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羽拂华枝 第9节
  沈亦为闻言,眼中尽是难以置信,“如今新君初立,正是该严守边境之时,此时调遣如此多的军士回京却只为阅兵,实在不妥,请陛下收回成命。”
  大监冷笑一声,“将军这是要抗旨不遵吗?还是说沈家在北疆已经坐大到如此程度,不必听从圣命,行‘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此等逆悖之举?”
  沈云疆也忍不住出言辩驳,“望陛下明鉴,沈家绝无异心,父亲坐阵北疆多年,对萧国的了解非京城中人能比,萧国如今国力日盛,他日同萧国一战乃是必然,此时调兵回京岂不是惹得萧国觊觎?”
  大监闻言便又开口,眼神中尽是不以为意,“这个将军不必忧心,陛下知道北疆兵力不可空虚,已下旨过几日便将京城的御成军调往北疆,如此也能让御成军到北疆历练,更显天威。旨意已下绝不可能收回,否则陛下岂非失信于天下人,只怕这也不是沈将军愿意看的吧。”
  沈家父子脸色实在难看,然如今竟无法拒绝,三人就如此僵持不下,不知过了几盏茶的时间,沈亦为终是无奈,“臣,遵旨。”
  待大监翩然离去后,只听屋内茶盏破碎之声,沈云疆实在气急,“父亲,此举岂非将北疆拱手让人?有君如此,何来社稷?”
  沈亦为眼神一扫,便让沈云疆闭了嘴,他心中也极怒,既悲山陵崩,又叹新君短视,但不敬之言却不能宣之于口。
  “为父知道你生气,我又何尝不怒,但若无主君,何来社稷,先帝子息单薄,仅有一子,我们也只有多尽心辅佐,只盼有一天陛下能明白。”
  沈云疆也渐冷静下来,“是啊,如今也是无奈之举,若要调五万人马回京,原来的布防便需要修改了,越在这种时候,越是要慎之再慎。”
  两人召来军中将领,商量定了驻军换防的对策,不觉已是深夜。
  沈云疆回到自己帐中,不住地揉着眉心,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娟秀的字迹,不是郁华枝还能有谁。只是郁华枝回信不似从前频繁,想来只怕她也有事要忙,沈云疆也并未多想,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似她就在眼前。
  “华枝,两年之期已到,我却负约了,你可会怨我?”
  沈云疆提笔写下回信,神色柔和,满目相思,将信交给属下便快马送出,想来不过几日就能收到,浸在北疆寒彻骨髓的夜里,更显坚毅。
  与此同时,赫连啸和赫连羽连夜请旨入宫,觐见明渊帝,二人入殿后见太子侍奉在侧,眼神交汇片刻便错开。
  “陛下,太子殿下,末将携子漏夜前来乃是获悉了元贞国的重大军情。元贞国这新即位的魏齐霄眼光短浅,竟要调遣五万北疆驻军回京供他点兵,如此便是我萧国一举拿下元贞北部的大好时机。”
  明渊帝本来还有些困意,闻言竟醒了大半,“消息可属实?可会是元贞国欲试探于朕而故布疑障?”
  赫连啸眼神坚定,“陛下,消息来自元贞国朝堂中的线人,臣敢担保。”
  明渊帝甚为激动,“好啊,不枉我萧国做小伏低委曲求全多年,如今总算是否极泰来。看样子赫连将军是已有谋划了?”
  赫连啸并未开口,而是看向了身旁的赫连羽。他心领神会接过话头,
  “启禀陛下,正如我们之前所料,元贞国并未发现无妄山中异常,明日萧国二十万军队便兵分两路,一路在明面进攻沈亦为所率的驻军,一路从无妄山通道潜入元贞国内,从后方包抄,将元贞国北疆军队一网打尽,如此一路向南,可占领元贞国北部。”
  明渊帝面露疑惑,“此次大兴兵事,却只占元贞国北部?岂不是不上算?”
  作者有话说:
  今日关键词:宜点收藏,宜追文~
  第13章 碧落黄泉
  慕寒之见父皇迟疑,便温声开口,“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先占领元贞国北部较为妥当,将这一半城池划入萧国疆域,将战线维持在北边,多线作战过于耗费兵力,若是囫囵将元贞国吞并,只怕无暇顾及多处战事,如此便可逐渐蚕食,是较为稳妥的法子。”
  明渊帝挑了挑眉,“太子这番言论倒是颇有见地,长进了。”
  慕寒之垂眸恭敬回话,“多谢父皇夸奖,父皇圣德之下,儿臣多少也受了熏陶,只是……”
  明渊帝见慕寒之犹豫,便皱眉,“有话就说,何必欲言又止?”
  慕寒之这才接着道,“父皇,儿臣以为战事不该殃及百姓,日后吞并元贞国,彼民即是我萧国子民,当一视同仁。故而想请求父皇,约束将士,不欺辱百姓,降赋税,不扰百姓日常劳作。”
  此言倒是说出了赫连羽心中所想,便也附议,“陛下,太子殿下此言有理,就拿百姓日日农作来说,四时节令耽搁不得,日后收成自然影响我萧国赋税多寡,民心所向社稷方能长久。”
  明渊帝嗤笑,“朕都还没说什么,殊玉倒是先急了,不过你们所言在理,朕自会下旨约束。只是不知占领元贞国北部疆域后,你又待如何?”
  赫连羽浅眸微掀一瞬失神,“启禀陛下,接下来便是挟天子以令天下。宣武帝余威仍在,若我们逼得太紧,难保元贞国中反抗之力愈盛。不如从国内派遣大臣入元贞国朝堂,把持元贞国政务,逐渐削弱元贞国势力,就如同温水中的青蛙,待乏力虚弱,便再逃不出陷阱。”
  明渊帝含笑盯着赫连羽,略带几分冷意,”到时只派大臣怕是控制不住局面,所以国中须得派一位高位之人前去坐阵,殊玉觉得派谁合适?“
  赫连羽知道此乃试探之言,只躬身答道,“陛下圣心□□,自然会选合适之人前去,臣不敢妄言。”
  明渊帝笑着摇头,“倒不是妄言,除了太子,也没有其他的合适人选了。”
  赫连啸见状笑着开口,“太子殿下乃陛下之血脉,由储君前去,确实能稳住局面,陛下也可放心了。”
  慕寒之垂眸并未多言,明渊帝沉思片刻后便应允了赫连羽所提的计策,至于但其他的却未置可否。三人离开后,独留明渊帝于殿中沉思。
  “太子真是长大了,声望一天比一天高,朕可还活着呢,他也太急了些。”
  赫连啸见太子留赫连羽说话,便先行回府,只叮嘱赫连羽早些回去准备明日动身的事宜。
  “太子殿下可是有话嘱咐微臣?”
  慕寒之自顾自地走在长街上,“如今你也看到了父皇对我的忌惮,日后行事只怕更要小心谨慎。”
  赫连羽点头称是,“太子殿下倒也不必过分忧虑,陛下会明白的。”
  慕寒之轻笑,“会么?这个先不提,我留你确实有话要说。之后若我受命赴元贞国,你便同我一起去,一则是赫连家威名远扬,也叫他们知道我对你信任有加。二则是你细心缜密,若不带上你,我反而不踏实了。”
  赫连羽领命,“殿下就算不说,微臣也会请旨前去的,从未去过元贞国都城,偶尔听人提起倒别有一番景象。”
  慕寒之笑着拍了他肩膀,“被你说的,好像我们此去元贞国竟然像去游玩似的。”
  赫连羽转头正色,“还要多谢殿下方才替微臣说出心中的忧虑,攻伐之事,原本就不该伤及无辜百姓。”
  慕寒之摆了摆手,“这有什么好谢的,我既知你心怀百姓,不愿其因战乱流离失所,更何况这是于我们有利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二人复又商讨了几处细节,赫连羽这才得空回府,不消半个时辰,赫连家父子便出发往元贞国北疆去了。
  萧国军队在边境窥探多时,在元贞国北疆五万驻军到达京城之时,烽烟扎起,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沈家父子最为担忧之事终成现实。
  只能率军反击,一开始萧国军队渐有颓势,沈云疆还松了口气,却突然发现萧国另一支大军不知从何处冒出来,包抄后翼,一举断了元贞国军队的供给。
  一连七日,元贞国军队在沈家父子的带领下竟只能被强行合围,似被洪流吞噬的汀上白沙,最终湮灭。
  沈亦为半跪在雪地之上,点点鲜血如梅花,染红大地,断断续续地开口,“我沈亦为……有愧于先帝……有愧于元贞国……”
  最终再无声响,一代名将就此人死灯灭。
  沈云疆倒在地上,眸中映着不远处赫连羽杀伐的身影与满目同袍的尸体。
  “竟是这样收场么?”
  待消息传回京城时,骇人的消息惊落满园梅花。新即位的玄奕帝魏齐霄赶忙命驻军返回北疆,速速增援。而京中的王公贵族脸上更是无半点颜色,百姓皆仓皇失措,不知前途为何。就连后宅的夫人小姐这几日也天天烧香拜佛,惟愿北疆军常胜。
  郁华枝自听到北疆战事起的消息,便整日悬心,郁卿川整日长吁短叹。姜弥更是整日来找她哭,“父亲说只怕是不成了,萧国军队以成合围之势,北疆军竟无处可退。华枝,这可怎么办啊,沈云疆,他会不会有事?若是萧国打到了京城来,我们便完了……”
  郁华枝听到此处指尖一颤,打翻了茶盏。她面色有些苍白,更无力劝解姜弥,这几天心里实在是乱得很,待她走后才拿出十日前收到的书信,秀眉紧蹙,忧思难解。
  她不敢打开,怕鲜活的少年如今只剩几张信笺,更怕信中所言是沈云疆留给她最后的言语。她不明白为何短短几月事情便发展成如此局面,更不明白昔日歼灭敌军于无形的北疆驻军竟会就此寂灭。
  事到如今,她除了惶惶期盼战局扭转,大胜敌军之外,实在无能为力,
  “沈云疆,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既让我等你,便不能食言,否则雪映红就没你的份了。”
  “华枝,见字如晤,近日北疆风雪漫天,我想若你在,我们便可以淋满头的雪,一同在雪中品雪映红了。抱歉,答应了你两年后回来,如今出了些变故,不能如期回京,特给你备了赔罪礼,放在我京郊别院的屋子里,你有空便去取,等我回来,切切。”
  不知为何,北疆战事传回京城时,众人只知沈家父子率军御敌,原以为沈家世代战功赫赫,虽有忧虑,然总还觉得情形不会太糟。直到几日后军报入京,京城才知晓沈亦为战死沙场,而沈云疆重伤,现如今已不知所踪。
  郁卿川见瞒不住郁华枝,便同她和盘托出,“沈伯父战死,沈云疆……重伤,尸首尚未找到,情形实在不容乐观。”
  郁华枝闻言心口一滞,眼角通红,断了线的泪珠一滴一滴,落在地上,北风过处百花杀尽,她向来不畏寒冬,如今一股透心的寒意袭卷周身,无所适从。
  她不发一言,只红着眸子出了门,吩咐车夫往沈云疆京郊别院去了,途中不时听见路旁百姓交谈,得知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将已逝,众人既是悲愤,更担忧此战日后的发展。众人才失一代明君,如今又失了战无不胜的北境名将,民心浮动。
  “若是萧国吞并了元贞国,我们还有什么好日子过,唉……无论如何,受苦的不都是我们百姓吗?”
  沈云疆如今生死不明,郁华枝本就神伤,又听见这番话,又多了几分似要亡国的凄凉之感。眸子湿润,胸口荡漾着苦涩,久久未消。
  一个时辰后郁华枝来至别院,房中摆件极少,书桌上却堆了不少郁华枝给他送的纸。她见桌案上放着一个精致的盒子,想来便是沈云疆说的赔罪礼了,打开后心中却愈发苦涩,展开沈云疆留下的纸条,“华枝,青雀石我给你寻来了。”
  郁华枝轻抚过盒中的石头,眼前模糊,尽是往日回忆。
  原来早在翼州之时,她听闻翼州砚山的寒潭池内常产青雀石,颜色极美,虽不值钱,却少有人能寻到。她便同沈云疆去山中碰碰运气,到了池边才发现为何鲜有人能找到这青雀石了。
  寒潭池,池如其名,水寒冽刺骨且深不见底,没有点内功在身上是不能够的,若是逞强称能,只怕性命不保。
  郁华枝见沈云疆竟想下池去,便一把将他拉回来,“不值当的,若为了找这个石头却让你冒险,我可过意不去,这石头不要也罢。”
  沈云疆见郁华枝坚持也只好作罢。只是后来她同哥哥偷躲上房顶喝酒,月光如绸,照在郁华枝光洁如玉的脸上,无意提起了青雀石,见她眼睛熠熠生辉,竟是谈了一晚上的石头。
  “大哥,这石头不值什么钱,既不贵重,也不够精致,但我却极喜欢,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喜欢吧。不讲缘由,不问道理,只要喜欢便够了。日后我也希望能找到一个心悦之人,他若想娶我,那便带着青雀石来吧,否则别想轻易娶到我。”
  郁卿川只觉得郁华枝信口胡诌罢了,便当成笑谈告诉了沈云疆,没想到随口一说,他竟如此放在心上。更不知道他为了寻这石头费了多少心思,在寒潭池中潜入浮出了一整日方才得了一颗,后来还染了风寒,将养了一旬方愈。
  郁华枝却全然不知,如今泪洒青雀石,更显光泽,“沈云疆……你可真傻,儿时戏言,岂可当真?”
  郁华枝失魂落魄回到房中,将这两年沈云疆寄来的信和物件翻找出来,每一封信都细细读过,更是愁肠郁结。
  “傻子,我原本想等你回京便撮合你和姜弥的,你连这个机会都不肯给我。如今,你生死不明,偏叫我悬着心,这便是对我自私的惩罚吧。既然如此,我认罚就是。”
  郁华枝深吸了一口气,认真开口,“你既已经把青雀石找来了,那我便答应,只要你能活着回来,我便嫁你,可好?”
  枯坐了大半夜,郁华枝还在喃喃,“沈云疆,你要活着啊……不然就娶不到我了。”
  作者有话说:
  感觉听着梅香如故看这章很有感觉诶,要不去试试?
  第14章 尘埃落定
  却看玄奕帝这头,火急火燎地召众大臣议事,闻得军报传来便让速禀。
  “陛下,北疆已失守大半,情势危急,只怕我元贞国大半江山难保。”
  玄奕帝眉间狠戾,掀翻桌案上的奏折,“无能!废物!朕要你们何用?御成军同北疆调来的五万驻军不都已经前去增援了吗?为何还是节节败退?”
  宰相终是不忿,站出来回话,“陛下,当日北疆驻军奉圣命返京以待陛下点阅,沈将军就不得不更改北疆驻防方略,防线已然薄弱,沈将军虽据理力争,但为遵从圣意也只得接旨。”
  “京城所调派的御成军久不经沙场,对北疆沙场并不甚了解,加之萧国派一支军队潜入后方,成合围之势,一举拿下北疆驻军主力大军,这便已然占据上风,后来的援军自然不敌。当前萧国已占领我元贞国北面大部领土,然我军已无反击之力,只得退守,陛下切不可鲁莽行事。”
  郁文亭也站出来谏言,“陛下臣听闻萧国军队入驻北疆城池后,未侵扰百姓,也并未激起太大的民愤,想来萧国野心勃勃,为今之计,只有议和,方可解燃眉之急。”
  众人听郁文亭建议议和,心中自是不愿,只是眼下并无他法。
  宣武帝在时虽看着元贞国情形一片大好,但长久以来,京中尚文,武不思战,只好文墨,追捧文采斐然之人,似沈家之流却所剩无几。
  除北疆驻军之外,各州驻兵已多年不闻硝烟,多是懒怠短视之徒,故国之危亡祸患竟由来已久,连上高坐庙堂的玄奕帝都是如梦初醒。
  “就只有议和这一条路吗?”
  宰相眼神悲凉,“当年先帝曾亲征四境,不知陛下可肖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