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诞生[美娱]_分卷阅读_482
  “那你已经办到了不是么,再在政治漩涡里打转,难不成你想去竞选美国总统?”
  “我对成为美国总统没有兴趣。”
  “那正好,不然我就该苦恼称谓问题了。”威廉一本正经,说的像是同性恋者真的能够竞选上美国总统似的,“总统的妻子被称作‘第一夫人’,但是总统的丈夫呢,‘第一配偶’和‘第一丈夫’都太难听了,‘第一先生’似乎也有点奇怪。”
  “——这是个求婚吗?”兰斯难得的反应迟钝了。
  威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话听起来像是在暗示什么,“呃,没有戒指,气氛也不对,所以,不算?”
  兰斯若无其事的点了点头,其实在心底松了口气。他有在暗暗策划求婚的事——荷兰、比利时已经出台法律允许同性伴侣民事结合,他们也可以举行秘密婚礼,不过美国仍然没有哪个州成功迈出这一步,所以始终有点不完美——而且他知道威廉也在计划,他们其实在暗自较劲,不能让对方赶在自己前面。
  “政治是挺操蛋的,政治家们也是。”同样想要转移焦点的威廉回到了之前的话题:“我也是不久前才恍然大悟,政客们在多数情况下只会跟随民意左右摇摆——我们想走捷径的这个想法,果然是行不通的。”
  美国其实是个表明信奉世俗主义,实质上非常宗教化的国家——历任总统在宣誓就职时左手都要按在圣经上,还经常引用《圣经》里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宣誓词,老布什总统就职时使用的圣经是华盛顿用过的,小布什也差点选了同一本——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使六七十年代同志平权运动兴起后,怎么在同性恋群体和教众两类选民中二选一,成了竞选活动中候选人们必做的一道选择题。
  而在这道选择题上怎么作答,多数时候,也并不取决于候选人自己的意愿。或者说,候选人自己的态度是最无关紧要的,哪怕他们成功当选后,也不能肆意而为。
  约翰·克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1992年大选时克林顿为了争取LGBT群体的选票,曾许诺上台后会废除美国沿用了半个世纪多的“同性恋不得参军服役”的禁令,还会推动同性婚姻的合法化。
  但是在克林顿成功当选后,却先是推行了“不问不说”政策,后来又签署了《婚姻保护法案》,即联邦政府只承认一男一女的异性婚姻的合法性,并且授权各州可以拒绝认可其他州同性婚姻合法的权利。
  而“不问不说”政策,看似是能让同性恋者服役的折中对策,但只是不允许军队主动询问军人性向,并要求服役者也保持沉默而已,如果军人公开出柜,同样会被强制要求退伍,这其实并没有赋予同性恋者平等权利,还带有一定的歧视性质。
  一直站在支持同性恋平权立场的克林顿之所以会同意签署这两个法案,其中原因,除了国会和军队的强烈反对外,还因为当时民调结果显示,支持同性婚姻合法的民众不足百分之二十,哪怕是已经成为总统的他,也不敢贸然挑战民意。
  相对的,现任总统布什竞选时一直强烈反同,也是因为那是共和党的主要声音,布什家族本身并没有这么极端,事实上,他的不少家人都有着同志好友,比如他的父亲老布什和妻子劳拉,副总统切尼的女儿也是名公开出柜的同性恋,还有个固定伴侣。
  由此可见,所有政客在公众面前显露出的立场,其实都是奔着支持率去的,是参考了民意调查后,又经过衡量和盘算的结果。
  “所以,就算法案通过了,也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因为社会整体对同性恋仍然是持反对态度的。”威廉最后下了一个结论。
  “威尔,你看起来似乎并不失望?”
  “弄懂了真正的症结所在,就没必要感到失望了。”威廉对兰斯说:“你也不必觉得沮丧,兰斯。”
  兰斯其实并不沮丧。他关注同志权益是因为威廉关注,他为能通过法案四处奔走同样也是因为如此,威廉一直以为他有为LGBT群体考虑,其实并不,兰斯的身体里流有罗德里克的基因,只不过因为他的母亲才改善了点,让他的内心仍然有柔软的地方。
  “所以,你又有了个计划?”兰斯看出了威廉脸上的跃跃欲试和士气满满。
  “不能算是个完整的计划,很多想法还没成型。”威廉说:“我只是突然想到,要改变整个社会对LGBT群体的态度,就要先改变普通民众的想法,这不仅需要平权斗士们去积极争取权益,更需要电影电视的普及让人们认识到同性恋者也不过和他们一样都是凡人。爱与被爱,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无论身处怎样的时代和环境下,这份权利都不应该被剥夺。”
  威廉的侃侃而谈让兰斯看的有点入神,这就是威廉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他始终关注自身利益以外的人和事。
  “所以,我们要怎么做?”兰斯问。
  “不是我们,是我。”威廉最终说。“我需要和李安谈谈。”
  第234章拍电影是一场冒险
  威廉约了李安在比弗利山庄的Mr.Chow餐厅吃晚餐。
  这是一家在洛杉矶乃至北美都很有名的高档中餐厅,提倡中餐西吃,创始人是华裔,最早开在伦敦,洛杉矶这家分店开业也有三十年,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明星名流最爱光顾,几乎每晚都会出现不少娱乐杂志上的熟面孔。
  威廉在Mr.Chow和环球、福克斯的高管吃过几次商务会餐,也和一些导演在这里谈过剧本,但是没和朋友来过几次,因为这间餐厅的绝大部分菜品都是经过改良的,口味已经西化,还不如去滋味成都吃老派川菜或者去鼎泰丰吃小笼包,但因为今晚要谈的事情比较重要,还有一点媒体报道的需求,Mr.Chow反而成了最合适的地方。
  作为洛杉矶最知名的中餐厅,在用餐高峰期餐厅的门口也不避免的排起了长龙,接待对照着预约名单一一将顾客请进来,并委婉的拒绝了几个看到杂志推荐后兴冲冲跑过来,但是没有提前预定的游客。
  威廉也没有预约,但他在这家餐厅算是熟客了,刚走到门口准备排队的时候,服务生已经打开了门请他进去,接待微笑示意后,扶着耳麦说:“威尔来了。”
  餐厅的周老板接到通知的时候还有点疑惑,好莱坞有很多威尔,但会在一进门的时候就提前通知后厨的只有两个,威廉·布兰德利和威尔·史密斯。接待说了威尔但却没说是哪个,老板只能自己出来看一看。
  待看到上一届的奥斯卡影帝,周老板笑的嘴唇上的胡子都不自觉抖了一抖,他知道不出意外,自家餐厅明天又会见报,而且还是显眼版面——Mr.Chow之所以能成为欧美中餐厅的TOP1,除了是西方世界第一家高档中餐厅的原因外,还因为餐厅从开业以来就很善于经营人脉和名气。周老板一直是按照经营沙龙的想法来开餐厅的,最开始他邀请大量囊中羞涩的青年艺术家,让他们以留下作品的方式来免费用餐,艺术家们的聚集为餐厅打响了名气,吸引来了明星名人,和大量记者的蹲守,老板甚至会打点媒体,让他们在报道那些来用餐的明星的时候,照片要选风采最迷人的那张。
  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个惯例,当娱乐记者苦于没素材向主编交差时,他们就会举着照相机到Mr.Chow的门外等待,当明星觉得自己近期曝光率有点低想要出镜时,他们也会来Mr.Chow用餐。
  不过餐厅名气大了也有苦恼,特别是在洛杉矶这个浮华远甚于伦敦的地方,越来越多的小明星为了蹭名气而来,巨星出现的频率直线下降,特别是在周老板的那些艺术家和电影明星好友年纪大了逐渐隐退之后,餐厅固定的名人客户就越来越少。现在已经重现不了七八十年代满堂星光熠熠,大牌明星也要提前定位,杰克逊麦当娜是常客,肯尼迪夫人杰奎琳打飞的专门来尝时的盛况了。
  威廉和周老板打了个招呼,告诉他自己约了李安,周老板心领神会,给他们安排了张位置偏僻的桌子,同时也避开了其他食客好奇的打量。
  在小提琴手开始拉第二首曲子的时候,李安匆匆忙忙赶到了,他穿着一身略有褶皱的休闲西装,用手抚了布料发皱的地方几次都没抚平坦,坐下后的第一句话是道歉:“抱歉,刚从环球影城赶过来,没来得及换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