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分卷阅读_40
  “我们还是勉强杀掉了土匪的都头,但我手下的人大部分都受了比较重的刀伤,又吐又泄的。半道儿碰上回合肥的安知州,他说你这儿有能清创救人的法子,这不,我带队来找你了。”范知远尽量以轻松的语气说着经过,但崔瑛还是感到背后一寒,若是今年安知州与范知远没有剿匪,这些匪徒会到哪里抢掠呢?会不会就是六安?
  崔瑛将训练乡勇的事默默提到办事日程上来,然后让范知远派人去竹山村拉酒精,叫人去冯家看看有没有已经织好的干净的白叠布。
  范知远是个周到知趣的人,他将军营扎在城郊远离水泥路的地方,四周派人巡视,防止有附近村民误入,若是有村民被传上疫症了,坑的可是如今做知县的崔瑛。
  和这个时期大部分的军营一样,虽然整齐肃穆,但环境脏却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
  大部分人都多少有些时疫症状,不少人的伤口就是用身上的战袍一裹,血液与脏污的衣服缠绕在伤处,伤兵营中,疼痛的嚎叫、麻木地面庞和刺鼻的气味让崔瑛的眉间都皱得能夹死苍蝇。
  “派人叫所有能动的、没病的人过来,再叫个人把惠医署的郎中们都叫来,有很多事要做。”
  “卫生都要打扫干净,水坑都填起来,叫冯家把布送来,把酒精兑入二成五的水用来擦拭伤处……”崔瑛一接过指挥权就把各个指使得团团转。
  崔瑛没去考虑伤口缝合问题,伤口不能止血的伤员,根本等不到他来的。
  “把你们的手好好擦洗干净,放在酒精里泡一炷香,”崔瑛对那些突然被揪过来,衣衫散乱的郎中们指导道:“第一步是要清理创口,很多需要截肢的问题在一开始都是来源于伤口染了脏的东西。”
  先是清水冲洗,再是酒精,然后按崔瑛的指导用干净的白棉布缠裹了伤口。
  军营中的嚎叫声更大了,但士兵却不再面色麻木,嚎叫地生机勃勃。
  “还是崔德华有办法,吕蒙正收了个好儿子啊!”范知远一边感叹一边写信给安德裕:“知州尊右,崔德华不负盛名,以区区劣酒并白布救回伤员百二十人,另指导兵士处理、缠裹伤口,军中上下俱念其救命之恩。唯恼军士目光短浅,竟连这等治伤的劣酒也要偷喝。所幸歪打正着,多饮此酒,人昏昏欲睡,斧钺加身亦不清醒,可代汉之麻沸散行开颅之术矣。另有传令兵中暑昏迷,亦被崔德华用擦酒精之术救醒,可见酒虽劣酒,亦有可取之处。”
  且不提安德裕在合肥接到这张写着“再拜顿首,范知远”字条的帖子,心中是如何的郁闷难受。在六安,当崔瑛在发烧的病人身上擦了百分之三十的酒精帮助降温之后,从郎中到士兵对崔瑛及崔瑛的发明有了异样的崇拜。
  发烧难受擦酒精,伤口化脓擦酒精,中暑生病擦酒精。有关崔瑛是善财童子,是偷了观音杨柳玉净瓶下凡的传言却传越有鼻子有眼的。
  “我闻过那仙露啦,有点辛辣味,还有点酒气!”一个吊着胳膊的士兵坐在六安县城的脚店边吹道:“估计是仙家宝贝,凡人受用起来得有些磨难,倒在伤口上那个疼哦,就像一把子针扎进肉里似的。不过疼过就好了,你们看,我这胳膊,当时这么长一道口子,”他用两根手指比了一下,“那几个软蛋在那里嗷嗷叫,也不怕冲撞了神仙,我就没叫,所以他们还在营里趴窝,我就能出来吃茶了。”
  “胡扯,仙家宝贝怎么可能疼?”旁边烧水的大娘啐道:“我三哥家的大小子,前两天操练的时候中暑了,用了那个仙露,他亲口说的,凉凉的,可舒服了。”
  “我可是亲身试过的!”那个兵挥着他吊着的胳膊强调着。
  “他也是亲身试过的,那孩子可实诚,不会欺人的。”那大娘也强调着。
  “我看这仙露不会让好人疼的,”一个白胡子老头抚了抚须,一本正经道:“那些稳婆泡了器具也泡了手,没有喊疼的,要不那些婆子可不会用的。怕不是?”那老头斜斜看了那士兵一眼,“杀孽太重了吧?”
  周围人的眼神一下子变了,下意识地远离那个士兵。
  “你说什么!”那兵站起来,双眉倒立,嘴哆嗦了半天,“老子揍……”
  “哎,兄台别激动,”正坐在脚店里听听市井流言的崔瑛本来正觉得这士兵与大娘好笑,听了老者的话,眉头一挑,拦了一下那个士兵,笑道:“你们说的那个仙露是酒精吧?”
  “小后生你也试过,不疼吧?”那个白胡子老头得意地问。
  “老伯你不是本地人吧?”崔瑛先是轻轻一笑,然后突然冷着脸问道:“行商对吧?若没有这些兵士杀了那些山里的匪帮,您以为他们只抢本地百姓,却会放过更富裕的商贾?”
  那老头一窒,却依然强硬道:“那你怎么解释,就这些士兵会觉得疼,其他人都不疼呢?仙家宝贝肯定慈悲为怀,见不得杀生之人。”
  “我这里也有一瓶酒精,你要不要在手上划个口子再试试?”崔瑛从袖笼里掏出一个小琉璃瓶,轻轻搁到桌面上。
  “你这里也有仙露?多少钱?老夫愿意高价收购!”
  “打个赌如何?你在手上划个深口子,泡在酒精里一炷香时间,我便赠你一瓶?”
  “这~”那老头犹豫了一下,刚想咬牙答应,便听到棚外张雷在喊道:“先生,您还有空在这里喝茶呢,衙里一堆事要做呢。”
  “就来就来,”崔瑛将酒精放在那个大娘面前解释道:“破皮露肉的伤口用这个会疼得厉害,不破皮擦的话就是凉凉的,莫冤枉了为咱们负伤的兵士。”
  崔瑛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想想今夏大别山南北哪里收成最好,若让兵士寒了心,往后难道要吊着心过日子?”
  脚店里先是一阵安静,然后有个小伙计怯怯地说:“刚才喊人的那个,是张小先生吧,我小弟在他那儿识得字。”
  “张小先生的先生不就是……”
  “果然,你这老头胡嚼的没边了,咱们小崔县令可说了,这个可不是人家当兵的造孽,倒是你这口业造了不少,我看你年纪也老大不小的了,可积点德吧!”那个大娘先啐了一口那个老头,转而又对士兵笑道:“来来来,兵娃子喝点茶水,小店的六安瓜片也是小崔县令最先制的,可方便,还香得狠,我给你泡上。”
  “先生,你与那老头斗个什么气啊?好男不当兵,也不是他一个人瞧不起当兵的。”张雷不解地问。
  “他们剿的这伙兵匪,灭了我全村,知恩图报,我也不能让我治下的百姓欺了他们去。”崔瑛沉默了一下,缓缓地说道。
  原身许多年没有任何动静,崔瑛一直以为自己继承的是一具完全没有意识的躯壳。但看到匪首的那一刻,内心中涌出的大仇得报的轻松感让他明白,原身还是有点什么残留在体内的。
  不论是为了原身的感激之情,还是为了现代的父亲,抑或者为了这个国家维持尚武的意识,崔瑛都愿意付出努力,让军人的地位提升,让军人获得他们应有的荣誉。
  第42章 县衙
  “你刚才说衙里还有一堆事要做?”崔瑛转移话题道,关于军人地位的改善,他暂时只在心底列了一下计划,具体的措施还需要财力和纪律做基础,起码要到秋收后才能逐步实施。
  “是啊,先生,”张雷翻了一个白眼,“您自从来六安之后,先是四处走走就花了半个月,又弄了夏税的花样,还把县学生们弄去教书了,但就是没升堂啊!之前大家忙夏收,也没空打官司,现在夏收也结束了,有事的可不得到县衙接着打官司吗?”
  “你小子最近本事看涨啊?”崔瑛笑眯眯地往他头上敲了一记,“都学会跟为师翻白眼了!”
  张雷从十岁出头就在崔瑛的私塾里念书认字,崔瑛进京后,他就在崔瑛的小私塾接着教人识字和打算盘,平时书信往来不断。这种生活环境太过单纯,造就了张雷比较单纯的性格,最近普及教育的任务给崔瑛分配给了县学生,张雷就被崔瑛带着处理一些杂务,增加一些见识,为后面的科举考试积累一些理事的能力。日子处的久了,本来两人年纪差得就不远,师道尊严就慢慢处成了亦师亦友,张雷的性格也快速成熟了起来。
  “您还是赶快去衙里把县中事务梳理一下吧,您到处乱跑,把事情都甩给叶先生,叶先生最近看人的眼神都冷飕飕的。”张雷拉着崔瑛快速地向县衙走去。
  六安的县衙就在六安县城的正中间,面南背北,与如今繁荣的主街道相比,县衙从围墙到门檐都有些破落。中国官场自古就有官不修衙的古训,好像只有衙门斑驳,才显得为官清廉似的。
  崔瑛无意违反官场的通行准则,但采光一般,夏天还经常有股子霉味儿的县衙也实在不得他喜欢,所以除非必要,他通常不想在衙门里待着。
  县衙的大门大开,两个门子懒懒地躲在屋檐底下打瞌睡,里面是一条去年秋天打好的水泥路,与门外连小摊贩都不敢靠近的冷清不同,门里两侧的六部典房中间,来来往往的书吏抱着卷宗一溜小跑,有低声细语的,有高声叫骂的,热闹得很,看起来也忙碌得很。
  没有升堂办案,正堂自然没有人,两边偏厅却人声鼎沸,崔瑛示意张雷悄声,轻手轻脚地靠近偏厅。
  “凭什么这笔钱不全拨给我,”工房的典吏脸红脖子粗地喊道:“脱粒机推广是县尊亲自吩咐的,匠户们苦哈哈地忙了一夏天,竟不给工钱么?”
  “匠户本来就得服役,免他们二十天的役就是了,”礼房的典吏顶道:“县学生们上山下河地去教那群泥腿子认字,不得给点补贴,起码不能让生员贴纸贴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