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弄潮儿 第17节
  很高兴,觉得大家齐心合力有了效果,再看到魏涛几乎都是进货价或是赔点钱的卖,他们更高兴了,觉得这母子俩早晚挺不住,早晚服软。有门路有关系怎么了,不还是一样,别把我们大家饿到,我们饿了,你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在三轮摩托的后斗上,魏涛又将一些好的蔬菜装箱放在其中,面对顾客的时候也不拿出来,尽可能的以超低廉的价格,将普通品质的商品出手。剩下一些差的,临近散市,包堆的卖给一些专挑便宜货的人。
  “妈,你先睡一会儿,我先盯着,中午我再睡,下午我去乡下转一转。”
  从早市回来,车上没剩多少东西,到店里之后,魏涛让母亲到后面去躺一会儿眯一觉,开店再加上出早市,精力不够用,睡眠也不够。
  周兴莲点点头,洗把脸直接躺在单人床上,没一会儿就进入熟睡的梦乡之中。
  等到她醒过来的时候,看到的是窗明几亮,货架上干干净净,地面也清理干干净净的店铺,略有汗颜,自己什么时候还不如儿子勤快了。
  “大娘,这就是皮毛不好,跟屋里都是一批货,我们家卖精品,但这些也不能扔了,就特价,如果不嫌弃的,回去一样吃,口感是不差的。”
  就见店门口的地面上,苫布铺开,遮阳伞支起来,从地上到三轮摩托上,几样蔬菜,土豆、西红柿和茄子,还有早上进的两筐橘子剩下的,全都堆放在那,等她走出来一看,这价格……
  第29章 ‘生存模式’
  水果箱撕下来的一面纸壳,黑写号笔,写的字。
  今日特价。
  几样东西,虽说是品相最差的,可这完全赔钱的价格,三毛钱进价的土豆,他敢两毛钱卖,一斤土豆才赚几个钱,你这边赔点,之前卖那些还赚什么了。
  这两三个月的时间,周兴莲已经习惯了很多事儿子做主,虽说此刻是一肚子的不满,还是没有当面拆儿子的台。
  这小子总是自己做主,明天自己可不睡觉了,不然指不定他又弄出什么幺蛾子。
  上午是附近一些老人们出来遛弯、闲聊的当口,这里虽说多数都是事业单位双职工或是教职人员,但这里的老人,可不一定都是对口退休的,他们之中,还有很多是那些‘大客户’家里的老人,这些人习惯了勤俭节约,哪怕儿女告诉他们,您买菜的时候买点好的,他们也会为了省钱目的去进行挑选,品相不好只要好吃,前者根本不在考虑范围。
  魏涛将‘每日特价’这个概念提前拿了出来,让附近的人更多知道,这里开了一家店,卖水果和蔬菜,有很多平时见不到的稀罕玩意儿,也有价格很低的特价商品。
  担心买到不好的吗?
  不用担心,这么大的店摆在这,如果回家一看不好,直接拎着袋下楼来找他们退,不信他们敢不退,老年人的战斗力是不容小觑的,可能没有物理伤害,但那让你名声臭遍这一左一右的魔法伤害,威力更大。
  店铺和随时推车离开的商贩,完全两个概念,产生的‘心中有底’多寡也是完全不一样。
  中午周兴莲炒了两个菜,闷了一锅米饭,关锦月来了,吃过饭主动刷碗收拾,午休剩下的时间也没有休息,而是帮着在店里整理,按照魏涛的模式,让果蔬真正的好品质,直面所有顾客。
  魏涛骑着三轮摩托离开,先是按照之前跟关锦月去村里农户的介绍,到邻村那农户的妹妹家,再度收了一些自家种的小菜。那黄瓜和西红柿可能没有市场批发的卖相好,但口感方面,昨天晚上那些小菜,可是一点没剩,还不是当天最新鲜的。
  “蔡大哥,这也没到时候啊,怎么就有人家杀猪呢?”
  给农户点了一支烟,站在他家院门口聊着天,魏涛指着坡下一户人家门口杀猪的景象,若有所思的询问。
  “他们家就是养猪的,儿子听说在城里开了个饭店,这猪肉,都自己家用。我听说现在饭店里的猪肉,都指不定是什么,人家这猪肉托底,饭店生意也好。”
  魏涛吞咽了一下口水:“蔡大哥,他们家的猪外卖吗?”
  农户蔡大哥看了他一眼:“呵呵,小伙子,人家才不卖呢,要是卖,有的是地方收。他们家养的虽说多,可还不够自己用呢。”
  遗憾归遗憾,却没有那么迫切,家家户户买肉也不是每日必需品,有时候买一些能吃好几顿,家里有冰箱的,更是卖肉的频率远低于水果和蔬菜,更何况现在店里的条件也不具备再放一块案板卖点肉类。
  骑着三轮摩托,沿着江边绕到了城市的北面区域,绕到了城乡结合部,这里多是重工业厂区住宅和农户,到市场转了转,也有一些卖山野菜的,价格当然比关锦月的贵,但也没有贵到哪里去,没有关锦月收拾的干净,也不太好卖,这边区域都是收入相对普通的工厂职工,他们还谈不到养生健康绿色食品之类的,对这类东西也就没有多大兴趣,有人免费送,偶尔尝一尝还可以,花钱,别闹了。
  魏涛回来的时候,电话线安装完毕,电话接通,母亲也将他之前就弄好的电话号码贴纸,贴在了玻璃门上,方便大家观看记忆。
  晚上的生意明显对比昨天下雨天差了很多,一些回购的,多是买山野菜和农家菜的,还有一些是买稀有水果的。
  魏涛拿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将之前钉好的一块木板上面包了一块炕革,用砖头垫起来。
  手里的大号水果刀,干净的案板,先是一个西瓜,以很后世ktv果盘的切开方式,一块块菱形的西瓜小块,被他装进去市场批发的一些一次性的饭盒,一小盒一小盒的装好,摆在木板上,还切了一个哈密瓜一个香瓜。
  用安装玻璃门的那批工人手里买来的玻璃罩,罩上避免落灰。
  简简单单三块玻璃边缘废料,粘起来形成一个玻璃罩。
  新鲜切好卖相不错的水果,干净整洁的木板炕革,隔着玻璃罩带来的心理暗示这东西没落灰很干净,使得一些下班路过的人,停下询问:“这西瓜怎么卖的?”
  “一块钱一小盒。”
  “香瓜呢?”
  “一块五。”
  贵吗,是比自己买有点贵,可人家给你切好了,买多了家里人少吃不了,买一点点天天吃新鲜的,也挺好。
  “给我来一盒。”
  成年人买的少,这东西对小孩子的吸引力很大。
  小学放学,魏涛没去街口抢夺客户,他认为不需要,这里面的住户能够都吃到,足以让他吃撑。
  果不其然,一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接孩子,或是高年级学生自己回家,看到这飘散的水果香甜味道,一块两块这样零散的价格,东西不多,但你让一个小学生一下子买半块西瓜,这件事跟他没有关系。
  而当前这样的模式,跟他就有关系了,这是零食,且剂量适中,消费也是他们兜里零花钱能接受的。
  有家长接的孩子就更简单了,拉着爷爷奶奶手,喊一声我想吃,魏涛已经笑着递出一盒。
  他在这个时间段,保持着自己穿着干净t恤,手洗的干干净净,坐在那里首先卫生就不会被人怀疑的,持续的切着水果,装到一个个的盒里。
  有些老人,想要跟孩子说外面东西埋汰脏,此时也说不出口,再说了,放学了,孩子口渴了,这也不是什么零食,正儿八经的水果,一块两块的,并不需要怎样的抗拒就给孩子买了。
  有的孩子就站在一旁吃,看魏涛切水果的手法很感兴趣,觉得很帅很好玩,老人们看到里面灯光下看起来很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顺便瞅一眼,十个留下一个,都是成功,十个有一个买点什么东西,都是店铺比摊位更吸引人的地方。
  没有那么多的私家车,路上孩子随便奔跑玩,各个商铺门前也有着充足的空地。
  旁边租书铺内一些在小板凳上看书的人,闻着空气中飘过来的西瓜香甜味道,看了半天书也累了,休息休息眼睛,嗓子也干,出来买一盒吃,这不比买个雪糕买瓶饮料,实惠多了。
  到初高中放学,葫芦形区域内,近二十栋楼,近千户人家,初高中的孩子也不少,魏涛第二波的刀工展示,放在了这个时间段。
  安静的环境,到初高中这里,晚上这条小路上会热闹一些,情窦初开的懵懂,男生女生,月下漫步,你送我回家,我们两个独处一会儿。再不就是三五成群,有些不愿意学习的,跑过来归还租赁的武侠小说科幻小说,魏涛这成盒销售的‘零嘴儿’,很受欢迎。
  也就是附近没有网吧游戏厅,想想这条小街内的居住群体,但凡是调查了一下的人都不会将类似的生意开在这。
  学生们也不敢来啊,老师回家路上,都不用刻意去抓,一抓一堆。
  如果有,魏涛的生意会更好一些。
  屋内,周兴莲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回头客的价值。
  “今天山野菜新鲜,称点儿。”这是直接奔着东西来的。
  “这黄瓜看着弯弯曲曲的,是农家自己种的,吃着好吃。”同事带着同事,下班同路,介绍一下这家小店,能吃到一些多数商贩那没有的东西。
  “今天西红柿有点皮厚,嗯,别‘空嘴儿’吃,拌白糖做菜都行。”周兴莲按照儿子的要求,卖的蔬菜水果都是跟顾客实话实说,譬如今天的橘子是酸甜的,喜欢纯甜口的就别买了,譬如今天的香瓜面甜而不是脆甜,一一告知。
  晚上偶有一些家里的孩子过来,买捆葱,买两块姜几头蒜,都是家里做菜的大人发现了配料的缺失,以往差不多就是对付了,要是做饭早的家庭还可以,到街口还有商贩,做饭晚的,就只能是对付了,现在不必了,很好找。
  农家菜对于干休所里的人就没什么吸引力,里面几乎家家都有小园子,种点小菜自己吃是足够的。
  兵营食堂也不会来他这里买菜,每天都是当兵的去批发市场批发,唯有山野菜,能够做一点干休所内的生意。
  一些好水果的生意也有,干休所都是老人,退休部队的干部,退休金也高,多数都会帮着带带孩子,这里附近中小学一步到位都有,像是曹曦雨,中午都到爷爷奶奶家吃饭,一周之中也有好几天直接睡在这里,近,方便。
  老人们对于吃食的要求,刚开始有一点绿色健康的理念,孩子们不同,家庭条件好的,水果是必备品,这后门出来过个几米的小路,就有一家不错的店铺,当晚吃过晚饭的时间段,那角门里就出来好几对老夫妇,穿着干净也都很有气质,过来挑选了一些水果,价格会考虑,也会讲价,但对于真正价格高的水果,看中会买,不会因为价格而放弃购买。
  ‘鲜时光’果疏超市,按照魏涛既定所想,一步步的开始站稳脚跟,伴随着秋深冬来,母子俩偿还了四姨家的三千块钱,周兴莲也正式放弃了再去早市练摊的打算……
  第30章 野蛮生长
  去早市的收益越来越低,店里稳定客源收益增高。
  天也冷了,外面站几个小时,浑身冻僵。
  那些商贩已经不再针对魏涛母子,认为他们每天正常售卖已经是服了的表现。
  真正让周兴莲下定决心的,还是这条叫做‘安顺街’里的老客户们。
  不是所有人都会起早去逛早市的,‘鲜时光’摆在这,得知他们天天去进新鲜果蔬,有些居民早上起来,愿意到这里买点新鲜的,周兴莲一出早市,势必这里八点多之前都不开门,当有老顾客跟她抱怨之后,她也终于听从儿子的建议,不再出早市了。
  魏涛给母亲的清晨售货,增添了一些别的色彩。
  他联系了一家豆腐坊,不出早市了,魏涛早上的进货时间就充裕了,回去根据需求,进货一些豆腐,也有走街串巷一大早来贩卖的,他们家不愁卖,本身也没指望这东西赚多少钱,就是一个方便邻里。
  像是豆浆之类的,一点也不进,正街路口那里,每天早上都会支一个早餐摊。
  别看是跟早市一样的早餐摊,豆浆油条豆腐脑之类的,可不是谁都能干,必须得是有关系有门路,才会被获准在这里支摊,不然早就有管理部门给你驱赶。
  早市那边,待到周兴莲和魏涛母子不去了,才有消息传出来,人家母子开店了,生意还贼好。
  是开店?不是到农贸大厅租摊位?
  大家以为听错了,卖菜的还租个门市,这不是装大款的行为吗?
  周兴莲是善意的跟那位带自己入行的刘姐提了一嘴,带她过来看了看,希望她也可以找个地方开这样一家店,比在外面寒风挨冻的卖菜赚得多。结果对方显得没什么兴趣,依旧用低成本在近乎于零成本的早市‘旱涝保收’。
  魏涛发现了早市上一些同行们,偷偷摸摸过来查看,他知道在意也没有用,包括自己母子在这里开店的消息他们怎么知道,他懒得深究。
  果疏超市这样一块大蛋糕,自己能浅尝一小口也就不错了,早有心理准备。
  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很容易被模仿,至多也就是态度和诚信方面,造成收入的高低,真要开个果疏超市,尤其是在冬天,肯定是赚钱的,这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提升之后,市场的必然产物,谁有一点本钱都可以去模仿。
  唯一能领先的,是品牌效应,是诚信效应,是货品优质。
  电话订货送货上门,今日特价商品每天都有,这些,都是他在尽可能的加深‘鲜时光’对于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让他们只要需要蔬菜水果,第一反应就是到‘鲜时光’,懒得动,我打个电话。
  电话订货送货上门这服务,口碑杀伤力巨大,刚开始没什么人相信,也不觉得这样买东西靠谱,直到有了几单生意之后,很快就口口相传开来,小周和她家的孩子,是个值得信任的,你打电话要二斤土豆二斤苹果一斤大葱,甭管是什么,送来的,肯定是好的,且不加一分钱,免费给送上门,有些住在五楼六楼的,会不好意思,会客套,却也会更多次的打电话订货。
  落雪了,生意也就更好了。
  谁愿意冷兮兮的在外面买菜,还得从一堆里面慢慢挑选。
  农贸大厅菜市场是室内,可需要专门去,且那里面混杂着各种味道,也要挑挑拣拣,家楼下这多好,什么时候都干干净净,每天的水果蔬菜都打理的干干净净,进去买东西也舒坦,暖暖的,慢慢选也不着急,还不用担心价格受骗或是货物质量上当。
  关锦月成为了‘鲜时光’第一个非正式的编外员工。
  她从中午过来,到晚上也过来,在这吃,在这帮着干活,拿固定的工钱,这也多多少少让想要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去搏特招的心思,淡了。
  比起特招,参加高考以成绩说话,关锦月更有信心,只是她觉得再熬一年半很辛苦,想要提前改变人生新篇章的起点,跟全国同龄人竞争她不虚,老师告诉她,你最好两手准备,不要太过偏执,真能进入国家集训队固然好,没进入,也不用担心自己正常高考的成绩。
  内心,她真心实意的感激这对母子,尤其是魏涛。
  关心爱护怜悯,只是单纯的恩情,她会偿还,也会感恩记在心里,但并不会让她真正和对方有心灵上的共鸣。
  像是周兴莲,她只会感激,只会跟普通人一样,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感谢周阿姨。
  魏涛不一样,他从关锦月的身上赚钱,这让一直都不甘心自己没有价值存在感的关锦月,感受到了自己也有被别人需要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