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753节
  有苻坚出马,招揽氐族部落轻而易举。
  苻坚也在积极汉化氐族部落,表示支持张华的想法。
  “此乃秦国之地的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但因为战乱, 百姓逃亡, 户籍档案可能不再适用。”
  商鞅献上秦国的各种资料,重新整顿秦国。
  “派出官吏,召回逃亡的人口,赦免其逃亡之罪,且免除南凉之地三年税赋。”
  张华口述政令,商鞅、范睢、李斯需要耐心记下。
  张华给予南凉之地的百姓优待,这样的力度,足以吸引逃亡的百姓回到土地。
  古代之人,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背井离乡。
  “至于羌族、氐族部落,强行推行郡县制,改土归流,令部落之民固定在原地种田, 不得迁徙,与凉州之民一样待遇。三年之后, 征收田租税赋。在街亭大战时立功的部落,按照承诺,免除他们五年税赋。”
  “凉州疲敝,来年迁徙部分关中人口至羌族、氐族部落的领地居住,开垦荒田。对于垦荒者,给予更多优待。”
  “另外,每个部落的酋长,都要将其长子,送至长安城,学习汉儒文化,酋长死后,才能返回部落。”
  “但凡不服从的部落,诛杀叛乱之人,部落之民,全部充作苦役。”
  张华认可苻坚的见解,恩威并施,同时迁移部分关中人口,进入南凉,加速各个部落的汉化进程以及减小羌氐人口的比例。
  南凉是以后攻取巴蜀的桥头堡,从此地,可以偷渡阴平,直取巴蜀。
  张华一一下达政令,而商鞅、范睢、李斯,皆是名臣,设法落实这些政令。
  王猛一边在抓虱子,一边看着商鞅、范睢、李斯等秦国大臣记下张华口述的政令,怡然自得。
  “你们暂且下去,景略,你单独留下。”
  张华下达一系列政令之后,见王猛一副悠闲的神情,于是单独留下王猛。
  王猛可不是什么寻常人物,而是不逊色于秦国四大名相的王佐之才。
  不仅如此,王猛与诸葛亮一样,喜欢亲自带兵征战,辅佐苻坚统一北方。
  “景略,你为何一言不发?”
  张华知道王猛是大才,他与苻坚的关系,犹如诸葛亮之于刘备。
  “已经有诸多文臣为大王分忧,事无巨细,皆有人处理,又何须臣多此一举?”
  “……”
  张华承认王猛说的有道理,秦国四大名相同时处理凉州内政,确实不需要王猛插手,甚至人手过多了。
  秦国的名相数量,实在是多的吓人。
  “景略认为,若要统一天下,接下来该如何?”
  张华知道王猛是不只是内政大臣,还是谋士、统帅,苻坚能够统一北方,基本上都是王猛带着邓羌、张蚝等武将攻城略地。
  王猛官至前秦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执掌兵权,相当显赫。
  王猛不死,淝水之战,谢玄未必可以取胜。
  王猛答道:“大王如今坐拥关中、凉州、河洛、中原,地盘之大,犹胜于官渡之前的曹操,恐怕天下诸侯得知此消息,尽皆惊恐,不日关东之地,必定组成联军,讨伐大王。”
  张华陷入沉默,而后说道:“还请景略赐教。”
  王猛将一只虱子捏死,不急不缓说道:“大王体恤凉州之民,数年之内,不对巴蜀用兵。此时,应当趁着关东诸侯未及结盟,尽快攻取齐地、淮南、淮北,而后北渡黄河,一统北方。只要占据北方,饮马长江,易如反掌。”
  “景略所想,正是我担忧的事情啊。以后还要景略出谋划策,助我统一天下。”
  张华听到王猛的分析,确实正是张华最近所担心的事情。
  击败强秦,占据凉州,新建六个军团,这是很关键的一步。
  但问题随之而来了。
  张华的领地已经相当广袤,兵马数量早就超过了百万,如今又吞并凉州,人口更多,还获得了大量产马地。
  秦王政被擒,其他诸侯多半会感同身受,防备张华。
  光武帝刘秀此前与张华势均力敌,所以与张华结盟,还将妹妹宁平公主刘伯姬嫁给张华。
  现在刘秀还没有拿下燕云十六州,而张华提前拿下凉州,又出兵攻略齐鲁之地,势力超过刘秀,刘秀难免会有其他想法。
  王猛的提议是尽快占领齐地、淮南、淮北,分割黄河以北,以及长江以南的诸侯,以免南北诸侯结盟,重现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又或者,关东诸国组成合纵军的局面。
  张华留下王猛,又招来王守仁,秉烛夜谈,商议谋定天下的计策。
  王守仁对王猛的评价很高,两人惺惺相惜。
  次日,张华查看秦国四相的文臣面板。
  【英雄】:商鞅
  【等级】:50
  【统帅】:70 【武力】:57 【智力】:90 【政治】:105
  【第一天赋】:法治(内政天赋,商鞅所属势力,法家的影响力扩大,官吏、平民法治意识加强,承认法律条文,重视私有财产,世家权贵的影响力下降,但容易招致世家群体不满)
  【第二天赋】:重农(内政天赋,通过重农和开垦荒地、打压商人等手段,刺激农业生产,提升粮食产出,获得农民支持,农民民心提升,满意度提高,但容易招致商人群体不满)
  【第三天赋】:尚武(内政天赋,通过重战尚武、军功爵等手段,提升百姓好战之心,更加容易招募士兵,领地内武将、士兵更加好战,士气不容易下降,且领地内更加容易诞生优质兵源)
  【特殊兵种】:秦锐士(七阶兵种)
  【来历】:战国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政治值105的文臣……!!!”
  张华看到商鞅惊人的属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高的单项属性!
  105的政治值,意味着处理各种内政,基本上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
  任命商鞅担任大臣,即使想不国富民强也不行。
  秦国凭借少于张华的人口,却一度给张华巨大的压力,可见商鞅对秦国的提升,将秦国变成了一台战争机器。
  只是商鞅和吴起一样,他们变法图强,都会威胁到贵族的利益,只要信任他们的国君一死,那么贵族集团就会对他们进行清算。
  商鞅和吴起的下场都很惨。
  张华有些可以理解为何李斯会附和赵高,改立胡亥为秦二世。
  公子扶苏信任的心腹是蒙恬,而秦始皇一死,李斯的地位不保,而历任秦国国相,商鞅、张仪、吕不韦,在新王登基之后,都遭到了清洗或者驱逐。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斯担心公子扶苏上位,自己会遭到清洗,也不是没有道理。
  商鞅的天赋涉及法治、重农、尚武,可以是最适合乱世的内政天赋。
  【英雄】:李斯
  【等级】:30
  【统帅】:22 【武力】:36 【智力】:87 【政治】:97
  【第一天赋】:法治(内政天赋)
  【第二天赋】:郡县制(内政天赋,极力主张郡县制,反对分封制,认为分封制是乱世的根源,提升帝国的凝聚力以及皇帝的权威)
  【第三天赋】:统一(内政天赋,极力统一领地内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制度,让领地内的百姓无形间形成文化认同)
  【特殊兵种】:无
  【来历】:秦朝丞相,儒家荀子门生,但实践法家思想。
  李斯97的政治值,在秦国众多群臣之中,仅次于商鞅,李斯拥有极其先进的政治眼光,无论统一度量衡,还是推行郡县制,在当时条件下,都是极其正确的做法,连刘邦的汉朝都继承了秦朝不少制度。
  倒不是秦国的制度有什么问题,而是秦始皇没有彻底解决遗留下来的六国贵族,以及大兴土木,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又有六国贵族后人响应……
  李斯的能力,张华并不怀疑,97的政治值,在历朝历代的文臣之中,都可以说是一流。
  当然,李斯的制度,其实有不少继承于商鞅,比如郡县制的前身,是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县制,李斯推广到了整个天下,并且极力维护郡县制。
  李斯与秦王政的统一思想,才是留给华夏后人最大的财产。
  商鞅、李斯更像是内政大臣,而张仪、范睢,则更像是纵横家。
  【英雄】:张仪
  【等级】:55
  【统帅】:83 【武力】:70 【智力】:97 【政治】:85
  【第一天赋】:话术(精神天赋,张仪的话语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交谈之人的想法,使其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双方智力差距越大,越容易受到张仪的话语影响)
  【第二天赋】:读心术(精神天赋,有概率读出对方的心思,双方智力差越大,越容易成功,而且可以防止被他人读心)
  【特殊兵种】:无
  【来历】:秦国丞相,鬼谷门徒,战国纵横家。
  “张仪居然还会带兵……”
  张华看到张仪的武将面板,张仪居然拥有83的统帅值,还是一员将领……
  张仪这是四项全能啊。
  实际上,张仪为秦国攻下了不少城邑,与司马错灭亡蜀国和巴国,确实是出将入相的全才。
  张仪最可怕的还是唇枪舌剑,同时拥有读心术和话术,平庸的君王,会被张仪玩弄于股掌之间。
  即使是张华,也要小心张仪,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张仪看破内心的想法,以及受到张仪的话术影响。
  【英雄】:范睢
  【等级】:45
  【统帅】:42 【武力】:35 【智力】:95 【政治】:90
  【第一天赋】:话术(精神天赋)
  【第二天赋】:远交近攻(精神天赋,更加容易说服远方诸侯结盟,且能够洞察邻国的虚实,发动攻击)
  【第三天赋】:流言散布(精神天赋,指使门客在敌国散播流言,影响敌人君王、主将的判断)
  【特殊兵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