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逆袭!_分卷阅读_31
“怎么?”外婆斜了阮婉一眼,“听我说你妈,不高兴了?”
阮婉擦了把汗,别看外婆平时在外人面前一副从容优雅的模样,只要一生气,就特容易炸毛,必须顺毛摸。她小心翼翼地说:“我倒没生气,她是你女儿,你再怎么骂都没事。只是……”
“什么?”
“你把妈妈比作狗,真的没问题么?”
外婆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一巴掌就拍阮婉脑袋上了,没忍住就爆了一句祁宣奶奶的台词:“你个小兔……”
“咳咳!兔!兔啊!”
“……”外婆一句话憋在嘴边没吐出来,别提多难受了,再看面前的小姑娘笑得“贼眉鼠眼”可得意了,气顿时不打一处来,非常难得地爆了个粗,“滚蛋!”
“什么蛋?乌龟蛋吗?”阮婉坏笑。
被接二连三刺激的外婆决心不再和这小丫头片子斗嘴皮子,她直接操起了手边的鸡毛掸子,追得阮婉满屋子地抱头鼠窜。
“你给我站住!”
“你先把掸子放下!”
“你先站!”
“你先放!”
外婆到底年纪大了,没过多久就气喘吁吁,她一手扶着腰,将鸡毛掸子远远一丢,道:“我丢了,你过来,刚才的事还没说完。”
“哦。”阮婉于是放心地走过去,然后……
被一把揪住了耳朵!
如果这是个游戏的话,外婆现在的职业一定是战士,并且——她的怒气槽早已经蓄满,随时可以发大招!
“外婆我错了我错了!”阮婉连忙讨饶。
“现在道歉?晚了!”
“嗷嗷嗷——”
嗯,阮婉是真的犯蠢了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不过这些无所谓了,反正,现在外婆的心情很好,不是么?这就够了。
至于其他的……现在的生活对阮婉来说已经很好了,所以她不会再去妈妈那里,也自然不会去什么叔爷爷那里做什么华侨。
只是……
第30章 她的亲人
这辈子阮婉并没有“乱咬人”,外婆自然也没有遭遇来自“女儿外孙女”的二连击,再加上现在的阮婉虽说偶尔依旧会让人头疼,却绝对和“熊”挨不上边,所以,这辈子外婆倒是比上辈子想得更为透彻。
阮婉不知道的是,上辈子的叔爷爷在妈妈那边碰了壁后,又回来找外婆,意思是想见阮婉一面。当时的外婆正在气头上,毫不犹豫地就回绝了这件事。这条“亲情之线”也就此阴差阳错地断绝,直到若干年后,外婆还时常因为这件事而后悔。
当然,这都是上辈子的事了。
这辈子阮家的叔爷爷虽说依旧在素芳华那边碰了个雷,差点被炸得“灰飞烟灭”,但在回过头来找外婆时,却意外地“有戏”。
在这件事上,外婆思考了一番后,决定听听阮婉自己的想法——毕竟她已经是个十五岁的大姑娘,若放在当年,都是可以成亲的人了。况且这孩子向来自己有主见。
阮婉听说这位叔爷爷想见自己时,很有些吃惊,因为这件事上辈子并没有发生过。不过震惊之余,她倒是真有点想见一见这位两辈子都从未回过面的亲人,一方面因为他是爸爸那边的亲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嗯,怎么说呢?应该她对于这种和上辈子完全不同的事有种近似于“执念”的兴趣吧。
外婆对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于是双方很快就约定好了时间——有点仓促,就在三天后。
三天后是周二,阮婉需要上学的日子,不过上学与上班的差别就在于,只要家长愿意出手,当事人随时可以从“苦海”中获得解脱。于是,在外婆的帮助下,她非常顺利地获得了一下午的假期——因为对方说下午会到,而外婆坚决认为“正处于关键时期”的阮婉能少缺点课就得少缺点。
不过,对方却来的比自己所说的时间要早。
阮婉中午放学到家时,外婆已经在待客了。才一进大门,她就看到了背对着自己坐着的白发老人,他双手拄着拐杖坐在院中的凳子上,仰头望着于微风中落英纷纷的桂花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几乎在阮婉进去的同时,外婆双手端着托盘从屋中走了出来,上面摆放着一套茶具和几盘最近新作的点心。
一背对一正对,最先看到阮婉的人自然是外婆,她于是远远地说道:“别发愣了,还不快来帮忙。”
阮婉应了声,走过去随手将书包放到一旁,接过外婆手里的东西就摆在了桌上。一个杯子才放下,那白发白须、看来慈眉善目的老人就已经双目含泪了:“你就是小婉吧?长得和你爷爷真像。”
阮婉:“……”虽、虽说不是不能理解亲人见面的激动啦,但和爷爷像是什么鬼,她长得比较像外婆吧?
她侧头看向外婆,毫不意外地看到后者悄悄翻了个白眼,显然对这话也是嗤之以鼻。不过人家正感动着,这种时候扫兴实在是不好。
“真像啊。”老人说话间,从怀中掏出一只怀表,问道,“你见过你爷爷吗?”见阮婉摇头,他将表打开后放在桌上,其中赫然有一张古旧的黑白相片,“这就是你爷爷,看,像吧?这眉,这眼,这鼻子,这嘴唇……”
阮婉:“……”其实真的不像啊。
外婆轻咳了声:“小婉,还不叫人。”
“……叔爷爷。”
“嗳,嗳!”老人连连点头,露出笑容,一副老怀甚慰的模样,然后感动地看向外婆,“大姐,您老将小婉教育地真好呐!”
然后阮婉就看到外婆动作一顿,微笑着问;“小婉她叔爷爷,请问您老今年高寿哇?”
“哈哈哈,我今年五十七啦。”
外婆含笑回答说:“我今年才五十三。”
阮婉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外婆在“才”上加重了音呢。然后她就看到叔爷爷非常自然地大笑着说道:“哈哈哈,那我该叫你一声大妹子的。不好意思,我看你是我哥的亲家,还以为你年纪比我大呢。”
外婆:“……”
阮婉暗自抹了把汗,心想叔爷爷运气也是好——这里不是屋里,外婆不能随手拿出“凶器”。不过考虑到气氛,她还是站出来圆场了:“叔爷爷。”
“嗳!什么事呐?”老人一听阮婉喊自己,双眼都“bulingbuling”地放着光,一副很期待她说话的模样。
“额……”虽说现在的阮婉挺受老年人欢迎,不过这么热情的还是少见,她暗自汗了把,问道,“您最初不是本地人吧?”那“大妹子啊”的语调,怎么听都不是本地的味道。
“怎么,你不知道?”叔爷爷愣了下后,随即解释起来,“其实我和你爷爷都是从北边流落到这里的……”
那时候华夏国稍微有些乱,不少人被迫从家乡离开,流亡各地。那个年代交通通信都不方便,许多人就这样和其他家人亲戚朋友失去了联系——曾爷爷一家就是如此。也正因此,爸爸家的人丁才看来如此单薄。
当年曾爷爷最初住的地方并不是县里,而是隔壁省的一个镇子。
曾爷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阮婉的爷爷,小儿子就是眼前的叔爷爷。兄弟俩感情很好,阮婉爷爷为了弟弟,和曾爷爷一起吃起了苦力饭,攒够钱把叔爷爷送进了一家铺子里学管账。叔爷爷能写会算人也机灵,很快赢得了东家的赏识,几乎把他当半个儿子看待。这原本是极大的好事,奈何那时候时局有些乱,东家在国外留学的儿子回来后,东家终于下定决心随儿子一起迁往海外。因为看中叔爷爷,东家特意问他要不要戴着家人和他们一起走。
曾爷爷一家商量后,还是拒绝了,毕竟谁也不肯轻易背井离乡。
东家走后,时局更乱。很快曾爷爷、爷爷和叔爷爷相继失业,一家人的生活顿时变得更加困苦。眼看着就要饿死,叔爷爷收到了东家从海外邮寄过来的一封信,信上是一些劝他的话,还有一些钱。就是这封信,终于让曾爷爷一家下定了迁居的决心。但一下子全部都走是不可能的——没钱,也找不到人借钱。
一家人东拼西凑之下,最终买到了一张船票。
叔爷爷很快就拿着这全家人的希望随船离开了,按照预定,他到了地方后就会去找东家求助,然后将一家人一起接过去。
奈何,人算终究不如天算——战争的爆发,让一切关于未来的预设最终都成为了幻影。
此后又是若干年乱局,待到华夏国内海晏河清之时,他已不再年轻,当年的亲人也已不在原地。这些年里,他亲自回来找过,也请人找过,得到的却只有失望。因为在他走后不久,曾爷爷和爷爷就相继去世了,当时还年轻的奶奶将他们葬了后,因为种种原因带着爸爸搬到了本省的县里,十分低调地活了下来。
而这位身在海外的叔爷爷,想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找出几个人,也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阮婉擦了把汗,别看外婆平时在外人面前一副从容优雅的模样,只要一生气,就特容易炸毛,必须顺毛摸。她小心翼翼地说:“我倒没生气,她是你女儿,你再怎么骂都没事。只是……”
“什么?”
“你把妈妈比作狗,真的没问题么?”
外婆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一巴掌就拍阮婉脑袋上了,没忍住就爆了一句祁宣奶奶的台词:“你个小兔……”
“咳咳!兔!兔啊!”
“……”外婆一句话憋在嘴边没吐出来,别提多难受了,再看面前的小姑娘笑得“贼眉鼠眼”可得意了,气顿时不打一处来,非常难得地爆了个粗,“滚蛋!”
“什么蛋?乌龟蛋吗?”阮婉坏笑。
被接二连三刺激的外婆决心不再和这小丫头片子斗嘴皮子,她直接操起了手边的鸡毛掸子,追得阮婉满屋子地抱头鼠窜。
“你给我站住!”
“你先把掸子放下!”
“你先站!”
“你先放!”
外婆到底年纪大了,没过多久就气喘吁吁,她一手扶着腰,将鸡毛掸子远远一丢,道:“我丢了,你过来,刚才的事还没说完。”
“哦。”阮婉于是放心地走过去,然后……
被一把揪住了耳朵!
如果这是个游戏的话,外婆现在的职业一定是战士,并且——她的怒气槽早已经蓄满,随时可以发大招!
“外婆我错了我错了!”阮婉连忙讨饶。
“现在道歉?晚了!”
“嗷嗷嗷——”
嗯,阮婉是真的犯蠢了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不过这些无所谓了,反正,现在外婆的心情很好,不是么?这就够了。
至于其他的……现在的生活对阮婉来说已经很好了,所以她不会再去妈妈那里,也自然不会去什么叔爷爷那里做什么华侨。
只是……
第30章 她的亲人
这辈子阮婉并没有“乱咬人”,外婆自然也没有遭遇来自“女儿外孙女”的二连击,再加上现在的阮婉虽说偶尔依旧会让人头疼,却绝对和“熊”挨不上边,所以,这辈子外婆倒是比上辈子想得更为透彻。
阮婉不知道的是,上辈子的叔爷爷在妈妈那边碰了壁后,又回来找外婆,意思是想见阮婉一面。当时的外婆正在气头上,毫不犹豫地就回绝了这件事。这条“亲情之线”也就此阴差阳错地断绝,直到若干年后,外婆还时常因为这件事而后悔。
当然,这都是上辈子的事了。
这辈子阮家的叔爷爷虽说依旧在素芳华那边碰了个雷,差点被炸得“灰飞烟灭”,但在回过头来找外婆时,却意外地“有戏”。
在这件事上,外婆思考了一番后,决定听听阮婉自己的想法——毕竟她已经是个十五岁的大姑娘,若放在当年,都是可以成亲的人了。况且这孩子向来自己有主见。
阮婉听说这位叔爷爷想见自己时,很有些吃惊,因为这件事上辈子并没有发生过。不过震惊之余,她倒是真有点想见一见这位两辈子都从未回过面的亲人,一方面因为他是爸爸那边的亲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嗯,怎么说呢?应该她对于这种和上辈子完全不同的事有种近似于“执念”的兴趣吧。
外婆对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于是双方很快就约定好了时间——有点仓促,就在三天后。
三天后是周二,阮婉需要上学的日子,不过上学与上班的差别就在于,只要家长愿意出手,当事人随时可以从“苦海”中获得解脱。于是,在外婆的帮助下,她非常顺利地获得了一下午的假期——因为对方说下午会到,而外婆坚决认为“正处于关键时期”的阮婉能少缺点课就得少缺点。
不过,对方却来的比自己所说的时间要早。
阮婉中午放学到家时,外婆已经在待客了。才一进大门,她就看到了背对着自己坐着的白发老人,他双手拄着拐杖坐在院中的凳子上,仰头望着于微风中落英纷纷的桂花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几乎在阮婉进去的同时,外婆双手端着托盘从屋中走了出来,上面摆放着一套茶具和几盘最近新作的点心。
一背对一正对,最先看到阮婉的人自然是外婆,她于是远远地说道:“别发愣了,还不快来帮忙。”
阮婉应了声,走过去随手将书包放到一旁,接过外婆手里的东西就摆在了桌上。一个杯子才放下,那白发白须、看来慈眉善目的老人就已经双目含泪了:“你就是小婉吧?长得和你爷爷真像。”
阮婉:“……”虽、虽说不是不能理解亲人见面的激动啦,但和爷爷像是什么鬼,她长得比较像外婆吧?
她侧头看向外婆,毫不意外地看到后者悄悄翻了个白眼,显然对这话也是嗤之以鼻。不过人家正感动着,这种时候扫兴实在是不好。
“真像啊。”老人说话间,从怀中掏出一只怀表,问道,“你见过你爷爷吗?”见阮婉摇头,他将表打开后放在桌上,其中赫然有一张古旧的黑白相片,“这就是你爷爷,看,像吧?这眉,这眼,这鼻子,这嘴唇……”
阮婉:“……”其实真的不像啊。
外婆轻咳了声:“小婉,还不叫人。”
“……叔爷爷。”
“嗳,嗳!”老人连连点头,露出笑容,一副老怀甚慰的模样,然后感动地看向外婆,“大姐,您老将小婉教育地真好呐!”
然后阮婉就看到外婆动作一顿,微笑着问;“小婉她叔爷爷,请问您老今年高寿哇?”
“哈哈哈,我今年五十七啦。”
外婆含笑回答说:“我今年才五十三。”
阮婉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外婆在“才”上加重了音呢。然后她就看到叔爷爷非常自然地大笑着说道:“哈哈哈,那我该叫你一声大妹子的。不好意思,我看你是我哥的亲家,还以为你年纪比我大呢。”
外婆:“……”
阮婉暗自抹了把汗,心想叔爷爷运气也是好——这里不是屋里,外婆不能随手拿出“凶器”。不过考虑到气氛,她还是站出来圆场了:“叔爷爷。”
“嗳!什么事呐?”老人一听阮婉喊自己,双眼都“bulingbuling”地放着光,一副很期待她说话的模样。
“额……”虽说现在的阮婉挺受老年人欢迎,不过这么热情的还是少见,她暗自汗了把,问道,“您最初不是本地人吧?”那“大妹子啊”的语调,怎么听都不是本地的味道。
“怎么,你不知道?”叔爷爷愣了下后,随即解释起来,“其实我和你爷爷都是从北边流落到这里的……”
那时候华夏国稍微有些乱,不少人被迫从家乡离开,流亡各地。那个年代交通通信都不方便,许多人就这样和其他家人亲戚朋友失去了联系——曾爷爷一家就是如此。也正因此,爸爸家的人丁才看来如此单薄。
当年曾爷爷最初住的地方并不是县里,而是隔壁省的一个镇子。
曾爷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阮婉的爷爷,小儿子就是眼前的叔爷爷。兄弟俩感情很好,阮婉爷爷为了弟弟,和曾爷爷一起吃起了苦力饭,攒够钱把叔爷爷送进了一家铺子里学管账。叔爷爷能写会算人也机灵,很快赢得了东家的赏识,几乎把他当半个儿子看待。这原本是极大的好事,奈何那时候时局有些乱,东家在国外留学的儿子回来后,东家终于下定决心随儿子一起迁往海外。因为看中叔爷爷,东家特意问他要不要戴着家人和他们一起走。
曾爷爷一家商量后,还是拒绝了,毕竟谁也不肯轻易背井离乡。
东家走后,时局更乱。很快曾爷爷、爷爷和叔爷爷相继失业,一家人的生活顿时变得更加困苦。眼看着就要饿死,叔爷爷收到了东家从海外邮寄过来的一封信,信上是一些劝他的话,还有一些钱。就是这封信,终于让曾爷爷一家下定了迁居的决心。但一下子全部都走是不可能的——没钱,也找不到人借钱。
一家人东拼西凑之下,最终买到了一张船票。
叔爷爷很快就拿着这全家人的希望随船离开了,按照预定,他到了地方后就会去找东家求助,然后将一家人一起接过去。
奈何,人算终究不如天算——战争的爆发,让一切关于未来的预设最终都成为了幻影。
此后又是若干年乱局,待到华夏国内海晏河清之时,他已不再年轻,当年的亲人也已不在原地。这些年里,他亲自回来找过,也请人找过,得到的却只有失望。因为在他走后不久,曾爷爷和爷爷就相继去世了,当时还年轻的奶奶将他们葬了后,因为种种原因带着爸爸搬到了本省的县里,十分低调地活了下来。
而这位身在海外的叔爷爷,想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找出几个人,也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