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郭禧面无表情:“看见了,谁家小孩拿泥巴写的?歪歪扭扭,甚丑。”
郭嘉循循善诱:“还有四十五天就是甲子年。太平道张角聚众数十万,说什么‘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何到了甲子年就天下大吉呢?一个人被捧上神坛,信徒遍布青、徐、幽、翼、荆、扬、兖、豫八州。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就算他原本是个良民,也……”
郭禧很淡定地打断侄子:“不就是大贤良师要造反吗?宗族在太原、陈留扶沟、司隶冯翊都有宅有田。阳翟西面的凤高山上还有祖辈留下的避难地,有吃的有住的。把心放在肚子里,天塌不下来。你小子又是囤粮又是训练壮丁,还把位置太分散守不住的产业高价出手,不错啊,比鸿儿有眼光有魄力。”
郭嘉:“……”
所以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只不过没法叫醒天子刘宏?或者巴不得太平道闹得大一点,好让刘宏发现那些下边没了的男人靠不住,关键时刻还是要士族发力?于是主动解除党锢,跟士大夫和解?
郭嘉蹙眉:“这个张角和那些占领一两个县城就敢称帝的傻子可不一样,他是宗教领袖,别小看信仰的力量,他一句话,那些信徒为他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就怕到时候乱子太大,朝廷兜不住。”
历史上可不就是东汉的中央政府兜不住,把军政大权下放,才培养出了大大小小一堆诸侯?
郭禧把眼一瞪,“臭小子,你想说官兵还镇压不了太平道反贼?”
郭嘉摆手:“那倒不会,就是拱卫京师的这几支军队都没什么作战经验,到时候八成要调地方军平叛,别镇压了反贼,养出几个不服管束的地方军阀。”比如董卓。
郭禧轻轻叹气:“年纪轻轻,心眼比头发丝都多,以后多吃饭,少想事儿,看你瘦的。咱们这位天子的眼珠子早就黏在小金库上拔不下来啦。太平道要反这事,太尉杨赐说了好几回,抵不过被太平道收买的宦官一句话。杨赐曾给天子授课,算是帝师,他说话都不管用,颍川这边一群通缉犯,能干啥?”
郭图也来拜访,进门时心不在焉,一头撞到门框上,哎呦了一声。
郭禧:“我的门没事吧?”
郭图:“……”所以奉孝是叔父的亲侄儿,他是捡来的?
郭嘉和郭图被郭禧留下一起用餐,饭后,郭禧把郭图单独叫进书房。
不知说了什么,郭图出来时满面红光,“叔父让伟璋进去。”
书房中,两个翠袖侍女缓缓退出去,将门关好。郭禧正负手立在照壁前。
“伟璋,上回让你考虑的事情,你有答案了吗?”
郭禧本来想把赵昂留给自家儿子的,但看着赵昂和郭鸿互相折磨了两年,郭禧终于意识到:自家儿子的性情太温软,可能永远也无法折服这位野性难驯的西凉勇士。郭禧这把年纪,以后就闲居养老了。但赵昂还不到三十岁,需要一个好去处。
他给了赵昂两个选择,一、由他出面疏通关系,让赵昂当个府吏或县长。迈入仕途的起点,至于最后能走到什么样的位置,全凭本事。二、郭嘉虽然只是旁枝子弟,但他无疑是少有的能看清局势的俊才,不防辅佐他。凭伟璋的勇武,和郭嘉的睿智,必有一番作为。
片刻后,郭嘉被叫进书房。但见郭禧独自对着蜡烛昏黄的光晕,正低头细细擦拭着一把剑。
郭嘉默默立在一旁。
良久,郭禧横过剑锋轻轻一弹,宝剑声如龙吟,湛湛清光摄人心魄,剑刃摇曳出一道光华。他露出满意的笑容,归剑入鞘。把剑轻轻抛给郭嘉。
郭嘉有惊无险地接住宝剑,这剑看着又窄又长十分轻盈,入手还挺沉的。
郭嘉双手横托宝剑,微微躬身:“伯父?”
郭禧懒懒地开口:“这是先帝御赐的宝剑,削铁如泥,剑名……”他说到这里突然顿了一下,颇有些意兴阑珊,“算了,送你,随便起个名字吧。”
第12章
黄巾来了 自西周起,王公贵族“服文彩,带利剑。”佩剑在当时是贵族的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之一。
发展到现在,士族子弟连饭都吃不起了也要剑不离身……而且剑越铸越华丽,防身的作用已经弱化,更多是作为一种佩饰,彰显主人的威严、高贵。
品味独特一点的能在一个剑鞘上集齐七种颜色的宝石……
好在这把剑虽然装饰考究、制作精良,但一点也不花哨,属于颜值和实用性完美融合的珍品。郭嘉越看越喜欢,头一回觉得抱着宝剑睡觉也是可以理解的行为。
长者赐剑,是莫大的荣誉。郭嘉的父亲早逝,很多需要父亲出面的事都是郭禧在帮忙打理,他想到的,郭禧做到了,他没想到的,郭禧也做到了。
郭嘉维持着拜谢的礼仪,良久没有起身。
郭禧去扶侄子,只比他矮小半头的少年忽然又像小时候一样,顺势向前一扑,直接挂在他身上。不对,现在已经挂不起来了,郭嘉的双脚还是着地的,撒娇一样软软的唤了一声:“伯父。”
郭禧没好气道:“臭小子,老骨头都被你撞散架了。”某人嘴上这么说,却还是牢牢接住侄子,揉了揉他的发顶。
郭嘉来时只带着一个书童。去时却多出一辆马车,赵昂赶车,车上装着他全部的家当,总共也没多少东西。郭禧待赵昂十分厚道,衣食住行都和郭鸿一样,但他有一堆游侠儿弟兄需要接济,存不住钱。
郭嘉循循善诱:“还有四十五天就是甲子年。太平道张角聚众数十万,说什么‘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何到了甲子年就天下大吉呢?一个人被捧上神坛,信徒遍布青、徐、幽、翼、荆、扬、兖、豫八州。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就算他原本是个良民,也……”
郭禧很淡定地打断侄子:“不就是大贤良师要造反吗?宗族在太原、陈留扶沟、司隶冯翊都有宅有田。阳翟西面的凤高山上还有祖辈留下的避难地,有吃的有住的。把心放在肚子里,天塌不下来。你小子又是囤粮又是训练壮丁,还把位置太分散守不住的产业高价出手,不错啊,比鸿儿有眼光有魄力。”
郭嘉:“……”
所以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只不过没法叫醒天子刘宏?或者巴不得太平道闹得大一点,好让刘宏发现那些下边没了的男人靠不住,关键时刻还是要士族发力?于是主动解除党锢,跟士大夫和解?
郭嘉蹙眉:“这个张角和那些占领一两个县城就敢称帝的傻子可不一样,他是宗教领袖,别小看信仰的力量,他一句话,那些信徒为他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就怕到时候乱子太大,朝廷兜不住。”
历史上可不就是东汉的中央政府兜不住,把军政大权下放,才培养出了大大小小一堆诸侯?
郭禧把眼一瞪,“臭小子,你想说官兵还镇压不了太平道反贼?”
郭嘉摆手:“那倒不会,就是拱卫京师的这几支军队都没什么作战经验,到时候八成要调地方军平叛,别镇压了反贼,养出几个不服管束的地方军阀。”比如董卓。
郭禧轻轻叹气:“年纪轻轻,心眼比头发丝都多,以后多吃饭,少想事儿,看你瘦的。咱们这位天子的眼珠子早就黏在小金库上拔不下来啦。太平道要反这事,太尉杨赐说了好几回,抵不过被太平道收买的宦官一句话。杨赐曾给天子授课,算是帝师,他说话都不管用,颍川这边一群通缉犯,能干啥?”
郭图也来拜访,进门时心不在焉,一头撞到门框上,哎呦了一声。
郭禧:“我的门没事吧?”
郭图:“……”所以奉孝是叔父的亲侄儿,他是捡来的?
郭嘉和郭图被郭禧留下一起用餐,饭后,郭禧把郭图单独叫进书房。
不知说了什么,郭图出来时满面红光,“叔父让伟璋进去。”
书房中,两个翠袖侍女缓缓退出去,将门关好。郭禧正负手立在照壁前。
“伟璋,上回让你考虑的事情,你有答案了吗?”
郭禧本来想把赵昂留给自家儿子的,但看着赵昂和郭鸿互相折磨了两年,郭禧终于意识到:自家儿子的性情太温软,可能永远也无法折服这位野性难驯的西凉勇士。郭禧这把年纪,以后就闲居养老了。但赵昂还不到三十岁,需要一个好去处。
他给了赵昂两个选择,一、由他出面疏通关系,让赵昂当个府吏或县长。迈入仕途的起点,至于最后能走到什么样的位置,全凭本事。二、郭嘉虽然只是旁枝子弟,但他无疑是少有的能看清局势的俊才,不防辅佐他。凭伟璋的勇武,和郭嘉的睿智,必有一番作为。
片刻后,郭嘉被叫进书房。但见郭禧独自对着蜡烛昏黄的光晕,正低头细细擦拭着一把剑。
郭嘉默默立在一旁。
良久,郭禧横过剑锋轻轻一弹,宝剑声如龙吟,湛湛清光摄人心魄,剑刃摇曳出一道光华。他露出满意的笑容,归剑入鞘。把剑轻轻抛给郭嘉。
郭嘉有惊无险地接住宝剑,这剑看着又窄又长十分轻盈,入手还挺沉的。
郭嘉双手横托宝剑,微微躬身:“伯父?”
郭禧懒懒地开口:“这是先帝御赐的宝剑,削铁如泥,剑名……”他说到这里突然顿了一下,颇有些意兴阑珊,“算了,送你,随便起个名字吧。”
第12章
黄巾来了 自西周起,王公贵族“服文彩,带利剑。”佩剑在当时是贵族的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之一。
发展到现在,士族子弟连饭都吃不起了也要剑不离身……而且剑越铸越华丽,防身的作用已经弱化,更多是作为一种佩饰,彰显主人的威严、高贵。
品味独特一点的能在一个剑鞘上集齐七种颜色的宝石……
好在这把剑虽然装饰考究、制作精良,但一点也不花哨,属于颜值和实用性完美融合的珍品。郭嘉越看越喜欢,头一回觉得抱着宝剑睡觉也是可以理解的行为。
长者赐剑,是莫大的荣誉。郭嘉的父亲早逝,很多需要父亲出面的事都是郭禧在帮忙打理,他想到的,郭禧做到了,他没想到的,郭禧也做到了。
郭嘉维持着拜谢的礼仪,良久没有起身。
郭禧去扶侄子,只比他矮小半头的少年忽然又像小时候一样,顺势向前一扑,直接挂在他身上。不对,现在已经挂不起来了,郭嘉的双脚还是着地的,撒娇一样软软的唤了一声:“伯父。”
郭禧没好气道:“臭小子,老骨头都被你撞散架了。”某人嘴上这么说,却还是牢牢接住侄子,揉了揉他的发顶。
郭嘉来时只带着一个书童。去时却多出一辆马车,赵昂赶车,车上装着他全部的家当,总共也没多少东西。郭禧待赵昂十分厚道,衣食住行都和郭鸿一样,但他有一堆游侠儿弟兄需要接济,存不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