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特殊沟通技巧_分卷阅读_323
  “那我想你能更容易理解我接下来要说的猜测,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暂时还无法用任何手段证明这一点。”约翰强调了一遍,“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我将对你非常感激。”
  杨绵绵做了一个洗耳恭听的手势。
  “这个假设的前提是,你承认能量始终是守恒的。”
  杨绵绵有点奇怪,但她还是点头表示了同意,此时此刻,她全神贯注地想要挖掘到这个秘密,完全把卧底的事抛到了脑后。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约翰说出了这个连中学生都懂的物理定律,紧接着舔了舔唇,有点紧张地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句,“我们刚才也说过,思想是一种能量。”
  他们的叙述跳跃度非常大,但杨绵绵已经跟上了他们的思考频率,在约翰话刚刚说完的同时她就明白了:“啊!”
  “你明白了?”亚当惊喜地看着她,再也没有之前故意装逼的样子。
  杨绵绵点点头,一瞬间大脑里如同龙卷风过境,把曾经所有有关物品的记忆片段都掀了出来,如同雪花片片萦绕在四周。
  能量守恒的定律像是闪闪发光的金字,将所有的一切都串联了起来。
  “让我想想。”她抬手摁住了太阳穴,全心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里。
  约翰说的假设其实非常简单,中心思想离不开“能量守恒”四个字,首先可以这样理解能量链:
  食物的能量转化为了人体的能量,人体的能量成为了大脑的能量,大脑运转之后,能量转化为了新的能量,也就是“思想”,或者为了与传统的思想作区别,暂且称之为脑能量。
  那么,脑能量最后是逸散在了空气之中,就这样消失不见了吗?
  “为什么皮格马利翁的雕像会活过来?”约翰喃喃说,“我不认为是爱神的力量把她变活了,而是皮格马利翁的思想成为了雕像的‘灵魂’,雕像有了能量,产生了生命,这是和人类截然不同的一种生命形式。”
  杨绵绵被他打断了思路,却并没有生气,反而是顺嘴说:“真是有意思,你这样的想法其实完全可以用我们国家的传说来解释。”
  亚当起了兴趣,他本以为自己从佛教中得到灵感已经是巧合,可杨绵绵却不止一次告诉他,所有的事情在过去早有端倪,只是人类自己并没有发现罢了,一想到这里,他原本已经平静下来的心脏又猛烈跳动起来,激动地双手都微微颤抖:“你说。”
  杨绵绵想了想,一边整理自己的想法一边说:“在中国的故事中,人并不是最终的生命形式,神仙才是,人要怎么成仙呢?修炼,翻译过来可以说就是进化,人修炼成仙是一种进化的过程,你们可以理解吗?”
  亚当对东方文化略有涉猎,他点头表示认同:“这是贵国道教的思想吧。”
  “是的,但要成仙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有些神仙,噢,其实神仙只是我的一个统称,事实上对于这样的划分非常细致,我就不展开说了,有些是一出生就是神仙,他们是集天地之灵气——OK,简单说就是天地之间能量聚集后诞生的——所以一出生就是神仙,超越了人类的境界。”杨绵绵自己对神话也了解得不多,但生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潜移默化中早已接受了这样的设定,因此理解起来并不费力,可要一言一语掰碎了和这两个外国人说清楚,她就觉得有点吃力了。
  幸好亚当和约翰都是智商非凡之辈,虽然她说得不算清楚,可大概也能了解她的意思,其实是与约翰的想法不谋而合的。
  物品其实是没有生命的,它们是死物,就和人死去了的臭皮囊是一样的,都不过是能量的载体。
  而当人类的脑能量离开人体,通过思想附着在了物品上,那么就相当于是人的肉体里住进了一个灵魂,所以,物品“活”了。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约翰的照片能够和他交流,我们就可以假设是因为他的脑能量附着在了照片上,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他接收到了这股能量,所以才能‘交流’。”亚当侃侃而谈,“这证明了人类抛弃肉体,直接以能量存活的可能性。”
  杨绵绵没有理会他,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思考了下去,没有人比她更了解物品,约翰只不过是和它们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交流,所以许多规律完全不明白。
  但她刚才仔细检索了一番自己的记忆,却发现这套理论百分之八十是正确的,有许多事都可以印证这一点。
  杨小羊说:“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首先,我们先肯定这个猜测与事实高度符合,我先来举证:
  第一、物品是否能够交流在于是否是一件用途明确的物品,每一件有着明确目的被制造出来的物品意识都十分清晰,并且具有使命感,我认为,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有许多人的脑能量聚集在一起的缘故。
  要制作一把锁,锁是为了保管物品,这个意识在制作过程中被反复强调,是它们能量的主要方面,所以这成为了它们与生俱来的‘使命’,越是被强调的次数多,使命感也越强,制作的人越多,能量就越多,所以意识也越清晰。
  而纯天然的物品无法交流,则是因为没有人类意识的灌入,只是懵懂的胚胎而已。”
  杨绵绵点头表示赞成:“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几条定律:
  第一、只有被‘制造’的物品才有意识,制造的目的越明确,使命感也就越强,制造的人越多,意识也就越清晰。”
  杨小羊表示反对:“我觉得人的多少并不能成为评判标准,而是应该以意识为准,有些人天生脑能量强大,甚至可以影响别人,有些人就很普通,你不觉得世界上就是有人天生容易感染别人,让别人的情绪被他所影响吗,这样的人的脑能量肯定更为强大。”
  杨绵绵从善如流:“好,我同意,不过我觉得脑能量的大小是另外一个命题了,我们不要跑太远。”
  “附议。”
  那么现在的定律是:
  定律一、只有被‘制造’的物品才有意识。(这个制造的过程并不特指繁复规律的工序,如果原始人拿起一块石头磨尖用来切割肉块,那么它也算是被“制造”。)
  定律二、制造的目的越明确,使命感也就越强,被制造时赋予的脑能量越多,意识越清晰。(人越多脑能量越大,或者是人的意识越强大,能力也越多,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杨绵绵想想,又进行了补充:“意识的来源并不一定是人类,动物也拥有思考的能力,但相比于人类更加微弱,不过如果聚少成多也不是不可能的。”
  补充一、意识来源并非特指人类,动物及其他具有意识的生命体皆可。
  杨小羊再度进行了补充:“它们是会死亡的,和人类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觉得第三条定律是它们不能离开能量的载体。
  定律三、物品的意识不能离开载体存在。载体消失,能量逸散,意识也会消散,这和人没有什么区别。
  到这里为止,最基本的三条定律已经浮出水面了。?
  ☆、第 268 章 纹身
  ?  在杨绵绵和杨小羊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完善关于物品的定律时,亚当和约翰却在为了另一个问题而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各种能量形式互相转换是有方向和条件限制的,我们虽然检测到了从未被发现过的能量,但要证明这一点却很难,迄今为止,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
  可以说,没有经历过的亚当和约翰能够想出这杨绵绵从未想到的理论,运气的成分占多数。
  他们的理论完全是空中楼阁,没有任何事实可以证明,只要问一句“你们怎么能够证明检测到的能量是人的脑能量呢,万一是辐射怎么办?”,那么他们所有的猜想都会崩溃。
  杨绵绵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虽然大脑还是极度兴奋,但却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了。
  她是否要共享自己的经历?当然不!
  这个念头一产生她就得到了答案,万分肯定的,决不能透露自己的秘密,理由非常充分,第一,对方是敌非友,万一透露,后果不堪设想,第二,就算他们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一起建设社会……哦不,一起开创新世界,那么这个秘密被发现会是一件好事吗?
  绝不可能。如果知道身边的物品有意识,世界还不是要乱套了?
  这恐慌会比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更让人害怕,不亚于出现了读心术。
  杨小羊肯定地得出了结论:“我们现在没有别的选择了,这台机器必须毁掉!他们的念头必须打消!这个秘密决不能被发现!最好……一口气消灭掉他们!”
  杨绵绵也想不到自己在获得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伴的时候,第一念头却是杀人灭口,可她自己也无法否认,她已经起了杀心。
  此刻,她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成为他们的同伴,她必须保护好它们,保护好自己的秘密。
  幸好,约翰的发现并不多,他只和它们进行过一次交流,检测到的能量也无法真正被证明。
  只有她知道那也许是对的,可现在她要做的就是否认掉一切!毁掉这一切!
  而此时约翰还在那里懊恼:“其实要证明还有另一种办法,就是翻译出它们能量波动的涵义,可惜我只有那一次经历,根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才能接收到信息。”
  亚当也感慨说:“人类的大脑何其复杂,发现接收的规律就足以消耗一生,何况是将仪器制作出来,这恐怕要耗费几代人的功夫。”
  约翰握紧拳头:“就算再难,我也要做。”
  杨绵绵冷眼听到这里,终于开了口:“我觉得我们都需要冷静一下,我承认你有着天才般的猜想,甚至,我也认可你的推断,然而有一点我们都无法忽视,那就是这只是我们没有任何实质证据的假设,没有任何证据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天马行空地猜测,但如果有了一丁点儿与猜想不符的证据,所有的一切都会崩溃。”
  她的话让亚当和约翰都从狂热中冷静了下来,亚当无奈地说:“往好的方面想,至少没有出现不符的证据,不是吗?”
  杨绵绵抿了抿唇,问:“既然你们的猜想是人类可以以能力的方式存在,为什么要执着于这条路呢,如果能够证明灵魂的存在,岂不是更直接的方式?”
  亚当摊了摊手:“事实上,约翰的研究在获得这个成果之前都不被我们所重视,我们最重视并给予希望的,正是关于幽灵的探索,我一会儿就带你去那边的实验室。”
  杨绵绵不动声色:“那你为什么要先带我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