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再醮记_分卷阅读_28
王玫略颔首,在那碑亭面前逗留了一会儿,又去三清殿里跪拜了,而后对丹娘道:“我想独自一人在老君殿里静思片刻。将食盒也带进去,取些吃食,权作供奉罢。”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独处的机会,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暴食治愈计划了。
丹娘双眉微锁,低声道:“九娘可得小心些,有什么事赶紧唤奴。奴就在殿外候着。”
“里头又没什么人,哪里会有什么危险?”王玫不由得失笑。她这位贴身婢女,如今倒有些草木皆兵的意思了。
于是,部曲们将食盒提了进去,又简单地走动了一番,果然未发现人影,这才安心地关上殿门,将王玫一人留在了老君殿内。
王玫打开食盒,挑了些吃食点心放在供桌上,又跪在茵褥上稽首拜下,口中轻轻念道:“太上老君在上,护佑王家上下安康,远离小人算计。若这一回能避过那人渣的谋算,信女定会一直在家供奉老君香火。”说着,她突然忍不住微微勾起了嘴唇:曾记得似是哪位大家说过,国人从无稳定的宗教信仰,总是哪个显灵便信哪个,佛家也拜得、道家也拜得,甚至不知哪里来的山灵精怪大仙们也拜得。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先前佛祖菩萨也拜过了,如今道家老君也拜过了,漫天神佛都被她苦求了一遭,或许总有一个显灵的罢。
想到此,她站了起来,眯着眼睛看向地上的三个食盒,随意抱起一个,一边慢吞吞地在殿里转悠,一边吃了起来。
这老君殿并不大,但墙壁上却绘了太上老君骑着青牛、领着小道童腾云驾雾的壁画。笔触宛如行云流水,那云雾也绘得氤氲非常,连她也看得出来这绘画之人定是大家。“没想到,这样破败的小道观里,竟也藏着名家画作,真是不可貌相。”
“呵,没想到世家贵女竟抱着食盒进食,转眼间便吃下去三个橡子饼、两个蜜枣蒸饼,确实是人不可貌相。”
背后传来一声轻笑,正在啃着鹭鸶饼的王玫吓了一跳,险些噎住,世家贵女风范霎时全无。好不容易捶了捶前胸,将那块鹭鸶饼吞了下去,她才小心翼翼地回头一看。便见老君像后头轻巧地跳下来一个有些眼熟的人:“你是……崔郎君?”许是他被老君像旁边垂落的帐幔遮住了,方才那些部曲竟然没有发现此处还藏着人。不过,既然是熟人,她也就没有必要将外头守着的丹娘与大汉们都喊进来了。
那人挑了挑眉,浓密且凌乱的胡须里,只能看得清那双满含兴味的眼睛:“我都成了这幅模样,王娘子如何还能认得出来?”他的胡须又留了一个月,刻意一点也不曾打理,整张脸都已经不能见人了,居然还是被人认了出来,这可真是危险了。
“你那双眼睛的形状,和阿实一模一样。”王玫答道。她也不知为什么,一见这个大胡子,立刻便联想到了大兴善寺廊墙上的礼佛图。老君殿里的壁画如此出色,遇到这位“艺术家”或者“狂士”也在情理之中。
那崔郎君摸了一把脸上的胡子,喃喃道:“真能认得出来?”难不成,他又得换个地方了?突然,从他的腹部,传来一阵响亮的鸣声。他回过神,抚了抚饥饿如火烧的腹部,鼻子微微动了动,直勾勾地望向了王玫——手中的食盒。他终于知道,让自己从冥思中醒转过来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了。
王玫忍不住看了过去:这一位是多久没吃了?然后,她发现那崔郎君又双目发亮地盯上了她怀里散发出阵阵香味的食盒,连忙指了指香案前放着的那两个大食盒:“那里头的吃食,崔郎君随意用罢。”她的暴食计划,就这样寿终正寝了。
崔郎君大步地走过去,和她一样抱起了一个食盒,速度快又不失优雅地吃了起来。“这芝麻胡饼比起辅兴坊的胡饼也不遑多让了。咦,这环饼也很是不错,酥脆得很。唔,这饼饵略有些凉了,味道尚可。古楼子要趁热吃才好,幸好没有完全凉下来。咦,底下居然还有花折鹅糕、七返糕?”
王玫见他边吃边评论,似是对这些吃食都很是了解,食欲也被带动得更旺盛了,不知不觉便空了大半个食盒,然后才发现自己好像吃得有些撑了。待会儿赵九还会带汤饼和蒸饼回来,她还能吃得下去么?或者,这具身体也只能装得下这么多了?想当年——好罢,好汉不提当年勇,就别再想当年了。
崔郎君抬起首,目光略有些诡异地看了看她手里的食盒:“有这么好的胃口,居然还生得如此瘦弱……”说着,他便毫不客气地打开最后那个食盒:“竟然有几杯浆水?正好吃得渴了,你要喝什么浆水?”
等一等,这些吃食浆水什么的,似乎都是她带来的?怎么此人却是反客为主了?王玫眨了眨眼睛,但对方这般自然的举止,她却奇异地并不觉得厌恶。许是他洒脱的风度让人实在生不出负面的情绪罢。“我要乌梅饮。”
“那我便喝酪浆罢。啧,若是有些酒水便更好了。”
两人趺坐在香案前的茵褥上,慢慢地饮起了浆水解渴。
许是因为有过一面之缘,许是因为对方见过她狼狈不堪的样子,许是他的态度太过自然而然,王玫竟然觉得和这个称得上陌生人的男子这样安安静静地坐在这里,内心的焦虑和躁动便渐渐地消解了不少。两人这样坐着,既不觉得尴尬亦不觉得暧昧,仿佛认识多年的邻居或者同学一般,让她觉得格外放松。
“阿实呢?怎么不见他?”
“方才出去买吃食了。”
“他才四五岁,你便如此放心么?”
“有几个小道童会陪着他一同去。”崔郎君瞥了瞥对面的年轻女子,“王娘子怎么会跑到这大通坊来了?此处没什么好景致,也没什么出名的寺观,又是平民百姓聚居之处,寻常世家贵女都不会过来。”
“原来这里是大通坊?”王玫勾起嘴唇。其实她完全不知道这大通坊究竟是哪里,但若是平民百姓聚居地,想必便是城南罢。“我只是让马车在这长安城里随意走一走,没想到便走到此处来了。不过,崔郎君方才所言,我并不认同。每一座里坊都是与众不同,又何必非要有什么好景致才能令人驻足观赏呢?”
“啧,没想到王娘子的见解倒也与常人不似。”崔郎君摸着胡须笑了起来,“这话听着确实很有意思。”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不论是名川大山还是路旁的野花蓬草,不管是繁盛都城还是乡间炊烟,都自有一番风致。这偌大的天下,是怎么走、怎么看,也看不尽的。
“崔郎君是为了这里的壁画来的?离开大兴善寺,也是因为看够了那幅礼佛图?后来我阿兄阿嫂特地去了一趟,想向阿实致谢,没想到你们却已经走了。”
“你不是已经谢过了么?又何必特地再谢一回?唔,那我便自作主张,将这食盒留下罢,算作给阿实的谢礼。往后你便不必提起那回事了——那又不是什么让人愉悦的事,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来?反而凭生不快。”
“也是。”王玫微微一笑。
☆、第三十六章 高人支招
两人继续静静地对坐着,时不时饮一口浆水,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说话声。
或许是这样的气氛实在太平和,或许是内心的不安和郁怒已经积压得太久了,王玫突然生出了一种诉说的冲动。她垂下眼,握紧了手中盛浆水的陶杯:“崔郎君可否帮我出个主意?”
“什么主意?摆脱那个大兴善寺出现的恶人的主意?”崔郎君挑起眉,他自然很快便联想到了大兴善寺中发生的事,“王娘子居然这么信得过我?你我也不过是第二回见面而已。”
“能教养出阿实那样的孩儿,崔郎君的为人我自是信得过的。”王玫毫不犹豫地回答,“如今我被那恶人逼得实在走投无路,还请崔郎君帮我一帮。”
“那你说罢,也算是偿还你两次施饭之恩。”说罢,崔郎君微微一怔,想起了自家儿子最近的口头禅,不禁失笑了。想必这王娘子确实与他们父子是有缘之人罢,不然也不会一再遇见,恩情也一还复一施,就如阿实所期望的那般,像是总也断不掉了。
王玫便将她与元十九郎过去的纠葛简明地说了:“本是我当年错爱种下的因,却不料结出这般苦果。我又不想连累其他人,也只能拒绝兄长与他那位挚友的好意了。只是,那元十九以家族名声要挟,我如今不知该如何是好……所以今日才胡乱在街头到处逛,也好散散心。”
崔郎君眯起了眼睛:元十九郎?这人他自是不陌生。作为北魏皇室之后,元家在世家中也算是门第颇高了。因同是鲜卑胡人,与长孙氏、宇文氏相比亦毫不逊色。只是在朝中的权势,远不如皇后娘家长孙氏,以及同样为北周皇室的宇文氏。五年前,年方十八岁的元十九考取进士科入第,虽不是甲第,但因是个年少才子,也轰动了长安城。随后他便娶了荥阳郑氏太学博士之女,表兄表妹、青梅竹马,亦是羡煞旁人。只是没想到,此人竟然是个始乱终弃、品性卑劣的伪君子。他的母亲也同样出身荥阳郑氏,与元郑氏是不同房的族姐妹,也算是绕着弯的远亲了。不过,只要思及自己竟然与这种人做了亲戚,怎么都觉得实在恶心得紧。男子汉大丈夫,便是玩弄计谋也应在朝堂之上或战场之中才是。对曾经耳鬓厮磨的女子使这种要挟伎俩,委实令人不齿。
“那元十九手里拿着把柄,确实难办。”
“是么?”王玫叹息了一声,垂下头,鸦发云鬓上的步摇轻轻一动。
崔郎君看她有些垂头丧气,不禁浅浅一笑。他沉吟了一番,视线却不知为何落在她如云的乌发高髻上,那蝶翅下垂落红宝珠的步摇也似格外栩栩如生一般微微晃动着。察觉自己略有些失态,他默默地移开了目光:“虽然难办,却也并不是没有法子。”
王玫立刻抬起头,双眼亮晶晶地望着他。
崔郎君欣然接受了她期待而又钦佩的目光,笑道:“后头的老君像,便可救你。”
王玫眨了眨眼睛:咦,她怎么有些听不懂?老君像?是要虔诚跪求太上老君显灵么?他不会出这么不靠谱的对策罢?
崔郎君清咳了一声,似是看出她并没有转过弯来,继续道:“若你出家度为女冠,想必谁也不敢逼嫁于你。”
“出家?女冠?”王玫一下子睁圆了眼睛,笑了起来,“没错,我怎么没想到呢?若是出家,不管是比丘尼还是女冠,便都能躲得过去了。等阿兄把元十九手里那些把柄解决了,再还俗便是。崔郎君果真机智,救我于苦难之中,大恩不言谢,受我一拜!”
她立即向对面的人行了一个稽首大礼。这样的大恩,真是等同再造了。而且,这主意委实太妙了。既不会牵累家人,也不会惹人瞩目。不论是谁,都不会逼着一个尼姑或者女道士嫁人罢!毕竟那可是方外之人,逼迫太甚只会引出丑闻而已。出家,真是躲避逼嫁的不二法宝啊!
崔郎君坦然受了她的大礼,不紧不慢地补上一句:“如你这般好吃之人,还是别想着出家成比丘尼了。女冠又不忌口,也不必苦修,每日静坐冥思一段时间还能平心静气、休养身体,正适合你。”
听了他的话,王玫难得地脸红了:给恩人留下了“吃货”这个印象,实在是太毁形象了。不过,“吃货”便“吃货”罢,能吃能喝有什么不好的?反正,她这位恩人在她看来也似乎不在意什么形象——其实,说起来,她也就是偶尔暴食一番,兴致一来喜欢尝尝鲜而已。对吃食的追求,还真没有老饕那般挑剔。
“崔郎君可有什么好的道观推荐?”收女道士的道观,她还不曾听说过。不论是佛家还是道家,出家之人总是男子多过女子的。而且,那些个偏僻寺观还不知会不会藏污纳垢什么的,她可不能贸然行动。
“……连道观也须我来推荐?”崔郎君叹了口气,“好罢,送佛送到西。”他略想了想:“你家住在哪个里坊?找个离家中近些的道观,也方便与家人来往。其实,只要有度牒,你在家中修道亦无妨。”
“不可。”王玫摇了摇首,“须得做出个模样来才行。既然要出家,便实实在在地出家,到道观中住一阵。以免那人渣又想出什么阴损计谋来祸害我们。”
“你倒是小心,也好。”
“我家住在宣平坊中。”
“宣平坊?”崔郎君略加思索,以他对长安诸里坊的了解,自是毫不费力地便想到了最合适的地方,“从宣平坊出,往南经过三个里坊,便是青龙坊。那里的东南角有座青光观,虽然小巧,却是前朝时士族捐建,又有不少世家贵女曾在里头修行,颇有名气。而且,那里临近曲江池,去游玩散心也便宜些。”
“青光观?我记下了。”王玫在心里念了几回那青光观的名字,自是欢喜不迭。
就在这时,殿门外突然有人推动,响起了一个格外清脆的声音:“这位娘子,我认得你。你是王娘子身边的侍婢?王娘子也来了么?咦?她在这殿中冥思?真巧,我阿爷也在里头冥思呢!都坐了一天一夜了,还不肯用吃食。”
丹娘有些慌张的回应也由远及近了:“阿实郎君此话当真?但先前部曲们在里头看了,怎么未见崔郎君……”说着,她赶紧推开了殿门,然后僵住了:原以为孤身一人在里头冥思的主人,可不正与一个虬髯汉子对坐?而且,两人身边的食盒都已经空了……
王玫微笑着朝她颔颔首:“丹娘,遇到了熟人,便没有向你们示警。”
丹娘有些不知该如何回应是好,低声道:“后头收拾出来了一间寮舍,九娘可想略作歇息?”
“王娘子!”此时,拎着个食盒的崔简也走了进来,高兴极了,“想不到真的能在这里见着你!”
“阿实。”王玫看他礼貌地朝自己行了个礼,这才走近前来,立即牵住他的手,“无妨,丹娘。我眼下不累,正好与阿实叙叙旧。”
“是,婢子在这里守着……”
“你也下去用些吃食,歇息片刻罢。”王玫笑得如沐春风,先前的郁色早已一扫而空。
丹娘怔了怔,自是想到了什么,对着崔郎君行了一礼,便悄然退到庭院中了。真是三清道君护佑,让九娘遇到了贵人指点。若是这元十九之事能安然解决,九娘也不必彻夜难眠、强颜欢笑了罢。
丹娘双眉微锁,低声道:“九娘可得小心些,有什么事赶紧唤奴。奴就在殿外候着。”
“里头又没什么人,哪里会有什么危险?”王玫不由得失笑。她这位贴身婢女,如今倒有些草木皆兵的意思了。
于是,部曲们将食盒提了进去,又简单地走动了一番,果然未发现人影,这才安心地关上殿门,将王玫一人留在了老君殿内。
王玫打开食盒,挑了些吃食点心放在供桌上,又跪在茵褥上稽首拜下,口中轻轻念道:“太上老君在上,护佑王家上下安康,远离小人算计。若这一回能避过那人渣的谋算,信女定会一直在家供奉老君香火。”说着,她突然忍不住微微勾起了嘴唇:曾记得似是哪位大家说过,国人从无稳定的宗教信仰,总是哪个显灵便信哪个,佛家也拜得、道家也拜得,甚至不知哪里来的山灵精怪大仙们也拜得。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先前佛祖菩萨也拜过了,如今道家老君也拜过了,漫天神佛都被她苦求了一遭,或许总有一个显灵的罢。
想到此,她站了起来,眯着眼睛看向地上的三个食盒,随意抱起一个,一边慢吞吞地在殿里转悠,一边吃了起来。
这老君殿并不大,但墙壁上却绘了太上老君骑着青牛、领着小道童腾云驾雾的壁画。笔触宛如行云流水,那云雾也绘得氤氲非常,连她也看得出来这绘画之人定是大家。“没想到,这样破败的小道观里,竟也藏着名家画作,真是不可貌相。”
“呵,没想到世家贵女竟抱着食盒进食,转眼间便吃下去三个橡子饼、两个蜜枣蒸饼,确实是人不可貌相。”
背后传来一声轻笑,正在啃着鹭鸶饼的王玫吓了一跳,险些噎住,世家贵女风范霎时全无。好不容易捶了捶前胸,将那块鹭鸶饼吞了下去,她才小心翼翼地回头一看。便见老君像后头轻巧地跳下来一个有些眼熟的人:“你是……崔郎君?”许是他被老君像旁边垂落的帐幔遮住了,方才那些部曲竟然没有发现此处还藏着人。不过,既然是熟人,她也就没有必要将外头守着的丹娘与大汉们都喊进来了。
那人挑了挑眉,浓密且凌乱的胡须里,只能看得清那双满含兴味的眼睛:“我都成了这幅模样,王娘子如何还能认得出来?”他的胡须又留了一个月,刻意一点也不曾打理,整张脸都已经不能见人了,居然还是被人认了出来,这可真是危险了。
“你那双眼睛的形状,和阿实一模一样。”王玫答道。她也不知为什么,一见这个大胡子,立刻便联想到了大兴善寺廊墙上的礼佛图。老君殿里的壁画如此出色,遇到这位“艺术家”或者“狂士”也在情理之中。
那崔郎君摸了一把脸上的胡子,喃喃道:“真能认得出来?”难不成,他又得换个地方了?突然,从他的腹部,传来一阵响亮的鸣声。他回过神,抚了抚饥饿如火烧的腹部,鼻子微微动了动,直勾勾地望向了王玫——手中的食盒。他终于知道,让自己从冥思中醒转过来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了。
王玫忍不住看了过去:这一位是多久没吃了?然后,她发现那崔郎君又双目发亮地盯上了她怀里散发出阵阵香味的食盒,连忙指了指香案前放着的那两个大食盒:“那里头的吃食,崔郎君随意用罢。”她的暴食计划,就这样寿终正寝了。
崔郎君大步地走过去,和她一样抱起了一个食盒,速度快又不失优雅地吃了起来。“这芝麻胡饼比起辅兴坊的胡饼也不遑多让了。咦,这环饼也很是不错,酥脆得很。唔,这饼饵略有些凉了,味道尚可。古楼子要趁热吃才好,幸好没有完全凉下来。咦,底下居然还有花折鹅糕、七返糕?”
王玫见他边吃边评论,似是对这些吃食都很是了解,食欲也被带动得更旺盛了,不知不觉便空了大半个食盒,然后才发现自己好像吃得有些撑了。待会儿赵九还会带汤饼和蒸饼回来,她还能吃得下去么?或者,这具身体也只能装得下这么多了?想当年——好罢,好汉不提当年勇,就别再想当年了。
崔郎君抬起首,目光略有些诡异地看了看她手里的食盒:“有这么好的胃口,居然还生得如此瘦弱……”说着,他便毫不客气地打开最后那个食盒:“竟然有几杯浆水?正好吃得渴了,你要喝什么浆水?”
等一等,这些吃食浆水什么的,似乎都是她带来的?怎么此人却是反客为主了?王玫眨了眨眼睛,但对方这般自然的举止,她却奇异地并不觉得厌恶。许是他洒脱的风度让人实在生不出负面的情绪罢。“我要乌梅饮。”
“那我便喝酪浆罢。啧,若是有些酒水便更好了。”
两人趺坐在香案前的茵褥上,慢慢地饮起了浆水解渴。
许是因为有过一面之缘,许是因为对方见过她狼狈不堪的样子,许是他的态度太过自然而然,王玫竟然觉得和这个称得上陌生人的男子这样安安静静地坐在这里,内心的焦虑和躁动便渐渐地消解了不少。两人这样坐着,既不觉得尴尬亦不觉得暧昧,仿佛认识多年的邻居或者同学一般,让她觉得格外放松。
“阿实呢?怎么不见他?”
“方才出去买吃食了。”
“他才四五岁,你便如此放心么?”
“有几个小道童会陪着他一同去。”崔郎君瞥了瞥对面的年轻女子,“王娘子怎么会跑到这大通坊来了?此处没什么好景致,也没什么出名的寺观,又是平民百姓聚居之处,寻常世家贵女都不会过来。”
“原来这里是大通坊?”王玫勾起嘴唇。其实她完全不知道这大通坊究竟是哪里,但若是平民百姓聚居地,想必便是城南罢。“我只是让马车在这长安城里随意走一走,没想到便走到此处来了。不过,崔郎君方才所言,我并不认同。每一座里坊都是与众不同,又何必非要有什么好景致才能令人驻足观赏呢?”
“啧,没想到王娘子的见解倒也与常人不似。”崔郎君摸着胡须笑了起来,“这话听着确实很有意思。”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不论是名川大山还是路旁的野花蓬草,不管是繁盛都城还是乡间炊烟,都自有一番风致。这偌大的天下,是怎么走、怎么看,也看不尽的。
“崔郎君是为了这里的壁画来的?离开大兴善寺,也是因为看够了那幅礼佛图?后来我阿兄阿嫂特地去了一趟,想向阿实致谢,没想到你们却已经走了。”
“你不是已经谢过了么?又何必特地再谢一回?唔,那我便自作主张,将这食盒留下罢,算作给阿实的谢礼。往后你便不必提起那回事了——那又不是什么让人愉悦的事,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来?反而凭生不快。”
“也是。”王玫微微一笑。
☆、第三十六章 高人支招
两人继续静静地对坐着,时不时饮一口浆水,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说话声。
或许是这样的气氛实在太平和,或许是内心的不安和郁怒已经积压得太久了,王玫突然生出了一种诉说的冲动。她垂下眼,握紧了手中盛浆水的陶杯:“崔郎君可否帮我出个主意?”
“什么主意?摆脱那个大兴善寺出现的恶人的主意?”崔郎君挑起眉,他自然很快便联想到了大兴善寺中发生的事,“王娘子居然这么信得过我?你我也不过是第二回见面而已。”
“能教养出阿实那样的孩儿,崔郎君的为人我自是信得过的。”王玫毫不犹豫地回答,“如今我被那恶人逼得实在走投无路,还请崔郎君帮我一帮。”
“那你说罢,也算是偿还你两次施饭之恩。”说罢,崔郎君微微一怔,想起了自家儿子最近的口头禅,不禁失笑了。想必这王娘子确实与他们父子是有缘之人罢,不然也不会一再遇见,恩情也一还复一施,就如阿实所期望的那般,像是总也断不掉了。
王玫便将她与元十九郎过去的纠葛简明地说了:“本是我当年错爱种下的因,却不料结出这般苦果。我又不想连累其他人,也只能拒绝兄长与他那位挚友的好意了。只是,那元十九以家族名声要挟,我如今不知该如何是好……所以今日才胡乱在街头到处逛,也好散散心。”
崔郎君眯起了眼睛:元十九郎?这人他自是不陌生。作为北魏皇室之后,元家在世家中也算是门第颇高了。因同是鲜卑胡人,与长孙氏、宇文氏相比亦毫不逊色。只是在朝中的权势,远不如皇后娘家长孙氏,以及同样为北周皇室的宇文氏。五年前,年方十八岁的元十九考取进士科入第,虽不是甲第,但因是个年少才子,也轰动了长安城。随后他便娶了荥阳郑氏太学博士之女,表兄表妹、青梅竹马,亦是羡煞旁人。只是没想到,此人竟然是个始乱终弃、品性卑劣的伪君子。他的母亲也同样出身荥阳郑氏,与元郑氏是不同房的族姐妹,也算是绕着弯的远亲了。不过,只要思及自己竟然与这种人做了亲戚,怎么都觉得实在恶心得紧。男子汉大丈夫,便是玩弄计谋也应在朝堂之上或战场之中才是。对曾经耳鬓厮磨的女子使这种要挟伎俩,委实令人不齿。
“那元十九手里拿着把柄,确实难办。”
“是么?”王玫叹息了一声,垂下头,鸦发云鬓上的步摇轻轻一动。
崔郎君看她有些垂头丧气,不禁浅浅一笑。他沉吟了一番,视线却不知为何落在她如云的乌发高髻上,那蝶翅下垂落红宝珠的步摇也似格外栩栩如生一般微微晃动着。察觉自己略有些失态,他默默地移开了目光:“虽然难办,却也并不是没有法子。”
王玫立刻抬起头,双眼亮晶晶地望着他。
崔郎君欣然接受了她期待而又钦佩的目光,笑道:“后头的老君像,便可救你。”
王玫眨了眨眼睛:咦,她怎么有些听不懂?老君像?是要虔诚跪求太上老君显灵么?他不会出这么不靠谱的对策罢?
崔郎君清咳了一声,似是看出她并没有转过弯来,继续道:“若你出家度为女冠,想必谁也不敢逼嫁于你。”
“出家?女冠?”王玫一下子睁圆了眼睛,笑了起来,“没错,我怎么没想到呢?若是出家,不管是比丘尼还是女冠,便都能躲得过去了。等阿兄把元十九手里那些把柄解决了,再还俗便是。崔郎君果真机智,救我于苦难之中,大恩不言谢,受我一拜!”
她立即向对面的人行了一个稽首大礼。这样的大恩,真是等同再造了。而且,这主意委实太妙了。既不会牵累家人,也不会惹人瞩目。不论是谁,都不会逼着一个尼姑或者女道士嫁人罢!毕竟那可是方外之人,逼迫太甚只会引出丑闻而已。出家,真是躲避逼嫁的不二法宝啊!
崔郎君坦然受了她的大礼,不紧不慢地补上一句:“如你这般好吃之人,还是别想着出家成比丘尼了。女冠又不忌口,也不必苦修,每日静坐冥思一段时间还能平心静气、休养身体,正适合你。”
听了他的话,王玫难得地脸红了:给恩人留下了“吃货”这个印象,实在是太毁形象了。不过,“吃货”便“吃货”罢,能吃能喝有什么不好的?反正,她这位恩人在她看来也似乎不在意什么形象——其实,说起来,她也就是偶尔暴食一番,兴致一来喜欢尝尝鲜而已。对吃食的追求,还真没有老饕那般挑剔。
“崔郎君可有什么好的道观推荐?”收女道士的道观,她还不曾听说过。不论是佛家还是道家,出家之人总是男子多过女子的。而且,那些个偏僻寺观还不知会不会藏污纳垢什么的,她可不能贸然行动。
“……连道观也须我来推荐?”崔郎君叹了口气,“好罢,送佛送到西。”他略想了想:“你家住在哪个里坊?找个离家中近些的道观,也方便与家人来往。其实,只要有度牒,你在家中修道亦无妨。”
“不可。”王玫摇了摇首,“须得做出个模样来才行。既然要出家,便实实在在地出家,到道观中住一阵。以免那人渣又想出什么阴损计谋来祸害我们。”
“你倒是小心,也好。”
“我家住在宣平坊中。”
“宣平坊?”崔郎君略加思索,以他对长安诸里坊的了解,自是毫不费力地便想到了最合适的地方,“从宣平坊出,往南经过三个里坊,便是青龙坊。那里的东南角有座青光观,虽然小巧,却是前朝时士族捐建,又有不少世家贵女曾在里头修行,颇有名气。而且,那里临近曲江池,去游玩散心也便宜些。”
“青光观?我记下了。”王玫在心里念了几回那青光观的名字,自是欢喜不迭。
就在这时,殿门外突然有人推动,响起了一个格外清脆的声音:“这位娘子,我认得你。你是王娘子身边的侍婢?王娘子也来了么?咦?她在这殿中冥思?真巧,我阿爷也在里头冥思呢!都坐了一天一夜了,还不肯用吃食。”
丹娘有些慌张的回应也由远及近了:“阿实郎君此话当真?但先前部曲们在里头看了,怎么未见崔郎君……”说着,她赶紧推开了殿门,然后僵住了:原以为孤身一人在里头冥思的主人,可不正与一个虬髯汉子对坐?而且,两人身边的食盒都已经空了……
王玫微笑着朝她颔颔首:“丹娘,遇到了熟人,便没有向你们示警。”
丹娘有些不知该如何回应是好,低声道:“后头收拾出来了一间寮舍,九娘可想略作歇息?”
“王娘子!”此时,拎着个食盒的崔简也走了进来,高兴极了,“想不到真的能在这里见着你!”
“阿实。”王玫看他礼貌地朝自己行了个礼,这才走近前来,立即牵住他的手,“无妨,丹娘。我眼下不累,正好与阿实叙叙旧。”
“是,婢子在这里守着……”
“你也下去用些吃食,歇息片刻罢。”王玫笑得如沐春风,先前的郁色早已一扫而空。
丹娘怔了怔,自是想到了什么,对着崔郎君行了一礼,便悄然退到庭院中了。真是三清道君护佑,让九娘遇到了贵人指点。若是这元十九之事能安然解决,九娘也不必彻夜难眠、强颜欢笑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