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习武
新年无非是去各家拜年,郡主初二时去了国公府,接下来便是去各家走动,元宵是她的生日,又是和宫宴一道办的,平白得了许多生辰礼。
过了十五诸王便要回封地,郡主极不舍得萧艺,萧艺也不舍她,皇帝见两人依依惜别便让萧艺留在京里和公主母女一道住。此旨意一出各人心里都炸了锅,云王夫妇自然是满心欣喜,这么多皇孙里就萧艺得了这个恩典,纵然萧艺脑子不聪明,常在皇帝跟前晃悠总也有几分情分,皇帝见了他便会想到云王,便如宁国公主母凭女贵,云王未必不能因儿子得皇帝几分青眼,云王本就有谋略有手段,只是一直不讨皇帝喜欢,有了萧艺在皇帝跟前替云王争宠,这个缺点就不是问题了。众人心中也是这种想法,皇帝唯独留了云王之子在京,由不得他们多想,不会是要立储了吧,朝臣都思索着重新站队的问题。
郡主却不管他们怎么想,她还能和萧艺一道愉快的玩耍就行。萧艺已经六岁了,在云州时便和兄弟们一块学习,如今到了京里也该上学,皇帝的意思是让他去宗学里,宗学里都是一些皇室宗亲的孩子,皆是有皇室血脉的,外戚家的孩子都不能进,还有一些学业极好自己考进去的,其他勋贵大臣之家的孩子若没有真材实料怎么托关系都进不去,可见宗学的教学质量。郡主却觉的萧艺性子不太合群,人又不太聪明,去宗学里怕会被人欺负,兼萧艺喜武厌文,偏偏时下重文轻武,学堂里多是习文,武功只略有涉猎,宗学里好些,但依旧文比武吃香,郡主希望皇帝能专门给萧艺请一个教他武艺的师傅。
皇帝思及这段日子萧艺常跟着郡主在他跟前转悠,虽然不太聪明不爱说话,但心思却是不错,习武方面也有些天赋,便让萧艺去陈太师府上习武。
陈太师是两朝元老,年轻时是战无不胜的沙场猛将,陈家是武学世家,从前朝便开始发迹,历经改朝换代而屹立不倒,可谓家学渊源。太师乃是武官的最高职位,虽无实权却也受人尊敬,陈太师如今年纪大了致仕在家荣养,皇帝只说让萧艺去太师府习武,却没说让谁教他,因此萧艺去拜师的第一天是郡主跟着他去的,就怕他碰了钉子回来。
郡主挑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萧艺打扮一新去了太师府,陈太师年纪大了,近年都深居简出只在家里含饴弄孙。陈家可谓枝繁叶茂,陈太师有四个儿子,战死了两个,另两个在沿海镇守,几个成年的孙子也在军中效力,只长房长孙在京城禁卫军里任副统领,也是在家尽孝的意思。郡主和萧艺早下了拜帖,太师府老早就有管家在仪门处等候,两人一下轿就被迎了进去,到得垂花门处便有后院管事来接郡主去见府上大夫人,郡主是来给萧艺撑腰的,自然不会跟他分开,只说要随萧艺一道。管家无法,只得带了两人去陈家子弟练武的演武场。
陈家的演武场极大,大概有七八亩地的样子,场上有十几个陈家的孩子在练武,最大的有十二三岁,最小的和郡主差不多大,有扎马步打基础的,有跑马骑射的,也有舞枪弄棒切磋武艺的,萧艺看的目不暇接,脸上的兴奋掩都掩不住。
郡主四下瞅了瞅,除了这些练武的孩子,就只有几个端茶递水的小厮,没见着教练,不由感叹陈家真是教子有方,这么小的孩子没人督促都能勤学苦练,见郡主他们来了也只是往这边看两眼,没一个放下手头事过来搭讪。管家把他们带到这里就走了,只说让萧艺跟着练,郡主寻了个小厮打听:“怎么没有师傅教导?我们初来乍到的,可怎么练呢!”郡主不由怀疑是不是为了考验萧艺特地没让师傅来。那小厮笑得讨喜,说的话就不怎么讨喜了:“师傅都是不定期来抽查,并不会天天盯着,不巧,今儿师傅就没来,郡主和小公子随便练练?”说了等于没说,郡主撇撇嘴。
萧艺也不知该如何下手,只在旁边干看着,郡主问他:“你以前在云州时武术师父都教了你什么?”萧艺皱着眉头想了半晌才道:“什么都教,骑射武功,舞刀弄剑都有。”看来云王府是博学式的教育,郡主也不知道云王府的教学方式,见场上和萧艺差不多年岁的孩子大多是在练基础,便道:“这儿也没师傅教导,那些刀枪剑戟的你也不精,别瞎比划伤着自己了,干脆扎马步吧,扎累了就去走一会儿梅花桩,或是跑跑步,你看那些和你差不多大的孩子干嘛你也跟着干嘛吧!”萧艺一向听郡主的话,便寻了个向阳处开始扎马步,郡主想着自己也要学点拳脚功夫,便随着萧艺一块儿扎。不到一盏茶时间郡主就受不住了,腿一软跌坐在地上,旁边伺候的桂圆忙把她抱起来,问她有没有伤着,萧艺也凑过来关怀,郡主笑着拍了拍身上说没事,让萧艺继续扎,至于她嘛,果然不是练武的料,还是寄希望于护卫身上吧。
萧艺果然又回去扎马步,坚持了一炷香的时间,直至双腿颤抖额头冒汗才瘫软下来,身边的小太监早在旁边准备着,适时接住了他。小太监扶萧艺在旁边草地上坐下,递了杯茶给他,郡主正在不远处观摩兵器,见状跑过来同萧艺闲话。萧艺休息了片刻又去扎,这般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染了郡主,她觉得自己就算是个陪练的也太不合格了,遂去另一边的空地上跑步,不练武功锻炼身体也是极有必要的。
萧艺扎了将近一个时辰便去走梅花桩,梅花桩乃是插在沙地里,约四尺左右,便是从桩上掉下去也不会摔坏。郡主觉着好玩也跟着走,白霜怕郡主摔坏了在桩下护着,郡主过了个年又圆了一圈,好在白霜是习武之人,要换了那些娇滴滴的丫鬟可扛不住她。郡主什么都是兴一会儿,梅花桩走了几圈便觉乏味,又去找同龄的小孩子说话,有几个玩心重的孩子奈不过郡主歪缠便跟着聊了起来,一上午便这样过了。
中午吃饭时孩子们都是回自家吃饭,陈太师府上早分了家,只是分产不分居,都住在一处,孩子们劳累了一上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萧艺和郡主便成了没人要的孩子。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见他们可怜便让他们跟他回去,郡主和萧艺乐颠颠的跟着去了,随行的还有一个上午和郡主聊得很嗨的小男孩。这小男孩叫陈枫,是陈太师府上的长房重孙,那少年叫陈煜,是陈枫的叔叔,陈家嫡长孙陈燿的嫡亲弟弟。
郡主一行人到了陈家大房的院子,陈家大老爷早年战死沙场,只留下陈家大夫人带着两个儿子守寡,陈煜是遗腹子,陈燿几年前娶妻生了陈枫,府上是陈大夫人管家,陈燿继承宗祧,平日人情往来大多是大房出面,因此早上管家要接郡主去见陈大夫人。
陈大夫人是个挺和蔼的妇人,对郡主和萧艺很温和,郡主很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午膳是大夫人并陈煜陈枫招待郡主二人,陈燿在宫里当差中午不回来,大奶奶不好和陈煜叔嫂同席便在自己房里用。陈家虽然是武官门第,府上规矩却是极好,没有书香门第的故作清高,也没有勋贵之家的豪奢之气,食不言寝不语,午膳七菜一汤,郡主和萧艺活动了一上午,胃口大开吃的虎虎生风,好在陈煜陈枫都饭量大,倒不会显得郡主很突兀。午膳过后便是午睡,萧艺跟着陈枫一道,郡主便留在大夫人的厢房里睡。
下午依旧是跟着陈家子弟上学,陈家孩子上午习武下午学文,这倒是有专门的先生教导,郡主也跟着去旁听。陈家的先生乃是原来陈大老爷军中的幕僚,陈大老爷逝后便从军中退下来,到陈家教小孩子读书,不仅教四书五经,还教兵法史记,郡主听的津津有味,萧艺却是直打瞌睡,又不得强打精神听课,实在艰难。
郡主和萧艺下了学陈太师也没见他们,两人只得略带遗憾回宫,也不知道萧艺过没过,就算皇帝开了口,陈太师是当朝老将,皇帝也要给三分薄面,若是太师不收,皇帝也不好勉强,所以主要是靠萧艺自己,毕竟到陈太师府上学艺的体面不是人人都有的。
萧艺如今还是跟着公主母女住,公主一早送了两个孩子去便提着心,见两人披着夕阳归来忙命人摆饭,叫人服侍他们洗漱,边问他们今儿事宜。郡主只说太师府上极好,若不是自己是女孩又吃不了习武的苦,她都想去上学,只遗憾没见到陈太师。公主安慰孩子们来日方长,又问他们有没有伤着,晚上洗浴时瞧见萧艺身上有些青紫,便让人取了活血化瘀的药给他涂抹,萧艺倒不怕吃苦,他也觉得陈太师府上极好,只怕人家嫌他笨不肯收他,藏着满腹心事睡下了。
过了十五诸王便要回封地,郡主极不舍得萧艺,萧艺也不舍她,皇帝见两人依依惜别便让萧艺留在京里和公主母女一道住。此旨意一出各人心里都炸了锅,云王夫妇自然是满心欣喜,这么多皇孙里就萧艺得了这个恩典,纵然萧艺脑子不聪明,常在皇帝跟前晃悠总也有几分情分,皇帝见了他便会想到云王,便如宁国公主母凭女贵,云王未必不能因儿子得皇帝几分青眼,云王本就有谋略有手段,只是一直不讨皇帝喜欢,有了萧艺在皇帝跟前替云王争宠,这个缺点就不是问题了。众人心中也是这种想法,皇帝唯独留了云王之子在京,由不得他们多想,不会是要立储了吧,朝臣都思索着重新站队的问题。
郡主却不管他们怎么想,她还能和萧艺一道愉快的玩耍就行。萧艺已经六岁了,在云州时便和兄弟们一块学习,如今到了京里也该上学,皇帝的意思是让他去宗学里,宗学里都是一些皇室宗亲的孩子,皆是有皇室血脉的,外戚家的孩子都不能进,还有一些学业极好自己考进去的,其他勋贵大臣之家的孩子若没有真材实料怎么托关系都进不去,可见宗学的教学质量。郡主却觉的萧艺性子不太合群,人又不太聪明,去宗学里怕会被人欺负,兼萧艺喜武厌文,偏偏时下重文轻武,学堂里多是习文,武功只略有涉猎,宗学里好些,但依旧文比武吃香,郡主希望皇帝能专门给萧艺请一个教他武艺的师傅。
皇帝思及这段日子萧艺常跟着郡主在他跟前转悠,虽然不太聪明不爱说话,但心思却是不错,习武方面也有些天赋,便让萧艺去陈太师府上习武。
陈太师是两朝元老,年轻时是战无不胜的沙场猛将,陈家是武学世家,从前朝便开始发迹,历经改朝换代而屹立不倒,可谓家学渊源。太师乃是武官的最高职位,虽无实权却也受人尊敬,陈太师如今年纪大了致仕在家荣养,皇帝只说让萧艺去太师府习武,却没说让谁教他,因此萧艺去拜师的第一天是郡主跟着他去的,就怕他碰了钉子回来。
郡主挑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萧艺打扮一新去了太师府,陈太师年纪大了,近年都深居简出只在家里含饴弄孙。陈家可谓枝繁叶茂,陈太师有四个儿子,战死了两个,另两个在沿海镇守,几个成年的孙子也在军中效力,只长房长孙在京城禁卫军里任副统领,也是在家尽孝的意思。郡主和萧艺早下了拜帖,太师府老早就有管家在仪门处等候,两人一下轿就被迎了进去,到得垂花门处便有后院管事来接郡主去见府上大夫人,郡主是来给萧艺撑腰的,自然不会跟他分开,只说要随萧艺一道。管家无法,只得带了两人去陈家子弟练武的演武场。
陈家的演武场极大,大概有七八亩地的样子,场上有十几个陈家的孩子在练武,最大的有十二三岁,最小的和郡主差不多大,有扎马步打基础的,有跑马骑射的,也有舞枪弄棒切磋武艺的,萧艺看的目不暇接,脸上的兴奋掩都掩不住。
郡主四下瞅了瞅,除了这些练武的孩子,就只有几个端茶递水的小厮,没见着教练,不由感叹陈家真是教子有方,这么小的孩子没人督促都能勤学苦练,见郡主他们来了也只是往这边看两眼,没一个放下手头事过来搭讪。管家把他们带到这里就走了,只说让萧艺跟着练,郡主寻了个小厮打听:“怎么没有师傅教导?我们初来乍到的,可怎么练呢!”郡主不由怀疑是不是为了考验萧艺特地没让师傅来。那小厮笑得讨喜,说的话就不怎么讨喜了:“师傅都是不定期来抽查,并不会天天盯着,不巧,今儿师傅就没来,郡主和小公子随便练练?”说了等于没说,郡主撇撇嘴。
萧艺也不知该如何下手,只在旁边干看着,郡主问他:“你以前在云州时武术师父都教了你什么?”萧艺皱着眉头想了半晌才道:“什么都教,骑射武功,舞刀弄剑都有。”看来云王府是博学式的教育,郡主也不知道云王府的教学方式,见场上和萧艺差不多年岁的孩子大多是在练基础,便道:“这儿也没师傅教导,那些刀枪剑戟的你也不精,别瞎比划伤着自己了,干脆扎马步吧,扎累了就去走一会儿梅花桩,或是跑跑步,你看那些和你差不多大的孩子干嘛你也跟着干嘛吧!”萧艺一向听郡主的话,便寻了个向阳处开始扎马步,郡主想着自己也要学点拳脚功夫,便随着萧艺一块儿扎。不到一盏茶时间郡主就受不住了,腿一软跌坐在地上,旁边伺候的桂圆忙把她抱起来,问她有没有伤着,萧艺也凑过来关怀,郡主笑着拍了拍身上说没事,让萧艺继续扎,至于她嘛,果然不是练武的料,还是寄希望于护卫身上吧。
萧艺果然又回去扎马步,坚持了一炷香的时间,直至双腿颤抖额头冒汗才瘫软下来,身边的小太监早在旁边准备着,适时接住了他。小太监扶萧艺在旁边草地上坐下,递了杯茶给他,郡主正在不远处观摩兵器,见状跑过来同萧艺闲话。萧艺休息了片刻又去扎,这般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染了郡主,她觉得自己就算是个陪练的也太不合格了,遂去另一边的空地上跑步,不练武功锻炼身体也是极有必要的。
萧艺扎了将近一个时辰便去走梅花桩,梅花桩乃是插在沙地里,约四尺左右,便是从桩上掉下去也不会摔坏。郡主觉着好玩也跟着走,白霜怕郡主摔坏了在桩下护着,郡主过了个年又圆了一圈,好在白霜是习武之人,要换了那些娇滴滴的丫鬟可扛不住她。郡主什么都是兴一会儿,梅花桩走了几圈便觉乏味,又去找同龄的小孩子说话,有几个玩心重的孩子奈不过郡主歪缠便跟着聊了起来,一上午便这样过了。
中午吃饭时孩子们都是回自家吃饭,陈太师府上早分了家,只是分产不分居,都住在一处,孩子们劳累了一上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萧艺和郡主便成了没人要的孩子。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见他们可怜便让他们跟他回去,郡主和萧艺乐颠颠的跟着去了,随行的还有一个上午和郡主聊得很嗨的小男孩。这小男孩叫陈枫,是陈太师府上的长房重孙,那少年叫陈煜,是陈枫的叔叔,陈家嫡长孙陈燿的嫡亲弟弟。
郡主一行人到了陈家大房的院子,陈家大老爷早年战死沙场,只留下陈家大夫人带着两个儿子守寡,陈煜是遗腹子,陈燿几年前娶妻生了陈枫,府上是陈大夫人管家,陈燿继承宗祧,平日人情往来大多是大房出面,因此早上管家要接郡主去见陈大夫人。
陈大夫人是个挺和蔼的妇人,对郡主和萧艺很温和,郡主很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午膳是大夫人并陈煜陈枫招待郡主二人,陈燿在宫里当差中午不回来,大奶奶不好和陈煜叔嫂同席便在自己房里用。陈家虽然是武官门第,府上规矩却是极好,没有书香门第的故作清高,也没有勋贵之家的豪奢之气,食不言寝不语,午膳七菜一汤,郡主和萧艺活动了一上午,胃口大开吃的虎虎生风,好在陈煜陈枫都饭量大,倒不会显得郡主很突兀。午膳过后便是午睡,萧艺跟着陈枫一道,郡主便留在大夫人的厢房里睡。
下午依旧是跟着陈家子弟上学,陈家孩子上午习武下午学文,这倒是有专门的先生教导,郡主也跟着去旁听。陈家的先生乃是原来陈大老爷军中的幕僚,陈大老爷逝后便从军中退下来,到陈家教小孩子读书,不仅教四书五经,还教兵法史记,郡主听的津津有味,萧艺却是直打瞌睡,又不得强打精神听课,实在艰难。
郡主和萧艺下了学陈太师也没见他们,两人只得略带遗憾回宫,也不知道萧艺过没过,就算皇帝开了口,陈太师是当朝老将,皇帝也要给三分薄面,若是太师不收,皇帝也不好勉强,所以主要是靠萧艺自己,毕竟到陈太师府上学艺的体面不是人人都有的。
萧艺如今还是跟着公主母女住,公主一早送了两个孩子去便提着心,见两人披着夕阳归来忙命人摆饭,叫人服侍他们洗漱,边问他们今儿事宜。郡主只说太师府上极好,若不是自己是女孩又吃不了习武的苦,她都想去上学,只遗憾没见到陈太师。公主安慰孩子们来日方长,又问他们有没有伤着,晚上洗浴时瞧见萧艺身上有些青紫,便让人取了活血化瘀的药给他涂抹,萧艺倒不怕吃苦,他也觉得陈太师府上极好,只怕人家嫌他笨不肯收他,藏着满腹心事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