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之路 第141节
至于免费发钱,孤苦老人那么多,孤儿也多,这个发了,那个发不发呢。
就算勉强发了钱,可是翻年官府拿不出钱继续发,这些老人孩子会不会埋怨,到时候有人因此饿死,是不是又怪在官府头上。
看事情,不能只考虑当下,还要看长远。现在整个浔阳府治下的情况,就是尽量让所有人先活着,慢慢图之,等有了一定本钱,再谈生活质量。
镇子靠西边的地方,建了豆腐棚子,外面有穿的破旧的小孩儿搬运轻便的东西。他们不是白做工,饭点时候,他们能得到一个馒头和半碗粗粮饭,饭上面有几块咸菜,十天半月,还会有一两片肉。
他们没有地方去,晚上时候,工人走了,他们能在棚子里睡觉,用其他人给的破棉被和干草盖着,比在外面暖和多了。
秦遇听着豆腐棚子的管事跟他汇报,这会儿功夫,县令也匆匆来了。
“秦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
秦遇笑笑:“本官随便看看。”
县令额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心都悬起来了。
不是说府衙事情多吗,知府大人怎么还天天往外跑。
“阿嚏——”旁边伺候的小厮瞬间紧张了起来,询问道:“大人,您没事吧,是不是受寒了,小的去厨下给您熬碗姜汤。”
秦大人临走前,百般嘱咐,一定要照顾好王大人,不然一堆活儿就没人做了。
王同知不知小厮想法,抬手道:“不必。”
过了一会儿,他叹口气:“算了,你去给本官熬一碗吧。”
他昨晚忙到丑时【凌晨一点】,实在扛不住了,倒在案上歇息,早上天未亮就被鸡鸣吵醒。他身上盖着斗篷,应该是小厮给他盖的,他没受凉,就是累。
然而公务一堆,短暂的睡了一觉后,好像又增多了。
王同知:………
别看同知是正五品,但是上面一个知府稳稳压着,知府不放权的话,同知还不如七品县令。
但是,他就是说,这秦知府对他也太放心了吧,大大小小的公务都推给他,不怕他有一天把知府架空吗。
没办法,知府和同知就是这种,不是我压倒你,就是你压倒我的“竞争”关系。
但秦遇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又不是只对王同知放权,他上任时,府衙里没什么人,九成以上都是秦遇重新挑选,培养,提拔。现在时间短,或许这些人还不能算秦遇心腹,但是绝对都是偏向秦遇的。
他们官职不及王同知,但是数量上呈绝对优势,能与王同知抗衡。反过来,王同知也能制衡他们。
秦遇只要把控着,不让这两方人搅和到一起去,就行了。
他从公务中腾出时间,就可以抽身私下巡视,免得下面官员瞒上。
这会儿,秦遇看着县令紧绷的神色,笑着夸道:“你做的很好,再接再厉。”
县令一下子放松下来,心也踏踏实实落下,笑道:“大人谬赞了,这是下官该做的。”
秦遇笑容不变:“做不好,要罚。但做的好,也要奖。这一功,本官给你记上。”
县令心里一喜,也不再推持了,然后看到豆腐棚子的管事,吩咐道:“今日秦大人巡视,晌午的饭都加些荤腥,这钱衙门出。”
管事喜不自禁,连连道谢。
秦遇他们离开时,还能听到身后孩子激动的欢笑声。
秦遇谢过了县令邀他去衙门用午饭的提议,只在马车上,吃点馒头和着温水,就算解决一顿。
衙役们不是第一次见,但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堂堂知府大人,居然也跟他们吃一样的,简陋的午饭。
韩五和汪东倒是见怪不怪,当初修陵墓时,秦大人还跟民夫一样睡草棚呢。唯一好点的,可能是秦大人能享用到一个巴掌大的单间草棚吧。
那个时候,韩五他们刚跟着秦遇,第一次见秦遇这种文人,明明是文官,却能像武将一样吃苦。
当时他们玩笑般的说给秦遇听,没想到秦遇却道:“穷文富武。文人怎么可能吃不了苦。”
十年寒窗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
他幼时在湿冷的寒风中练字,抄书,是很苦。可天底下如他一样的书生多了去了。比年幼的秦遇学习环境更艰苦的人,也不是没有。
只是大众会有这个印象,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当官后的文人,精致讲究的文人,吟诗作赋,风花雪月的文人。
这部分文人,在天下众多学子中,已经是金字塔上层了。
午饭后,他们启程去县下面的镇子和乡下。
跟县城比,镇子差多了,到处都是破破烂烂,不过偶尔能看到有人在修补官道。
秦遇告诫自己,不要急,慢慢来。
他们没有提前通知里正,不过一群衙役在街上走着,里正想不知道也不行。
晚上,秦遇一行人歇在里正给他们腾的小院,秦遇召见里正,谈了许多。
一来是问问,案例手册有没有发放下去,下面百姓是何反应。
二来是问问,百姓可还过的下去,邻里之间纠纷可能处理好。
大大小小的事都有询问,里正一颗老心脏吊了半宿,谨慎回答。
对于里正而言,知府是他上峰的上峰的上峰。对他来说,是遥远的。没想到还能亲自见一次。
凌晨时分,见里正撑不住了,秦遇才放人回去。屋里只剩他一人,他终于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临睡前,他忍不住想,他这当的到底是知府呢,还是县令啊。不过让他重新选择,他还是会如此。
在其位,谋其政。食君之禄,分君之忧。
只有深切了解本地情况,以后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第144章 人性之观
秦遇一行人吃了早饭,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有人在他们落脚的院子外吵嚷,但很快就被人压了下去。
秦遇蹙眉:“韩五,你去看看。”
“是,大人。”
不一会儿,韩五带着两个男人进来,他们一进院子就对秦遇跪下了。
一个年长一点的男人对着秦遇砰砰磕头:“求大人做主,求知府大人为草民做主啊。”
年轻的那个也跟着磕头:“求知府大人做主。”
里正跟进来,脸色难看,对上秦遇的目光,又羞愧的垂下头,讷讷:“秦大人……”
秦遇道:“既然碰上了,不知本官可有这个荣幸,旁听里正审理。”
里正差点磕巴,连连点头。
衙役很快把院子腾空,搬来椅子,里正坐上位,秦遇这个知府在旁边坐着旁听。
秦遇当然可以亲自审理,但是暂时没必要,而且有损里正的脸面。说白了,平时近距离管理镇子的是里正,尽量客气些好。不然秦遇走了就走了,这两人还要在此地生活。
这些都是意会的处事方式。
里正受宠若惊,不时看秦遇一眼,然后挺起胸膛,沉声问:“你们有何事?”
两个男人争抢着把事情说了,院子外也围了一群人。
事情很简单,年长的那个叫林平安,年轻那个叫周长福。两人是一个村子里的,两家人都养了羊,现在林平安控告周长福偷他家羊。
但是羊都长的差不多,大小类似,两家人都养着,数量也差不多,林平安养了五只羊,周长福养了六只羊,面对林平安的控诉,周长福指天发誓说他没偷,村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判。
恰好昨儿听闻知府来了,所以一大早他们就闹到了知府面前。
听完事情前后的里正脸色一滞。
羊又不像人,又不能开口说,我是谁谁家的。
而且巧合的是,当初买羊是两家人合计的,一起买的,想着两个人不容易被人骗。
事实也是如此,没想到现在出了这种事。
林平安眼眶都红了,“里正,您知道我的,我老实了半辈子,我不会冤枉人。周长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先前我家的鸡丢了,没多久周长福家里就传来了鸡肉味儿,但是周家养的鸡数量又没少,不是他偷的,还是谁。”
乡下村子里,家家户户挨的近,现在又不是农忙,所以各家有什么响动都知道。
林平安家丢了鸡,格外留意,自然注意到了周长福家的异样。
这会儿荤腥难得,鸡肉味儿多香啊,隔老远都能把人口水勾的流出来。
林平安气道:“我跟周长福也算认识多年了,觉得为了一只鸡伤了情分不好,所以后来我就没管了。谁知道现在他偷我家羊。”
“周长福,你有没有良心!”林平安忽然朝周长福扑过去,立刻被衙役拉开。
韩五喝道:“放肆,里正面前,不得争执。”
同样被韩五吓了一跳的里正:………
里正拿袖子擦了擦汗,然后道:“林平安,既然你说周长福偷了你家的羊,那么大一只羊,他也藏不住,不然找人去他家搜查如何。”
林平安脸色一下子难看。
周长福啐了一声,“里正,您不知道,这人早就来搜过了,我家里原来是六只羊,现在还是六只羊,多一根羊毛都没有。”
周长福哭道:“里正,您评评理啊,不能什么都听林平安说啊。他说我偷鸡,我就偷鸡了,他说我偷羊,我就偷羊了吗?”
“那他说我杀人,我难不成真的拿刀去杀人了啊,那我不是该去蹲大牢。”
“咳…咳咳…”里正让口水呛了一下,喝道:“闭嘴!”
“越说越没谱。”里正气道:“谁说你杀人了。别胡说。”
知府大人还看着呢。
围观人群窃窃私语,觉得周长福说的挺有道理的,有胆子大的笑道:“林老哥,你说周长福偷羊,总得把赃物拿出来吧。”
林平安脸都憋红了,刚刚还噼里啪啦一堆话的人,这会儿半个字儿也蹦不出。
秦遇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打转,周长福不小心跟秦遇对视,瑟缩了一下,秦遇眼睛微眯。
他对汪东耳语一番,然后汪东又去告诉里正。
众人:………
你俩这么近,还整这一套呢。
里正咳嗽一声,沉声道:“林平安,你说,你丢的那只羊有什么特征。”
就算勉强发了钱,可是翻年官府拿不出钱继续发,这些老人孩子会不会埋怨,到时候有人因此饿死,是不是又怪在官府头上。
看事情,不能只考虑当下,还要看长远。现在整个浔阳府治下的情况,就是尽量让所有人先活着,慢慢图之,等有了一定本钱,再谈生活质量。
镇子靠西边的地方,建了豆腐棚子,外面有穿的破旧的小孩儿搬运轻便的东西。他们不是白做工,饭点时候,他们能得到一个馒头和半碗粗粮饭,饭上面有几块咸菜,十天半月,还会有一两片肉。
他们没有地方去,晚上时候,工人走了,他们能在棚子里睡觉,用其他人给的破棉被和干草盖着,比在外面暖和多了。
秦遇听着豆腐棚子的管事跟他汇报,这会儿功夫,县令也匆匆来了。
“秦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
秦遇笑笑:“本官随便看看。”
县令额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心都悬起来了。
不是说府衙事情多吗,知府大人怎么还天天往外跑。
“阿嚏——”旁边伺候的小厮瞬间紧张了起来,询问道:“大人,您没事吧,是不是受寒了,小的去厨下给您熬碗姜汤。”
秦大人临走前,百般嘱咐,一定要照顾好王大人,不然一堆活儿就没人做了。
王同知不知小厮想法,抬手道:“不必。”
过了一会儿,他叹口气:“算了,你去给本官熬一碗吧。”
他昨晚忙到丑时【凌晨一点】,实在扛不住了,倒在案上歇息,早上天未亮就被鸡鸣吵醒。他身上盖着斗篷,应该是小厮给他盖的,他没受凉,就是累。
然而公务一堆,短暂的睡了一觉后,好像又增多了。
王同知:………
别看同知是正五品,但是上面一个知府稳稳压着,知府不放权的话,同知还不如七品县令。
但是,他就是说,这秦知府对他也太放心了吧,大大小小的公务都推给他,不怕他有一天把知府架空吗。
没办法,知府和同知就是这种,不是我压倒你,就是你压倒我的“竞争”关系。
但秦遇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又不是只对王同知放权,他上任时,府衙里没什么人,九成以上都是秦遇重新挑选,培养,提拔。现在时间短,或许这些人还不能算秦遇心腹,但是绝对都是偏向秦遇的。
他们官职不及王同知,但是数量上呈绝对优势,能与王同知抗衡。反过来,王同知也能制衡他们。
秦遇只要把控着,不让这两方人搅和到一起去,就行了。
他从公务中腾出时间,就可以抽身私下巡视,免得下面官员瞒上。
这会儿,秦遇看着县令紧绷的神色,笑着夸道:“你做的很好,再接再厉。”
县令一下子放松下来,心也踏踏实实落下,笑道:“大人谬赞了,这是下官该做的。”
秦遇笑容不变:“做不好,要罚。但做的好,也要奖。这一功,本官给你记上。”
县令心里一喜,也不再推持了,然后看到豆腐棚子的管事,吩咐道:“今日秦大人巡视,晌午的饭都加些荤腥,这钱衙门出。”
管事喜不自禁,连连道谢。
秦遇他们离开时,还能听到身后孩子激动的欢笑声。
秦遇谢过了县令邀他去衙门用午饭的提议,只在马车上,吃点馒头和着温水,就算解决一顿。
衙役们不是第一次见,但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堂堂知府大人,居然也跟他们吃一样的,简陋的午饭。
韩五和汪东倒是见怪不怪,当初修陵墓时,秦大人还跟民夫一样睡草棚呢。唯一好点的,可能是秦大人能享用到一个巴掌大的单间草棚吧。
那个时候,韩五他们刚跟着秦遇,第一次见秦遇这种文人,明明是文官,却能像武将一样吃苦。
当时他们玩笑般的说给秦遇听,没想到秦遇却道:“穷文富武。文人怎么可能吃不了苦。”
十年寒窗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
他幼时在湿冷的寒风中练字,抄书,是很苦。可天底下如他一样的书生多了去了。比年幼的秦遇学习环境更艰苦的人,也不是没有。
只是大众会有这个印象,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当官后的文人,精致讲究的文人,吟诗作赋,风花雪月的文人。
这部分文人,在天下众多学子中,已经是金字塔上层了。
午饭后,他们启程去县下面的镇子和乡下。
跟县城比,镇子差多了,到处都是破破烂烂,不过偶尔能看到有人在修补官道。
秦遇告诫自己,不要急,慢慢来。
他们没有提前通知里正,不过一群衙役在街上走着,里正想不知道也不行。
晚上,秦遇一行人歇在里正给他们腾的小院,秦遇召见里正,谈了许多。
一来是问问,案例手册有没有发放下去,下面百姓是何反应。
二来是问问,百姓可还过的下去,邻里之间纠纷可能处理好。
大大小小的事都有询问,里正一颗老心脏吊了半宿,谨慎回答。
对于里正而言,知府是他上峰的上峰的上峰。对他来说,是遥远的。没想到还能亲自见一次。
凌晨时分,见里正撑不住了,秦遇才放人回去。屋里只剩他一人,他终于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临睡前,他忍不住想,他这当的到底是知府呢,还是县令啊。不过让他重新选择,他还是会如此。
在其位,谋其政。食君之禄,分君之忧。
只有深切了解本地情况,以后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第144章 人性之观
秦遇一行人吃了早饭,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有人在他们落脚的院子外吵嚷,但很快就被人压了下去。
秦遇蹙眉:“韩五,你去看看。”
“是,大人。”
不一会儿,韩五带着两个男人进来,他们一进院子就对秦遇跪下了。
一个年长一点的男人对着秦遇砰砰磕头:“求大人做主,求知府大人为草民做主啊。”
年轻的那个也跟着磕头:“求知府大人做主。”
里正跟进来,脸色难看,对上秦遇的目光,又羞愧的垂下头,讷讷:“秦大人……”
秦遇道:“既然碰上了,不知本官可有这个荣幸,旁听里正审理。”
里正差点磕巴,连连点头。
衙役很快把院子腾空,搬来椅子,里正坐上位,秦遇这个知府在旁边坐着旁听。
秦遇当然可以亲自审理,但是暂时没必要,而且有损里正的脸面。说白了,平时近距离管理镇子的是里正,尽量客气些好。不然秦遇走了就走了,这两人还要在此地生活。
这些都是意会的处事方式。
里正受宠若惊,不时看秦遇一眼,然后挺起胸膛,沉声问:“你们有何事?”
两个男人争抢着把事情说了,院子外也围了一群人。
事情很简单,年长的那个叫林平安,年轻那个叫周长福。两人是一个村子里的,两家人都养了羊,现在林平安控告周长福偷他家羊。
但是羊都长的差不多,大小类似,两家人都养着,数量也差不多,林平安养了五只羊,周长福养了六只羊,面对林平安的控诉,周长福指天发誓说他没偷,村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判。
恰好昨儿听闻知府来了,所以一大早他们就闹到了知府面前。
听完事情前后的里正脸色一滞。
羊又不像人,又不能开口说,我是谁谁家的。
而且巧合的是,当初买羊是两家人合计的,一起买的,想着两个人不容易被人骗。
事实也是如此,没想到现在出了这种事。
林平安眼眶都红了,“里正,您知道我的,我老实了半辈子,我不会冤枉人。周长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先前我家的鸡丢了,没多久周长福家里就传来了鸡肉味儿,但是周家养的鸡数量又没少,不是他偷的,还是谁。”
乡下村子里,家家户户挨的近,现在又不是农忙,所以各家有什么响动都知道。
林平安家丢了鸡,格外留意,自然注意到了周长福家的异样。
这会儿荤腥难得,鸡肉味儿多香啊,隔老远都能把人口水勾的流出来。
林平安气道:“我跟周长福也算认识多年了,觉得为了一只鸡伤了情分不好,所以后来我就没管了。谁知道现在他偷我家羊。”
“周长福,你有没有良心!”林平安忽然朝周长福扑过去,立刻被衙役拉开。
韩五喝道:“放肆,里正面前,不得争执。”
同样被韩五吓了一跳的里正:………
里正拿袖子擦了擦汗,然后道:“林平安,既然你说周长福偷了你家的羊,那么大一只羊,他也藏不住,不然找人去他家搜查如何。”
林平安脸色一下子难看。
周长福啐了一声,“里正,您不知道,这人早就来搜过了,我家里原来是六只羊,现在还是六只羊,多一根羊毛都没有。”
周长福哭道:“里正,您评评理啊,不能什么都听林平安说啊。他说我偷鸡,我就偷鸡了,他说我偷羊,我就偷羊了吗?”
“那他说我杀人,我难不成真的拿刀去杀人了啊,那我不是该去蹲大牢。”
“咳…咳咳…”里正让口水呛了一下,喝道:“闭嘴!”
“越说越没谱。”里正气道:“谁说你杀人了。别胡说。”
知府大人还看着呢。
围观人群窃窃私语,觉得周长福说的挺有道理的,有胆子大的笑道:“林老哥,你说周长福偷羊,总得把赃物拿出来吧。”
林平安脸都憋红了,刚刚还噼里啪啦一堆话的人,这会儿半个字儿也蹦不出。
秦遇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打转,周长福不小心跟秦遇对视,瑟缩了一下,秦遇眼睛微眯。
他对汪东耳语一番,然后汪东又去告诉里正。
众人:………
你俩这么近,还整这一套呢。
里正咳嗽一声,沉声道:“林平安,你说,你丢的那只羊有什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