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日常生活_分卷阅读_32
作为一个已经站在青春尾巴上的少年,他对于长安城的花花世界还是很有些幻想的,但是因为有父亲在,所以他什么都不能想,什么都不能做。安分守己的上朝下朝,结果自己的差事做得好了,别人只会说一句“不愧是房相的儿子!”,若是做的差了,便是一堆惊讶失望的目光跟那句“房相的儿子怎么做不好这些!”
房遗直对此就算心怀不满,也只能面带微笑的忍受同僚们的各种眼神,没办法,谁叫他的父亲是房玄龄。
若是家中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倒也罢了,但问题是只有他一个是这样。
房遗爱是母亲带着他到长安之后才怀上的,刚刚懂事父亲便已经是宰相。皇帝恩厚,来房家见儿子们,对他只是口头上的勉励,但对于牙牙学语的房遗爱却是多多的财物赏赐。房遗直幼年学文,只能在乡下请塾师,后来断炊,更是母亲亲自教他。但是等到房遗爱,房玄龄不仅请了京中名师教导,等着房遗爱年满十岁之后,跟着房玄龄有着同僚之谊,私交且不错的孔颖达也愿意受他为徒,指导他的文章。此时孔颖达还担任太子右庶子一职,是太子的私人老师。这种待遇满京城也没有几个人得到,听着别人恭喜自己的弟弟能得孔大师的青睐,房遗直笑得脸都僵了。
如果说这些只是生活境遇的不同造成的,那么其他事情就不是一句谁叫你出生的时候不对可以解释的了。贞观三年,太宗有意将着南平公主嫁给他,房遗直听闻之后还是有点小激动的,作为一个少年,他对于尚主这种光荣的差事还是很向往的,甚至第一次庆幸自己的婚事因为父亲的四处奔波被耽误了。但是谁想到,房玄龄以恩宠太过谢绝了,转而向皇帝推荐自己的好友王珪,称赞他家的儿子各个都是兰芝玉树。因为那年房玄龄又被晋封为魏国公,陛下也就同意了他的建议,没有太坚持。不久之后,南平公主下嫁给王珪之子王敬直 ,而房遗直被父亲做主娶了京兆杜氏的女儿。
杜家的姑娘是不错,但是比起公主差远了,跟着清河房氏的门第更别说了,况且他的岳父也只是个小小的京兆尹,房遗直觉得很丢脸,但是他这种情绪被父亲发现后,则是招来了一阵臭骂。房玄龄训斥他,“娶妻娶贤,门第身份有什么要紧的?你什么时候学的如此虚荣浅薄?回去抄家训一百遍!”
若不是母亲劝架,恐怕他还要被父亲打一顿。有着这个,房遗直就什么都不敢流露了,只能按着父亲的要求,和妻子相敬如宾。因为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办法,母亲卢氏敢不让父亲纳妾,媳妇儿变也能有样学样的不许他纳妾。而家教甚严的他,根本也不可能去教坊消遣,于是只能抱着媳妇默默的想,我原本是可以娶公主的。
因为父亲的教导,房遗直只能默默的认为,不娶公主才是有风骨的表现。但是谁知道,十几年后,等着房遗爱到了适婚年龄,结果皇帝又提起旧事,“我家十七娘觉得你们家二郎很不错,房卿,咱们结个亲吧。”
房遗直很期盼父亲这次能够拒绝到底,实际上房玄龄也拒绝了,可是皇帝却很坚持,“我家十七娘真的觉得你家二郎不错,房卿,上次大郎的事情咱们错过了,这次就不要再推辞了。”
看着皇帝亲自到家里来笑眯眯的说出这番话,房遗直只觉得自己的三观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什么时候他娶不到公主成了弟弟必须娶公主的理由?而父亲的态度也让他失望,他不是说娶妻娶贤的吗?不是说要不慕荣华富贵的吗?怎么这会儿竟然松口了,竟然答应了!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父亲娶得也是天下最尊贵的世家,范阳卢氏的女儿。
女人贤惠不贤惠,似乎跟门第家世没有关系。高门大户有贤惠的女儿,蓬门低户也有不讲理的姑娘。
房遗直心里头清楚,二弟的婚事能成,是因为高阳公主的坚持。而高阳公主之所以坚持,是因为她见过房遗直。而她之所以见过房遗直,是因为房遗直十一岁的时候,因恩赐入千牛备身,从此就在皇帝面前打转,公主怎么可能不认识他!
而房遗爱之所以能入选,是因为父亲同意他去参选。而当时房遗直因为嫌弃自己的职位不好,希望父亲帮他换个岗位,却被父亲训斥,说他好逸恶劳,贪慕虚荣,罚他从最低层的开始做起。所以当他年近三十,在九品的正字上做起时,他十二岁的弟弟却已经是正六品下的千牛备身了,这事情怎么看都不公平吧?
他长到十几岁才见到父亲,而作为老来子的弟弟们却一直都受到各种宠爱。他幼年吃饭掉一颗米都要被母亲打手心,可弟弟们将着羊腿满地扔,母亲还说没什么,明天让厨房换鸡腿……种种事情积压在心里,让房遗直不断的怀疑,自己在着家里的存在,到底有什么必要?
二弟娶了公主,等到三弟结婚时,他想着总要避避风头娶个平民女子吧,结果公主牵线介绍了个翁主。然后翁主弟媳妇进门没几日,等着大妹妹出嫁,翁主又介绍了个王爷给大妹妹……
这一家子,他是长子,可他娶得妻子门第最低,每次吃饭见着一堆妯娌,妻子小心翼翼的劲儿,连他看着都难受。
父亲不喜欢他,母亲也不喜欢他,弟弟们也不跟他亲近,出去别人都羡慕他是房相的儿子,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父亲为相的好处他一点都没享受到,恩泽全部被弟弟们占去了,但父亲为相的坏处却全部在他身上,永远要比别人干得多,比别人努力,勤奋,克己!
他觉得自己被压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第25章 媚上
十月初,说了许久的游猎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心心念念的来了,许多人留下,例如太子以及东宫属臣,许多人跟了一同去,例如那些除了不得不留下来政府官员。
洛阳此时还没有陪都之名,却早就有了陪都之实。宫城皇城都是现成的,百官办公的衙署都有,皇宫贵族们也是两地置宅,所以并不十分麻烦。况且洛阳占着大运河的交通之便,货物云集,附近又有含嘉仓,所以他们这么多人过去会让长安城的压力减小不少,于是文武百官们也没有一个反对的。
伊阙在着洛阳南面两公里处,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叫伊阙。隋炀帝在洛阳建都后,因皇宫大门正对伊阙,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这里改名“龙门”,但大家约定俗成的称呼还是伊阙。
伊河两岸的山崖上,雕刻着众多的佛像,这就是后世鼎鼎有名的龙门石窟。不过此时雕像还远没有后世那么众多,但好在魏碑魏帖都已经存在了,所以在李治陪李世民打猎时,长孙颖、徐芷,以及高阳公主等人,便前呼后拥的到着这里来玩赏了。
原本是找徐惠带路的,可是徐惠因为身体不适,就直接先被安排去了洛阳皇宫休息去,两个人正在犯愁呢,恰好遇到高阳公主来找长孙颖玩。在她的自告奋勇之下,两个人便同她一同去。
伊河两岸石窟众多,寺庙也不少,有名的就有十多座。高阳公主显然是常客,带着长孙颖在让工匠们拓碑时,便开始滔滔不觉得讲述各个寺庙的差异,问她等会儿去那里歇息。长孙颖思考了一番后,认真的问道,“哪家的斋菜最好吃?”
旁边徐芷悄悄的转过了头,忍不住偷笑。高阳公主被雷到了,“我知道有很多高僧的。”
“我又不懂佛法,也不读经文,要大师有什么用。”长孙颖摊了摊手,期待的看着她,“还是好吃的实际些。”
“我,我让人去打听打听吧。”确定这位不是在开玩笑之,高阳公主正要派人去打探,就见着不远处一骑白马绝尘而来,还没等她们反应过来,便已经到了身边稳稳的停住了。待着骑士从马上下来,才发现来人竟然是个女的,而且还是个熟人。
“启禀公主殿下,晋王吩咐我来传个口信,说大军即将开拔入洛阳,请诸位赶紧准备。”武媚娘对着高阳公主等人一福,口齿清楚的说道。
“怎么是你来报的信?”高阳公主皱了皱眉头,问出了长孙颖心里的话。
很显然认识武媚娘的人呢不止高阳公主一个,高阳公主也知道的,并且,不是十分喜欢的样子。
“今天刚好轮到我在陛下身边服侍,晋王急着找人报信,旁边又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就托我来报信了。”武媚娘不卑不亢的回答道,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让人看了就心生亲近。
房遗直对此就算心怀不满,也只能面带微笑的忍受同僚们的各种眼神,没办法,谁叫他的父亲是房玄龄。
若是家中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倒也罢了,但问题是只有他一个是这样。
房遗爱是母亲带着他到长安之后才怀上的,刚刚懂事父亲便已经是宰相。皇帝恩厚,来房家见儿子们,对他只是口头上的勉励,但对于牙牙学语的房遗爱却是多多的财物赏赐。房遗直幼年学文,只能在乡下请塾师,后来断炊,更是母亲亲自教他。但是等到房遗爱,房玄龄不仅请了京中名师教导,等着房遗爱年满十岁之后,跟着房玄龄有着同僚之谊,私交且不错的孔颖达也愿意受他为徒,指导他的文章。此时孔颖达还担任太子右庶子一职,是太子的私人老师。这种待遇满京城也没有几个人得到,听着别人恭喜自己的弟弟能得孔大师的青睐,房遗直笑得脸都僵了。
如果说这些只是生活境遇的不同造成的,那么其他事情就不是一句谁叫你出生的时候不对可以解释的了。贞观三年,太宗有意将着南平公主嫁给他,房遗直听闻之后还是有点小激动的,作为一个少年,他对于尚主这种光荣的差事还是很向往的,甚至第一次庆幸自己的婚事因为父亲的四处奔波被耽误了。但是谁想到,房玄龄以恩宠太过谢绝了,转而向皇帝推荐自己的好友王珪,称赞他家的儿子各个都是兰芝玉树。因为那年房玄龄又被晋封为魏国公,陛下也就同意了他的建议,没有太坚持。不久之后,南平公主下嫁给王珪之子王敬直 ,而房遗直被父亲做主娶了京兆杜氏的女儿。
杜家的姑娘是不错,但是比起公主差远了,跟着清河房氏的门第更别说了,况且他的岳父也只是个小小的京兆尹,房遗直觉得很丢脸,但是他这种情绪被父亲发现后,则是招来了一阵臭骂。房玄龄训斥他,“娶妻娶贤,门第身份有什么要紧的?你什么时候学的如此虚荣浅薄?回去抄家训一百遍!”
若不是母亲劝架,恐怕他还要被父亲打一顿。有着这个,房遗直就什么都不敢流露了,只能按着父亲的要求,和妻子相敬如宾。因为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办法,母亲卢氏敢不让父亲纳妾,媳妇儿变也能有样学样的不许他纳妾。而家教甚严的他,根本也不可能去教坊消遣,于是只能抱着媳妇默默的想,我原本是可以娶公主的。
因为父亲的教导,房遗直只能默默的认为,不娶公主才是有风骨的表现。但是谁知道,十几年后,等着房遗爱到了适婚年龄,结果皇帝又提起旧事,“我家十七娘觉得你们家二郎很不错,房卿,咱们结个亲吧。”
房遗直很期盼父亲这次能够拒绝到底,实际上房玄龄也拒绝了,可是皇帝却很坚持,“我家十七娘真的觉得你家二郎不错,房卿,上次大郎的事情咱们错过了,这次就不要再推辞了。”
看着皇帝亲自到家里来笑眯眯的说出这番话,房遗直只觉得自己的三观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什么时候他娶不到公主成了弟弟必须娶公主的理由?而父亲的态度也让他失望,他不是说娶妻娶贤的吗?不是说要不慕荣华富贵的吗?怎么这会儿竟然松口了,竟然答应了!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父亲娶得也是天下最尊贵的世家,范阳卢氏的女儿。
女人贤惠不贤惠,似乎跟门第家世没有关系。高门大户有贤惠的女儿,蓬门低户也有不讲理的姑娘。
房遗直心里头清楚,二弟的婚事能成,是因为高阳公主的坚持。而高阳公主之所以坚持,是因为她见过房遗直。而她之所以见过房遗直,是因为房遗直十一岁的时候,因恩赐入千牛备身,从此就在皇帝面前打转,公主怎么可能不认识他!
而房遗爱之所以能入选,是因为父亲同意他去参选。而当时房遗直因为嫌弃自己的职位不好,希望父亲帮他换个岗位,却被父亲训斥,说他好逸恶劳,贪慕虚荣,罚他从最低层的开始做起。所以当他年近三十,在九品的正字上做起时,他十二岁的弟弟却已经是正六品下的千牛备身了,这事情怎么看都不公平吧?
他长到十几岁才见到父亲,而作为老来子的弟弟们却一直都受到各种宠爱。他幼年吃饭掉一颗米都要被母亲打手心,可弟弟们将着羊腿满地扔,母亲还说没什么,明天让厨房换鸡腿……种种事情积压在心里,让房遗直不断的怀疑,自己在着家里的存在,到底有什么必要?
二弟娶了公主,等到三弟结婚时,他想着总要避避风头娶个平民女子吧,结果公主牵线介绍了个翁主。然后翁主弟媳妇进门没几日,等着大妹妹出嫁,翁主又介绍了个王爷给大妹妹……
这一家子,他是长子,可他娶得妻子门第最低,每次吃饭见着一堆妯娌,妻子小心翼翼的劲儿,连他看着都难受。
父亲不喜欢他,母亲也不喜欢他,弟弟们也不跟他亲近,出去别人都羡慕他是房相的儿子,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父亲为相的好处他一点都没享受到,恩泽全部被弟弟们占去了,但父亲为相的坏处却全部在他身上,永远要比别人干得多,比别人努力,勤奋,克己!
他觉得自己被压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第25章 媚上
十月初,说了许久的游猎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心心念念的来了,许多人留下,例如太子以及东宫属臣,许多人跟了一同去,例如那些除了不得不留下来政府官员。
洛阳此时还没有陪都之名,却早就有了陪都之实。宫城皇城都是现成的,百官办公的衙署都有,皇宫贵族们也是两地置宅,所以并不十分麻烦。况且洛阳占着大运河的交通之便,货物云集,附近又有含嘉仓,所以他们这么多人过去会让长安城的压力减小不少,于是文武百官们也没有一个反对的。
伊阙在着洛阳南面两公里处,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叫伊阙。隋炀帝在洛阳建都后,因皇宫大门正对伊阙,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这里改名“龙门”,但大家约定俗成的称呼还是伊阙。
伊河两岸的山崖上,雕刻着众多的佛像,这就是后世鼎鼎有名的龙门石窟。不过此时雕像还远没有后世那么众多,但好在魏碑魏帖都已经存在了,所以在李治陪李世民打猎时,长孙颖、徐芷,以及高阳公主等人,便前呼后拥的到着这里来玩赏了。
原本是找徐惠带路的,可是徐惠因为身体不适,就直接先被安排去了洛阳皇宫休息去,两个人正在犯愁呢,恰好遇到高阳公主来找长孙颖玩。在她的自告奋勇之下,两个人便同她一同去。
伊河两岸石窟众多,寺庙也不少,有名的就有十多座。高阳公主显然是常客,带着长孙颖在让工匠们拓碑时,便开始滔滔不觉得讲述各个寺庙的差异,问她等会儿去那里歇息。长孙颖思考了一番后,认真的问道,“哪家的斋菜最好吃?”
旁边徐芷悄悄的转过了头,忍不住偷笑。高阳公主被雷到了,“我知道有很多高僧的。”
“我又不懂佛法,也不读经文,要大师有什么用。”长孙颖摊了摊手,期待的看着她,“还是好吃的实际些。”
“我,我让人去打听打听吧。”确定这位不是在开玩笑之,高阳公主正要派人去打探,就见着不远处一骑白马绝尘而来,还没等她们反应过来,便已经到了身边稳稳的停住了。待着骑士从马上下来,才发现来人竟然是个女的,而且还是个熟人。
“启禀公主殿下,晋王吩咐我来传个口信,说大军即将开拔入洛阳,请诸位赶紧准备。”武媚娘对着高阳公主等人一福,口齿清楚的说道。
“怎么是你来报的信?”高阳公主皱了皱眉头,问出了长孙颖心里的话。
很显然认识武媚娘的人呢不止高阳公主一个,高阳公主也知道的,并且,不是十分喜欢的样子。
“今天刚好轮到我在陛下身边服侍,晋王急着找人报信,旁边又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就托我来报信了。”武媚娘不卑不亢的回答道,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让人看了就心生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