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_分卷阅读_159
为何是民生?
自然是因为,军权从古自今都是不好随意触碰的,尤其是在实行府兵制的大唐,凡发兵10人以上,除紧急情况外,都要有尚书省、门下省颁发的皇帝“书”和铜鱼符,州刺史与折冲都尉勘契乃发。
也就是说,在并州这地盘上,哪怕是老大晋王,也无法调动十人以上的府兵——当然,李世民因为宠爱幼子,派给他的三百北衙禁卫就是属于特事特办了。
如今正是秋收的季节,并州的主要农作物是谷子、黍子(黄米)、大豆、高粱、荞麦,经济作物为大枣和核桃。
当然,经济作物是武颜的叫法,李治听得多了,便觉得很恰当,也跟着这么喊。
初唐年间,百废待兴,贞观之治盛世初显,总的来说,百姓的生活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中。
两人时常在书房对着地理志和并州州府志,研究整个并州如今的情况。
“大枣自来是山东——哦,就是鲁地的比较有名,可以说现在并州唯一比较有优势的就是核桃了。”武颜梳着单螺,仅簪着一支粉珍珠花簪子,和一对同色珍珠耳坠,身着白玉兰散花纱衣,内里是抹胸素色云烟裙,足下一双软底云缎绣花鞋,轻松写意。大唐衣着可露胸不可露背,抹胸裙并不算什么——还有人真空的穿!
单螺松而不散,武颜把垂下来的一缕鬓发拨到耳后,指着地图的某处说:“这里是一块平原吧?”
李治和武颜并肩站在案几前,方才看到武颜伸手捋过碎发,视线便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只看见青丝乌黑油亮,更衬得阿颜的耳朵小巧玉白。粉色珍珠耳坠散发着朦胧的光晕;雪白的皓腕上一串楠木珠串,因为戴得时间久了,已经包浆,圆润沉稳——我应该把手串打磨得更精致一些的。李治在心里如是想到。
正在分神之际,武颜的一句问话使得李治一惊:“是的……是晋中平原。我的食邑所在地。”
武颜倒是发觉了身边的人有注视过自己一阵子,不过她自信满满地认为从前和尚、如今少年的李治绝对是天真无邪心灵纯洁,不会有什么歪念头的,因此什么也没放在心上,继续刚才的话题:“陛下对你也算是没得说了,食邑万户——还在并州的晋中平原上,水土丰美。土豪土豪,和你成亲真的是赚大发了。”
最后一句,武颜又忍不住不正经地开玩笑。
也许是因为这一世没有强制性的任务,如今又是显赫的身份,她的性子倒是越发的活泼起来。
李治每每听到武颜说成亲的事情,总会有几分羞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把脸皮给磨练得更厚实一些,于是连忙转移话题:“阿颜是有什么打算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并州宝地,占了好几样。煤矿现如今都掌握在以王家为首的世家手里,咱们不宜贸然去触碰;粮食乃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我记得你带来有农官?”武颜深知刚来并州,不可能去当地世家嘴里夺食,染指煤炭,只能从别的方面着手。
李治一点就通,点头道:“宋长史是原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少年自从武颜说想要自己成为九五之尊之后,便开始学习着怎么处理庶务,对自己带来的班底里有哪些人还是熟记于心的。
武颜本就过目不忘,方才那一句疑问句不过是想要看看李治有没有对政事走心罢了:“宋……沐?好吧,我都已经给你七字箴言了,接下来请晋王殿下发表高见。”
李治自然是知道武颜的用心,略一沉吟后说:“粮食方面便是要培育良种、及时追肥、增加产出。”
“还有,我从前知道一点皮毛的,便是种植大豆的土地上套种别的作物,似乎是有利于作物茎叶生长之类的——”武颜只知道种植大豆相当于施氮肥,再具体的就不甚清楚了,“不过大豆确实是好东西。”
“我会让我食邑里的人家在田间套种大豆的。”只要是阿颜说的,李治从来都是无条件信任。
武颜从来都不想对着金大腿卖关子,本来搭档做事就是要相互通气的,所以她很干脆地说出下一步的计划:“现在百姓都是食猪油居多,富贵人家也许还有羊油、鸡油,但是在我从前的那个世界里,基本上大家都是吃植物油的。中端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高端的茶油、橄榄油,调味的芝麻油……”
“橄榄可入药我是知晓,原来也可榨油?那么玉米又是什么样的作物呢?”李治勤学好问。
对了,檀香橄榄产自闽江流域,可入药,在大唐为贡品。但是这橄榄和橄榄油完全不是同一科的——界门纲目科属种,文科的武颜勉强还记得,因为早先网购橄榄精油时候,顺手度娘查了查资料。橄榄和油橄榄属于不同的科。
“我方才说的橄榄油和咱们大唐的橄榄虽然名字相似,但是实则不是同一作物,榨油的油橄榄和玉米一样,都是海外的,用如今的话说,都是番邦作物,要几百年之后才会传入咱们这儿。”武颜解说给李治听。
清晰明了的解释,李治一听就明白了,这两样油,目前阿颜没有办法弄出来,便是说:“所以阿颜的意思是,套种大豆之后所得的豆子,用来榨豆油?”
“没错。”作为爱看穿越小说的宅女,虽然是文科生并且不属于技术流的,但是很有一些半桶水的样子——也就是很多杂学都略微知晓一点。
如今武颜能知道榨油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也是多亏了从前看的穿越、种田、发家、致富、强国、称霸、种马文等等——最后那个词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混进来了?
李治的属官各司其职,经过十余天的观察之后,李治写出一份名单,上头的人都是有能力并且品性也不错的,看到这么高的可利用率,武颜觉得李二陛下对小儿子还真的好,派过来的都不是吃干饭的。
宋沐领了差事,风风火火地带着副手们奔赴晋中平原了,五十来岁的干瘪小老头得了晋王殿下的人力支持、财力支持和权力支持,又是去钻研自己喜爱的粮种问题,乐得颠颠儿的。
随宋沐一起去的还有王府长史林晖,林辉从前是一个从八品下的工部主事,也不知道怎么就得到一桩众人眼里的好差事,跟随晋王殿下。原本他还有几分灰心丧气,在别人眼中自己连升好几级,可是他却觉得不安心,因为原先在工部他也就不善钻营,只会埋头看典籍、动手做工具,常被同僚取笑。结果没想到先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晋王殿下虽然年幼,可是胸中自有沟壑,居然直接点名要自己随宋老大人一起去做一些实实在在利国利民的好事!
林晖不知道,晋王李治口述给他的“压榨法”和“浸出法”都是王妃的主意,不然非得吓掉下巴。
便是周围同僚问林晖得了什么差事,他也是顾左右而言他,因为殿下嘱咐过了,此事未成之前,要做好保密工作。林晖也不知怎么地,和殿下接触过几次之后,就开始越来越崇敬殿下了,几乎要把他说的话奉为金科玉律——咳咳,这是李治的金大腿,尔等凡人自然是不知晓其中奥秘的。
宋沐和林晖踌躇满志地离开了,随行带了三十位北衙禁军,和晋王殿下大略描述的一些工作方向。他们到了之后就开始埋头苦干,反正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生活方面还有下人打理得妥妥帖帖的,一位学术型人才和一位实干型人才在晋中平原的土地上发光发热,只待日后名扬天下。
武颜早先和李治一起研究了晋王府的布局之后,做出了最有效可行的巡逻安排,从三支百人每队的巡逻队中抽出三十人,完全没有关系。
三十余人的队伍从晋王府出了太原郡,自然是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可是经过多方打听,只是朦胧得知这是晋王殿下派去自己食邑的,为的是捯饬来年春天耕种事宜,大家绷紧的神经也就松开了许多——就是说嘛,晋王殿下年纪还小,做什么事情估计都是身边的长史安排的,而那群根基都不在并州的长史怎么敢一来就触动当地大世家的利益?反正只要煤矿还捏在自己人手里,太原王氏一族都不在乎别的蝇头小利。
既然王氏没有动作,跟随王氏的一众小世家和并州原先的官员们也是什么都照旧,装作不知晓。私底下有没有取笑晋王“村”,就不知道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
燃料暂时碰不了,粮种已经开始改良,榨油技术也正在研究,大唐盐铁官营,盐巴暂时也不能碰,开门七件事倒是没什么可以再捯饬的了。
武颜又想到了从前在西梁时候花费了时间和精力让人琢磨出来棉布和羊毛制品——这个经验都是现成在脑子里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直接让人做出成品。
因为有着大神给的过目不忘的奖励,武颜很快就把棉花的种植和后期加工,以及需要的工具要如何制造等等,都写成了一份计划书,给李治看:“这还是我从前在西梁折腾出来的,给你看看。”边说,边用带笑的眉眼打量最近好像忽然长高许多的李治。
少年接过折页,却没有打开,而是踟蹰着说:“阿颜,我觉得我们一时间拿出太多的新奇物件不是好事。”
说着又好似担心武颜会生气或者难过,连忙补充到:“我不是说你的主意拿出来得不好,而是、而是说,我们可以……”
“循序渐进。”武颜补全了李治纠结着没说出口的话,“傻和尚,你以为我会生气的?才没有,你能够想到这一点,不急功近利,我觉得开心的很啊——不愧是我手把手教着的。”
原来武颜是想要多多锻炼李治处理政事的能力和看待事物的长远度的能力。
李治得知武颜没有生气,心里松了一口气,又反应过来,难得强硬地说了一句:“我不是傻和尚。我……不是和尚。”
武颜看到李治如此举动,又是笑得脸都红了,守在书房外的阿保和青桐翠柏觉得,殿下和王妃好像认识了很多年似的,感情虽不说很浓烈,却自有一股别人没法子插足的感觉。
这日的哺食可就不简单了,是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两篓子螃蟹。李二陛下赐给九儿子和九儿媳的。
武颜嘴馋起螃蟹炒年糕了。虽然没有到打年糕的时节,可是王妃想要吃,没有也得有。再说了,年糕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之类的物件,很快就能弄出来。
于是当晚的桌子上有一盘清蒸河蟹,另有王妃点名要的新菜式——河蟹炒年糕。
啊,炒菜这样的做法普及开来还是很快的,早几年武颜在宫中做伴读,不过是随口提一提,就在大唐皇宫里传开了。而后,上行下效,风靡整个长安,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不是大唐旮旯头的地方,都知道有一种烹饪方式叫爆炒。不过这是有钱人家才会去做的,穷人家油盐精贵,很少这么料理。
螃蟹性寒,在没接受古代仕女教育之前武颜就知道,于是今日自然是少不了花雕酒和姜蒜蘸料。
有青桐和翠柏用蟹八件为殿下、王妃拆蟹,武颜吃得心满意足。
厨娘蒸了八只,炒了两只。李治和武颜根本就吃不完,吃不完的,又赏给了贴身伺候的人。
于是当晚,阿保给干爹胡公公温了花雕酒,帮他拆螃蟹。
胡公公从前腿脚不便的时候,根本不敢碰这些寒凉的食物,如今却是不担心了,他叫阿保坐下:“别伺候我了,你也吃吧,凉了就腥气了。”
阿保依言坐下。
边吃,胡公公边和干儿子闲聊:“前一阵子,府里那几个钉子有些不老实了,你在殿下书房伺候着,一定要警醒。”
“放心吧,干爹。书房的钥匙就牢牢挂在我腰上,王妃还教我一招,出门前在锁眼上吊一根头发丝——嘿嘿。”阿保觉得王妃不仅长得漂亮、人聪明,最重要的是和殿下感情好。主子和睦一心,这样做下人的日子就好过了。
这并不是说从前跟着晋王殿下不好,而是殿下毕竟是男子,王妃是女子,就心细多了。现在晋王府里的下人们各司其职,一旦有任何小差错都能寻到负责的人,根本没办法推诿。王妃不但赏罚分明,还很心善,下人们吃穿都有了规矩,纷纷念着殿下和王妃的好,做起事来有干劲了。
☆、第四十一章
李治和武颜在循序渐进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
自然是因为,军权从古自今都是不好随意触碰的,尤其是在实行府兵制的大唐,凡发兵10人以上,除紧急情况外,都要有尚书省、门下省颁发的皇帝“书”和铜鱼符,州刺史与折冲都尉勘契乃发。
也就是说,在并州这地盘上,哪怕是老大晋王,也无法调动十人以上的府兵——当然,李世民因为宠爱幼子,派给他的三百北衙禁卫就是属于特事特办了。
如今正是秋收的季节,并州的主要农作物是谷子、黍子(黄米)、大豆、高粱、荞麦,经济作物为大枣和核桃。
当然,经济作物是武颜的叫法,李治听得多了,便觉得很恰当,也跟着这么喊。
初唐年间,百废待兴,贞观之治盛世初显,总的来说,百姓的生活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中。
两人时常在书房对着地理志和并州州府志,研究整个并州如今的情况。
“大枣自来是山东——哦,就是鲁地的比较有名,可以说现在并州唯一比较有优势的就是核桃了。”武颜梳着单螺,仅簪着一支粉珍珠花簪子,和一对同色珍珠耳坠,身着白玉兰散花纱衣,内里是抹胸素色云烟裙,足下一双软底云缎绣花鞋,轻松写意。大唐衣着可露胸不可露背,抹胸裙并不算什么——还有人真空的穿!
单螺松而不散,武颜把垂下来的一缕鬓发拨到耳后,指着地图的某处说:“这里是一块平原吧?”
李治和武颜并肩站在案几前,方才看到武颜伸手捋过碎发,视线便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只看见青丝乌黑油亮,更衬得阿颜的耳朵小巧玉白。粉色珍珠耳坠散发着朦胧的光晕;雪白的皓腕上一串楠木珠串,因为戴得时间久了,已经包浆,圆润沉稳——我应该把手串打磨得更精致一些的。李治在心里如是想到。
正在分神之际,武颜的一句问话使得李治一惊:“是的……是晋中平原。我的食邑所在地。”
武颜倒是发觉了身边的人有注视过自己一阵子,不过她自信满满地认为从前和尚、如今少年的李治绝对是天真无邪心灵纯洁,不会有什么歪念头的,因此什么也没放在心上,继续刚才的话题:“陛下对你也算是没得说了,食邑万户——还在并州的晋中平原上,水土丰美。土豪土豪,和你成亲真的是赚大发了。”
最后一句,武颜又忍不住不正经地开玩笑。
也许是因为这一世没有强制性的任务,如今又是显赫的身份,她的性子倒是越发的活泼起来。
李治每每听到武颜说成亲的事情,总会有几分羞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把脸皮给磨练得更厚实一些,于是连忙转移话题:“阿颜是有什么打算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并州宝地,占了好几样。煤矿现如今都掌握在以王家为首的世家手里,咱们不宜贸然去触碰;粮食乃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我记得你带来有农官?”武颜深知刚来并州,不可能去当地世家嘴里夺食,染指煤炭,只能从别的方面着手。
李治一点就通,点头道:“宋长史是原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少年自从武颜说想要自己成为九五之尊之后,便开始学习着怎么处理庶务,对自己带来的班底里有哪些人还是熟记于心的。
武颜本就过目不忘,方才那一句疑问句不过是想要看看李治有没有对政事走心罢了:“宋……沐?好吧,我都已经给你七字箴言了,接下来请晋王殿下发表高见。”
李治自然是知道武颜的用心,略一沉吟后说:“粮食方面便是要培育良种、及时追肥、增加产出。”
“还有,我从前知道一点皮毛的,便是种植大豆的土地上套种别的作物,似乎是有利于作物茎叶生长之类的——”武颜只知道种植大豆相当于施氮肥,再具体的就不甚清楚了,“不过大豆确实是好东西。”
“我会让我食邑里的人家在田间套种大豆的。”只要是阿颜说的,李治从来都是无条件信任。
武颜从来都不想对着金大腿卖关子,本来搭档做事就是要相互通气的,所以她很干脆地说出下一步的计划:“现在百姓都是食猪油居多,富贵人家也许还有羊油、鸡油,但是在我从前的那个世界里,基本上大家都是吃植物油的。中端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高端的茶油、橄榄油,调味的芝麻油……”
“橄榄可入药我是知晓,原来也可榨油?那么玉米又是什么样的作物呢?”李治勤学好问。
对了,檀香橄榄产自闽江流域,可入药,在大唐为贡品。但是这橄榄和橄榄油完全不是同一科的——界门纲目科属种,文科的武颜勉强还记得,因为早先网购橄榄精油时候,顺手度娘查了查资料。橄榄和油橄榄属于不同的科。
“我方才说的橄榄油和咱们大唐的橄榄虽然名字相似,但是实则不是同一作物,榨油的油橄榄和玉米一样,都是海外的,用如今的话说,都是番邦作物,要几百年之后才会传入咱们这儿。”武颜解说给李治听。
清晰明了的解释,李治一听就明白了,这两样油,目前阿颜没有办法弄出来,便是说:“所以阿颜的意思是,套种大豆之后所得的豆子,用来榨豆油?”
“没错。”作为爱看穿越小说的宅女,虽然是文科生并且不属于技术流的,但是很有一些半桶水的样子——也就是很多杂学都略微知晓一点。
如今武颜能知道榨油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也是多亏了从前看的穿越、种田、发家、致富、强国、称霸、种马文等等——最后那个词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混进来了?
李治的属官各司其职,经过十余天的观察之后,李治写出一份名单,上头的人都是有能力并且品性也不错的,看到这么高的可利用率,武颜觉得李二陛下对小儿子还真的好,派过来的都不是吃干饭的。
宋沐领了差事,风风火火地带着副手们奔赴晋中平原了,五十来岁的干瘪小老头得了晋王殿下的人力支持、财力支持和权力支持,又是去钻研自己喜爱的粮种问题,乐得颠颠儿的。
随宋沐一起去的还有王府长史林晖,林辉从前是一个从八品下的工部主事,也不知道怎么就得到一桩众人眼里的好差事,跟随晋王殿下。原本他还有几分灰心丧气,在别人眼中自己连升好几级,可是他却觉得不安心,因为原先在工部他也就不善钻营,只会埋头看典籍、动手做工具,常被同僚取笑。结果没想到先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晋王殿下虽然年幼,可是胸中自有沟壑,居然直接点名要自己随宋老大人一起去做一些实实在在利国利民的好事!
林晖不知道,晋王李治口述给他的“压榨法”和“浸出法”都是王妃的主意,不然非得吓掉下巴。
便是周围同僚问林晖得了什么差事,他也是顾左右而言他,因为殿下嘱咐过了,此事未成之前,要做好保密工作。林晖也不知怎么地,和殿下接触过几次之后,就开始越来越崇敬殿下了,几乎要把他说的话奉为金科玉律——咳咳,这是李治的金大腿,尔等凡人自然是不知晓其中奥秘的。
宋沐和林晖踌躇满志地离开了,随行带了三十位北衙禁军,和晋王殿下大略描述的一些工作方向。他们到了之后就开始埋头苦干,反正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生活方面还有下人打理得妥妥帖帖的,一位学术型人才和一位实干型人才在晋中平原的土地上发光发热,只待日后名扬天下。
武颜早先和李治一起研究了晋王府的布局之后,做出了最有效可行的巡逻安排,从三支百人每队的巡逻队中抽出三十人,完全没有关系。
三十余人的队伍从晋王府出了太原郡,自然是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可是经过多方打听,只是朦胧得知这是晋王殿下派去自己食邑的,为的是捯饬来年春天耕种事宜,大家绷紧的神经也就松开了许多——就是说嘛,晋王殿下年纪还小,做什么事情估计都是身边的长史安排的,而那群根基都不在并州的长史怎么敢一来就触动当地大世家的利益?反正只要煤矿还捏在自己人手里,太原王氏一族都不在乎别的蝇头小利。
既然王氏没有动作,跟随王氏的一众小世家和并州原先的官员们也是什么都照旧,装作不知晓。私底下有没有取笑晋王“村”,就不知道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
燃料暂时碰不了,粮种已经开始改良,榨油技术也正在研究,大唐盐铁官营,盐巴暂时也不能碰,开门七件事倒是没什么可以再捯饬的了。
武颜又想到了从前在西梁时候花费了时间和精力让人琢磨出来棉布和羊毛制品——这个经验都是现成在脑子里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直接让人做出成品。
因为有着大神给的过目不忘的奖励,武颜很快就把棉花的种植和后期加工,以及需要的工具要如何制造等等,都写成了一份计划书,给李治看:“这还是我从前在西梁折腾出来的,给你看看。”边说,边用带笑的眉眼打量最近好像忽然长高许多的李治。
少年接过折页,却没有打开,而是踟蹰着说:“阿颜,我觉得我们一时间拿出太多的新奇物件不是好事。”
说着又好似担心武颜会生气或者难过,连忙补充到:“我不是说你的主意拿出来得不好,而是、而是说,我们可以……”
“循序渐进。”武颜补全了李治纠结着没说出口的话,“傻和尚,你以为我会生气的?才没有,你能够想到这一点,不急功近利,我觉得开心的很啊——不愧是我手把手教着的。”
原来武颜是想要多多锻炼李治处理政事的能力和看待事物的长远度的能力。
李治得知武颜没有生气,心里松了一口气,又反应过来,难得强硬地说了一句:“我不是傻和尚。我……不是和尚。”
武颜看到李治如此举动,又是笑得脸都红了,守在书房外的阿保和青桐翠柏觉得,殿下和王妃好像认识了很多年似的,感情虽不说很浓烈,却自有一股别人没法子插足的感觉。
这日的哺食可就不简单了,是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两篓子螃蟹。李二陛下赐给九儿子和九儿媳的。
武颜嘴馋起螃蟹炒年糕了。虽然没有到打年糕的时节,可是王妃想要吃,没有也得有。再说了,年糕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之类的物件,很快就能弄出来。
于是当晚的桌子上有一盘清蒸河蟹,另有王妃点名要的新菜式——河蟹炒年糕。
啊,炒菜这样的做法普及开来还是很快的,早几年武颜在宫中做伴读,不过是随口提一提,就在大唐皇宫里传开了。而后,上行下效,风靡整个长安,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不是大唐旮旯头的地方,都知道有一种烹饪方式叫爆炒。不过这是有钱人家才会去做的,穷人家油盐精贵,很少这么料理。
螃蟹性寒,在没接受古代仕女教育之前武颜就知道,于是今日自然是少不了花雕酒和姜蒜蘸料。
有青桐和翠柏用蟹八件为殿下、王妃拆蟹,武颜吃得心满意足。
厨娘蒸了八只,炒了两只。李治和武颜根本就吃不完,吃不完的,又赏给了贴身伺候的人。
于是当晚,阿保给干爹胡公公温了花雕酒,帮他拆螃蟹。
胡公公从前腿脚不便的时候,根本不敢碰这些寒凉的食物,如今却是不担心了,他叫阿保坐下:“别伺候我了,你也吃吧,凉了就腥气了。”
阿保依言坐下。
边吃,胡公公边和干儿子闲聊:“前一阵子,府里那几个钉子有些不老实了,你在殿下书房伺候着,一定要警醒。”
“放心吧,干爹。书房的钥匙就牢牢挂在我腰上,王妃还教我一招,出门前在锁眼上吊一根头发丝——嘿嘿。”阿保觉得王妃不仅长得漂亮、人聪明,最重要的是和殿下感情好。主子和睦一心,这样做下人的日子就好过了。
这并不是说从前跟着晋王殿下不好,而是殿下毕竟是男子,王妃是女子,就心细多了。现在晋王府里的下人们各司其职,一旦有任何小差错都能寻到负责的人,根本没办法推诿。王妃不但赏罚分明,还很心善,下人们吃穿都有了规矩,纷纷念着殿下和王妃的好,做起事来有干劲了。
☆、第四十一章
李治和武颜在循序渐进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