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1
此次天子分兵六路, 自然不可能六路同时迎击, 无人驻守,而是错开时间, 分人防守。因为此时是匈奴侵犯的时节, 老将大多先驻守在防地,以免给了匈奴可乘之机。
李广程不识及公孙贺都驻守防地,而年轻一代的将领则先行出击。
若是都出去迎击匈奴,结果反而被匈奴把自己家门给捅了, 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兵者,保家卫国, 首先图谋护住自己,才是再迎击敌人。
除去首次各路将领齐聚商讨之后, 迎击的一路就由就近的一路将领协助防守, 而卫青所出的上谷,距离他最近的一路则是驻守雁门的太守李广。
卫青其实比李广知道张次公做了什么早不了多少。
他们伏击匈奴成功之后, 一路由卫青带领,奇袭匈奴人的祭天之处龙城;一路则由张次公领着,去袭击匈奴驻守薄弱的马场。
匈奴人踩在汉室头上近百年,连高祖刘邦都是匈奴的手下败将, 吕雉一代开国皇后,都匈奴单于求娶,都自愧年老体衰, 不能服侍单于, 匈奴人何以不轻视乃至蔑视汉室?
卫青跟张次公在伏击得手后, 立即便去攻打下一个目标,还是匈奴根本没想过汉室会攻击的地方。
边地地域辽阔,卫青跟张次公约定汇合的地方便直接定在了上谷,而非再另行择定一地。
上谷乃是他们驻守之地,有他们的防守士卒跟屋舍,还有充足的粮草药材,自是最好的修整之地。
待到张次公带着千匹战马及缴获的粮草,回到了上谷之时,卫青看着他们一路人的缴获本极为振奋,待瞧见了他们割下的匈奴人首级之时,竟然不敢相信,张次公这一路,竟然连妇人孩童老者都斩杀了。
妇孺都杀,何以为人?
卫青根本来不及向张次公发难,就被闻讯而来,恰巧巡防到此的李广瞧见,紧接着便是当众的责难。
李广为雁门太守多年,巡视边防本是他分内的职责所在。待卫青这一路归来后,上谷雁门屯兵足够,有将领防守,李广再从雁门出击。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张次公一个初次上战场的黄毛小子,为了战功,竟然连妇孺都不放过,还把头颅带了回来,他几乎是目眦欲裂地指着张次公,“这个老者足有六旬之年,已经是等死的年纪,你们竟然也斩杀了!这个小童瞧着不过才八-九岁,这个年纪的孩子知道什么,你们就一刀下去?这个妇人身怀有孕!你们自己没有孩子,没有妇人,没有父母吗?竟然做出此等灭绝人伦之事,妄为人哉!”
“李将军此言,俺可不认!”张次公当过强盗的人,手下没有人命,没有杀过无辜之人,说出去只怕鬼都不信。
他一脸的气愤,“将军,你道俺们为啥杀了这些人?因为这些匈奴人,八-九岁的孩子,六十岁的老者,有了身孕的妇人,都拿起刀,举起剑,提起弓,来杀俺们!他们能杀俺们,俺们杀不得他们吗?”
谁人不知,匈奴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能骑马射箭,个个都能打仗,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地方。
他们以往从来没有真正打进去匈奴人所住的地方,从来不知道面对举起刀来砍你的小孩子妇人该怎么做。
但是你发着愣,狠不下心的时候,这些妇人孩子老人已经手起刀落,你的袍泽已经死在伤在他们手上,你立即就会知道该怎么做。
还击!
他们是一群豺狼,无论男子女子,无论多大年纪。你跟一群豺狼讲道理,讲人性,豺狼只会张开大嘴,狠狠向你咬过来。
跟着张次公回来,身上还有伤口还流着血的士卒闻言也义愤填膺。
“将军,他们再小的孩子也会往我们身上扔石头,老人也拿着砍刀砍我们。”
“我同村的富贵就是因为看见一个孩子差点被马踩了,就被那个孩子捅死了。”
“呜呜……..将军,我被一个老人家砸破了头,我会不会死啊……..”
“哭什么哭,多大岁数了!回到上谷了,有医有药的,死个屁!”
“为啥他们能杀我们,我们杀不得他们?”
“李将军,你没瞧见这些匈奴人有多彪悍,你要我们放过他们,他们会放过我们吗?”
………
李广不妨自己本打算当众给卫青张次公难堪,却被众将士诘难,脸色更加黑沉,“你们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拿着这群妇孺的头颅去表功,你们拿得出手吗?”
“杀敌表功,天经地义。这些都是匈奴人,都是杀了俺们兄弟的敌人,有啥拿不出手的?李将军,就算到了陛下面前,俺也是这句话。”张次公一副混不吝的模样,埂着脖子,活脱脱一坨滚刀肉。
紧皱着眉头的卫青握紧了拳头,蓦地开口,“李将军,张次公乃是末将手下裨将,赏罚自有末将管束。他有功,末将为他请功;他有过,末将自当责罚,也领下一份管教不严之罪。”
众口一词,言之凿凿,随着张次公归来的众人身上也多带着伤口,还有死去士卒的尸身。卫青即便再不忍心对妇孺下杀手,他是张次公他们的主将,张次公一行人若是有罪,卫青即便不知道,也要担一个御下不严之罪,届时定然要被连坐。
不知内情的人可不会管你卫青知不知道,有没有命令张次公斩杀平民妇孺,他们只知道,张次公他们是在卫青治下,他们做的一切事情,卫青都有责任管束。
屠戮这么多平民之事,在汉室立朝以来,几乎是骇人听闻。即便那些是匈奴人,但他们都不曾上过战场,是妇孺啊。
他们即便攻击过汉军,降服他们也就罢了,如何就要斩尽杀绝,不留一丝余地?
张次公也在一旁叫嚷,“李将军,但凡你遇见这些拿着刀冲过来的妇孺,你难道也是引颈就戮吗?”
“你不能降服他们吗?何至于一定要杀了他们?”
李广气得青筋都爆了起来,“匈奴人残杀掳掠我们的妇人孩子,我们也杀回去,那我们跟那些灭绝人性的匈奴人又有何异?”
“无论如何,该如何处置末将跟张校尉,自有陛下做主”卫青沉声朝李广拱手,“如今正是战时,末将手下的士卒多有伤病,还有后事料理。末将跟张校尉的处置,陛下圣断。李将军若有话要说,不妨上书陛下,末将等先告辞了。”
李广铁青着脸看着卫青领着一众人扬长而去,脸色难看得可怕,转身上马,领着自己的人便掉头离开。
他接下来就要从雁门出击,届时有了战功,看这些靠杀老弱妇孺的小儿,拿什么脸面来硬气。
比李广面色好看不到哪里去的卫青在安顿好伤员内务后,将张次公唤到自己的屋子,拎着张次公的衣服领子就欺身上去,劈头怒吼,“谁让你们这么做的!张次公,你这是要造反!”
汉室立朝七十三年,从来没有取得过千人以上的战争,赢过匈奴的战绩,可是更没有屠戮平民的先例。
即便那是匈奴的平民,也不是上了战场的士卒。即便这些老弱妇孺真得举起了刀,伤了汉军,那又怎么样?
卫青心中的怒气几乎要冲破天际,“你知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后果?朝中那些文臣的嘴皮子能把你们说死!你们家翁主开了泾渭学宫,里面有些什么人你不知道吗?全天下有多少人说仁义,他们光是用嘴,用笔就能把你拍死!”
华夏传承仁义之道久矣,儒家之所以在春秋战国能够成为一时显学,契合了华夏之传统,就是人们能够接受的根源所在。
何谓仁义,仁义礼知,人道具矣,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
没有仁义之人,不能称之为人。
尽管早在春秋时候,就有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是此时国家民族,姓氏都并未那么清楚明白,诸侯国的人随时可以去汉室朝廷为官,而被天子推崇的董仲舒还能去诸侯国为国相。
这就是说,华夏大多数人的仁义,是包括所有人,包括匈奴人的。
中原数不清的儒生文人会说,你们毫无仁义之心,不愧为武夫。今日能够向匈奴妇孺举起屠刀,明日是否就要向着汉室子民?
这群满脑子礼义廉耻的书生,从未上过战场的平民百姓,在没有见识到匈奴的全民为兵之前,只会相信他们自己看见的,只会秉持他们的仁义之道。
你指望一个自小被灌输这些仁义的人,去支持理解屠戮妇孺,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来得干脆。
他们可以一头撞死在承明殿,也要将张次公,将张次公的主将卫青斩杀。
古往今来,被文官的一张嘴,被书生的一支笔害死的人,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不少。
最令人担忧的是,陛下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
陛下究竟是会力排众议,赞同他们的做法,还是顺水推舟,将他们治罪?
想到这里,卫青红着眼睛问张次公,“你这么做,是得了皇后的吩咐?”
张次公讨好地笑笑,“将军,将军,先把末将放下来吧。末将都这么大人了,这样多不好看啊。”
卫青也知道现在冲着张次公发脾气,哪怕是杀了他也无济于事。
事情已经做下,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张次公拖下了水,必然要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局,方能有后话,故而松开了张次公的衣领,“把事情说清楚。”
张次公的脑子虽然不太好用,但是有一条犹为出众的优点就是识时务,当下便舔着脸憨笑,“将军,末将这也是为了自保啊。总不能蛮子来杀俺们了,俺们还不还手吧。”
卫青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首,冷冷地看着他,“如果只有几个妇孺被杀,此事我还信你一信。可如今,我长了眼睛,你杀了有上千的老弱妇孺,还特意把头颅割了回来。你还这般说,当我是傻的不成?”
“难怪殿下说,如果将军问起,便让我照直说”张次公噎了一下,便毫无芥蒂地继续道,“殿下在我来之前曾经有言,若是遇上了匈奴平民,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
卫青双目圆瞪,有一丝寒意从后背直接升到头顶,在这点着炭盆的屋子里,竟然比外面的寒冬还要觉得冷。
汉室的这位新皇后,杀伐决断到让人畏惧的地步,又不能说她此举不对。
指望匈奴跟汉室真正和平,除非匈奴人根本在北地活不下去,被迫迁徙。
卫青从来没想过可以灭族匈奴,事实上,没有民族是可以被灭族的。匈奴人是杀不尽的,但是可以用绝户计。
遇见匈奴士卒便杀,遇见平民便杀,遇见鸡犬都杀,再加上……..
卫青醒悟过来,直愣愣地盯着张次公,“你们…….你们还偷了毒,是不是?”
“将军怎么知道?”张次公一时没反应过来,目瞪口呆地看着卫青。
果然是。
比起匈奴会带给汉室的灾难,文锦翁主绝不会介意绝了匈奴的传承。她恐怕不仅不会下那种见血封喉的剧毒,恐怕会选择那种悄无声息,而又能够断了匈奴命脉的绝嗣药。
若是连子嗣都没有了,匈奴的命脉就没了,拿什么去跟汉室继续打仗?
卫青看着眼前还在吵吵嚷嚷的张次公,微微盍着眼睛,胸口漫过一丝若有似无的苦涩,又掺杂着一阵阵发自心底的喜悦跟敬佩。
张次公,真是跟了个好主子啊。
※※※※※※※※※※※※※※※※※※※※
欠的债,总是要还的,竟然还有一更(⊙o⊙)…
李广程不识及公孙贺都驻守防地,而年轻一代的将领则先行出击。
若是都出去迎击匈奴,结果反而被匈奴把自己家门给捅了, 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兵者,保家卫国, 首先图谋护住自己,才是再迎击敌人。
除去首次各路将领齐聚商讨之后, 迎击的一路就由就近的一路将领协助防守, 而卫青所出的上谷,距离他最近的一路则是驻守雁门的太守李广。
卫青其实比李广知道张次公做了什么早不了多少。
他们伏击匈奴成功之后, 一路由卫青带领,奇袭匈奴人的祭天之处龙城;一路则由张次公领着,去袭击匈奴驻守薄弱的马场。
匈奴人踩在汉室头上近百年,连高祖刘邦都是匈奴的手下败将, 吕雉一代开国皇后,都匈奴单于求娶,都自愧年老体衰, 不能服侍单于, 匈奴人何以不轻视乃至蔑视汉室?
卫青跟张次公在伏击得手后, 立即便去攻打下一个目标,还是匈奴根本没想过汉室会攻击的地方。
边地地域辽阔,卫青跟张次公约定汇合的地方便直接定在了上谷,而非再另行择定一地。
上谷乃是他们驻守之地,有他们的防守士卒跟屋舍,还有充足的粮草药材,自是最好的修整之地。
待到张次公带着千匹战马及缴获的粮草,回到了上谷之时,卫青看着他们一路人的缴获本极为振奋,待瞧见了他们割下的匈奴人首级之时,竟然不敢相信,张次公这一路,竟然连妇人孩童老者都斩杀了。
妇孺都杀,何以为人?
卫青根本来不及向张次公发难,就被闻讯而来,恰巧巡防到此的李广瞧见,紧接着便是当众的责难。
李广为雁门太守多年,巡视边防本是他分内的职责所在。待卫青这一路归来后,上谷雁门屯兵足够,有将领防守,李广再从雁门出击。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张次公一个初次上战场的黄毛小子,为了战功,竟然连妇孺都不放过,还把头颅带了回来,他几乎是目眦欲裂地指着张次公,“这个老者足有六旬之年,已经是等死的年纪,你们竟然也斩杀了!这个小童瞧着不过才八-九岁,这个年纪的孩子知道什么,你们就一刀下去?这个妇人身怀有孕!你们自己没有孩子,没有妇人,没有父母吗?竟然做出此等灭绝人伦之事,妄为人哉!”
“李将军此言,俺可不认!”张次公当过强盗的人,手下没有人命,没有杀过无辜之人,说出去只怕鬼都不信。
他一脸的气愤,“将军,你道俺们为啥杀了这些人?因为这些匈奴人,八-九岁的孩子,六十岁的老者,有了身孕的妇人,都拿起刀,举起剑,提起弓,来杀俺们!他们能杀俺们,俺们杀不得他们吗?”
谁人不知,匈奴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能骑马射箭,个个都能打仗,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地方。
他们以往从来没有真正打进去匈奴人所住的地方,从来不知道面对举起刀来砍你的小孩子妇人该怎么做。
但是你发着愣,狠不下心的时候,这些妇人孩子老人已经手起刀落,你的袍泽已经死在伤在他们手上,你立即就会知道该怎么做。
还击!
他们是一群豺狼,无论男子女子,无论多大年纪。你跟一群豺狼讲道理,讲人性,豺狼只会张开大嘴,狠狠向你咬过来。
跟着张次公回来,身上还有伤口还流着血的士卒闻言也义愤填膺。
“将军,他们再小的孩子也会往我们身上扔石头,老人也拿着砍刀砍我们。”
“我同村的富贵就是因为看见一个孩子差点被马踩了,就被那个孩子捅死了。”
“呜呜……..将军,我被一个老人家砸破了头,我会不会死啊……..”
“哭什么哭,多大岁数了!回到上谷了,有医有药的,死个屁!”
“为啥他们能杀我们,我们杀不得他们?”
“李将军,你没瞧见这些匈奴人有多彪悍,你要我们放过他们,他们会放过我们吗?”
………
李广不妨自己本打算当众给卫青张次公难堪,却被众将士诘难,脸色更加黑沉,“你们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拿着这群妇孺的头颅去表功,你们拿得出手吗?”
“杀敌表功,天经地义。这些都是匈奴人,都是杀了俺们兄弟的敌人,有啥拿不出手的?李将军,就算到了陛下面前,俺也是这句话。”张次公一副混不吝的模样,埂着脖子,活脱脱一坨滚刀肉。
紧皱着眉头的卫青握紧了拳头,蓦地开口,“李将军,张次公乃是末将手下裨将,赏罚自有末将管束。他有功,末将为他请功;他有过,末将自当责罚,也领下一份管教不严之罪。”
众口一词,言之凿凿,随着张次公归来的众人身上也多带着伤口,还有死去士卒的尸身。卫青即便再不忍心对妇孺下杀手,他是张次公他们的主将,张次公一行人若是有罪,卫青即便不知道,也要担一个御下不严之罪,届时定然要被连坐。
不知内情的人可不会管你卫青知不知道,有没有命令张次公斩杀平民妇孺,他们只知道,张次公他们是在卫青治下,他们做的一切事情,卫青都有责任管束。
屠戮这么多平民之事,在汉室立朝以来,几乎是骇人听闻。即便那些是匈奴人,但他们都不曾上过战场,是妇孺啊。
他们即便攻击过汉军,降服他们也就罢了,如何就要斩尽杀绝,不留一丝余地?
张次公也在一旁叫嚷,“李将军,但凡你遇见这些拿着刀冲过来的妇孺,你难道也是引颈就戮吗?”
“你不能降服他们吗?何至于一定要杀了他们?”
李广气得青筋都爆了起来,“匈奴人残杀掳掠我们的妇人孩子,我们也杀回去,那我们跟那些灭绝人性的匈奴人又有何异?”
“无论如何,该如何处置末将跟张校尉,自有陛下做主”卫青沉声朝李广拱手,“如今正是战时,末将手下的士卒多有伤病,还有后事料理。末将跟张校尉的处置,陛下圣断。李将军若有话要说,不妨上书陛下,末将等先告辞了。”
李广铁青着脸看着卫青领着一众人扬长而去,脸色难看得可怕,转身上马,领着自己的人便掉头离开。
他接下来就要从雁门出击,届时有了战功,看这些靠杀老弱妇孺的小儿,拿什么脸面来硬气。
比李广面色好看不到哪里去的卫青在安顿好伤员内务后,将张次公唤到自己的屋子,拎着张次公的衣服领子就欺身上去,劈头怒吼,“谁让你们这么做的!张次公,你这是要造反!”
汉室立朝七十三年,从来没有取得过千人以上的战争,赢过匈奴的战绩,可是更没有屠戮平民的先例。
即便那是匈奴的平民,也不是上了战场的士卒。即便这些老弱妇孺真得举起了刀,伤了汉军,那又怎么样?
卫青心中的怒气几乎要冲破天际,“你知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后果?朝中那些文臣的嘴皮子能把你们说死!你们家翁主开了泾渭学宫,里面有些什么人你不知道吗?全天下有多少人说仁义,他们光是用嘴,用笔就能把你拍死!”
华夏传承仁义之道久矣,儒家之所以在春秋战国能够成为一时显学,契合了华夏之传统,就是人们能够接受的根源所在。
何谓仁义,仁义礼知,人道具矣,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
没有仁义之人,不能称之为人。
尽管早在春秋时候,就有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是此时国家民族,姓氏都并未那么清楚明白,诸侯国的人随时可以去汉室朝廷为官,而被天子推崇的董仲舒还能去诸侯国为国相。
这就是说,华夏大多数人的仁义,是包括所有人,包括匈奴人的。
中原数不清的儒生文人会说,你们毫无仁义之心,不愧为武夫。今日能够向匈奴妇孺举起屠刀,明日是否就要向着汉室子民?
这群满脑子礼义廉耻的书生,从未上过战场的平民百姓,在没有见识到匈奴的全民为兵之前,只会相信他们自己看见的,只会秉持他们的仁义之道。
你指望一个自小被灌输这些仁义的人,去支持理解屠戮妇孺,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来得干脆。
他们可以一头撞死在承明殿,也要将张次公,将张次公的主将卫青斩杀。
古往今来,被文官的一张嘴,被书生的一支笔害死的人,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不少。
最令人担忧的是,陛下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
陛下究竟是会力排众议,赞同他们的做法,还是顺水推舟,将他们治罪?
想到这里,卫青红着眼睛问张次公,“你这么做,是得了皇后的吩咐?”
张次公讨好地笑笑,“将军,将军,先把末将放下来吧。末将都这么大人了,这样多不好看啊。”
卫青也知道现在冲着张次公发脾气,哪怕是杀了他也无济于事。
事情已经做下,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张次公拖下了水,必然要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局,方能有后话,故而松开了张次公的衣领,“把事情说清楚。”
张次公的脑子虽然不太好用,但是有一条犹为出众的优点就是识时务,当下便舔着脸憨笑,“将军,末将这也是为了自保啊。总不能蛮子来杀俺们了,俺们还不还手吧。”
卫青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首,冷冷地看着他,“如果只有几个妇孺被杀,此事我还信你一信。可如今,我长了眼睛,你杀了有上千的老弱妇孺,还特意把头颅割了回来。你还这般说,当我是傻的不成?”
“难怪殿下说,如果将军问起,便让我照直说”张次公噎了一下,便毫无芥蒂地继续道,“殿下在我来之前曾经有言,若是遇上了匈奴平民,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
卫青双目圆瞪,有一丝寒意从后背直接升到头顶,在这点着炭盆的屋子里,竟然比外面的寒冬还要觉得冷。
汉室的这位新皇后,杀伐决断到让人畏惧的地步,又不能说她此举不对。
指望匈奴跟汉室真正和平,除非匈奴人根本在北地活不下去,被迫迁徙。
卫青从来没想过可以灭族匈奴,事实上,没有民族是可以被灭族的。匈奴人是杀不尽的,但是可以用绝户计。
遇见匈奴士卒便杀,遇见平民便杀,遇见鸡犬都杀,再加上……..
卫青醒悟过来,直愣愣地盯着张次公,“你们…….你们还偷了毒,是不是?”
“将军怎么知道?”张次公一时没反应过来,目瞪口呆地看着卫青。
果然是。
比起匈奴会带给汉室的灾难,文锦翁主绝不会介意绝了匈奴的传承。她恐怕不仅不会下那种见血封喉的剧毒,恐怕会选择那种悄无声息,而又能够断了匈奴命脉的绝嗣药。
若是连子嗣都没有了,匈奴的命脉就没了,拿什么去跟汉室继续打仗?
卫青看着眼前还在吵吵嚷嚷的张次公,微微盍着眼睛,胸口漫过一丝若有似无的苦涩,又掺杂着一阵阵发自心底的喜悦跟敬佩。
张次公,真是跟了个好主子啊。
※※※※※※※※※※※※※※※※※※※※
欠的债,总是要还的,竟然还有一更(⊙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