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285节
众人见她身上纱布仍不断渗出血液,但神色威严,一时被其气势所摄,竟鸦雀无声。
陈芸环视四周,朗声道:“自来兄终弟及,父死子继,侄儿们年幼,不能理事,我也姓陈,身上也流着和皇兄一般高贵的血,自该由我继位!”
众朝臣先是一愣,等听明白她的话后,顿时嗡一声炸开。
“公主不可!自来哪有女子做皇帝的!”
陈芸看着他冷笑,“我辛苦出使,历尽艰险,功勋卓越!尔等不信我,却要叫无知孩童登基、外姓人辅政,他们懂什么!究竟是为了你们自己,还是为了交趾?”
那大臣继续反对,陈芸便不同他废话,“杀!”
此言一出,立刻有大禄士兵冲到那名臣子跟前,手起刀落!血飞如瀑!
反对者腔子里的血还在往外喷,陈芸又问:“还有谁人反对?”
又有两人出列,陈芸再杀。
如此反复,等殿内倒下六具尸首,陈芸再问,终于一片安静。
这些人终于意识到,或许陛下未必是被光王所害,而是……死于政变。
陈芸再次环视,见所有与自己视线相交之人,俱都低下头去,满意地笑了。
“谁人为我取印?”
当下有一人越众而出,“臣愿为陛下效劳。”
陛下,不是殿下,多么美妙的称呼。
陈芸满意极了,“我知道你,你叫张颖,祖上有汉人血统。”
因张颖非纯粹的交趾人,所以虽然才华横溢,却一直不大受重用。
张颖难掩激动,“陛下记得微臣,是微臣的福分。”
“很好。”杀鸡儆猴过后,陈芸有意施恩,收买人心,当即要给张颖升官。
结果又有人声音微弱地提醒,“……眼下,眼下您还只是公主,没有封官的权力。”
没有登基仪式,也没有玉玺、龙袍,算什么皇帝?封的什么官?
“是吗?”陈芸笑道,“很快就不是了。”
说话间,张颖已经很有眼色地冲出去捧了玉玺回来,甚至胳膊上还挂着刚从陈昭身上扒下来的旧龙袍。
地上流满了反对派的血,红得发黑,空气中飘荡着奇异的腥甜,张颖就这么踩着过来,抬脚、落下,鞋底很快吸饱血水,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黏稠的粘连声,在身后留下一串血脚印。
他来到陈芸身前,直接跪了下去,双手将玉玺和龙袍高高捧起,“事急从权,请陛下暂且将就。”
陈芸哈哈大笑,果然抓了龙袍披上。
陈昭遇刺身亡,龙袍前胸后背都破了个大洞,未干透的血迹已经逐渐变成红褐色,粘腻、沉重,引得苍蝇嗡嗡乱飞,她却毫不在意。
身后不远处是亲哥哥陈昭的尸体,眼前又有反对派横七竖八横尸当场,陈芸却快活得很。
她笔走龙蛇写好传位诏书,直接用玉玺沾了地上粘稠的鲜血用印,命人传示众人。
“如此,便是名正言顺。”
众人惊讶地发现,她的笔记竟与死去的皇帝极其相似,乍一看,竟分不出真假。
陈芸忽然有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或许她早该这么做了。
这么多年来,她上的课,陈昭能上,但是陈昭上的课,她却不能上,只能私下里偷学。
儿时陈昭贪玩偷懒,陈芸便主动替他写功课,所以当时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
曾经的陈芸也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许只是本能地想要讨好一位皇子,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但如今看来,也许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就是为了今日。
紧接着,陈芸又以皇帝的身份发表檄文,说光王弑君,罪不容诛,此为不忠;罔顾先帝遗诏,此为不孝……如此种种大罪,罄竹难书,她临危受命,必要为兄报仇,剿灭乱党云云。
次日,太后得知消息,当场晕厥,清醒后立刻闯入议事厅,当着正在议事的臣子的面,打了陈芸一巴掌。
张颖见状,立刻带人退了出去。
陈芸本来能躲,但她没有。
“这一巴掌,算还了太后的生育之恩。”
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她骂道:“你这个谋杀兄长的孽障,生育之恩大过天,岂是你说还清就还清的?”
“在交趾,朕就是天!”陈芸一把抓住再次扇来的巴掌,顺势一推,太后便踉跄着摔倒在地,整个人都懵了。
“还不还得清,也是朕说了算。”陈芸俯视着她,半点没有去扶的意思。
你是我的母亲,却不只是我一人的母亲,之前你可以为了皇兄的江山和前程,让我远赴七千里之外,嫁给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我凭什么对你言听计从?
她没有大吼大叫,也没有痛哭流涕,倾诉多年来的不甘和愤恨,但就是这种平静,才更叫人胆寒。
太后第一次发现,这个女儿竟如此可怕。
她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
“如今父皇已死,皇兄也死了,你能依靠的只有我,荣华富贵、权势地位,他们能给你的,我也能,但如果你不想要,我随时可以收回。”陈芸慢条斯理擦了擦手,神色冰冷。
没有一个孩子不渴望来自父母的爱,她自然想要母亲,但如果是一个与自己作对的母亲,那么不要也罢。
走到这一步,她已经无法回头了,只能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太后浑身冰冷,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当与生俱来的亲情和父母权威不再有效,长辈往往很难接受。
陈芸嗤笑一声,“来人,太后痛失爱子,心智失常,需要避开热闹,静养。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打扰。”
当即进来两个强壮的士兵,不由分说将太后拖走了。
太后一走,陈芸就下令,将门外站岗的几个交趾宫女、内侍杀了。
“你们几人年轻力壮,竟拦不住一个年迈的老妇人么?朕在内议事,什么人都能随便闯入,误了军机大事,你们谁担待得起!”
这些人不是拦不住,就算真的拦不住,通风报信也不会么?
说白了,不过是觉得自己是个公主,口服心不服。
听着窗外戛然而止的求饶声,陈芸身心俱畅。
天元帝给的这五百人太好用了。
今天凌晨有陈昭心腹试图联合宫内外叛乱,若只靠自己那百十号人,如今早就凉了。可现在呢?死的是敌人,剩下的,还不是俯首称臣?
果然只有兵,只有掌握了军队,你说的话别人才会认真听。
身份的转变让陈芸全身都流淌着难以名状的亢奋。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这段历史,谋朝篡位也好,暴君也罢,她终将被载入史书,成为交趾第二位女皇帝,第一位实权派女皇。
有人唾骂也必然有人拥戴,她终将铭刻在历史上,谁也无法抹去。
就像其他做皇帝的男人一样。
第223章 更迭(二)
陈芸顺利登基,并基本掌控了交趾朝廷的消息传回京师望燕台时,已是天元四十二年十月。
为保障消息准确可靠,写信和传递的都是云贵这边过去的禁军,走的也是大禄水陆联运。
据在交趾的人说,陈芸发布檄文后,光王十分恼火,因为他根本就没派人去杀陈昭!
甚至对手什么时候没的,他都不知道,转眼就被扣上弑君的罪名了!
光王素来横行无忌,谋朝篡位的念头和行为都不少,但唯独不能接受被人污蔑,竟还派使者来质问陈芸。
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陈芸当场就把使者杀了,理由非常充分:
“光王谋逆,其罪当诛,与他没什么好说的!”
然后光王也称帝,就此交趾两分,两边顺势打了一仗,战火绵延,陈芸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她够狠,但带兵打仗方面,确实略有不足。另外部分将领仍不肯接受一位突然冒出来的女帝,阳奉阴违,消极抵抗。
张颖便向她进言,“一事不烦二主,既然大禄皇帝陛下如此厚待陛下,不如再次求援,请对方自水路过来,从东南登岸,与我军南北夹击、里应外合。”
大禄打的什么算盘,陈芸心里不是不清楚,但陈昭在世时就落了下风,如今她登基,情况持续恶化,若再这么坚持下去,只怕这个皇位挺不到明年。
眼下,也只好饮鸩止渴了。
接到言辞恳切的求救信后,内阁单独议过,太子请了天元帝朱批,云贵总督又拨了一千五百将士,先去广西与八百水军汇合,按照约定,自交趾东南海岸登陆。
消息传到秦放鹤家中时,几个孩子正在上小课,秦放鹤和孔姿清又低声说了几句。
交趾与本国接壤,光王素来仇视大禄,若让他统一称帝,再与西南诸国联合,只怕对大禄不利。
朝廷此举,也算防患于未然。
两家大孩子都在一边做功课,两个小的也对头描红,孔植原本想同阿嫖说话,却见她怔怔出神。
“阿嫖,笔。”
阿嫖骤然回神,这才发现擎着的毛笔迟迟未落,墨汁在笔尖凝成一大团,摇摇欲坠。
“多谢。”她赶紧往砚台边缘刮了刮,重新提笔,蘸墨。
“你在想什么?”孔植问道。
阿嫖本想随口混过去,可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谁也瞒不过谁,索性实话实说,“我在想,你来年便要回乡预备县试了,真好。”
孔氏一族祖籍鲁东,但孔姿清这一支四代之前就搬到清河府生活,依照律法,考生籍贯查三代,所以孔植也要像当年的孔姿清一样,返回章县应考。
上个月他便年满十二,孔姿清的意思是,让他准备下,来年开了春就启程。一来提前适应当地气候,预备次年县试,二来孔老爷子年纪大了,自己在那里家人都有些不放心,也是让孔植回去尽孝的意思。
三么,也能顺便帮秦放鹤瞧瞧白云村的样子,带个话什么的。
孔植明白这个“真好”的分量,也有些沮丧,“其实以你的才学,若下场……”
可惜。
只是一个“可惜”。
小时候他不懂,总觉得这个妹妹聪慧好学,半点不逊于自己,叫枯燥的读书日子都多了几分色彩。
记得五岁还是六岁时,他还跟父母说呢,等以后长大了,他跟阿嫖一块儿争状元。
陈芸环视四周,朗声道:“自来兄终弟及,父死子继,侄儿们年幼,不能理事,我也姓陈,身上也流着和皇兄一般高贵的血,自该由我继位!”
众朝臣先是一愣,等听明白她的话后,顿时嗡一声炸开。
“公主不可!自来哪有女子做皇帝的!”
陈芸看着他冷笑,“我辛苦出使,历尽艰险,功勋卓越!尔等不信我,却要叫无知孩童登基、外姓人辅政,他们懂什么!究竟是为了你们自己,还是为了交趾?”
那大臣继续反对,陈芸便不同他废话,“杀!”
此言一出,立刻有大禄士兵冲到那名臣子跟前,手起刀落!血飞如瀑!
反对者腔子里的血还在往外喷,陈芸又问:“还有谁人反对?”
又有两人出列,陈芸再杀。
如此反复,等殿内倒下六具尸首,陈芸再问,终于一片安静。
这些人终于意识到,或许陛下未必是被光王所害,而是……死于政变。
陈芸再次环视,见所有与自己视线相交之人,俱都低下头去,满意地笑了。
“谁人为我取印?”
当下有一人越众而出,“臣愿为陛下效劳。”
陛下,不是殿下,多么美妙的称呼。
陈芸满意极了,“我知道你,你叫张颖,祖上有汉人血统。”
因张颖非纯粹的交趾人,所以虽然才华横溢,却一直不大受重用。
张颖难掩激动,“陛下记得微臣,是微臣的福分。”
“很好。”杀鸡儆猴过后,陈芸有意施恩,收买人心,当即要给张颖升官。
结果又有人声音微弱地提醒,“……眼下,眼下您还只是公主,没有封官的权力。”
没有登基仪式,也没有玉玺、龙袍,算什么皇帝?封的什么官?
“是吗?”陈芸笑道,“很快就不是了。”
说话间,张颖已经很有眼色地冲出去捧了玉玺回来,甚至胳膊上还挂着刚从陈昭身上扒下来的旧龙袍。
地上流满了反对派的血,红得发黑,空气中飘荡着奇异的腥甜,张颖就这么踩着过来,抬脚、落下,鞋底很快吸饱血水,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黏稠的粘连声,在身后留下一串血脚印。
他来到陈芸身前,直接跪了下去,双手将玉玺和龙袍高高捧起,“事急从权,请陛下暂且将就。”
陈芸哈哈大笑,果然抓了龙袍披上。
陈昭遇刺身亡,龙袍前胸后背都破了个大洞,未干透的血迹已经逐渐变成红褐色,粘腻、沉重,引得苍蝇嗡嗡乱飞,她却毫不在意。
身后不远处是亲哥哥陈昭的尸体,眼前又有反对派横七竖八横尸当场,陈芸却快活得很。
她笔走龙蛇写好传位诏书,直接用玉玺沾了地上粘稠的鲜血用印,命人传示众人。
“如此,便是名正言顺。”
众人惊讶地发现,她的笔记竟与死去的皇帝极其相似,乍一看,竟分不出真假。
陈芸忽然有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或许她早该这么做了。
这么多年来,她上的课,陈昭能上,但是陈昭上的课,她却不能上,只能私下里偷学。
儿时陈昭贪玩偷懒,陈芸便主动替他写功课,所以当时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
曾经的陈芸也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许只是本能地想要讨好一位皇子,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但如今看来,也许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就是为了今日。
紧接着,陈芸又以皇帝的身份发表檄文,说光王弑君,罪不容诛,此为不忠;罔顾先帝遗诏,此为不孝……如此种种大罪,罄竹难书,她临危受命,必要为兄报仇,剿灭乱党云云。
次日,太后得知消息,当场晕厥,清醒后立刻闯入议事厅,当着正在议事的臣子的面,打了陈芸一巴掌。
张颖见状,立刻带人退了出去。
陈芸本来能躲,但她没有。
“这一巴掌,算还了太后的生育之恩。”
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她骂道:“你这个谋杀兄长的孽障,生育之恩大过天,岂是你说还清就还清的?”
“在交趾,朕就是天!”陈芸一把抓住再次扇来的巴掌,顺势一推,太后便踉跄着摔倒在地,整个人都懵了。
“还不还得清,也是朕说了算。”陈芸俯视着她,半点没有去扶的意思。
你是我的母亲,却不只是我一人的母亲,之前你可以为了皇兄的江山和前程,让我远赴七千里之外,嫁给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我凭什么对你言听计从?
她没有大吼大叫,也没有痛哭流涕,倾诉多年来的不甘和愤恨,但就是这种平静,才更叫人胆寒。
太后第一次发现,这个女儿竟如此可怕。
她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
“如今父皇已死,皇兄也死了,你能依靠的只有我,荣华富贵、权势地位,他们能给你的,我也能,但如果你不想要,我随时可以收回。”陈芸慢条斯理擦了擦手,神色冰冷。
没有一个孩子不渴望来自父母的爱,她自然想要母亲,但如果是一个与自己作对的母亲,那么不要也罢。
走到这一步,她已经无法回头了,只能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太后浑身冰冷,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当与生俱来的亲情和父母权威不再有效,长辈往往很难接受。
陈芸嗤笑一声,“来人,太后痛失爱子,心智失常,需要避开热闹,静养。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打扰。”
当即进来两个强壮的士兵,不由分说将太后拖走了。
太后一走,陈芸就下令,将门外站岗的几个交趾宫女、内侍杀了。
“你们几人年轻力壮,竟拦不住一个年迈的老妇人么?朕在内议事,什么人都能随便闯入,误了军机大事,你们谁担待得起!”
这些人不是拦不住,就算真的拦不住,通风报信也不会么?
说白了,不过是觉得自己是个公主,口服心不服。
听着窗外戛然而止的求饶声,陈芸身心俱畅。
天元帝给的这五百人太好用了。
今天凌晨有陈昭心腹试图联合宫内外叛乱,若只靠自己那百十号人,如今早就凉了。可现在呢?死的是敌人,剩下的,还不是俯首称臣?
果然只有兵,只有掌握了军队,你说的话别人才会认真听。
身份的转变让陈芸全身都流淌着难以名状的亢奋。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这段历史,谋朝篡位也好,暴君也罢,她终将被载入史书,成为交趾第二位女皇帝,第一位实权派女皇。
有人唾骂也必然有人拥戴,她终将铭刻在历史上,谁也无法抹去。
就像其他做皇帝的男人一样。
第223章 更迭(二)
陈芸顺利登基,并基本掌控了交趾朝廷的消息传回京师望燕台时,已是天元四十二年十月。
为保障消息准确可靠,写信和传递的都是云贵这边过去的禁军,走的也是大禄水陆联运。
据在交趾的人说,陈芸发布檄文后,光王十分恼火,因为他根本就没派人去杀陈昭!
甚至对手什么时候没的,他都不知道,转眼就被扣上弑君的罪名了!
光王素来横行无忌,谋朝篡位的念头和行为都不少,但唯独不能接受被人污蔑,竟还派使者来质问陈芸。
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陈芸当场就把使者杀了,理由非常充分:
“光王谋逆,其罪当诛,与他没什么好说的!”
然后光王也称帝,就此交趾两分,两边顺势打了一仗,战火绵延,陈芸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她够狠,但带兵打仗方面,确实略有不足。另外部分将领仍不肯接受一位突然冒出来的女帝,阳奉阴违,消极抵抗。
张颖便向她进言,“一事不烦二主,既然大禄皇帝陛下如此厚待陛下,不如再次求援,请对方自水路过来,从东南登岸,与我军南北夹击、里应外合。”
大禄打的什么算盘,陈芸心里不是不清楚,但陈昭在世时就落了下风,如今她登基,情况持续恶化,若再这么坚持下去,只怕这个皇位挺不到明年。
眼下,也只好饮鸩止渴了。
接到言辞恳切的求救信后,内阁单独议过,太子请了天元帝朱批,云贵总督又拨了一千五百将士,先去广西与八百水军汇合,按照约定,自交趾东南海岸登陆。
消息传到秦放鹤家中时,几个孩子正在上小课,秦放鹤和孔姿清又低声说了几句。
交趾与本国接壤,光王素来仇视大禄,若让他统一称帝,再与西南诸国联合,只怕对大禄不利。
朝廷此举,也算防患于未然。
两家大孩子都在一边做功课,两个小的也对头描红,孔植原本想同阿嫖说话,却见她怔怔出神。
“阿嫖,笔。”
阿嫖骤然回神,这才发现擎着的毛笔迟迟未落,墨汁在笔尖凝成一大团,摇摇欲坠。
“多谢。”她赶紧往砚台边缘刮了刮,重新提笔,蘸墨。
“你在想什么?”孔植问道。
阿嫖本想随口混过去,可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谁也瞒不过谁,索性实话实说,“我在想,你来年便要回乡预备县试了,真好。”
孔氏一族祖籍鲁东,但孔姿清这一支四代之前就搬到清河府生活,依照律法,考生籍贯查三代,所以孔植也要像当年的孔姿清一样,返回章县应考。
上个月他便年满十二,孔姿清的意思是,让他准备下,来年开了春就启程。一来提前适应当地气候,预备次年县试,二来孔老爷子年纪大了,自己在那里家人都有些不放心,也是让孔植回去尽孝的意思。
三么,也能顺便帮秦放鹤瞧瞧白云村的样子,带个话什么的。
孔植明白这个“真好”的分量,也有些沮丧,“其实以你的才学,若下场……”
可惜。
只是一个“可惜”。
小时候他不懂,总觉得这个妹妹聪慧好学,半点不逊于自己,叫枯燥的读书日子都多了几分色彩。
记得五岁还是六岁时,他还跟父母说呢,等以后长大了,他跟阿嫖一块儿争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