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求来的镇南城协议
“尊敬的总督大人,这是贵国皇帝亲口许诺的,只要鄙国答应了这个条件,两国就永世修好!”穆斯塔法就在卢象升的面前,搬出崇祯皇帝这尊大佛压人道,“鄙国不但答应,并且愿意永远臣服大明帝国。”
他已经来过一次波斯镇南城,前后两次路上所见所闻的对比,让他惊讶地发现,波斯境内的民生恢复之快,真得除了人少一些之外,根本就看不出来几年前那种因为兵灾的破败模样。
由此可见,大明帝国绝对在波斯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看这样子,也过不了几年,明国的后勤充足就能发动大规模的战事。
看到这些,他就心中非常庆幸,感觉这次奥斯曼帝国的决策,绝对是对的。要是再拖两年,一旦明军再对奥斯曼大举用兵的话,肯定是如同雷霆一般,不是奥斯曼帝国能抵挡的。而且等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奥斯曼帝国再答应那个条件,估计也是晚了。
因此,穆斯塔法在见到卢象升,一提这个事情,看到卢象升好像有点愕然的样子,就连忙说了上述话,以此来提醒卢象升,他无权拒绝当初大明皇帝说过得事情。
卢象升听了,确实有点意外的。
奥斯曼帝国真同意割让黑海海峡以东地区,就等于是以前的大明,割让了长江以北地区给别人。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大明的话,那绝对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不过如今,奥斯曼人却是同意了。而且听这使者的语气,还是要强逼着自己接受的样子。
呵呵,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要是换成以前的话,就是做梦都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其实,这个事情他虽然意外,却也没有多意外。因为崇祯皇帝在临走之前,就曾和他谈过这个事情。不过那个时候,崇祯皇帝也没确认奥斯曼帝国会不会最终答应。
崇祯皇帝只是说过当初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他无意再夺取更多的土地。之所以远征,更多的还是为了地下的石油。而最多石油的产地,已经被明军占领,之所以要黑海海峡以东地方,只是为了建立一个保护石油地区的前沿地带而已。
基于崇祯皇帝的这个想法,卢象升便明白自己该怎么说了。
因此,他在回过神来之后,便带着微笑说道:“既然是我大明皇帝曾有言在先,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你们奥斯曼可知道,如果臣服我大明的话,要朝贡什么么?”
如今的大明和以前不一样,不需要稀奇古怪的玩意,不需要奢侈品,而只是粮草而已。
之前的时候,大明就已经要各藩属国朝贡过一次,穆斯塔法自然有听说过。此时听到,也不意外,但是却有点为难。
因为奥斯曼帝国之前为了坚壁清野,把人口都撤走了。如此一来,粮草压力可想而知会有多大!这时候的奥斯曼帝国,缺得也是粮草!
然而,这是臣服大明的要求。想要抱大明的大腿,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穆斯塔法想着自己来之前,不管是皇太后,还是他大舅子,全都叮嘱过他,奥斯曼帝国的未来,就拜托给他了。
这么想着,穆斯塔法一咬牙说道:“朝贡粮草没问题,不管鄙国再困难,也肯定是要表达对大明的崇敬之心的。粮草,一定会朝贡。”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就问道:“只是不知道鄙国需要朝贡多少粮草?我在过来的路上,看到波斯境内都是丰收之相,应该是不缺粮草了吧?”
卢象升听了不由得一笑。何止是波斯境内,在阎应元那边,巴格达平原地带,更是要丰收。
不过,他却没有显摆,只是回答穆斯塔法道:“你应该已经听说过,欧洲各国在商讨联合,要对付我大明。一场大战是免不了的。未雨绸缪,粮草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说到这里,卢象升心中开始估算奥斯曼帝国这边朝贡多少粮草合适?太多的话,奥斯曼帝国拿不出来,说得再多也没用;如果说少了的话,就便宜了奥斯曼帝国,这样也不好。
穆斯塔法却听得大喜,眼珠子一转,就连忙回答道:“确实听说了!那些欧洲人真得太过分了,竟然还想着联合起来对付大明帝国。不如这样,我奥斯曼帝国如今既然已经臣服大明,那大明的事情,也就是我奥斯曼的事情,我奥斯曼愿意出全国之兵,一起对付欧洲各国,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如此一来,粮草也很关键,您看……”
卢象升又没有崇祯皇帝的窃听系统,对于发生在奥地利沿海那边集结舰队的事情,是不可能知道的。因此也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奥斯曼帝国之所以主动割让,是因为欧洲各国会联合起来灭了奥斯曼帝国。
此时的他,听了穆斯塔法的理由之后,想了一下之后点点头道:“各藩属国出兵,那是必然之事。不过你们能主动提出来,也是一个态度。另外,你说得也在理。既然这样,朝贡的粮草数目,本官可上奏陛下,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
朝贡这事,其实是归礼部和鸿胪寺管的。但这里离京师太远,而崇祯皇帝又给了卢象升全权,因此他其实也是可以说了算的。
之所以没确定,也是卢象升很知道人臣本分。就算他能决定,也要走一遍流程,以示对皇上的尊崇。
穆斯塔法听了,很是高兴,就感觉自己沾了不少便宜,回去说了之后,绝对能得到肯定。于是,就催着卢象升赶紧把协议签了。
就这么的,奥斯曼帝国和大明帝国的镇南城协议签署。
协议约定,奥斯曼帝国割让黑海海峡以东地区给大明帝国,从此以后,永为大明藩属国。而大明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宗主国,就有义务保护奥斯曼帝国。
签署完成之后,卢象升看着穆斯塔法满面笑容地离去,心中有点纳闷。这个协议,怎么看都是奥斯曼帝国的耻辱,割地赔款;可是,他为什么那么高兴呢?难道是因为协议中那个不起眼的小约定?
既然已经是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之前被明军俘虏的还有近十万俘虏,凭他们自愿原则,可以选择回去奥斯曼,也可以选择就定居在大明这边,把他们在奥斯曼的家人接过来。
对于这些俘虏,大明还没有到压榨到死的狠心。
原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约定,只要他们好好干活,在完成大的任务,比如明威堡那先修筑铁路,巴格达那边开荒种田多少亩,收成多少之类,或者一定年限之后,表现好得就能去掉俘虏身份,获得自由。
也只有这么一来,才能发挥这些俘虏的积极性。要不然,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劳动积极性绝对不会高,而且还管着这么多的俘虏,也要耗费明军这边不知道多少精力!
如今虽然和奥斯曼帝国和解了,不过那些俘虏其实也到了兑现当初诺言的时候。因此在卢象升看来,这是顺手的事情,大明也没有吃亏,这使者不知道高兴个什么?
还有一点,卢象升自己都能肯定,如今有了这个约定,他猜测大概率的情况下,那些俘虏不但不会再回奥斯曼,反而会要求在奥斯曼的家人到大明这边来。
穆斯塔法已经回去了,卢象升想了一会没想明白他高兴个什么,也就不想了。
对他来说,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而欧洲各国联合要对付大明的事情,他也不是最关心的。不是他看不起欧洲各国,而是他明白,欧洲各国联合的事情,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
打了那么多年仗的他,更是明白一个道理。打仗,看得不是兵力多少,而是如臂使唤的精锐有多少!欧洲各国都有自己的谋划,那他们的战力就绝对不是一加一那样叠加的战力,而是要小于二的那种。
说回来,卢象升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其实还是崇祯皇帝临走之前交代的一个重要事情。
阎应元那边,已经奉旨拿下了埃及的一部分,控制了那个最狭小的地方。崇祯皇帝的意思,要在那个地方挖一条运河出来,连同地中海和印度洋。
这个事情,有点麻烦。
虽然大明就有通航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了。按理来说,这边要挖一条运河,也不是难事。更不用说,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过几次挖掘废弃,是有一定运河基础的。
但是,这条运河的困难之处在于,这块地方是沙漠地区,人烟稀少,土地产出更是少得可怜。要有足够的劳力挖掘运河,那必然要提供充足的物资,否则死的人太多,工程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完成。
如今的难点,就是还要再加一个,从哪里去获得足够的免费劳力?
本来的计划中,是回头准备充分之后灭了奥斯曼帝国,这样后续的俘虏就可以用来做这个事情了。但是,如今奥斯曼帝国已经主动臣服了。想到这里,卢象升不由得有点惊讶,该不会奥斯曼人逃过一劫,所以那奥斯曼使者就那么开心了吧?
他已经来过一次波斯镇南城,前后两次路上所见所闻的对比,让他惊讶地发现,波斯境内的民生恢复之快,真得除了人少一些之外,根本就看不出来几年前那种因为兵灾的破败模样。
由此可见,大明帝国绝对在波斯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看这样子,也过不了几年,明国的后勤充足就能发动大规模的战事。
看到这些,他就心中非常庆幸,感觉这次奥斯曼帝国的决策,绝对是对的。要是再拖两年,一旦明军再对奥斯曼大举用兵的话,肯定是如同雷霆一般,不是奥斯曼帝国能抵挡的。而且等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奥斯曼帝国再答应那个条件,估计也是晚了。
因此,穆斯塔法在见到卢象升,一提这个事情,看到卢象升好像有点愕然的样子,就连忙说了上述话,以此来提醒卢象升,他无权拒绝当初大明皇帝说过得事情。
卢象升听了,确实有点意外的。
奥斯曼帝国真同意割让黑海海峡以东地区,就等于是以前的大明,割让了长江以北地区给别人。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大明的话,那绝对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不过如今,奥斯曼人却是同意了。而且听这使者的语气,还是要强逼着自己接受的样子。
呵呵,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要是换成以前的话,就是做梦都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其实,这个事情他虽然意外,却也没有多意外。因为崇祯皇帝在临走之前,就曾和他谈过这个事情。不过那个时候,崇祯皇帝也没确认奥斯曼帝国会不会最终答应。
崇祯皇帝只是说过当初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他无意再夺取更多的土地。之所以远征,更多的还是为了地下的石油。而最多石油的产地,已经被明军占领,之所以要黑海海峡以东地方,只是为了建立一个保护石油地区的前沿地带而已。
基于崇祯皇帝的这个想法,卢象升便明白自己该怎么说了。
因此,他在回过神来之后,便带着微笑说道:“既然是我大明皇帝曾有言在先,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你们奥斯曼可知道,如果臣服我大明的话,要朝贡什么么?”
如今的大明和以前不一样,不需要稀奇古怪的玩意,不需要奢侈品,而只是粮草而已。
之前的时候,大明就已经要各藩属国朝贡过一次,穆斯塔法自然有听说过。此时听到,也不意外,但是却有点为难。
因为奥斯曼帝国之前为了坚壁清野,把人口都撤走了。如此一来,粮草压力可想而知会有多大!这时候的奥斯曼帝国,缺得也是粮草!
然而,这是臣服大明的要求。想要抱大明的大腿,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穆斯塔法想着自己来之前,不管是皇太后,还是他大舅子,全都叮嘱过他,奥斯曼帝国的未来,就拜托给他了。
这么想着,穆斯塔法一咬牙说道:“朝贡粮草没问题,不管鄙国再困难,也肯定是要表达对大明的崇敬之心的。粮草,一定会朝贡。”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就问道:“只是不知道鄙国需要朝贡多少粮草?我在过来的路上,看到波斯境内都是丰收之相,应该是不缺粮草了吧?”
卢象升听了不由得一笑。何止是波斯境内,在阎应元那边,巴格达平原地带,更是要丰收。
不过,他却没有显摆,只是回答穆斯塔法道:“你应该已经听说过,欧洲各国在商讨联合,要对付我大明。一场大战是免不了的。未雨绸缪,粮草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说到这里,卢象升心中开始估算奥斯曼帝国这边朝贡多少粮草合适?太多的话,奥斯曼帝国拿不出来,说得再多也没用;如果说少了的话,就便宜了奥斯曼帝国,这样也不好。
穆斯塔法却听得大喜,眼珠子一转,就连忙回答道:“确实听说了!那些欧洲人真得太过分了,竟然还想着联合起来对付大明帝国。不如这样,我奥斯曼帝国如今既然已经臣服大明,那大明的事情,也就是我奥斯曼的事情,我奥斯曼愿意出全国之兵,一起对付欧洲各国,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如此一来,粮草也很关键,您看……”
卢象升又没有崇祯皇帝的窃听系统,对于发生在奥地利沿海那边集结舰队的事情,是不可能知道的。因此也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奥斯曼帝国之所以主动割让,是因为欧洲各国会联合起来灭了奥斯曼帝国。
此时的他,听了穆斯塔法的理由之后,想了一下之后点点头道:“各藩属国出兵,那是必然之事。不过你们能主动提出来,也是一个态度。另外,你说得也在理。既然这样,朝贡的粮草数目,本官可上奏陛下,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
朝贡这事,其实是归礼部和鸿胪寺管的。但这里离京师太远,而崇祯皇帝又给了卢象升全权,因此他其实也是可以说了算的。
之所以没确定,也是卢象升很知道人臣本分。就算他能决定,也要走一遍流程,以示对皇上的尊崇。
穆斯塔法听了,很是高兴,就感觉自己沾了不少便宜,回去说了之后,绝对能得到肯定。于是,就催着卢象升赶紧把协议签了。
就这么的,奥斯曼帝国和大明帝国的镇南城协议签署。
协议约定,奥斯曼帝国割让黑海海峡以东地区给大明帝国,从此以后,永为大明藩属国。而大明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宗主国,就有义务保护奥斯曼帝国。
签署完成之后,卢象升看着穆斯塔法满面笑容地离去,心中有点纳闷。这个协议,怎么看都是奥斯曼帝国的耻辱,割地赔款;可是,他为什么那么高兴呢?难道是因为协议中那个不起眼的小约定?
既然已经是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之前被明军俘虏的还有近十万俘虏,凭他们自愿原则,可以选择回去奥斯曼,也可以选择就定居在大明这边,把他们在奥斯曼的家人接过来。
对于这些俘虏,大明还没有到压榨到死的狠心。
原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约定,只要他们好好干活,在完成大的任务,比如明威堡那先修筑铁路,巴格达那边开荒种田多少亩,收成多少之类,或者一定年限之后,表现好得就能去掉俘虏身份,获得自由。
也只有这么一来,才能发挥这些俘虏的积极性。要不然,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劳动积极性绝对不会高,而且还管着这么多的俘虏,也要耗费明军这边不知道多少精力!
如今虽然和奥斯曼帝国和解了,不过那些俘虏其实也到了兑现当初诺言的时候。因此在卢象升看来,这是顺手的事情,大明也没有吃亏,这使者不知道高兴个什么?
还有一点,卢象升自己都能肯定,如今有了这个约定,他猜测大概率的情况下,那些俘虏不但不会再回奥斯曼,反而会要求在奥斯曼的家人到大明这边来。
穆斯塔法已经回去了,卢象升想了一会没想明白他高兴个什么,也就不想了。
对他来说,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而欧洲各国联合要对付大明的事情,他也不是最关心的。不是他看不起欧洲各国,而是他明白,欧洲各国联合的事情,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
打了那么多年仗的他,更是明白一个道理。打仗,看得不是兵力多少,而是如臂使唤的精锐有多少!欧洲各国都有自己的谋划,那他们的战力就绝对不是一加一那样叠加的战力,而是要小于二的那种。
说回来,卢象升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其实还是崇祯皇帝临走之前交代的一个重要事情。
阎应元那边,已经奉旨拿下了埃及的一部分,控制了那个最狭小的地方。崇祯皇帝的意思,要在那个地方挖一条运河出来,连同地中海和印度洋。
这个事情,有点麻烦。
虽然大明就有通航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了。按理来说,这边要挖一条运河,也不是难事。更不用说,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过几次挖掘废弃,是有一定运河基础的。
但是,这条运河的困难之处在于,这块地方是沙漠地区,人烟稀少,土地产出更是少得可怜。要有足够的劳力挖掘运河,那必然要提供充足的物资,否则死的人太多,工程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完成。
如今的难点,就是还要再加一个,从哪里去获得足够的免费劳力?
本来的计划中,是回头准备充分之后灭了奥斯曼帝国,这样后续的俘虏就可以用来做这个事情了。但是,如今奥斯曼帝国已经主动臣服了。想到这里,卢象升不由得有点惊讶,该不会奥斯曼人逃过一劫,所以那奥斯曼使者就那么开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