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_分卷阅读_284
夏老太太笑,“是这个理。”
夏老太太也没什么事,便叫诸人散了。夏太太叫了赵长卿去她屋里说话,问了许多去岁来帝都的事,虽然已听儿子大致说过,不比赵长卿说的详细,夏太太笑,“听说阿宁阿腾都中了,我这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媳妇娘家兴旺,做为姻亲的夏家自然喜同身受。
赵长卿道,“是啊,阿白梨果也中了,还有六舅爷家的唐表兄,我大表姐婆家的三小叔子陈三爷,也都榜上有名。只是陈三爷没考进翰林,想来谋外任的。”
夏太太道,“能榜上有名,这就是才子了。外任有外任的好处。”
“是。”
夏玉忍不住问,“嫂子,苏先生离咱们住得近么?”
赵长卿笑,“近得很,只隔了一条街。妹妹歇两日,到时我带你过去。”
夏玉笑应一声,赵长卿陡然想起一事,道,“瞧我,倒忘了一件要紧事,还没与相公说。先跟婆婆、妹妹说一声吧,婆婆还记得纪大爷不?”
夏太太笑,“这哪儿能忘?怎么了?纪大爷可是有事?”纪让是他家的大恩人,夏太太十分关心,生怕纪让出什么事。
赵长卿便将纪家兄弟的来历说了,夏太太吓了一跳,掩着嘴道,“我的天哪,这么说,阿让,不,纪,不,宋大爷原来是国舅爷啊。”
赵长卿笑,“是。当今中宫宋皇后,便是宋大爷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如今朝中的皇太子,是宋皇后嫡亲的儿子,正经得叫宋大爷一声舅舅。”
夏太太眼睛瞪得溜圆,心脏狂跳,声音都打颤,连声道,“天哪!天哪!这再也想不到的事。”
夏玉也惊讶的说不出话。赵长卿低声道,“当初宋大爷去边城的事,是瞒了人的。他化名纪让的事,更极少人知道。我跟母亲妹妹说一声,咱们自家人心里有数便罢了,切莫往外传去。不然叫朝中人闻了风声,倒给宋大爷惹来麻烦。”
夏太太连声道,“一定一定,再不往外说的。”
夏玉傻傻的问,“嫂子,那我还能跟福姐儿玩儿么?”
赵长卿笑,“这不相干。福姐儿还跟我打听过妹妹,待咱们安置好了,做旧日来往便是。”
夏太太说女儿,“别成天只顾着玩儿,你渐大了,女孩儿家该有的规矩可不能差了。帝都不比家里,尤其出门,更得谨言慎行。”
“我知道我知道。”夏玉自己得了院子单住,心里正美呢。她那院子不比父母的院子宽敞,不过正房也有三间,精巧别致,极是喜欢。
夏太太更觉好事连连,脸上喜笑颜开,倒是一时老太太身边的张嬷嬷过来问,“太太、大奶奶,老太太说晌午想吃炖鱼,我看厨下还未置办中午的菜蔬,不敢回老太太,问厨下,厨娘并不管采购的事,只得来问大奶奶。”
赵长卿道,“咱们各院儿都是分厨房做饭的,就如同在蜀中时一样。若你不知在哪儿采买,去问管事的平顺,这外头采买的事,都是他在管。让他告诉你市场在哪儿,你去采买就是了。”
张嬷嬷道,“我问了平顺,平顺也告诉了我地方。只是,这采买的银子往哪儿领呢?”
赵长卿看向夏太太,又瞧向张嬷嬷,倒是笑了,“先时在蜀中如何采买领银子,如今一样啊。昨儿是因着老太太刚到,我便越俎代庖了。今天一应事务便按规矩来,你是老太太身边的老人,倒问起我来,叫我不知如何回答你了。”
夏 太太已反应过来,道,“咱们在家里也是各房做各房的,在到帝都,无非是换个地方,菜场你兴许不大熟,问家里的采买管事就是。别的还是跟家里一样,也省得老 太太不适应。”她还是有些了解赵长卿的,赵长卿是个讲理的人,也不小气,但人并不好惹。如夏老太太总是挑剔赵长卿,赵长卿断不是逆来顺受之人。一边是素来 刻薄的婆婆,一边是大方爽快的媳妇,夏太太不难做出选择。
赵长卿笑,“是啊,别的上头,丫环婆子的月钱,人是我买的,自然我来 出。这饭食不比别的,老太太的喜好我也不知道,还是你们这些近人更知老太太的心呢。”她可没打算出钱供应一家子,当初在蜀中夏家如何对她的,她照旧便是。 她在夏家吃饭自己掏钱,到了她这里,一样规矩。她初到夏家,屋里除了几件家俱,半件摆设全无,今天,仍是一样的。
就是做冤大头,也得让她心顺意顺,花银子买个舒心,她愿意。可若花了银子还买不回个舒心,她凭什么去花这些银子。
夏老太太为人,她早看透了。
夏老太太在夏家说的那些话,永福早一五一十的回禀了她。
张嬷嬷讨个无趣,只得去回夏老太太。
夏老太太沉了脸,道,“去拿些银子,叫你孙子去买些吃的就是,没的啰嗦。”
张嬷嬷忙去了,不敢多留在屋里,倒触了夏老太太的霉头。
夏姑妈悄声道,“孙媳妇真做得出来啊,母亲这千山万水的来了,叫母亲自掏银子买吃食。亏得母亲还带了银子,不然岂不要挨饿了。”
夏老太太皱眉,“好了,除了架桥拨火,你还会干什么!”
用午饭时,夏老太太方明白,小女儿同她说的,帝都吃食昂贵是什么意思,就买了一条鱼,一只鸡,便足花了三百钱,另外加上一些菜蔬,足用了三百五十个大钱。
夏老太太好一阵心疼。
夏老太太当晚便与长子说,“过两日,咱们便回蜀中去吧。”
夏老爷道,“母亲既来了,多住些日子,儿子再侍奉你回去。”
夏老太太叹道,“再多住几日,怕是饭都吃不起了。”
母子多年,夏老爷一听便知话里有话,细问其故,方知各院自行采买之事。夏老太太叹道,“这宅子是孙媳妇买的,咱们住着,到底不气势。看他们小夫妻过得好,我便知足了。帝都花销,实在不靡,就中晚两餐,便用去了五百大钱,这如何禁得起呢。”
夏老爷不好说儿媳妇的不是,便道,“儿子还带了些银子来,这就叫媳妇给母亲送来。”
夏老爷回了屋,同老妻说起银子的事。夏太太道,“你别跟我摆脸色,先前媳妇在咱们家,也是自己出钱令人采买三餐的!那会儿老太太的小灶,就是老太太那边的人采买!咱们自己的,是我差丫环采买!素来这个规矩!怎么,到了帝都,还要一家三代吃用媳妇的!”
“老太太要回,咱们一家子回去就是。”夏太太道,“文哥儿刚做官,一个七品官,能有多少俸禄?这宅子这么大的排场,日常开销就得多少。我原就说,就是来,也等文哥儿官做安稳了,攒下些家底子再来。你只不听,现在如何?”
“银子全在这匣子里,给老太太送去吧。”夏太太推给丈夫,“老太太要,凡咱们有的,都给。这个家,以后我不管了,老爷来当。武哥儿娶媳妇,玉姐儿嫁人,将来聘礼嫁妆的,老爷来盘算吧。”
夏老爷两头受气,只得道,“行了行了,就拿五十两给老太太,意思意思,成不?若老太太再说要回去的话,大不了举家回去便是。”
夏太太背过身去,依旧道,“我不管了,老爷当家就好。”
夏老爷无奈,还得哄了老妻一通。
夏老太太原本盘算着,怎么也得一百两,不想儿子只拿了五十两过来,叹道,“想来你们也紧巴,罢了,咱们还是回蜀中吧。”
夏老爷道,“成。那也好,就依母亲。我明儿就安排回去的事。”
夏老太太一愣,便又说道,“起码看了你族兄再走。”
“那也得提前安排车马,我与文哥儿说一声,待我安排好了,再同母亲说。”夏老爷心生疲惫,“看他们小两口日子过得颇有条理,我便放心了。这帝都,气派是气派,到底不如家乡,亲戚朋友的住在一处,热闹。”
夏老太太心下发堵,道,“行了,我累了,你回吧。”
夏老爷叹口气,告退而去。
☆、第212章
夏文知晓宋家兄弟的事后,也很高兴,道,“再想不到阿让他们家就在帝都的。”
赵长卿笑,“昨晚就想跟你说,一时忘了。”
夏文笑,“这样的大喜事,什么时候都不晚。后天咱们去族伯那里,我写张帖子,看阿让什么时候便宜,咱们该见一见才是。”
赵长卿自然说好,笑,“妹妹也还惦记着福姐儿呢。”
两人正说着话,永福进来回禀,“大奶奶,料子收拾妥当了。”
赵长卿道,“拿进来我瞧瞧。”
两个丫环捧进几匹姹紫嫣红的绫罗料子,赵长卿细瞧过,点头道,“行,颜色选的不错,给大姑娘送去吧。跟大姑娘说,别省着,这是给她做衣裙的。让她喜欢做什么样子,便做什么样子。”
永福笑着应下,带着小丫环去送东西。夏文问,“给小玉的吗?”
“嗯。 这眼瞅着天儿就热了,妹妹正是年少爱美的时候,让她拿去做衣裳。”赵长卿笑,“女孩子家不比男孩子,穿什么都好。女孩儿还是要打扮上,何况妹妹也渐渐长大 了,该打扮起来了。买丫环的时候尤其买了几个手巧会做针线的,正好可做些喜欢的样式。二弟不懂这个,他的那一份,我是送到婆婆那里去了。”
赵长卿就给了夏玉夏武,没赵莲的份儿。赵莲守着夏老太太一通哭,“表嫂定是嫌了我的。”
夏 老太太安慰外孙女,“不就是几匹料子,什么好的,外祖母这里也有,你拿去做新衣裳吧。”心说赵长卿小气,倒跟赵莲个孩子计较,这定是记恨初回蜀中时赵莲得 罪她的事呢。可东西是赵长卿的,她死活不给赵莲,夏老太太也不能去抢,便叫人拿了自己存的几匹料子给赵莲。天可怜见,不知道是哪个年月攒着的了,且颜色一 不娇嫩二不鲜艳,夏老太太、夏姑妈谁做衣裳都合适,唯独不适合小姑娘穿。赵莲倒也没拒绝,谢过外祖母后便擦擦眼睛,不哭了,掰着手指思量着什么时候去夏玉 那里弄两匹料子过来才好呢。
夏姑妈只是一径在母亲耳边吹风,“侄媳妇真是得罪不起,莲姐儿一个小孩子,三四年前得罪了她一回,竟记恨到现在。”
夏老太太也没什么事,便叫诸人散了。夏太太叫了赵长卿去她屋里说话,问了许多去岁来帝都的事,虽然已听儿子大致说过,不比赵长卿说的详细,夏太太笑,“听说阿宁阿腾都中了,我这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媳妇娘家兴旺,做为姻亲的夏家自然喜同身受。
赵长卿道,“是啊,阿白梨果也中了,还有六舅爷家的唐表兄,我大表姐婆家的三小叔子陈三爷,也都榜上有名。只是陈三爷没考进翰林,想来谋外任的。”
夏太太道,“能榜上有名,这就是才子了。外任有外任的好处。”
“是。”
夏玉忍不住问,“嫂子,苏先生离咱们住得近么?”
赵长卿笑,“近得很,只隔了一条街。妹妹歇两日,到时我带你过去。”
夏玉笑应一声,赵长卿陡然想起一事,道,“瞧我,倒忘了一件要紧事,还没与相公说。先跟婆婆、妹妹说一声吧,婆婆还记得纪大爷不?”
夏太太笑,“这哪儿能忘?怎么了?纪大爷可是有事?”纪让是他家的大恩人,夏太太十分关心,生怕纪让出什么事。
赵长卿便将纪家兄弟的来历说了,夏太太吓了一跳,掩着嘴道,“我的天哪,这么说,阿让,不,纪,不,宋大爷原来是国舅爷啊。”
赵长卿笑,“是。当今中宫宋皇后,便是宋大爷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如今朝中的皇太子,是宋皇后嫡亲的儿子,正经得叫宋大爷一声舅舅。”
夏太太眼睛瞪得溜圆,心脏狂跳,声音都打颤,连声道,“天哪!天哪!这再也想不到的事。”
夏玉也惊讶的说不出话。赵长卿低声道,“当初宋大爷去边城的事,是瞒了人的。他化名纪让的事,更极少人知道。我跟母亲妹妹说一声,咱们自家人心里有数便罢了,切莫往外传去。不然叫朝中人闻了风声,倒给宋大爷惹来麻烦。”
夏太太连声道,“一定一定,再不往外说的。”
夏玉傻傻的问,“嫂子,那我还能跟福姐儿玩儿么?”
赵长卿笑,“这不相干。福姐儿还跟我打听过妹妹,待咱们安置好了,做旧日来往便是。”
夏太太说女儿,“别成天只顾着玩儿,你渐大了,女孩儿家该有的规矩可不能差了。帝都不比家里,尤其出门,更得谨言慎行。”
“我知道我知道。”夏玉自己得了院子单住,心里正美呢。她那院子不比父母的院子宽敞,不过正房也有三间,精巧别致,极是喜欢。
夏太太更觉好事连连,脸上喜笑颜开,倒是一时老太太身边的张嬷嬷过来问,“太太、大奶奶,老太太说晌午想吃炖鱼,我看厨下还未置办中午的菜蔬,不敢回老太太,问厨下,厨娘并不管采购的事,只得来问大奶奶。”
赵长卿道,“咱们各院儿都是分厨房做饭的,就如同在蜀中时一样。若你不知在哪儿采买,去问管事的平顺,这外头采买的事,都是他在管。让他告诉你市场在哪儿,你去采买就是了。”
张嬷嬷道,“我问了平顺,平顺也告诉了我地方。只是,这采买的银子往哪儿领呢?”
赵长卿看向夏太太,又瞧向张嬷嬷,倒是笑了,“先时在蜀中如何采买领银子,如今一样啊。昨儿是因着老太太刚到,我便越俎代庖了。今天一应事务便按规矩来,你是老太太身边的老人,倒问起我来,叫我不知如何回答你了。”
夏 太太已反应过来,道,“咱们在家里也是各房做各房的,在到帝都,无非是换个地方,菜场你兴许不大熟,问家里的采买管事就是。别的还是跟家里一样,也省得老 太太不适应。”她还是有些了解赵长卿的,赵长卿是个讲理的人,也不小气,但人并不好惹。如夏老太太总是挑剔赵长卿,赵长卿断不是逆来顺受之人。一边是素来 刻薄的婆婆,一边是大方爽快的媳妇,夏太太不难做出选择。
赵长卿笑,“是啊,别的上头,丫环婆子的月钱,人是我买的,自然我来 出。这饭食不比别的,老太太的喜好我也不知道,还是你们这些近人更知老太太的心呢。”她可没打算出钱供应一家子,当初在蜀中夏家如何对她的,她照旧便是。 她在夏家吃饭自己掏钱,到了她这里,一样规矩。她初到夏家,屋里除了几件家俱,半件摆设全无,今天,仍是一样的。
就是做冤大头,也得让她心顺意顺,花银子买个舒心,她愿意。可若花了银子还买不回个舒心,她凭什么去花这些银子。
夏老太太为人,她早看透了。
夏老太太在夏家说的那些话,永福早一五一十的回禀了她。
张嬷嬷讨个无趣,只得去回夏老太太。
夏老太太沉了脸,道,“去拿些银子,叫你孙子去买些吃的就是,没的啰嗦。”
张嬷嬷忙去了,不敢多留在屋里,倒触了夏老太太的霉头。
夏姑妈悄声道,“孙媳妇真做得出来啊,母亲这千山万水的来了,叫母亲自掏银子买吃食。亏得母亲还带了银子,不然岂不要挨饿了。”
夏老太太皱眉,“好了,除了架桥拨火,你还会干什么!”
用午饭时,夏老太太方明白,小女儿同她说的,帝都吃食昂贵是什么意思,就买了一条鱼,一只鸡,便足花了三百钱,另外加上一些菜蔬,足用了三百五十个大钱。
夏老太太好一阵心疼。
夏老太太当晚便与长子说,“过两日,咱们便回蜀中去吧。”
夏老爷道,“母亲既来了,多住些日子,儿子再侍奉你回去。”
夏老太太叹道,“再多住几日,怕是饭都吃不起了。”
母子多年,夏老爷一听便知话里有话,细问其故,方知各院自行采买之事。夏老太太叹道,“这宅子是孙媳妇买的,咱们住着,到底不气势。看他们小夫妻过得好,我便知足了。帝都花销,实在不靡,就中晚两餐,便用去了五百大钱,这如何禁得起呢。”
夏老爷不好说儿媳妇的不是,便道,“儿子还带了些银子来,这就叫媳妇给母亲送来。”
夏老爷回了屋,同老妻说起银子的事。夏太太道,“你别跟我摆脸色,先前媳妇在咱们家,也是自己出钱令人采买三餐的!那会儿老太太的小灶,就是老太太那边的人采买!咱们自己的,是我差丫环采买!素来这个规矩!怎么,到了帝都,还要一家三代吃用媳妇的!”
“老太太要回,咱们一家子回去就是。”夏太太道,“文哥儿刚做官,一个七品官,能有多少俸禄?这宅子这么大的排场,日常开销就得多少。我原就说,就是来,也等文哥儿官做安稳了,攒下些家底子再来。你只不听,现在如何?”
“银子全在这匣子里,给老太太送去吧。”夏太太推给丈夫,“老太太要,凡咱们有的,都给。这个家,以后我不管了,老爷来当。武哥儿娶媳妇,玉姐儿嫁人,将来聘礼嫁妆的,老爷来盘算吧。”
夏老爷两头受气,只得道,“行了行了,就拿五十两给老太太,意思意思,成不?若老太太再说要回去的话,大不了举家回去便是。”
夏太太背过身去,依旧道,“我不管了,老爷当家就好。”
夏老爷无奈,还得哄了老妻一通。
夏老太太原本盘算着,怎么也得一百两,不想儿子只拿了五十两过来,叹道,“想来你们也紧巴,罢了,咱们还是回蜀中吧。”
夏老爷道,“成。那也好,就依母亲。我明儿就安排回去的事。”
夏老太太一愣,便又说道,“起码看了你族兄再走。”
“那也得提前安排车马,我与文哥儿说一声,待我安排好了,再同母亲说。”夏老爷心生疲惫,“看他们小两口日子过得颇有条理,我便放心了。这帝都,气派是气派,到底不如家乡,亲戚朋友的住在一处,热闹。”
夏老太太心下发堵,道,“行了,我累了,你回吧。”
夏老爷叹口气,告退而去。
☆、第212章
夏文知晓宋家兄弟的事后,也很高兴,道,“再想不到阿让他们家就在帝都的。”
赵长卿笑,“昨晚就想跟你说,一时忘了。”
夏文笑,“这样的大喜事,什么时候都不晚。后天咱们去族伯那里,我写张帖子,看阿让什么时候便宜,咱们该见一见才是。”
赵长卿自然说好,笑,“妹妹也还惦记着福姐儿呢。”
两人正说着话,永福进来回禀,“大奶奶,料子收拾妥当了。”
赵长卿道,“拿进来我瞧瞧。”
两个丫环捧进几匹姹紫嫣红的绫罗料子,赵长卿细瞧过,点头道,“行,颜色选的不错,给大姑娘送去吧。跟大姑娘说,别省着,这是给她做衣裙的。让她喜欢做什么样子,便做什么样子。”
永福笑着应下,带着小丫环去送东西。夏文问,“给小玉的吗?”
“嗯。 这眼瞅着天儿就热了,妹妹正是年少爱美的时候,让她拿去做衣裳。”赵长卿笑,“女孩子家不比男孩子,穿什么都好。女孩儿还是要打扮上,何况妹妹也渐渐长大 了,该打扮起来了。买丫环的时候尤其买了几个手巧会做针线的,正好可做些喜欢的样式。二弟不懂这个,他的那一份,我是送到婆婆那里去了。”
赵长卿就给了夏玉夏武,没赵莲的份儿。赵莲守着夏老太太一通哭,“表嫂定是嫌了我的。”
夏 老太太安慰外孙女,“不就是几匹料子,什么好的,外祖母这里也有,你拿去做新衣裳吧。”心说赵长卿小气,倒跟赵莲个孩子计较,这定是记恨初回蜀中时赵莲得 罪她的事呢。可东西是赵长卿的,她死活不给赵莲,夏老太太也不能去抢,便叫人拿了自己存的几匹料子给赵莲。天可怜见,不知道是哪个年月攒着的了,且颜色一 不娇嫩二不鲜艳,夏老太太、夏姑妈谁做衣裳都合适,唯独不适合小姑娘穿。赵莲倒也没拒绝,谢过外祖母后便擦擦眼睛,不哭了,掰着手指思量着什么时候去夏玉 那里弄两匹料子过来才好呢。
夏姑妈只是一径在母亲耳边吹风,“侄媳妇真是得罪不起,莲姐儿一个小孩子,三四年前得罪了她一回,竟记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