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264节
只是自他回京之后,肖清芳也来家中探望,却从未提过,如今突然得知结果,难免有些惊讶。
肖清芳爽朗一笑,“嗨,你久不归家,难得团圆,诸事繁忙,千头万绪,我怎好以这等小事聒噪?”
况且说了又如何呢?终究是自己本事不济,入不得翰林院,难道要求人家帮忙徇私枉法不成?
原本还没选上呢,只是突然有位老县令入冬后病了一场,自觉不能理事,这才上奏辞官,叫肖清芳占了便宜。
他如今也才三十来岁,能顺利谋得县令之职已是侥幸,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秦放鹤叹道:“也罢,只是地方官难为,你骤然前去,万事当心。”
“我自晓得。”肖清芳也跟着叹了一回,颇有自嘲之意,“昔年在家乡求学时,不知天高地厚,也曾踌躇满志,幻想一朝平步青云,施展抱负,如今看来,终是胸无丘壑,痴心妄想罢了。”
少年时轻狂,总觉得自己天上地下独一份,可来到京城方知天地之大,人才之众,多如满天繁星。
而他,也不过是其中最黯淡无光的一颗。
“当年你我在县学时,何等张扬快意,如今再回首,身边的人却已渐渐散了,恍若大梦一场。”要走了,肖清芳不免多些感慨。
他又笑起来,“我这一去,未必有重逢之日,细想京中交情深厚者,唯你一人,特来拜别,也算留个念想。”
所谓的三年一考核不过理论,并非到期就能入京述职,多有在地方上十几二十年不得面君的。
孔姿清孤傲清高,高程桀骜怪诞,与他交情皆不过平平,又因如今境遇差别太大,往来越发少了,不别也罢。
秦放鹤便命摆宴,与肖清芳通宵说笑,又捡了自己前世今生许多做地方官的心得和注意事项说于他听。
“你这一去便是初入官场,说不得就有人有意刁难,尤其是双方交割之时,不要面薄脸热,也不要怕得罪人,更不要饮酒,各处细节都要仔细查验明白了……”
肖清芳虽不知他的真实来历,但一干旧交之中,唯有一个秦放鹤一路走来有如神助,便也听得仔细,牢牢记在心里。
因是额外递补,肖清芳没赶上众人年前放官,才过了年,正月初五就上路了。
秦放鹤亲自去送,“天寒地冻,不能折柳相赠,仅以此物聊表心意,望君此去,诸事顺遂。”
肖清芳就接了那绣柳枝的斗篷披上,笑着拱手,“就此别过,不必再送,告辞!”
他本是潇洒利落人,一句话说完,果然上车出城,就此远去。
二月中旬,辽、女真再次南下高丽劫掠,高丽使臣再次求援,天元帝准奏,共派两万五千人跨海东渡,以救友邦于危难之际。
然这两万五千人中,水手、舵手等就近千人,另有水军四千,医者、伙夫等数百,实际马军和步军不足两万。
最初高丽使者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一再哀求增兵。
三岁孩童也知道敌军皆是马军,连步军都不多,而大禄却偏偏派了这许多水军和步军,到底是来打谁的?
然大禄朝臣却说:“骑兵稀缺,我朝亦不多,且使者久在高丽,不知我国疆域辽阔,多有外敌需要防范。若都去了高丽,我国有失,又当如何?且我军乃外来援军,若人数过重,必有反客为主之嫌。再者当下高丽内虚,突然多出数万大军的供应,恐难应付,当以高丽军为主力。”
高丽使者一听,“这粮草?”
你们都不自备的吗?
众朝臣一听,哄堂大笑,又有人讥讽道:“尔等也学汉学,怎连这点礼数都不懂?便是民间请人盖房修屋,也须好茶好饭招待,我家儿郎不远千里,以命相救,难不成高丽连口饭都供不起吗?”
一句话,爱请不请。
使者原本想再讨价还价一番,奈何高丽小皇帝已如惊弓之鸟,不顾以辅政王李仁为首的若干高丽臣子劝阻,接连催促。
于是三月初一,大禄援军正式出海,以三军统帅欧阳青为主,傅芝作为翻译和交涉随行,于当月登陆高丽,并于当日与高丽朝廷接触,迅速确定了以高丽军为首,大禄军为辅的作战方案,迅速挥师北上。
在欧阳青的主张下,高丽军民连夜后撤,引北蛮联军长驱直入,再以小股骑兵包抄断后,用轰天雷、绊马索合围,化整为零,分别绞杀。
北蛮联军之前只听说大禄屡次拒绝高丽求援,却不想他们突然来得如此之快,一时不察中了埋伏,损失惨重,更有女真大将雀图库、宿露珍被俘。
欧阳青杀一放一,宿露珍得以幸存,连夜逃命。
有将士不解,欧阳青笑道:“兵者,诡道也,杀伐为次,攻心为上。联军听来气势汹汹,实则暗藏隐患,辽为一国,若它单独来攻,倒也罢了,偏又联合女真,而那女真内部又分三大部,各怀鬼胎……”
数日后,宿露珍与女真大部汇合,却遭到雀图库所在的建州女真将领猜忌,“你说你二人一同被擒,为何你却能安然归来?莫非是你杀害我儿,却嫁祸大禄军队?”
女真对外一致,可对内各部却也纷争良久,实为一盘散沙。
此番南下,收获颇丰,却也时常因分赃不均各有怨言,雀图库被杀,赫然便是导火索。
宿露珍先吃大亏,部下无一幸存,又被莫名放归,正后怕间,却听了这般栽赃,顿时羞愤交加,掀桌拔刀就要砍人。
两边闹了一场,联军当场解散,次日便分道扬镳,各自劫掠。
高丽和大禄探子先后来报,欧阳青又与高丽将士如此这般布局,逐渐扭转局势。
与此同时,大禄北直隶一带驻军趁着辽、女真专心高丽战场,悄然北上,反向劫掠马匹,并俘获辽人奴隶数千。
第203章 战事(二)
大禄国内不断向北、向东推进,攻占辽国南部部分领土,扩大北直隶北部与高丽连接区域,两个月后,顺利与欧阳青所率援军汇合。
自此,水路双线作战正式启动。
大禄的战略是“由周边向中央”“不冒进、不孤军深入”,北直隶军队与高丽境内的大禄、高丽联军组成横向防线,切断深入高丽的北蛮联军,同时,又向东北部缓慢收拢。
前线战事不断传回开京,北蛮联军节节败退,从小皇帝到百官俱都欢欣鼓舞,而李仁心中的不安却在扩大:
大禄看似援助,实则以高丽养兵,行攻城略地之实。
如今已然侵占辽西、南大片土地,辽人日后生活必然越加不便,更要别处劫掠,待大禄援军一撤,势必加倍报复!且若再如此鲸吞蚕食下去,岂不要挥师南下,入侵我高丽?
“臣以为,”李仁向高丽小皇帝进言,“联军已被打退,天朝援军和我高丽大军也多有伤亡,如今已是六月,正值万物孕育之际,不如顺势鸣金收兵,百姓也好休养生息。”
此言一出,负责粮草的户部军需官率先附和,“辅政王说得极是……”
且不说战损如何,眼下是真他娘的供应不起了啊!
大禄来的这两万五千人,外加马匹数千,每日人吃马嚼就是个大数目。
要命的是这些厮是真敢开口啊,据回来的高丽使者说,大禄国内行军时,也不过一日两餐,每日一斤二两封顶,可到了这里,他们竟就敢照一日三餐的足足两斤要!
必要每日吃得饱饱的,不给就不开工。
前线那些倒也罢了,非亲非故的,来此地以命援救,费些就费些吧,可同来的那一千水手、四五千水军,竟也要高丽供养?
尤其那些水军,当初信誓旦旦水路联合作战,可来了都快三个月了,一共来运过几回兵?
要么在港口自行演练,要么那些狗日的干脆跑去与驻扎高丽的大禄旧部汇合去了!
这,这分明是拿高丽当冤大头啊!
却说高丽效仿汉学,设六部、开科举,难免也学了点重文轻武,文武两班制度横行。李仁和户部这么说,那些还没来得及立功的武将就有些不高兴。
眼下局势正好,为何收兵?必然是尔等文臣看不惯我武将立功,借机打压。
孔先生也顺势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北蛮诸国贼子野心,尝到甜头之后势必要卷土重来,我高丽断然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不如趁着援军在,乘势追击,永绝后患。”
我高丽,这三个字一出,上到高丽小皇帝王禹,下到文武百官,都觉得挺顺耳。
这位孔先生别的不说,还真是拿咱们高丽当自家人呐!
李仁反驳,“北方国土辽阔,如今我高丽兵困马乏,即便将北蛮联军悉数歼灭,恐怕也无法完全占领,且孤军深入,必为后阻,岂敢冒进?”
高丽国土狭小,物产不丰,李仁比谁都希望开疆辟土,但人也要有自知之明,北部辽阔疆域,岂是当下高丽的文武班子和人口能守得住的?
就算大禄眼下不争,高丽也如稚子抱重金过市,高兴不了几天,必横遭祸害。
真到那个时候,便宜的还不是大禄?
孔先生讥笑道:“汝为辅政王,竟不思为国思量,如此畏首畏尾,令人不齿!今天时地利人和,陛下为天所厚爱,又逢开疆辟土之绝世良机,如何反向后缩,是何居心?”
小皇帝王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也有些心动。
先生说我行啊!要不,就试试?
反正上阵拼杀的也不是自己。
但他年纪虽小,也多少有点主意,知道不能完全偏听偏信,又问文武百官的意思。
结果众人各怀鬼胎,各抒己见,越发乱糟糟的一团,将王禹闹得没了主意,最后还是回过头来问孔先生和李仁等为首文官。
李仁苦苦劝告,王禹也不能完全忽视他的意愿,一时两难。
打仗好难啊!
孔先生见状,以退为进,约定可以不深入,但却不能即刻退兵。
“北蛮侵高丽如入无人之地,若不予以重击,只怕不长记性,不日便要卷土重来。”
小皇帝和部分朝臣深以为然,也觉得李仁太小心了些。
援兵来一次不容易,还吃了咱们这么多粮草,眼下入不敷出,还没回本呢,不好好用一用怎么行?
到了这一步,李仁也不好再坚持,只好跟着让步,“可以继续打,但高丽军不可走得太远。”
言外之意,让大禄援军顶上去。
高丽众臣听了,就有些迟疑。
当下有皇室代表出列质疑,“若大禄将军不允,又当如何?”
还当着孔先生的面儿呢,你就想拿人家当填旋,想的是挺美,可人家也不傻,能同意?
万一到时候没打退北蛮联军不说,又恶了大禄……
众朝臣就齐刷刷去看孔先生,目光中既有畏惧,也有质疑、期待。
面对如此注视,孔先生泰然自若道:“我虽是汉人,却在高丽久矣,又娶妻生子,于我而言,两边都是家,手心手背都是肉,自然不会偏袒,诸公放心。”
听了这话,高丽众臣也都觉得心头一松。
倒也是。
这位孔先生是天元三十二年来的,乃是第一批正式常驻高丽的大禄名门之后,当时尚未成亲,到来之后高丽皇帝亲自保媒,为其迎娶高丽贵族美女,如今儿子都三岁了。
人嘛,哪里有家人哪里就是家。
这么多年下来,就算是块石头也捂热了。哪怕他不看重妻子,难道还能不要儿子?
若非有家室牵绊,高丽众人也不可能如此信赖、看重孔先生。
待众人情绪稍稍平缓,孔先生才继续道:“并非我顾惜援军性命,打仗么,死人是常有的,况且陛下是我的学生,我视陛下如半子,自然也该为他考虑。只是若以大禄军队为前锋,一来,即便此番若能得胜,功劳也是大禄的,却将高丽猛士置于何地?”
听到这里,众朝臣的脸上多少有点讪讪的。
不过脸皮这种东西,要不要都行……
肖清芳爽朗一笑,“嗨,你久不归家,难得团圆,诸事繁忙,千头万绪,我怎好以这等小事聒噪?”
况且说了又如何呢?终究是自己本事不济,入不得翰林院,难道要求人家帮忙徇私枉法不成?
原本还没选上呢,只是突然有位老县令入冬后病了一场,自觉不能理事,这才上奏辞官,叫肖清芳占了便宜。
他如今也才三十来岁,能顺利谋得县令之职已是侥幸,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秦放鹤叹道:“也罢,只是地方官难为,你骤然前去,万事当心。”
“我自晓得。”肖清芳也跟着叹了一回,颇有自嘲之意,“昔年在家乡求学时,不知天高地厚,也曾踌躇满志,幻想一朝平步青云,施展抱负,如今看来,终是胸无丘壑,痴心妄想罢了。”
少年时轻狂,总觉得自己天上地下独一份,可来到京城方知天地之大,人才之众,多如满天繁星。
而他,也不过是其中最黯淡无光的一颗。
“当年你我在县学时,何等张扬快意,如今再回首,身边的人却已渐渐散了,恍若大梦一场。”要走了,肖清芳不免多些感慨。
他又笑起来,“我这一去,未必有重逢之日,细想京中交情深厚者,唯你一人,特来拜别,也算留个念想。”
所谓的三年一考核不过理论,并非到期就能入京述职,多有在地方上十几二十年不得面君的。
孔姿清孤傲清高,高程桀骜怪诞,与他交情皆不过平平,又因如今境遇差别太大,往来越发少了,不别也罢。
秦放鹤便命摆宴,与肖清芳通宵说笑,又捡了自己前世今生许多做地方官的心得和注意事项说于他听。
“你这一去便是初入官场,说不得就有人有意刁难,尤其是双方交割之时,不要面薄脸热,也不要怕得罪人,更不要饮酒,各处细节都要仔细查验明白了……”
肖清芳虽不知他的真实来历,但一干旧交之中,唯有一个秦放鹤一路走来有如神助,便也听得仔细,牢牢记在心里。
因是额外递补,肖清芳没赶上众人年前放官,才过了年,正月初五就上路了。
秦放鹤亲自去送,“天寒地冻,不能折柳相赠,仅以此物聊表心意,望君此去,诸事顺遂。”
肖清芳就接了那绣柳枝的斗篷披上,笑着拱手,“就此别过,不必再送,告辞!”
他本是潇洒利落人,一句话说完,果然上车出城,就此远去。
二月中旬,辽、女真再次南下高丽劫掠,高丽使臣再次求援,天元帝准奏,共派两万五千人跨海东渡,以救友邦于危难之际。
然这两万五千人中,水手、舵手等就近千人,另有水军四千,医者、伙夫等数百,实际马军和步军不足两万。
最初高丽使者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一再哀求增兵。
三岁孩童也知道敌军皆是马军,连步军都不多,而大禄却偏偏派了这许多水军和步军,到底是来打谁的?
然大禄朝臣却说:“骑兵稀缺,我朝亦不多,且使者久在高丽,不知我国疆域辽阔,多有外敌需要防范。若都去了高丽,我国有失,又当如何?且我军乃外来援军,若人数过重,必有反客为主之嫌。再者当下高丽内虚,突然多出数万大军的供应,恐难应付,当以高丽军为主力。”
高丽使者一听,“这粮草?”
你们都不自备的吗?
众朝臣一听,哄堂大笑,又有人讥讽道:“尔等也学汉学,怎连这点礼数都不懂?便是民间请人盖房修屋,也须好茶好饭招待,我家儿郎不远千里,以命相救,难不成高丽连口饭都供不起吗?”
一句话,爱请不请。
使者原本想再讨价还价一番,奈何高丽小皇帝已如惊弓之鸟,不顾以辅政王李仁为首的若干高丽臣子劝阻,接连催促。
于是三月初一,大禄援军正式出海,以三军统帅欧阳青为主,傅芝作为翻译和交涉随行,于当月登陆高丽,并于当日与高丽朝廷接触,迅速确定了以高丽军为首,大禄军为辅的作战方案,迅速挥师北上。
在欧阳青的主张下,高丽军民连夜后撤,引北蛮联军长驱直入,再以小股骑兵包抄断后,用轰天雷、绊马索合围,化整为零,分别绞杀。
北蛮联军之前只听说大禄屡次拒绝高丽求援,却不想他们突然来得如此之快,一时不察中了埋伏,损失惨重,更有女真大将雀图库、宿露珍被俘。
欧阳青杀一放一,宿露珍得以幸存,连夜逃命。
有将士不解,欧阳青笑道:“兵者,诡道也,杀伐为次,攻心为上。联军听来气势汹汹,实则暗藏隐患,辽为一国,若它单独来攻,倒也罢了,偏又联合女真,而那女真内部又分三大部,各怀鬼胎……”
数日后,宿露珍与女真大部汇合,却遭到雀图库所在的建州女真将领猜忌,“你说你二人一同被擒,为何你却能安然归来?莫非是你杀害我儿,却嫁祸大禄军队?”
女真对外一致,可对内各部却也纷争良久,实为一盘散沙。
此番南下,收获颇丰,却也时常因分赃不均各有怨言,雀图库被杀,赫然便是导火索。
宿露珍先吃大亏,部下无一幸存,又被莫名放归,正后怕间,却听了这般栽赃,顿时羞愤交加,掀桌拔刀就要砍人。
两边闹了一场,联军当场解散,次日便分道扬镳,各自劫掠。
高丽和大禄探子先后来报,欧阳青又与高丽将士如此这般布局,逐渐扭转局势。
与此同时,大禄北直隶一带驻军趁着辽、女真专心高丽战场,悄然北上,反向劫掠马匹,并俘获辽人奴隶数千。
第203章 战事(二)
大禄国内不断向北、向东推进,攻占辽国南部部分领土,扩大北直隶北部与高丽连接区域,两个月后,顺利与欧阳青所率援军汇合。
自此,水路双线作战正式启动。
大禄的战略是“由周边向中央”“不冒进、不孤军深入”,北直隶军队与高丽境内的大禄、高丽联军组成横向防线,切断深入高丽的北蛮联军,同时,又向东北部缓慢收拢。
前线战事不断传回开京,北蛮联军节节败退,从小皇帝到百官俱都欢欣鼓舞,而李仁心中的不安却在扩大:
大禄看似援助,实则以高丽养兵,行攻城略地之实。
如今已然侵占辽西、南大片土地,辽人日后生活必然越加不便,更要别处劫掠,待大禄援军一撤,势必加倍报复!且若再如此鲸吞蚕食下去,岂不要挥师南下,入侵我高丽?
“臣以为,”李仁向高丽小皇帝进言,“联军已被打退,天朝援军和我高丽大军也多有伤亡,如今已是六月,正值万物孕育之际,不如顺势鸣金收兵,百姓也好休养生息。”
此言一出,负责粮草的户部军需官率先附和,“辅政王说得极是……”
且不说战损如何,眼下是真他娘的供应不起了啊!
大禄来的这两万五千人,外加马匹数千,每日人吃马嚼就是个大数目。
要命的是这些厮是真敢开口啊,据回来的高丽使者说,大禄国内行军时,也不过一日两餐,每日一斤二两封顶,可到了这里,他们竟就敢照一日三餐的足足两斤要!
必要每日吃得饱饱的,不给就不开工。
前线那些倒也罢了,非亲非故的,来此地以命援救,费些就费些吧,可同来的那一千水手、四五千水军,竟也要高丽供养?
尤其那些水军,当初信誓旦旦水路联合作战,可来了都快三个月了,一共来运过几回兵?
要么在港口自行演练,要么那些狗日的干脆跑去与驻扎高丽的大禄旧部汇合去了!
这,这分明是拿高丽当冤大头啊!
却说高丽效仿汉学,设六部、开科举,难免也学了点重文轻武,文武两班制度横行。李仁和户部这么说,那些还没来得及立功的武将就有些不高兴。
眼下局势正好,为何收兵?必然是尔等文臣看不惯我武将立功,借机打压。
孔先生也顺势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北蛮诸国贼子野心,尝到甜头之后势必要卷土重来,我高丽断然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不如趁着援军在,乘势追击,永绝后患。”
我高丽,这三个字一出,上到高丽小皇帝王禹,下到文武百官,都觉得挺顺耳。
这位孔先生别的不说,还真是拿咱们高丽当自家人呐!
李仁反驳,“北方国土辽阔,如今我高丽兵困马乏,即便将北蛮联军悉数歼灭,恐怕也无法完全占领,且孤军深入,必为后阻,岂敢冒进?”
高丽国土狭小,物产不丰,李仁比谁都希望开疆辟土,但人也要有自知之明,北部辽阔疆域,岂是当下高丽的文武班子和人口能守得住的?
就算大禄眼下不争,高丽也如稚子抱重金过市,高兴不了几天,必横遭祸害。
真到那个时候,便宜的还不是大禄?
孔先生讥笑道:“汝为辅政王,竟不思为国思量,如此畏首畏尾,令人不齿!今天时地利人和,陛下为天所厚爱,又逢开疆辟土之绝世良机,如何反向后缩,是何居心?”
小皇帝王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也有些心动。
先生说我行啊!要不,就试试?
反正上阵拼杀的也不是自己。
但他年纪虽小,也多少有点主意,知道不能完全偏听偏信,又问文武百官的意思。
结果众人各怀鬼胎,各抒己见,越发乱糟糟的一团,将王禹闹得没了主意,最后还是回过头来问孔先生和李仁等为首文官。
李仁苦苦劝告,王禹也不能完全忽视他的意愿,一时两难。
打仗好难啊!
孔先生见状,以退为进,约定可以不深入,但却不能即刻退兵。
“北蛮侵高丽如入无人之地,若不予以重击,只怕不长记性,不日便要卷土重来。”
小皇帝和部分朝臣深以为然,也觉得李仁太小心了些。
援兵来一次不容易,还吃了咱们这么多粮草,眼下入不敷出,还没回本呢,不好好用一用怎么行?
到了这一步,李仁也不好再坚持,只好跟着让步,“可以继续打,但高丽军不可走得太远。”
言外之意,让大禄援军顶上去。
高丽众臣听了,就有些迟疑。
当下有皇室代表出列质疑,“若大禄将军不允,又当如何?”
还当着孔先生的面儿呢,你就想拿人家当填旋,想的是挺美,可人家也不傻,能同意?
万一到时候没打退北蛮联军不说,又恶了大禄……
众朝臣就齐刷刷去看孔先生,目光中既有畏惧,也有质疑、期待。
面对如此注视,孔先生泰然自若道:“我虽是汉人,却在高丽久矣,又娶妻生子,于我而言,两边都是家,手心手背都是肉,自然不会偏袒,诸公放心。”
听了这话,高丽众臣也都觉得心头一松。
倒也是。
这位孔先生是天元三十二年来的,乃是第一批正式常驻高丽的大禄名门之后,当时尚未成亲,到来之后高丽皇帝亲自保媒,为其迎娶高丽贵族美女,如今儿子都三岁了。
人嘛,哪里有家人哪里就是家。
这么多年下来,就算是块石头也捂热了。哪怕他不看重妻子,难道还能不要儿子?
若非有家室牵绊,高丽众人也不可能如此信赖、看重孔先生。
待众人情绪稍稍平缓,孔先生才继续道:“并非我顾惜援军性命,打仗么,死人是常有的,况且陛下是我的学生,我视陛下如半子,自然也该为他考虑。只是若以大禄军队为前锋,一来,即便此番若能得胜,功劳也是大禄的,却将高丽猛士置于何地?”
听到这里,众朝臣的脸上多少有点讪讪的。
不过脸皮这种东西,要不要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