我的孩子好不好?你倒是说话呀!”
申嬷嬷连武梁身边都不敢靠近了,站在红茶身后,无力地安慰道:“大夫就快来了,夫人再忍忍,大夫就快来了呢。”
这种话能安慰到武梁吗?她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呵”了一声,道:“好吧,保不住是吧?”然后便一动不动躺着,不再言语也不让旁人动她,默默忍痛忍悲听天由命的样子。丫头们要替她擦拭身体更换衣裙,她都不让碰她。
唐大夫人一看要糟,但这种情况她还真没有办法,碰不得动不得,什么都做不得,连喂口热水都担心会不会让血流得更快了。只能一遍遍的催大夫,外间的请着来不及,府里的要让他跑步过来。
她是因着外间的流言来的,自然早就联想到流言上头去了。看这样子,恐怕是太后那厢听信了流言不准她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