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_分卷阅读_111
第34章
席间气氛十分好,也就是碍于下午还有行程,用餐也比较快。
吃饱喝足后,莫教授对周锦渊一招手,“小周,我问问,你有没有参加什么学术团体?”
周锦渊一摇头,他家世代都是在乡野里行医,以前都没有执业医师证这个东西呢,他还是他家第一个进了医院的吧,更别说这个团体那个会的了。
莫教授阅人无数,他耳闻过周锦渊诊口噤之案,又看了周锦渊用小青龙汤,对周锦渊的水平就已经有数了。
他是海洲中医协会的大佬,向来也不遗余力提携后进,“那我看,你加入我们海洲的中医协会吧,以后也有个平台,多多交流!”
“啊?我资历还不够吧?而且我是瀛洲人!”周锦渊虽机灵,但没接触过也就摸不太清里头的门道。
“对优秀人才当然可以破格。”院领导一喜,在旁边插了一句。
有莫教授引荐,这肯定是没跑的,别看周锦渊职称低,却有过硬的专长。
要是再进了有莫教授坐镇的、含金量颇高的海洲省中医协会,那说不定以后挂个专家的名头也不过啊——虽说一般都主任医师以上才会被称为专家。
“就是,而且小周你从小学医,实际经验不比一些职称更高的医生少。也算是个少年老中医了,对吧?”谢敏也跟着半开玩笑地道。
莫教授更是说:“是瀛洲的怎么了,你现在是在海洲工作,那我更要在你老家的协会把你吸纳之前,为海洲招揽你了!”
这籍贯还真不是问题,周锦渊现在就在海洲行医。
他一琢磨,自己多半要在海洲开诊所,就是以后回瀛洲常住,也和海洲分不开干系。再者说,也正是因为诊所,有个这样的名头更好。
思及此,周锦渊也就不推脱了,以茶带酒敬了莫教授一杯,“多谢前辈照拂。”
这就算差不多定下来了。
……
下午时分,头一节就到周锦渊主讲的时候了。
相当一部分人其实有些兴趣缺缺。
周锦渊出名在前,被莫教授赞誉在后,本来是叫人刮目相看的。可惜后来被点名考较,退缩不前,倒让人觉得年轻人还是靠不住。
又不是人人都和他们一桌用餐,知道那一剂小青龙汤背后的故事。
周锦渊好像没感觉到下面的浮躁,调好了PPT,才开口:“首先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和各位前辈分享我的一点行医心得,这次希望通过我的自拟方和一些病案解读,表达一些我个人行医的看法,以供诸位参详。有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他开场说得是十分谦逊的,但PPT一滑动,方剂和病案文字放出来,下头就慢慢安静了。
在安静之后,则是又有点嘈杂,因为周锦渊这些病案里的患者,基本都是一剂痊愈,至多不过三剂。
周锦渊的病案写得相当详细,在场都是内行,一眼看过去,病情变化、诊疗经过等都不像捏造的。就是仿佛平平无奇地写出医者如何辨证,让众人有些吃惊。
治疗经过全都如此干净利落,疗效奇佳,还不是一例,是许多例,即便在以疗效快见长的经方派中,也算得上令人瞩目了。
这些不了解周锦渊业绩的同行,都不禁讨论了起来,这病案也太夸张了——
“经方家最著名的,便是见效快,效如桴鼓,所以我选的也都是见效快的病案。所用的,全都是这一道方子。
“我个人拟方的思路是,要让这方子能够广为使用,甚至是流传下去,必须注重抓主症,而且不能超过三个。临床之时,也无需过于纠结病名,辨证,辨证,辨清楚证,就能论治了!”
证、症、病都是不同的概念,比如感冒是一种“病”,它分为不同的“证候”,有风寒有风热有气虚,分别又会出现恶寒、发热、气短等“症状”。
周锦渊说的主症,就是症状了。
他的话言简意赅,叫刚才还有些疑惑那病案的同行眼前一亮,开始静下心,慢慢听他解释了。
接着,周锦渊又从此延伸开,将自己这方子是如何抓主症,在临床中,又是如何辨识主症,还联系到了经方的应用,触类旁通。
“最后,还有几句和主题无关的话想说。很多前辈应该知道,我是一名道医,没错,我不但是,还会在行医中应用祝由术。
“祝由术是古代医者借鬼神之名的疗法,精髓其实在于移精变气,改变患者的心态、精神,我想这没什么不可用的。”
周锦渊环视一周,说道:“相信大家也认可,医道同源。病者,从广,从丙。丙即火,对应心。故此,治病应当疾、心同治!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再给大家说一说我理解的祝由术!”
席间气氛十分好,也就是碍于下午还有行程,用餐也比较快。
吃饱喝足后,莫教授对周锦渊一招手,“小周,我问问,你有没有参加什么学术团体?”
周锦渊一摇头,他家世代都是在乡野里行医,以前都没有执业医师证这个东西呢,他还是他家第一个进了医院的吧,更别说这个团体那个会的了。
莫教授阅人无数,他耳闻过周锦渊诊口噤之案,又看了周锦渊用小青龙汤,对周锦渊的水平就已经有数了。
他是海洲中医协会的大佬,向来也不遗余力提携后进,“那我看,你加入我们海洲的中医协会吧,以后也有个平台,多多交流!”
“啊?我资历还不够吧?而且我是瀛洲人!”周锦渊虽机灵,但没接触过也就摸不太清里头的门道。
“对优秀人才当然可以破格。”院领导一喜,在旁边插了一句。
有莫教授引荐,这肯定是没跑的,别看周锦渊职称低,却有过硬的专长。
要是再进了有莫教授坐镇的、含金量颇高的海洲省中医协会,那说不定以后挂个专家的名头也不过啊——虽说一般都主任医师以上才会被称为专家。
“就是,而且小周你从小学医,实际经验不比一些职称更高的医生少。也算是个少年老中医了,对吧?”谢敏也跟着半开玩笑地道。
莫教授更是说:“是瀛洲的怎么了,你现在是在海洲工作,那我更要在你老家的协会把你吸纳之前,为海洲招揽你了!”
这籍贯还真不是问题,周锦渊现在就在海洲行医。
他一琢磨,自己多半要在海洲开诊所,就是以后回瀛洲常住,也和海洲分不开干系。再者说,也正是因为诊所,有个这样的名头更好。
思及此,周锦渊也就不推脱了,以茶带酒敬了莫教授一杯,“多谢前辈照拂。”
这就算差不多定下来了。
……
下午时分,头一节就到周锦渊主讲的时候了。
相当一部分人其实有些兴趣缺缺。
周锦渊出名在前,被莫教授赞誉在后,本来是叫人刮目相看的。可惜后来被点名考较,退缩不前,倒让人觉得年轻人还是靠不住。
又不是人人都和他们一桌用餐,知道那一剂小青龙汤背后的故事。
周锦渊好像没感觉到下面的浮躁,调好了PPT,才开口:“首先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和各位前辈分享我的一点行医心得,这次希望通过我的自拟方和一些病案解读,表达一些我个人行医的看法,以供诸位参详。有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他开场说得是十分谦逊的,但PPT一滑动,方剂和病案文字放出来,下头就慢慢安静了。
在安静之后,则是又有点嘈杂,因为周锦渊这些病案里的患者,基本都是一剂痊愈,至多不过三剂。
周锦渊的病案写得相当详细,在场都是内行,一眼看过去,病情变化、诊疗经过等都不像捏造的。就是仿佛平平无奇地写出医者如何辨证,让众人有些吃惊。
治疗经过全都如此干净利落,疗效奇佳,还不是一例,是许多例,即便在以疗效快见长的经方派中,也算得上令人瞩目了。
这些不了解周锦渊业绩的同行,都不禁讨论了起来,这病案也太夸张了——
“经方家最著名的,便是见效快,效如桴鼓,所以我选的也都是见效快的病案。所用的,全都是这一道方子。
“我个人拟方的思路是,要让这方子能够广为使用,甚至是流传下去,必须注重抓主症,而且不能超过三个。临床之时,也无需过于纠结病名,辨证,辨证,辨清楚证,就能论治了!”
证、症、病都是不同的概念,比如感冒是一种“病”,它分为不同的“证候”,有风寒有风热有气虚,分别又会出现恶寒、发热、气短等“症状”。
周锦渊说的主症,就是症状了。
他的话言简意赅,叫刚才还有些疑惑那病案的同行眼前一亮,开始静下心,慢慢听他解释了。
接着,周锦渊又从此延伸开,将自己这方子是如何抓主症,在临床中,又是如何辨识主症,还联系到了经方的应用,触类旁通。
“最后,还有几句和主题无关的话想说。很多前辈应该知道,我是一名道医,没错,我不但是,还会在行医中应用祝由术。
“祝由术是古代医者借鬼神之名的疗法,精髓其实在于移精变气,改变患者的心态、精神,我想这没什么不可用的。”
周锦渊环视一周,说道:“相信大家也认可,医道同源。病者,从广,从丙。丙即火,对应心。故此,治病应当疾、心同治!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再给大家说一说我理解的祝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