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51节
这回大家可放聪明了,直接动手铲田埂。不然等到一块地耕完,还要把拖拉机扛到另一块地上去吗?
他们又不傻。
自家拖拉机还没送过来的生产队的社员也顾不上看热闹了,赶紧回去拿铁锹,好把田埂平掉。这样不仅方便拖拉机通行,还能多点田亩面积,多种点庄稼呢。
看热闹的人少了,陈立恒也有功夫给过来参加实习的拖拉机手上课了:“谁说说看,拖拉机没马达,是依靠什么启动的?”
立刻有戴着眼镜的男学生举手回答:“依靠的是进、压、爆、排的工作原理,靠手摇动让供油系统喷油至缸套,产生压力,使它喷发,然后启动。”
陈立恒点头,继续提问:“那什么样的情况说明拖拉机启动成功了?”
“拖拉机发出突突突的声音,冒出黑烟。”
田蓝在旁边听,伸手指已经套上了犁,开始耕田的拖拉机:“那冒白烟又说明什么?”
“说明油里掺了水。”
卧槽!大家都看着拖拉机的白烟,黑市上买回的柴油果然不靠谱,也不知道掺了多少水。
可没办法呀,柴油也是紧俏物资,能花高价买到就不错了。
就连开拖拉机的人都兴高采烈,一点儿也不为这点小插曲而不快。
来娣趁着午休跑过来看热闹,瞧见长平时,她难掩羡慕,认真地强调:“将来,我也要开拖拉机。”
就像一块钱上的女拖拉机手。
田蓝鼓励她:“你一定可以的,不仅仅是拖拉机,将来开飞机开航母都有可能。你的未来,肯定无比闪亮。”
来娣并不知道航母是什么,就是飞机,她也觉得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跟她毫无关系。
可这又怎么样呢?想想总不会犯罪,想想好的事,才能每天都高兴的面临新的一天的到来呀。
陈立恒在旁边观察了半天拖拉机耕田,感觉差不多了,才点头走人,抬脚前,他还叮嘱了一番三队的生产队长:“要是不好用,千万记得找公社农机站,别拖着啊。尤其要小心,绝对不能蛮干,防止损坏机器。”
他上了田埂,问了句田蓝:“我去公社,你要一块去吗?”
田蓝想起电视机的事,点点头道:“正好,我也想去看看,”
知青点的拖拉机去县城送货了,三队的拖拉机又已经交付使用,最后,他俩居然骑着自行车去的公社。
那自行车还是小云家借给他的。
小云家有三个姑娘,没儿子,父母就愈发肯苦,生怕女儿去了婆家被轻待。
之前小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也没想复读的事。
小云爹就趁着出去做零工的机会,想办法弄到了4张工业票,刚好够买一辆自行车,准备将来给小云当嫁妆,陪嫁到婆家。
结果后来知青点张罗高考复习,说婆家的事就往后面推了。但家里攒了几个钱之后,她爹还是把自行车买回来了,省得过期浪费了。
现在农忙,他不出门,自行车正好借给陈立恒。
田蓝坐在后座上,忍不住笑:“一天比一天好了。说不定过不了几年,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
陈立恒用力蹬着车,点头肯定:“那当然,别处不清楚,起码赵家沟有七八成人家能掏出钱买自行车,缺的就是工业券。”
而随着国际局势日趋稳定,钢铁在民用工业中投入的比重增加,像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会逐步取消票证限制,迅速走入千家万户。
两个轮子可比两条腿快多了,两人没说多久的话,自行车就停在了公社中学门口。
他们没走错地方,因为陈立恒淘来的电视机零件就存放在中学实验室里。
是实验室。
他们没有批量生产电视机,他们不过是在做实验,自己尝试组装电视机。
之所以这般选择,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唐老师。人家的主职工作是当老师,还带着高考复习班呢。当然不能天天往工厂钻,那是本末倒置。
另一方面,则是长期的斗争经验让田蓝和陈立恒精通规避风险。
改革开放刚开始,所有人都在摸石头过河。到底什么是资什么是社,大家的争论极多。
他俩现在没空争这个,但他们也不愿自己被推上风口浪尖,因为会耽误他们做事。
农机维修站明目张胆地组装拖拉机并且对外销售,他们不怕被上面查。现在以粮为纲还是大政策。国家也鼓励农民想办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田产出。
他们推进机械化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对?
可电视机不一样啊,少少做几台电视机,方便大家上电视大学还勉强说的过去。你一生产就是上百台,你到底想干嘛?是不是在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他俩不想和人扯皮,后面他们还得高考呢,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
与其到时候冒这个风险,不如一开始就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我们这里不是工厂,而是学生实验室。所有组装起来的电视机,都是学生实验作业。
为什么学生实验作品要往外卖?那不废话嚒,上面又没给学校拨这个经费。不把做好的电视机卖出去,怎么收回元件成本?不把钱挣回来的话,后面的学生还怎么做实验?
这是学校在自力更生,依靠自己让学生们能够持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反正我们信了,实验室就这么开起来了。
电视组装车间用的就是高中实验室。
现在公社高中已经不对外招生,学校专门空出了物理实验室,让大家自由发挥。
唐老师先亲自操刀组装了一台电视机,然后开始一个个复原步骤,跟学生们讲述其中的原理。
田蓝进了实验室看,光瞧见画在板子上密密麻麻的图形,还有那一圈圈绕着的电线,她就觉得头晕,实在太复杂了。
这么多零部件,每一个都要精准地安置在自己的位置上。一旦不小心放错了位置,你就等着完蛋吧。
一根管子十几块钱呢,你有多少资本去浪费?
唐老师满脸认真:“当然,对于组装电视机,我也是外行。所有的经验都是琢磨出来的,并不代表是最优方案。我希望大家能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要拘泥于书本。你们搞的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有些操作根本没办法用书上的原理去解释,但做出来的机器就是能用。无法解释的事情不代表他就是错的,只能代表我们掌握的知识还不够。”
他看见田蓝和陈立恒,只微微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继续教授学生:“实验是制作机器,和工厂生产是两回事。我们没有工厂仪器,就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想办法解决问题。请大家珍惜这种艰难,它会让你的头脑变得敏锐,想象力扩展到最大,无所畏惧。你们看这个偏转线圈是要绕在磁环上的。现在我们没有专业仪器,又该如何切割磁环呢?”
学生们七嘴八舌,有人观察仔细,已经记住了老师之前是怎么操作的,现在迫不及待地读起了课堂笔记:“用铅笔画个线,然后再通电,磁环就断了。”
其实他说了等于没说,为什么要画线?又该如何画,他都说不清楚。
唐老师没嘲笑他,反而点点头:“能记住这个操作就不错了,即便你现在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但你自己做的次数多了,不用我解释,你也能够慢慢琢磨出来。好了,现在我和大家说说这是为什么?用6b的软铅笔在在这个磁环上画一道线,画的就是你想切割的部分。再用220v的电源接在画线的两头。这么一来的话,只要通了电,这一线电流很大,会产生高温,与其说磁环着被切断的,不如说它是被熔断的。依靠电流产生的高温来将它熔断。”
田蓝听得津津有味,都忍不住想鼓掌。
聪明人果然聪明,就好像她之前在聚龙山的小伙伴们,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愣是自力更生,生产了那么多武器。
唐老师说完课,又让大家自己做实验。他走过来和田蓝打了声招呼,叮嘱她跟陈立恒:“虽然你们知识掌握的应该不错,但毕竟要高考,还是不能松懈。尤其政治这一块,多听新闻,时政应该会考到。我个人估计,改革开放很可能会是重点。当然,我不出卷子,我也不知道到时候会考什么。”
两人赶紧向唐老师道谢。
田蓝目光落在组装好的电视机上,不由得微笑。这电视机一看就是手工产品,因为机身背后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商店卖的电视机怎么可能会这样?
她笑着问:“电视机能收几个台呀?”
唐老师不假思索:“应该是中央台,本来就没什么频道。”
他拧开了开关,示范给田蓝看:“你们那个朋友,有空的话就过来把电视机搬走吧。不然,到时候被看旧了,我也没办法。”
电视屏幕亮了,里面出现了人的影像。
实验室里的学生们都忍不住激动,虽然它们早就不是第1次看电视机。可每回看到它被打开,里面的人活动着身体,传出声音,大家还是觉得好奇妙。
田蓝还挺好奇这时代的电视会放哪些内容。结果她盯着看了几分钟,眼睛越瞪越大。
这,这不是疫情期间,她在家上大学网课的学习内容吗?
天哪!这绝对不是1980年应该出现的东西。
第131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田蓝呆呆地盯着电视机, 看了一堂课的高产红薯种植。
实验室的学生们也看得津津有味。红薯就是山芋,全国各地都有种,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向阳公社的学生基本都是农家子弟, 即便干部家庭出生的人, 也在学校参加过农业生产,对种山芋一点儿也不陌生。可大家没想到,就是简单地种山芋, 居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春山芋的种植方法和夏山芋就不一样,要是处理不当, 就会造成山芋减产。
等山芋丰收以后,如何贮存?又是一门学问。
而且原来山芋除了晒干磨粉做粉丝粉条之外,还有这么多加工方法,什么山芋脆片, 什么酸辣粉, 什么粉粽,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说呢。
站在后面的人被挡住了视线,看不清楚电视机的内容, 急得够呛, 一个劲儿让前面的人坐下来。
还有人干脆掏出的笔记本, 赶紧开始做笔记。
一堂电视课上完了, 所有人都意犹未尽。
有认识田蓝的人跟她感慨:“原来这就是电视大学呀,真带劲。”
唐老师也兴致勃勃,还夸奖了一句田蓝和陈立恒:“你们什么时候申请下来的教学点?动作挺快的啊。”
陈立恒这会儿也感觉不对劲了。因为课堂讲述的内容明显深于这个时代。尤其是后面关于红薯的深加工, 有些技术,现在国内估计都没有。
他和田蓝对视一眼, 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为人民服务”的红字上, 然后又同步转移到唐老师的脸上。
穿越到这个世界以后, 他俩一直都没放弃激发金手指。
“为人民服务”的黄挎包,他们已经找了好几个,天天挎在身上用,可一次也没从里面掏出系统的馈赠。
经过这几个月,两人都以为外挂消失了,结果金手指却用这样的方式闪瞎了他们的眼。
为什么会以这种形式呈现?这跟唐老师有什么关系?
现在想想,唐老师的确有些古怪啊。作为一位中学教师,他堪称全能手,就没有他不会的课程。
而且他对他俩的态度似乎也有点暧昧啊。明明他们通过了高复班的招生考试,他却以他俩不需要上课为理由,直接将他们拒之门外。
难道,他也是?
他知道他俩的名字?
陈立恒试探对暗号:“铁血军,聚龙山根据地。”
唐老师眼睛还盯着电视机呢,上面讲述的内容已经变成了牛的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怪有意思的,说得特别详细。最神奇的是,他也没想到自己做出来的电视机清晰度居然这么高,牛身上每一个病变的部位都看得一清二楚,一点雪花都看不到。
陈立恒看他没反应,再一次重复:“铁血军,聚龙山。”
他们又不傻。
自家拖拉机还没送过来的生产队的社员也顾不上看热闹了,赶紧回去拿铁锹,好把田埂平掉。这样不仅方便拖拉机通行,还能多点田亩面积,多种点庄稼呢。
看热闹的人少了,陈立恒也有功夫给过来参加实习的拖拉机手上课了:“谁说说看,拖拉机没马达,是依靠什么启动的?”
立刻有戴着眼镜的男学生举手回答:“依靠的是进、压、爆、排的工作原理,靠手摇动让供油系统喷油至缸套,产生压力,使它喷发,然后启动。”
陈立恒点头,继续提问:“那什么样的情况说明拖拉机启动成功了?”
“拖拉机发出突突突的声音,冒出黑烟。”
田蓝在旁边听,伸手指已经套上了犁,开始耕田的拖拉机:“那冒白烟又说明什么?”
“说明油里掺了水。”
卧槽!大家都看着拖拉机的白烟,黑市上买回的柴油果然不靠谱,也不知道掺了多少水。
可没办法呀,柴油也是紧俏物资,能花高价买到就不错了。
就连开拖拉机的人都兴高采烈,一点儿也不为这点小插曲而不快。
来娣趁着午休跑过来看热闹,瞧见长平时,她难掩羡慕,认真地强调:“将来,我也要开拖拉机。”
就像一块钱上的女拖拉机手。
田蓝鼓励她:“你一定可以的,不仅仅是拖拉机,将来开飞机开航母都有可能。你的未来,肯定无比闪亮。”
来娣并不知道航母是什么,就是飞机,她也觉得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跟她毫无关系。
可这又怎么样呢?想想总不会犯罪,想想好的事,才能每天都高兴的面临新的一天的到来呀。
陈立恒在旁边观察了半天拖拉机耕田,感觉差不多了,才点头走人,抬脚前,他还叮嘱了一番三队的生产队长:“要是不好用,千万记得找公社农机站,别拖着啊。尤其要小心,绝对不能蛮干,防止损坏机器。”
他上了田埂,问了句田蓝:“我去公社,你要一块去吗?”
田蓝想起电视机的事,点点头道:“正好,我也想去看看,”
知青点的拖拉机去县城送货了,三队的拖拉机又已经交付使用,最后,他俩居然骑着自行车去的公社。
那自行车还是小云家借给他的。
小云家有三个姑娘,没儿子,父母就愈发肯苦,生怕女儿去了婆家被轻待。
之前小云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也没想复读的事。
小云爹就趁着出去做零工的机会,想办法弄到了4张工业票,刚好够买一辆自行车,准备将来给小云当嫁妆,陪嫁到婆家。
结果后来知青点张罗高考复习,说婆家的事就往后面推了。但家里攒了几个钱之后,她爹还是把自行车买回来了,省得过期浪费了。
现在农忙,他不出门,自行车正好借给陈立恒。
田蓝坐在后座上,忍不住笑:“一天比一天好了。说不定过不了几年,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
陈立恒用力蹬着车,点头肯定:“那当然,别处不清楚,起码赵家沟有七八成人家能掏出钱买自行车,缺的就是工业券。”
而随着国际局势日趋稳定,钢铁在民用工业中投入的比重增加,像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会逐步取消票证限制,迅速走入千家万户。
两个轮子可比两条腿快多了,两人没说多久的话,自行车就停在了公社中学门口。
他们没走错地方,因为陈立恒淘来的电视机零件就存放在中学实验室里。
是实验室。
他们没有批量生产电视机,他们不过是在做实验,自己尝试组装电视机。
之所以这般选择,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唐老师。人家的主职工作是当老师,还带着高考复习班呢。当然不能天天往工厂钻,那是本末倒置。
另一方面,则是长期的斗争经验让田蓝和陈立恒精通规避风险。
改革开放刚开始,所有人都在摸石头过河。到底什么是资什么是社,大家的争论极多。
他俩现在没空争这个,但他们也不愿自己被推上风口浪尖,因为会耽误他们做事。
农机维修站明目张胆地组装拖拉机并且对外销售,他们不怕被上面查。现在以粮为纲还是大政策。国家也鼓励农民想办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田产出。
他们推进机械化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对?
可电视机不一样啊,少少做几台电视机,方便大家上电视大学还勉强说的过去。你一生产就是上百台,你到底想干嘛?是不是在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他俩不想和人扯皮,后面他们还得高考呢,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
与其到时候冒这个风险,不如一开始就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我们这里不是工厂,而是学生实验室。所有组装起来的电视机,都是学生实验作业。
为什么学生实验作品要往外卖?那不废话嚒,上面又没给学校拨这个经费。不把做好的电视机卖出去,怎么收回元件成本?不把钱挣回来的话,后面的学生还怎么做实验?
这是学校在自力更生,依靠自己让学生们能够持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反正我们信了,实验室就这么开起来了。
电视组装车间用的就是高中实验室。
现在公社高中已经不对外招生,学校专门空出了物理实验室,让大家自由发挥。
唐老师先亲自操刀组装了一台电视机,然后开始一个个复原步骤,跟学生们讲述其中的原理。
田蓝进了实验室看,光瞧见画在板子上密密麻麻的图形,还有那一圈圈绕着的电线,她就觉得头晕,实在太复杂了。
这么多零部件,每一个都要精准地安置在自己的位置上。一旦不小心放错了位置,你就等着完蛋吧。
一根管子十几块钱呢,你有多少资本去浪费?
唐老师满脸认真:“当然,对于组装电视机,我也是外行。所有的经验都是琢磨出来的,并不代表是最优方案。我希望大家能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要拘泥于书本。你们搞的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有些操作根本没办法用书上的原理去解释,但做出来的机器就是能用。无法解释的事情不代表他就是错的,只能代表我们掌握的知识还不够。”
他看见田蓝和陈立恒,只微微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继续教授学生:“实验是制作机器,和工厂生产是两回事。我们没有工厂仪器,就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想办法解决问题。请大家珍惜这种艰难,它会让你的头脑变得敏锐,想象力扩展到最大,无所畏惧。你们看这个偏转线圈是要绕在磁环上的。现在我们没有专业仪器,又该如何切割磁环呢?”
学生们七嘴八舌,有人观察仔细,已经记住了老师之前是怎么操作的,现在迫不及待地读起了课堂笔记:“用铅笔画个线,然后再通电,磁环就断了。”
其实他说了等于没说,为什么要画线?又该如何画,他都说不清楚。
唐老师没嘲笑他,反而点点头:“能记住这个操作就不错了,即便你现在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但你自己做的次数多了,不用我解释,你也能够慢慢琢磨出来。好了,现在我和大家说说这是为什么?用6b的软铅笔在在这个磁环上画一道线,画的就是你想切割的部分。再用220v的电源接在画线的两头。这么一来的话,只要通了电,这一线电流很大,会产生高温,与其说磁环着被切断的,不如说它是被熔断的。依靠电流产生的高温来将它熔断。”
田蓝听得津津有味,都忍不住想鼓掌。
聪明人果然聪明,就好像她之前在聚龙山的小伙伴们,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愣是自力更生,生产了那么多武器。
唐老师说完课,又让大家自己做实验。他走过来和田蓝打了声招呼,叮嘱她跟陈立恒:“虽然你们知识掌握的应该不错,但毕竟要高考,还是不能松懈。尤其政治这一块,多听新闻,时政应该会考到。我个人估计,改革开放很可能会是重点。当然,我不出卷子,我也不知道到时候会考什么。”
两人赶紧向唐老师道谢。
田蓝目光落在组装好的电视机上,不由得微笑。这电视机一看就是手工产品,因为机身背后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商店卖的电视机怎么可能会这样?
她笑着问:“电视机能收几个台呀?”
唐老师不假思索:“应该是中央台,本来就没什么频道。”
他拧开了开关,示范给田蓝看:“你们那个朋友,有空的话就过来把电视机搬走吧。不然,到时候被看旧了,我也没办法。”
电视屏幕亮了,里面出现了人的影像。
实验室里的学生们都忍不住激动,虽然它们早就不是第1次看电视机。可每回看到它被打开,里面的人活动着身体,传出声音,大家还是觉得好奇妙。
田蓝还挺好奇这时代的电视会放哪些内容。结果她盯着看了几分钟,眼睛越瞪越大。
这,这不是疫情期间,她在家上大学网课的学习内容吗?
天哪!这绝对不是1980年应该出现的东西。
第131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田蓝呆呆地盯着电视机, 看了一堂课的高产红薯种植。
实验室的学生们也看得津津有味。红薯就是山芋,全国各地都有种,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向阳公社的学生基本都是农家子弟, 即便干部家庭出生的人, 也在学校参加过农业生产,对种山芋一点儿也不陌生。可大家没想到,就是简单地种山芋, 居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春山芋的种植方法和夏山芋就不一样,要是处理不当, 就会造成山芋减产。
等山芋丰收以后,如何贮存?又是一门学问。
而且原来山芋除了晒干磨粉做粉丝粉条之外,还有这么多加工方法,什么山芋脆片, 什么酸辣粉, 什么粉粽,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说呢。
站在后面的人被挡住了视线,看不清楚电视机的内容, 急得够呛, 一个劲儿让前面的人坐下来。
还有人干脆掏出的笔记本, 赶紧开始做笔记。
一堂电视课上完了, 所有人都意犹未尽。
有认识田蓝的人跟她感慨:“原来这就是电视大学呀,真带劲。”
唐老师也兴致勃勃,还夸奖了一句田蓝和陈立恒:“你们什么时候申请下来的教学点?动作挺快的啊。”
陈立恒这会儿也感觉不对劲了。因为课堂讲述的内容明显深于这个时代。尤其是后面关于红薯的深加工, 有些技术,现在国内估计都没有。
他和田蓝对视一眼, 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为人民服务”的红字上, 然后又同步转移到唐老师的脸上。
穿越到这个世界以后, 他俩一直都没放弃激发金手指。
“为人民服务”的黄挎包,他们已经找了好几个,天天挎在身上用,可一次也没从里面掏出系统的馈赠。
经过这几个月,两人都以为外挂消失了,结果金手指却用这样的方式闪瞎了他们的眼。
为什么会以这种形式呈现?这跟唐老师有什么关系?
现在想想,唐老师的确有些古怪啊。作为一位中学教师,他堪称全能手,就没有他不会的课程。
而且他对他俩的态度似乎也有点暧昧啊。明明他们通过了高复班的招生考试,他却以他俩不需要上课为理由,直接将他们拒之门外。
难道,他也是?
他知道他俩的名字?
陈立恒试探对暗号:“铁血军,聚龙山根据地。”
唐老师眼睛还盯着电视机呢,上面讲述的内容已经变成了牛的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怪有意思的,说得特别详细。最神奇的是,他也没想到自己做出来的电视机清晰度居然这么高,牛身上每一个病变的部位都看得一清二楚,一点雪花都看不到。
陈立恒看他没反应,再一次重复:“铁血军,聚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